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资源 >详情

你知道小年相关的传说吗?

作者:张进善     来源:怀安微生活     时间:2023-01-14
74154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大年前的“小年”。这一天,民间有两种习俗,一是祭灶神,二是蒸年糕。再就是已出嫁而住娘家度冬的女子,都得在小年前赶回婆家。

  灶神,即灶王爷,是我国最古老的神灵,至少在春秋时代人们就祭祀灶神。汉代著名的方士李少君就自称是祭祀灶神而得道,活了不知有几百岁,引诱得汉武帝亲自祭祀灶神。李少君死了,汉武帝还以为他是成仙去了。

  李少君讲祭灶神可炼铁成金,可见人们祭灶神是来源于对古老的火的崇拜,故《礼记·月令》说灶神为古代的火神祝融。火神本是大神,当然也就通天。每家都要供奉灶神,这灶神无疑成了玉帝安置在各家的监视者。东晋葛洪说:“月晦之夜,灶神也上天白人罪状。”人们自然希望他上天去说好话。所以,家家置神龛,内贴灶神像,两边的对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是“一家之主”。言外之意是,一家人都托付给他了,请他口下留情。

  关于灶神的来历,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很早很早以前,有一户姓张的中等人家。一家四口人,除老夫妇外,还有儿子、媳妇。儿子名叫张郎,娶妻名叫丁香。老夫妇非常疼爱儿子、媳妇,张郎夫妻也十分恩爱,丁香又很孝顺公婆。因此,一家四口人小日子过得很是美满。

  后来,张郎不愿在家种地,一心要出去做生意。他一去就是十年,杳无音讯。一天,张郎回来了,这时他已是一个大富商了。一进门就将一纸休书扔给丁香说:“我给你一头老牛,一辆破车,你赶快给我走吧!”丁香一见休书,像晴天里打了个霹雳!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日盼夜想,一直盼了十年才盼回来的丈夫,竟然这样对待自己。但她看出张郎变心了,任凭怎么说也没有用,就吞下这个苦果,收拾自己的衣服,牵着老牛,坐着破车,走了。后来,丁香又嫁了一个心地善良的打柴郎。

  张郎休了丁香,第二年就娶了他从外面带回来的一个妓女海棠。人们对张郎的这种行为非常不满,于是有人就编了这样一段顺口溜:“张郎张郎,心地不良,前门休了丁香,后门娶进海棠。无义之人,好景不长。” 张郎果然被人们说中了。他娶了海棠不到一年,家中遭了一场大火,财产全部烧光了,海棠也烧死了。张郎虽然从火中逃生,但也烧瞎了双眼。他无以为生,只得外出讨吃要饭。

  一天,丁香正在家中铡草喂牛。忽见一个要饭的来到家门口。她拿了一只碗,满满盛了一碗面给那要饭的吃。那要饭的狼吞虎咽,只三口两口就把一碗面吃完了。他又对丁香说:“大娘行行好,再给我一碗吃吧!”丁香一听那要饭的说话口音挺耳熟,心中不免有些怀疑。她上前一看,那要饭的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前夫张郎。丁香又气又恨,不由得感叹一声说道:“哎哟哟,我那张郎,见了你前妻,叫开了大娘。”张郎一听惊呆了。他万万没想到,这个给他饭吃的“大娘”,正是他所休弃的丁香。他羞愧难当,无地自容,就一头钻到了锅底下,怎么也不出来,最后憋死在里面。

  张郎死后,玉皇大帝听说张郎和自己同姓(传说玉皇大帝也姓张,人们都称他张玉皇),就糊里糊涂地封他做了一名灶王。又因为张郎死的那天正是腊月二十三,所以人们就定那天为灶王节。虽然人们很瞧不起他这位灶王爷,但又不敢怠慢他,怕他在玉皇大帝面前搬弄是非,给自己带来不利。所以,腊月二十三这天,家家都要对这位灶神祭奠一番。

  还有人说,黄帝死后成为“九天东厨司命真君”,即灶王爷。他在一年之中,监视着全家人的言行,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在灶王爷的掌握之中。所以,灶王爷是每家必供的。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职,报告他在人间的所见所闻所感。为了让灶王爷走得高兴,不致受累,人们就用高梁秆皮扎个假马,拴着马缰,系着铃铛,供灶王爷上天骑用。

  晚间,将灶王爷神像连同假马一起在灶里焚烧。灶王爷就随着青烟升上天堂。有人说,此时在烟囱里还能听到马蹄声和马的铃铛声,人们怕灶王爷上到天庭后畅所欲言,把人们的罪咎也说出去,又用麻糖祝飨灶神,糊其金口,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给新的一年带来好运。可见,中国人早就对特务统治存在着畏惧,讨厌无聊之人并希望保护隐私,在对权威的崇拜中也包含着戏弄之意。

  过“小年”这天,家家都要蒸年糕。吃年糕的习俗,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吴王阖庐为防敌国进袭,命大将伍子胥修筑了一道坚固的城墙。吴王以为有了城墙便可高枕无忧,整天摆酒设宴,君臣纵情欢乐。对此情形,伍子胥深感忧虑。他知道,城墙固然可以抵挡敌兵,但里面的人要想出来也同样受到限制,如果敌兵围而不打,岂不作茧自缚?宴罢回府后,他嘱咐贴身随从;“倘若我有不测,吴国受困,粮草不济,你可去相门城下掘地三尺取粮。”没过多久,阖庐驾崩,夫差继位,听信谗言,赐伍子胥自刎。

  赵王勾践闻知伍子胥已死,便举兵伐吴,将都城团团围住,军民困守城中,炊断粮绝。此时,那位随从忽然想起伍子胥的话,急忙召集人们到相门掘地,当挖到城墙下三尺深时,才发现城砖是用糯米粉做的,顿时人们感激万分地朝城墙跪下,拜谢伍子胥救了全城百姓。

  此后,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粉做“城砖”供奉伍子胥,久而久之,便被称作“年糕”了。我镇没有糯米,就用当地盛产的黍子,去皮碾成黄米,磨成面,蒸成筋韧韧的黄糕。此时的糕叫“面心糕”,既好吃又耐饿。我镇有一句顺口溜:“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二十里的荞面饿断腰”。意思是说,吃了糕能徒步行走四十里,比什么都耐饿。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吃面心糕已不满足了,年糕也上了档次,即把面心糕捏成蛋状,包上豆子或糖,放在油锅里炸,称“油炸糕”。俗话说:“脆喳脆喳的油炸糕,嘟溜嘟溜的熬粉条”,这是农家上了讲究的饭菜。年糕一般都做得很多,吃后剩下放在缸里储存起来,正月里熘着吃。

  小年一过,真正迫近年关。腊月二十三蒸完糕后,二十四至二十六打扫房屋:扫除尘土,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裱门窗,把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整理得整整齐齐,再贴上新窗花、新年画,挂上大红灯笼和五色彩旗,把庭院装扮得五颜六色,十分好看。干干净净迎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清新、美丽的环境,给人一种浓浓的年味。

  有一首儿歌生动地描绘了“小年”后的忙碌景象:“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掸尘土;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灶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去沽酒;三十日,黑夜坐一宿;大年初一出来走一走”。


(责任编辑:董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张进善,来源:怀安微生活,来源地址:)

上一篇全国大批年画精品汇聚广州 展现“年画里的中国”

下一篇灶王爷6大传说,人世间6种智慧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