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资源 >详情

第二节 但丁

作者:蝈蝈     来源:未知     时间:2010-12-31
19487

 

第二节 但丁

    
但丁·阿里吉耶里(DanteAlighieri1265——1321)是意大利最伟大的诗人,也是中古到文艺复兴的过渡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家。恩格思称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

但丁于1265年5月下旬诞生在佛罗伦萨,自称是古罗马人的后裔,出身城市小贵族。高祖父曾参加十字军东征,立过战功,被封为骑士,战死在圣地。高祖母是波河流域的人,她的姓氏阿利吉耶里后来成为本家族的姓氏。

但丁少年时代就好学深思,学过有关拉丁文法、逻辑和修辞的初步知识,后来又师从著名的学者布鲁内托·拉蒂尼学过修辞学,包括当众演说和写拉丁文书信的艺术,这对于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自学,接触到拉丁诗人的作品、法国骑士传奇和普罗旺斯抒情诗。18岁时,已经学会了作诗。他的诗感情热烈,优雅和谐。当时佛罗伦萨是博洛尼亚诗人圭多·圭尼泽利创立的“温柔的新体”诗派的中心。但丁和这个诗派的一些诗人互相赠答。但丁青年时代的作品主要是爱情诗。他把这些诗献给心爱的女子贝雅特丽齐。但丁童年时随父拜访一名门贵族,见到了贝雅特丽齐,认为是“天福降临”,后来产生恋情,终生不忘。但丁的恋爱是秘密的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贝雅特丽齐被诗人视为上帝派到人间启迪他灵魂的天使。但丁初次见到贝雅特丽齐时年方9岁,18岁时在街上第二次见面,贝雅特丽齐对但丁行礼问候,但丁仿佛是受到了上天的祝福。但丁说,相见时是在早上9时,而当晚9时他就做了一个梦(他对“9”这个数字怀有宗教的神秘感)。后来贝雅特丽齐嫁给一个银行家,在24岁时死去。但丁陷入极度悲伤之中。渡过短暂的痛疼时期,但丁又重新开始赞美贝雅特丽齐天使般的美丽。这时诗中的贝雅特丽齐已是天国中闪闪发光的圣女。1292年至1293年间,但丁把为贝雅特丽齐写的爱情诗,收集整理成《新生》诗集,以此寄托对心爱女子的怀念之情。在诗集的结尾处,但丁表示“不再谈论这位圣女,直至更配谈论她的时候”,并且希望能用毕生精力“为她说出前人为任何女子都未曾说过的话”。

精神上获得“新生”的但丁潜心研究神学与哲学。他认真阅读波伊提乌,西塞罗,亚里斯多德以及托马斯·阿奎那的作品,并开始创作隐语训世诗。这一切,都为后来创作的升华准备了必要条件。

政治斗争在但丁的一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丁青年时代积极从事政治斗争,加入圭尔费党(教皇党)并参加了反对吉伯林党(皇帝党)的斗争。胜利后,佛罗伦萨的圭尔费党分裂成“黑派”和“白派”。当时教皇博尼法齐乌斯八世为把自己的势力扩展到托斯卡纳地区,插手于两派斗争,企图渔利。但丁坚决反对教皇干涉佛罗伦萨内政,与博尼法齐乌斯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由于“黑派”赞成教皇干涉佛罗伦萨内政,企图借助教皇的力量打倒“白派”。因此,但了不得不向“白派”靠拢。

