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轻唇之音,古读皆为重唇。《诗》“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檀弓》引《诗》作“扶服”,《家语》引作“扶伏”。又“诞实匍匐”,《释文》:“本亦作扶服。”《左传·昭十二年》“奉壶饮冰以蒲伏焉”,《释文》:“本又作匍匐,蒲,本亦作扶。”《昭二十一年》“扶伏而击之”,《释文》:“本或作匍匐。”《史记·苏秦传》“嫂委蛇蒲服”,《范雎传》“膝行蒲服”,《淮阴侯传》“俛出袴下,蒲伏”,《汉书·霍光传》“中孺扶服叩头”,皆“匍匐”之异文也。
古读“扶”如“酺”,转为“蟠”音。《汉书·天文志》:“晷长为潦,短为旱,奢为扶。”郑氏云:“扶当为蟠,齐鲁之间声如酺。酺、扶声近。蟠,止不行也。”
《史记·五帝本纪》:“东至蟠木。”《吕氏春秋》:“东至扶木。”又云:“禹东至榑木之地。”“扶”本谓“扶桑”也。《说文》作“榑桑”。古音“扶”如“蟠”,故又作“蟠木”。(《一切经音义》“菩萨”又作“扶薛”)
“服”又转为“犕”音。《说文》引《易》“犕牛乘马”,“犕牛”即“服牛”也。《左传》:“王使伯服游孙伯”,《史记·郑世家》:“伯犕”。《后汉书·皇甫嵩传》:“义真犕未平。”注:“犕,古服字。”
“服”又转为“謈”音。《汉书·东方朔传》:“舍人不胜痛,呼謈。”服虔云:“謈音暴。”邓展云:“瓜瓝之瓝。”师古曰:“痛切而叫呼也。与《田蚡传》‘呼服’音义皆同。”《田蚡传》:“蚡疾,一身尽痛,若有击者,謼服谢罪。”晋灼云:“服音瓝。关西俗谓得杖呼及小儿啼为呼瓝。”
《广韵》:“菢,薄报切。鸟伏卵。”“伏,扶富切,鸟菢子。”“伏”、“菢”互相训而声亦相转。此“伏羲”所以为“庖犧”,“伏羲氏”亦称“庖犧氏”。《说文》:“_,迫也。读若《易》虙羲氏。”《唐韵》:“_,平祕切。”《风俗通》:“伏者,别也,变也。伏羲始别八卦以变化天下。”
“伏”又与“逼”通。《考工记》:“不伏其辕,必缢其牛。”注:“故书伏作偪,杜子春云:偪当作伏。”按:偪、迫、别、变皆重唇。
古音“负”如“背”,亦如“倍”。《史记·鲁周公世家》“南面倍依”,《汉书·徐乐传》“南面背依”,“倍”与“背”同,即“负扆”也。《书·禹贡》“至于陪尾”,《史记》作“负尾”,《汉书》作“倍尾”。《汉书·宣帝纪》:“行幸萯阳宫。”李斐曰:“负音倍。”《东方朔传》:“倍阳宣曲尤幸。”师古曰:“倍阳即萯阳也。”《释名》:“负,背也。置项背也。”
《书》“方命_族”,《史记》作“负命”。《正义》云:“负音佩,依字通负,违也。”按:“负命”犹言“背命”。
古读“附”如“部”。《左传》“部娄无松柏”,《说文》引作“附娄”,云:“附娄,小土山也”(今人称“培塿”)。《诗》“景命有僕”,传:“僕,附也。”《广雅》:“薄,附也。”
“苻”即“蒲”字。《左传》:“取人于萑苻之泽。”《释文》:“苻,音蒲。”《晋书》:“蒲洪孙坚背有草付字,改姓苻。”