1301年10月,在教皇唆使下,法国军队南下意大利,逼进佛罗伦萨。为了挽救危局,但丁和两名“白派”代表前往罗马,与博尼法齐乌斯八世谈判。阴险的教皇用好言将其他两名代表劝回佛罗伦萨,把但丁留在罗马;同时命令法军进驻佛罗伦萨城。11月1日,在法军的威慑下,“黑派”取得政权,开始对“白派”进行残酷的报复。1302年1月27日,但了在从罗马返回佛罗伦萨的途中得知自己被缺席判刑的消息。他与其他四位“白派”首领,以贪官污吏罪,反对教皇及教廷调解者罪和破坏共和国安宁罪,被判处两年流放,罚款500块小弗罗林金币,并永远不得担任公职。但丁拒不认罪,因而,同年3月10日又被判处终身流放,没收全部家产。佛罗伦萨政府声明,如果但丁返回故乡,必处以火刑。从此,但丁开始了漫长而颠沛的流浪生活。几年间,他“作为行旅,几乎乞讨着,差不多走遍了所有说这种语言(指意大利语)的地方”,他像“一只无帆无舵的小舟,随着吹于肌体、带来贫苦的风,飘泊到各个港湾、河口与海岸”(《飨宴》)。在动荡不定的生活中,天性倔强,傲慢的但丁饱尝了寄人篱下之苦。对家乡的怀念和对子女的担忧,更使他痛苦万分。但丁曾一度想含辱认罪,取得佛罗伦萨人的谅解。他写信给佛罗伦萨执政者,请求宽恕,希望能获准返回故乡。然而,他更想用自己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卓越的创作天才,挽回由于贫困和流放而受到损害的声誉,甩自己将获得的赫赫名声,使那些判他的人感到懊悔,最后达到重返故土,使“疲倦的灵魂得到休息”的目的。他于1304年至1307年间专心撰写《论俗语》和《飨宴》两部学术著作,试图证明自己具有广泛和高超的艺术造诣。《飨宴》是一篇学术性论著,借注释自己的诗歌而介绍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其中有经院哲学的观点,也有强调人的理性高贵,美德高于门第等人文主义思想的因素。《论俗语》是一部关于语言和诗律的著作,指出俗语的重要,表现作家对建立意大利民族语言的渴望。

流放生活开拓了但丁的眼界。他的视野从佛罗伦萨的派别之争转向维护整个天主教世界的安宁和秩序。他认为意大利境内发生混乱,是因为没有一个能制止个人贪欲,引导人们走向一条文明、道德、正义之路的首领:皇帝玩忽职守,忘记了来罗马执掌天主教世界的世俗权;教皇野心勃勃,越过神权范围。干涉人间事物;他们之间的争权夺利,导致了意大利的无政府状况;所以,肆无忌惮的人们无休止地追求物质财富,贪欲、野心越来越大,邪恶、权势占了上风。

公元1310年,新当选的亨利七世企图恢复皇帝在意大利半岛的权力,率兵南下意大利。亨利七世的到来,重新燃起但丁返回故乡的愿望。他希望教皇与皇帝和解、恢复意大利及整个天主教世界的安宁。为此,但丁写了《告意大利诸侯和人民书》,号召他们爱戴、欢迎亨利七世,把他视为恢复正义的救世主。亨利七世的军事行动受到托斯卡纳圭尔费党的顽强抵抗,但丁非常愤怒,写信谴责“穷凶极恶”的佛罗伦萨人,称他们为“新巴比伦人”。同时,但丁还致书亨利七世,请求他火速进军佛罗伦萨,镇压那些“腥臭的狐狸”,“反抗母亲的毒蛇”,“传播瘟疫的害群之马”。

1313年,正当亨利七世准备进攻佛罗伦萨时,害病身亡。皇帝的死亡使但丁的一切幻想破灭了。亨利七世南下意大利时,教皇克雷门特五世害怕皇帝在意大利的势力增强,危及自己的利益,因而煽动意大利诸侯联合抗击他的军事行动。支持皇帝的但丁奋笔疾书,写下了论述政权与神权应分离的政治论著《帝制论》,进一步阐明了独到的“两个太阳”的理论。1313年,佛罗伦萨政府对流放者实行大赦,因为但丁支持亨利七世,所以不在其列。1315年,佛罗伦萨政府再次实行大赦,宣布只要但丁交付罚款,真心表示忏悔,便可返回家园。但丁把此事视为莫大的侮辱,断然拒绝了这些要求。他在《致佛罗伦萨一友人》的信中说:“这不是还乡之路……,难道我在别处就无法领受到太阳和星辰的光辉吗?”他决心将满身荣耀地返回故乡,否则,永远在外,死不回头。这一决心推动但丁后半生努力奋斗,完成文学巨著——《神曲》。

但丁继续流浪,后来定居拉文纳。1314年写完了《神曲》的前两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波洛尼亚邀请他去接受桂冠,他婉言谢绝。他要在将他放逐的佛罗伦萨接受挂冠,以此回击他的敌人。晚年,但丁专心从事《天国》篇的写作,决心使已经取得辉煌成就的《神曲》更加光辉灿烂。1321年9月13日夜里,但丁客死拉文纳,葬于该城的圣彼得大教堂。当时,他刚刚完成《神曲·天国篇》的创作。

《神曲》,(《DivinaCommedia》)原名《喜剧》(《Commedia》),是但丁的代表作,也是意大利文学中最伟大的诗篇,世界文学宝库中难得的瑰宝。

但丁称自己的作品为《喜剧》有两个原因:一、但丁称体裁高雅的作品为“悲剧”(Tragedia),如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称体裁低俗的作品为“哀歌”(Elegia),把居中的称之为“喜剧”。但丁认为《神曲》是为有一般文化水平的普通人而写的作品,所以采用了中等体裁,以便获得更广泛的读者。二、《神曲》以悲伤起始(地狱),以欢乐结束(天堂),因而可称为《喜剧》。第一次为这部作品冠之以“神”字的是薄伽丘,其原因:一是作品之伟大,前所未有,似出自神人之笔;二是作品写的不是人间生活,而是来世之事,以“神的喜剧”相称也比较恰当。

《神曲》是一部“俗语”隐喻训世叙事诗。诗人采用中古梦幻文学的形式,根据基督教的宇宙三界观念,描写了他梦游三界的故事。全诗分《地狱》(((Infer))、《炼狱》(《Purgatoric》)、《天堂》(《Paradiso》)三部,每部33歌,加上序曲共100歌,14233行。序曲中但丁设想自己35岁那年迷途于一个黑暗的森林(隐喻整个人类的迷途),并于黎明时遇见三只野兽:豹,象征淫欲;狮子,象征傲慢;饿狼,象征贪婪(天主教三大美德——禁欲、谦逊、贫寒的死敌)。但丁无法战胜这些恶敌走出迷途。这时,古罗马诗人维吉尔(象征帝国与理性)出现了,他受但丁已死去的青年时代的恋人贝雅特丽齐的委托,前来解救但丁,引导他走出迷途,并游历地狱和炼狱。然后,再由贝雅特丽齐(象征神学、教会以及上天的恩赐)亲自将但丁引人天国,瞻仰上帝。天使、众圣及天国光彩夺目的景象。

《地狱》、《炼狱》、《天堂》三部以《地狱》篇最为丰富多彩,动人心弦、地狱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王国,那里的幽灵在黑暗与绝望中挣扎。他们仍被人世间的感情和贪心所迷惑,眷恋着以往的生活。成群的罪恶灵魂和魔鬼,古典神话中的人物,奇形怪状、混乱、凄凉艰险可怕的景物,粗野的、有时令人毛骨惊然、有时令人作呕的酷刑,交织在一起,渲染了地狱的恐怖气氛。但丁设想北半球是大陆,地狱的入口在大陆的中心点耶路撒冷,最底层是地心。地狱的形状仿佛一个从上向下逐步缩小,并有很多台阶的体育场,它共分九层,外加地狱前庭。未受基督教洗礼者、贪色者、饕餮者、贪婪和挥霍无度者、愤怒者、异端教徒、强暴者、骗于、叛徒等的罪恶灵魂,按生前罪孽大小,分别在各层接受不同的惩罚。

但丁对《炼狱》的描写远不及《地狱哪样生动。《炼狱》没有《地狱》那么多与人间生活紧密联系的具体故事。这是因为在炼狱中,人的感情已经淡漠,人世间的事情已逐渐遥远。《炼狱》的气氛不再是可怕的,使人压抑的,而是温和的、平静的。那里有广阔的蓝天,有对未来的希望。尽管惩戒仍很严厉,但人们知道一切都有限度。经过痛苦之后,便是上天所安排好的永恒的幸福。因而,《炼狱》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爱,温顺和宽恕。但丁所设想的炼狱是一座位于南半球大海之中的高山,它恰与北半球的地狱相对称。炼狱分七级,加上炼狱山脚和山顶的“地上乐园”共九层。生前犯有过错,但临终时仟悔了罪过,可以得到宽恕的灵魂,按人类七大罪过倾向(即傲慢、嫉妒、愤怒、怠惰。贪财、贪食、贪色),分别在各层接受改造,然后升上山顶的“地上乐园”,再在“莱特”河(Lete)和“崖屋诺爱”河(EunOS)中洗涤净身后,升入光明的天国。炼狱的每一级中,都针对本层灵魂的罪过,提供正反两面的例子,使人们能够弃恶扬善。