古读“佛”如“弼”,亦如“勃”。《诗》:“佛时仔肩。”《释文》:“佛,毛符弗反,大也。郑音弼,辅也。”《学记》:“其求之也佛。”《正义》:“佛者,佛戾也。”《释文》:“本又作拂,扶弗反。”《曲礼》:“献鸟者佛其首。”注:“佛,戾也。”《释文》作“拂”,本又作“佛”,扶弗反。《晋书》“赫连勃勃”,《宋书》作“佛佛”。“乞伏氏”亦作“乞佛”(古音伏、佛皆重唇)。“佛”亦作“_”。《说文》:“_,大也。读若予违汝弼。”
古读“文”如“门”。《水经注·汉水篇》:“文水即门水也”(今吴人呼“蚊”如“门”)。《书》“岷嶓既艺”、“岷山之阳”、“岷山导江”,《史记·夏本纪》皆作“汶山”。《汉书·武帝纪》“文山郡”,注:“应劭曰:文山,今蜀郡崏山。”《礼记》:“君子贵玉而贱碈。”或作“玟”。《释文》:“玟,武巾反,又音枚。”《汉书·高帝纪》:“亡诸身帅闽中兵。”如淳曰:闽音缗。应劭曰:音文饰之文。文、闽同音,皆重唇也。
《史记·鲁世家》:“平公子文公。”《世本》作“涽公”。“涽”与“闵”同,“闵”亦从文声。
古读“弗”如“不”。《广韵》“不”与“弗”同分勿切。《说文》:“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笔、弗声相近也。
古读“拂”如“弼”。《孟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史记·夏本纪》:“女匡拂予。”
古读“笰”如“蔽”。《诗》:“翟笰以朝。”传:“笰,蔽也。”《周礼》注引作“翟蔽以朝”。“簟笰鱼服”,笺:“笰之言蔽也。”“簟笰朱鞹”,传:“车之蔽曰笰。”
《论语》“色勃如也”,《说文》两引,一作_,一作艴。《广韵》十一沒部:“艴,艴然不悦。蒲沒切。”此古音。又入物部:“艴,浅色。敷勿切。”此齐梁以后之音。
古读“繁”如“鞶”。《左传·成二年》:“曲县繁缨以朝。”《释文》:“繁,步干反。”“繁缨”亦作“樊缨”。《周礼·巾车》:“玉路锡樊缨,十有再就。”注:“樊读如鞶带之鞶,谓今马大带也。”《释文》:“樊,步干反。”(《广韵》二十六桓部有“繁”字,云:“繁缨,马饰。薄官切。”陆元朗作步干切。是寒、桓不分也。故知“寒”、“桓”分开口、合口呼,亦起于法言诸人)“繁”又转如“婆”音。《左传·定四年》:“殷民七族,繁氏、錡氏。”《释文》:“繁,步何反。”《汉书·公卿表》:“李延寿为御史大夫,一姓繁。”师古曰:“繁音蒲元反。”《陈汤传》:“御史大夫繁延寿。”师古曰:“繁音蒲胡反。”《萧望之传》师古音“婆”。《谷永传》师古音蒲何反。延寿一人,而小颜三易其音,要皆重唇非轻唇,则是汉人无轻唇之证也。《史记·张丞相列传》“丞相司直繁君”,《索隐》音“繁”为“婆”。《文选》“繁休伯”,吕向音步何反。《广韵》八戈部有“繁”字,薄波切,姓也。则“繁”姓读婆音为正。
古读“蕃”如“卞”。《汉书·成帝纪》引《书》“於蕃时雍”,“於蕃”即“於变”也。孔宙碑又云“於卞时雍”。卞、变、蕃皆同音。
古读“藩”如“播”。《周礼·大司乐》:“播之以八音。”注:“故书播为藩。杜子春云:藩当为播,读后稷播百谷之播。”《尚书大传》:“播国率相行事。”郑注:“播读为藩。”
古读“偾”如“奔”。《礼·射义》“贲军之将”,注:“贲读为偾,覆败也。”《诗·行苇》传引作“奔军之将”。