《天堂》比《炼狱》更少对具体人物的生动描写,因为它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天国的整体和谐和众圣所享受的神奇的安宁,所以不可能再有人的感情波澜和对尘世生活的眷恋。人类的表达能力有限,诗人无法将天国描写得更加具体。正像但丁自己所表示的一样:他看到了头脑无法全部记住,语言无法全部表达的超凡的景象。但丁以托勒密的天文学理论为依据,将天国按月亮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水星天、木星天、固定星群天和水晶天分为九重,使之形成九个透明的、围绕着固定的地球旋转的同心圆圈。九个圆圈的运转,一圈比一圈快,因此,离地球最远的第九重天转动得最快。天国中的灵魂全部居住在九重天之上的天府。他们按照在人间所建立的功德,分成各个等级,不同程度地接受上帝的光辉,享受瞻仰上帝圣容的幸福。为了使人们分清天国的等级,天国居民们下到九重天,与但丁会面,并向他介绍天国的神奇状况,讲解深奥的道理。最后,但丁来到九重天外,这里是上帝的天府,一片光明和欢乐的世界。但丁见到了上帝,但只是闪光般的一瞥,全诗至此更然而止。

《神曲》的基本思想是基督教的禁欲主义。他在给斯加拉(Scala)亲王的书信中,谈到了自己创作《神曲》的动机是“要使得生活在这一世界的人们摆脱悲惨的遭遇,把他们引到幸福的境地”。但丁认为,任何作品的主题都有四层意义,结合本书应是:字面意义——亡灵的遭遇;寓言意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道德意义——对人类的警告,对迷途者的指导;神秘意义——对于未来神圣事物的预言。长诗对宇宙三界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如下的意图:通过揭露现实以唤醒人心,给人民指出政治上、道德上复兴的道路。长诗的主题思想是:人类怎样摆脱迷惘和错误,经过苦难和考验,达到真理和至善。长诗表现了诗人追求最高真理的热忱和关怀人类命运的热情。

《神曲》的创作时代正是意大利商业资产阶级兴起的时代。资产阶级不是以高贵的出身,而是以经济实力登上社会舞台的。它是一个以金钱利益为生活原则的新阶级。它的产生使经济体系、政治体系、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哲学、宗教等一切领域都开始发生变化。在思想文化领域,人们试图摆脱教会上天重于人间、灵魂重于肉体、未来重于今生的天主教传统道德观念,开始把眼睛转向世俗生活,追求世间的享乐和财富。神秘主义、遁世主义虽然仍占有重要地位,但逐步失掉了对人们的吸引力。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世界观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各个阶层,同样也使贵族阶级的结构和僧侣的状况发生变化。老贵族用骑士的刀剑夺得了社会地位,而“新贵族”则用金钱垫起了登上社会上层的阶梯。意大利已被金钱的力量所左右。在金钱冲击下,教皇和主教们也开始拼命追求物质财富。他们修建高楼大厦,享受荣华富贵;教会成了“伤风败俗”的带头人。教皇与皇帝争夺世俗权的斗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有足够的金钱,取得与皇帝斗争的胜利,早已出现的买卖圣职的情况已司空见惯。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但丁写了《神曲》。