古读“纷”如“豳”。《周礼·司几筵》“设莞筵纷純。”郑司农云:“纷读为豳。”
古读“甫”如“圃”。《诗》“东有甫草”,韩诗作“圃草”。薛君章句:“圃,博也。有博大茂草也。”郑笺云:“甫草,甫田之草也。郑有甫田。”《释文》:“郑音补。”《左传》:“及甫田之北竟。”《释文》:“甫,布五反。本亦作圃。”
古音“敷”如“布”。《书·顾命》“敷重篾席”,《说文》引作“布重_席。”《诗》“敷政优优”,《左传》引作“布政”。《仪礼》:“管人布幕于寝门外。”注:“今文布作敷。”
“敷”亦读如“铺”。《诗》“铺敦淮濆”,《释文》:“韩诗作敷。”又“敷时绎思”,《左传》引作“铺”。《蓼萧》笺“外薄四海”,《释文》云:“诸本作外敷,注芳夫反。”是亦读如铺也。(《公羊·隐元年》《释文》:“扳,普颜反,旧敷閒反。”是古读“敷”如“普”)
古读“方”如“旁”。《书》“方鸠僝功”,《说文》两引,一作“旁逑_功”,一作“旁救孱功”。《史记》作“方聚布功”。《书》“方施象刑惟明”,《新序》引作“旁施”。《立政》“方行天下”,亦读为“旁”,与《易》“旁行而不流”义同。传云:“方,四方。”非也。《书》“方告无辜于上”,《论衡》引作“旁”。《士丧礼》“牢中旁寸”,注:“今文旁为方。”《左传》“衡流而方羊”,《释文》:“方,蒲郎反。”《庄子·逍遥遊篇》“彷徨乎无为之侧”,崔譔本作“方羊”。
“方”又读如“谤”。《论语》“子贡方人”,郑康成本作“谤人”。《广雅》:“方,表也”、“边,方也”。《说文》:“方,併船也。”古人读“方”重唇,与“边”、“表”、“併”声相近。《字林》“穮,方遥反”、“_,方沃反”、“_,方代反”。吕忱魏人,其时初行反语,即反语可得“方”之正音。六朝以后转重唇为轻唇,后世不知有正音,乃强为类隔之说,謬矣。
古音“鲂”如“鳑”。《说文》“鲂”或作“鳑”。《春秋》“晋侯使士鲂来乞师”,《公羊》作“士彭”,是“鲂”非轻唇也。
古音“逢”如“蓬”。《诗》“鼍鼓逢逢”,《释文》:“逢,薄红反。徐仙民音豐,亦读豐。”重唇也。《尔雅》:“岁在甲曰閼逢。”《淮南子·天问训》作“閼蓬”。《庄子·山木篇》“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今本“蓬”作“逢”,盖浅人妄改,兹据陆氏《释文》),即《孟子》之“逢蒙”也。后世声韵之学行,妄生分别,以“鼓逢逢”读重唇,入东韵,“相逢”字读轻唇,入锺韵,又别造一逄字,转为薄红切,训人姓,改“逢蒙”、“逢丑父”之“逢”为“逄”以实之,则真大謬矣。洪氏《隶释》引司马相如云:“鸟获逄蒙之巧。”王褒云:“逢门子弯乌号。”《艺文志》亦作“逢门”,即“逢蒙”也。《古今人表》有逢於何数人,阳朔中有太仆逢信,《左传》有逢伯陵、逢丑父矣。汉有逢萌。《庄子》“羿逢蒙不能睥睨”,《淮南子》重以“逢蒙门子之巧”,皆作“逢迎”之“逢”。石刻有汉故博士赵傅逢府君神道逢童子碑,其篆文皆从夆。魏元丕碑有逢牧,孔宙碑阴有逢祈,逢盛碑阴有逢信,亦不书作逄。又谓汉儒尚借蠭为逢,则恐诸逢当读为“鼍鼓逢逢”之“逢”。洪说是也。汉魏以前未有逄字,其为六朝人妄造无疑。《广韵》江部又有_字,训鼓声。此即“鼍鼓逢逢”之“逢”音转为薄红切,俗师改从音旁,又改“夆”为“夅”,皆所谓不知而作也。