但丁所处的时代是社会的变革时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虽然开始发生变化,但新旧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仍犬牙交错,旧道德观念仍占有重要地位。在很多人的眼里,金钱被视为造成伤风败俗的社会腐蚀剂,资产阶级“新人”被看作贪婪的吝啬鬼。但丁便是站在反对资产阶级“新人”立场上的,他说:“傲慢、嫉妒和贪婪是焚烧我们心灵的三把火,”“那些新人是暴发户,傲慢和放荡不羁都由他们所引起。”但丁从谴责现实“社会堕落”的立场出发,以解救人类为己任,企图用《神曲》这部巨著,将已经“迷途”的人类重新引上过去的“正路”。意大利文学评论家德·桑迪斯(Danctis)曾这样评价但丁:“他以过去谴责现今,又以现今的堕落作为反衬,赞美过去。”政治上,但丁反对以民族为基础而逐步形成的国家,反对意大利分裂为很多城邦共和国,反对教皇干预政治;他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身上,盼望恢复帝国一统天下的整体欧洲。他认为,意大利应该像罗马帝国时代那样,成为帝国的中心和“花园”。他抱怨皇帝“听任帝国的花园荒芜”而不南下意大利行使他的权力。但丁的哲学思想中,虽然闪烁着许多新的火苗,但是,“人若想幸福,就应与肉体斗争,并努力靠近善的极点——上帝”(德桑迪斯)的中世纪遁世主义哲学仍占重要地位。他认为,恶与罪过在于物质和肉体的快活,善的极点是上帝。他赞扬哲学,赞扬理性,认为哲学是“上帝之女”,理性可以引导人们达到人间的幸福;但他又认为,理性盲目而行,引至错误,需要上帝来指引,需要天命来解救。总之,对来世的幻想还在但丁的作品中占有主要地位,他仍属于充满天主教神秘主义的中世纪。但丁的写作指导思想是维护中世纪旧的社会道德与秩序,但是,他的作品中却多次流露出后来人文主义者所具有的思想感情。他认为,人具有理性和自由意志;人可以自由判断善与恶,因而,对自己的行为就负有道德责任。他颂扬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英雄与智者,把他们看作“才华非凡的人”;他称亚里士多德是“哲学家大师”,荷马是“诗人之王”,维吉尔是“智慧的海洋”、“拉丁人的光荣”。但丁虽将他们置于地狱第一层,却为他们设计了高贵的城堡,使他们死后仍能生活在“开阔的、闪光的、高高的”鲜花盛开的地方,并为能与他们在一起而感到自豪。他同情弗兰齐斯嘉和保罗这一对恋人,按照天主教的道德标准,必须将他们打入地狱的淫乱层;但男女之间的爱是人的自然感情,它往往不顾一切,冲破任何道德观念的束缚。他崇尚不畏天命的冒险精神,虽然将古希腊英雄奥德修斯打入地狱第八层的煽动与挑唆深沟,却又为他大无畏的英雄业绩而惋惜。他指责教会的堕落,鞭答腐化的教皇和其他高级教士;虽然是为了维护天主教的“纯洁”使教会重新回到禁欲、谦逊、贫寒的正确轨道上来,但客观上却起到了揭露虚伪教会的作用,勇敢地竖起了反对教会的大旗,为后人作出了反抗精神束缚的光辉榜样,沉重地打击了天主教会这中世纪欧洲上层建筑的重要支柱。《神曲》中赞美人的勇敢、歌颂人的智慧和创造精神的地方很多,作品本身也是诗人不屈服于恶运,与不公正的命运搏斗的产物。但丁作为新旧交替时代的诗人,思想中充满新旧两个时代的矛盾。他的《神曲》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思想、社会、道德、宗教等各个领域的情况,是一个生活在中世纪,接受中世纪思想和道德教育的人所能写出的最精辟的著作。意大利文学评论家们喜欢称《神曲》为“中世纪天鹅临终前最后一声长鸣”,用以形容这部作品的美和说明它的重大历史意义。

《神曲》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式的作品,从神学、哲学、宗教、社会道德、古典神话、人类历史到天文、地理等多种自然科学,几乎无所不有,充分表现出作者广博的知识。它不仅总结了中世纪的文化,而且概括了整个西方古典文化,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为后人研究中世纪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神曲》构思严谨,思路清晰,韵律严格。但丁使用了具有神秘的象征意义的数字和对称手法,给作品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使读者更能感觉到作品出自身负天命的“预言家”之手,因而也就更容易被其打动。“3”和它的倍数,在天主教世界是吉祥的数字,代表三位一体;《神曲》全诗3篇,每篇又分为33歌,每篇又都以“星辰”结尾,使《地狱》、《炼狱》、《天堂》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一方面说明了但丁与神秘主义的中世纪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说明了但丁具有精雕细琢的创作态度。