古读“封”为“邦”。《论语》:“且在邦域之中矣。”《释文》:“邦,或作封。”“而谋动干戈於邦内”,《释文》:“郑本作封内。”《释名》:“邦,封也。有功於是,故封之也。”
“封”又读如“窆”。《檀弓》“县棺而封”,注:“封当为窆,下棺也。《春秋传》作塴。”《周礼·乡师》:“及窆,执斧以涖匠师。”郑司农云:“窆谓葬下棺也。《春秋传》曰:日中而塴,《礼记》所谓封者。”《太仆》“窆亦如之”,郑司农云:“窆谓葬下棺也。《春秋传》所谓日中而塴,《礼记》谓之封,皆葬下棺也,音相似。窆读如庆封氾祭之氾。”《左传》“日中而塴”,《释文》:“塴,北邓反,下棺也。礼家作窆,彼騐反,义同。”《说文》:“塴,丧葬下土也。《礼》谓之封,《周官》谓之窆。”封,府容切,窆,方騐切,塴,方邓切(徐邈音甫邓切),声皆相似,故可互转。后儒不通古音,乃有类隔之例,不知古音本无轻唇也。古人读封如邦,先郑云窆、塴、封音相似,是东京尚无轻唇音。
古音“勿”如“没”。《尔雅》“蠠没”即《诗》“密勿”也。《诗》“黾勉从事”,《刘向传》引作“密勿从事”。《礼记·祭义》:“勿勿诸其欲其饗之也。”注:“勿勿,犹勉勉。”《大戴礼·曾子立事篇》:“君子终身守此勿勿。”注:“勿勿,犹勉勉。”《曲礼》:“国中以策彗卹勿。”注:“卹勿,搔摩也。”古人读“勿”重唇。故与“勉”、“摩”声相转。《颜氏家训》云:“《战国策》音刎为免。”古音刎、免皆重唇,六朝人转刎为轻唇,故以为异。
古读“副”如“劈”。《说文》:“副,判也。”判、副双声。引《周礼》“副辜”,籀文作“疈辜”。《诗》“不坼不副”,读孚逼反。《字林》:“副,判也。匹亦反”(《诗》《释文》)。
古读“罚”如“軷”。《周礼》“大驭犯軷”,注:“故书軷作罚,杜子春云:罚当为軷,軷读为别异之别。”
古读“非”如“颁”。《说文》:“_,赋事也。读若颁。一曰读若非。”《周礼·大宰》:“匪颁之式。”郑司农云:“匪,分也。”匪、颁双声。
古读“匪”如“彼”。《诗》“彼交匪敖”,《春秋·襄廿七年传》引作“匪交匪敖”。《诗》“彼交匪纾”,《荀子·劝学篇》引作“匪交匪纾”。《春秋·襄八年传》引《诗》“如匪行迈谋”,注:“匪,彼也。”《广雅》:“匪,彼也。”
“匪”又与“邲”通。《诗》“有匪君子”,韩诗作“邲”。
“腓”与“芘”同。《诗》“小人所腓”,笺云:“腓当作芘。”毛于此文及“牛羊腓字之”,皆训“腓”为“辟”,盖以声相似取义。
古文“妃”与“配”同。《诗》“天立厥配”,《释文》:“本亦作妃。”《易》“遇其配主”,郑本作“妃”。
“剕”与“臏”通。《书》“剕罚之属五百”,《史记·周本纪》作“臏”。
“菲”与“苞”通。《曲礼》“苞屦扱衽”,注:“苞或为菲。”
“浘”与“浼”通。《诗》“河水浼浼”,《释文》:“浼,毎罪反。韩诗作浘浘。”
“娓”即“美”字。《诗》“谁侜予美”,韩诗作“娓”。《说文》:“娓,顺也。读若媚。”
古音“微”如“眉”。《少牢礼》“眉寿万年”,注:“古文眉为微。”《春秋·庄廿八年》“筑郿”,《公羊》作“微”。《诗》“勿士行枚”,传:“枚,微也。”