《神曲》是一部想象力极其丰富的作品。地狱、炼狱、天堂三个境界的设想虽然不是但丁的创造,但从来没有人像但丁那样,把它设计得如此丰富多彩,天衣无缝,把它们与神学、哲学、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学结合得如此紧密,使之处处有理论根据。

《神曲》是一部对未来充满“美好理想”的作品。作者看到了社会的“堕落”,幻想上天将解救人类,期待安定,正义的美好世界尽快地到来。这一希望虽然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梦想,却始终激励诗人为之努力奋斗。《地狱》是苦难现实的写照;《炼狱》是从苦难现实向美好未来过渡时所必须的艰辛历程;《天堂》则代表着没有邪恶的理想未来。

《神曲》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紧密结合的典范。作品中对具体事物的描写与生活现实有着紧密的联系,是经过艺术加工后的现实生活的再现。《神曲》所涉及的问题是当时意大利社会存在的最敏感的问题。由于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尽管它的内容是对人死后的三个境界的描写,却显得十分真实可信。作品中的许多人物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但丁同时代的人物;讲述的故事也往往来源于历史事实和中世纪晚期发生在意大利的真实事件。中世纪的其它隐喻几乎构成作品的全部内容,因而给作品打上了复杂而怪诞的印记,而《神曲冲的隐喻却是以人生现实为基础的,它服务于对人生现实丰富而生动的描写,也随着作品的发展和作者感情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极接近于人生现实和人的真实感情。《神曲》总体上属隐喻结构,它没有妨碍作者对作品中具体细节的描写。象征帝国与理性的维吉尔和象征教会、神学与上天恩赐的贝雅特丽齐,不时超越抽象的象征意义,变成诗人以激动和仰慕的感情所赞美的生动人物。总之,《神曲》用隐喻启迪人们的思想,也以现实主义笔触直接披露社会问题。它是一部描写与现实紧密不可分的“奇异幻象”的叙事长诗。

《神曲)}中的人物形成了一座丰富多姿的画廊。作为《神曲》的主人公,诗人自己的性格和精神面貌描绘得最为细致入微,可惜《神曲》中并没有明确描述但丁的容貌,只是在第30首歌中,贝雅特丽齐说:“不知你是否因为听了我的话而心痛,胡须也翘起了。”由此我们知道但丁蓄着胡须。但丁了解自己具有傲慢的缺点,因此当他在炼狱第一层看到背着沉重包袱的净罪之人,和被缝上双眼之人时说:“也许在我死后视力会被夺走,但应只是短时间;因为我不曾犯过羡慕他人之罪;令我不安的是在第一层受罚的时间过于长久。”维吉尔和贝雅特丽齐这两个向导虽然具有象征意义。但并没有抽象化,显示出了不同程度的性格特征。在各种不同的场合,维吉尔以导师和父亲的形象、贝雅特丽齐以长姊和慈母的形象出现,训诲、批评、鼓励和救护但丁。诗中常常通过人物戏剧性场面和对行为动机的挖掘来刻画性格。但丁勾勒人物形象的特征,有时只用寥寥数语。

《神曲》的内容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感情变化。与之相吻合的是作品艺术形式的干变万化,语言的丰富多彩和巧妙使用。《神曲》中的语言摆脱了“温柔的新体”诗派矫揉造作的贵族语言模式,有时细致入微,有时坚强有力,有时温柔和蔼,有时辛辣严厉,有时神妙莫测,有时传神逼真,柯栩如生。这样一部杰作表明了意大利“俗语”度过了幼年时代,走向了成熟的道路。

总之,《神曲》是整个西方中世纪文学的顶峰,它全面地总结了中世纪文化,宣布了中世纪的结束,又使人隐约看到了新时代的曙光。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蝈蝈,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第五节 古罗马文学

下一篇第三章 人文主义文学概述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