古读“无”如“模”。《说文》:“_,或说规模字。”汉人“规模”字或作“橅”。《易》“莫夜有戎”,郑读“莫”如字,云:“无也,无夜,非一夜。”《诗》“德音莫违”,笺:“莫,无也。”《广雅》:“莫,无也。”《曲礼》:“毋不敬。”《释文》云:“古文言毋,犹今人言莫也。”
“无”又转为“毛”。《后汉书·冯衍传》:“饥者毛食。”注云:“按衍集毛字作无。”《汉书·功臣侯表序》:“靡有孑遗秏矣。”注:“孟康曰:秏音毛。师古曰:今俗语犹谓无为秏。”大昕按:今江西、湖南方音读“无”如“冒”,即“毛”之去声。
“无”转训为“末”。《檀弓》“末吾禁也”,注:“末,无也。”又转训为“靡”。《释言》:“靡,无也。”
古读“蕪”与“蔓”通。《释草》“蔓菁”,《释文》云:“蔓,音万。本又作蕪,音无。”
古读“膴”如“模”。《诗》“民虽靡膴”,笺:“膴,法也。”《释文》:“徐云郑音模,又音武。韩诗作靡腜。”《诗》“周原膴膴”,《文选》注引韩诗作“腜腜”,莫来切。“模”、“腜”声相近。《说文》“膴”读若“谟”。
“璑”从“无”声。《周礼·弁师》“瑉玉三采”,注:“故书瑉作璑。”《说文》:“璑,三采玉也。”璑、瑉声相近。
古读“反”如“变”。《诗》“四矢反兮”,韩诗作“变”。《说文》“汳水”即“汴水”(《广韵》以汳、汴为二字,汳,芳万切,在願韵,汴,皮变切,在缐韵,由不知古无轻唇)。
古读“馥”如“苾”。《诗》“苾芬孝祀”,韩诗作“馥芬”。
古读“復”如“愎”。《释言》:“狃,復也。”孙炎云:“狃忕,前事復为也。《春秋传》‘愎谏违卜’,谓谏不从而復为也。”《说文》无愎字,盖即“狃復”字,后儒改从心旁耳。今人呼鳆鱼曰鲍鱼,此方音之存古者。
古音“晚”重唇。今吴音犹然。《说文》:“晚,莫也。”《诗》毛传:“莫,晚也。”莫、晚声相近。
古读“冯”为“憑”。本从冰得声。《易》用“冯河”,《论语》“暴虎冯河”,《春秋》宋公冯,皆皮冰反。“吾衍谓孟子诸冯”,“冯妇”之“冯”,皆皮冰反。按《水经注》:“皇舅寺是太师昌黎憑晋国所造”,攷《魏书》冯熙字晋国,文明太后兄也。封昌黎王。是魏时读冯姓皮冰反。故或作憑也。
“俘”与“宝”通。《春秋》“齐人来归卫俘”,《公》、《穀》“俘”作“宝”。
《一切经音义》引诏定古文官书,“枹”、“桴”二字同体,扶鸠反。是“桴”与“枹”同音。
古读“望”如“茫”。《释名》:“望,茫也。远视茫茫也。”《周礼·职方氏》:“其泽薮曰望诸。”注:“望诸,明都也。”疏:“明都即宋之孟诸。”(古音孟如芒)
古读“务”如“牟”。《荀子·成相篇》:“天乙汤论举当身让,卞隋举牟光。”即“务光”也。《左传》莒公子“务娄”,徐音莫侯反。
古读“發”如“_”。《诗》“鳣鲔發發”,《释文》补末反,此古音也。“一之日觱發”,《说文》作“_冹”,此双声,亦当为补末切,《释文》云如字,误矣。《说文》“冹”分勿切(古读分如邠,本重唇)。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钱大昕,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