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咦?那是什么?”这时,路过的三叶虫大毛赶了过来。
“他要死了,快走吧。”三叶虫小毛急忙阻止。
“不行,救命要紧!赶紧把他扶起来。”大毛毫不犹豫地背起了笔石宝宝,帮他找到了笔石妈妈……
这是我省海洋童话作家赵长发一年前创作的短篇童话《笔石宝宝》中的情景,令他不曾想到的是,一年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经历了如此相似的一幕——
今年8月7日晚,赵长发和妻子文荣在澄迈老城盈滨半岛海域滑皮划艇,正准备回家时听到有人呼救,原来,几名游客不慎滑入距离海岸300多米、水流湍急的旋涡中。
生死存亡一刻,赵长发不顾自己受伤还未痊愈的身体,奋不顾身地划着皮划艇驶向暗流涌动的大海,最终,成功救起4名落水者。
时至今日,夫妻俩依然不知道他们在海里救下的4个人姓甚名谁,甚至不确定他们来自哪里。但朴实的赵长发并不在意,他不希望因为这件事,让大家对他另眼相待。
“希望获救的人好好生活下去。任何时候,长发只是个普通人,救人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以后一样会这样做。”赵长发说。
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8月7日19时,澄迈老城盈滨半岛船长海寓酒店附近海域。“快救人啊,有人落水了!”突然,一声惊恐的尖叫,让这片逐渐陷入夜幕的沙滩瞬间失去宁静。
像往常一样,正准备收拾皮划艇和妻子回家的赵长发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呼救,立马停下手上的动作。顺着这名呼救者手指的方向,果然,距离岸边约300米左右的海面上,有几个身影正在大浪中浮浮沉沉。
“救人要紧!”赵长发顾不上多说什么,拉着皮划艇,掉头向溺水点冲去。由于风浪太大,赵长发的皮划艇几次差点被掀翻,只好采用“之”字形路线,避开一米多高的巨浪。慢慢靠近溺水点,赵长发这才看清,海面上,3女1男正不停挣扎,身子忽上忽下,口吐白沫。
情况万分危急,怎么办?在向4名落水者靠近过程中,赵长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脑子里迅速思考营救方案。作为一名海洋童话作家,他深知海上营救溺水者的危险,处理不好,施救者也会陷入危险,况且自己的皮划艇承重只有210公斤,是万万没法搭载这么多人的。
打定主意,赵长发迅速向最近的那名男子划过去,让他抓紧船边的绳子,用胳膊抱住船舷,借着浮力露出头。此刻,远处的3名女子极度危险,身体不停地往海里沉,赵长发赶紧拿起妻子留下的救生衣,向她们抛过去。同时,让她们抓住绳子,抱紧船舷。
只能载重两个人的皮划艇,拖着5个人逆浪向前,每一桨下去都如千斤重。300米的路程,赵长发划了将近半个小时。
这时,获救的男子清醒过来,突然扑在赵长发面前:“大哥救命!还有两个人在海里。”
“什么?还有人。”吃惊的赵长发一下子从地上弹了起来,再次调转船头。
“其实,从开始营救的时候,我就看了,海上根本没有另外两个人的身影。”赵长发回忆说,但当时天还没有完全黑,只要有一线机会,自己也必须尽最大可能去搜救。
浪打得越来越凶,赵长发刚划出几十米,又被一波接一波的浪涌打回来,最厉害的时候,皮划艇几乎被冲得对折到了一起。看着海面上起起伏伏的皮划艇,文荣眼泪立即掉了下来,吓得大声哭喊:“长发,快回来,不要去了!”
文荣是真的心疼丈夫。一直以来,赵长发的日常生活都由文荣来照顾。在文荣心里,比自己小11岁的赵长发,就像一个“弟弟”,她何曾想过,身材瘦小,不到100斤的丈夫在这一刻能迸发出如此大的力量。
“而且,长发也是一个病人呐。”文荣告诉记者,就在3个月前,赵长发刚做完一个意外伤手术,医生叮嘱半年内不能干重活。掀起赵长发的上衣,腹部一条半尺长的口子赫然在目。
赵长发的搜救一直持续了40多分钟,此时,海上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视野之内已经没法看清任何东西,赵长发只好失望地往回划。
如今,事情已经过去多日,在赵长发家的阳台上,依然摆放着他当天用于救人的皮划艇。文荣告诉记者,赵长发一直没有将艇里的气放掉,有时候,他还会一个人对着艇唉声叹气,久久地看着。
他的义举并非第一次
文荣记得,救人后回到家里已是深夜,精疲力竭的夫妻俩却怎么也睡不着了。那晚,她一直把丈夫紧紧搂在怀里,夫妻两人聊了很久。
“长发,当时情况那么危险,你不怕自己也出事吗?”
“怕,谁不怕。”9岁那年就有过溺水经历的赵长发当然知道溺水的危险。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在看不到我了咋办?”
“那还有什么办法,必须救人啊……”
其实,这并不是赵长发第一次救人。赵长发出生于黑龙江省五常县红旗乡孤家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在他七八岁的时候,父母双双离世,由于家里穷,幼年的他四处流浪生活,靠吃“百家饭”长大。
幼时的苦难,并没有让赵长发抱怨自己的不幸,反而对这个社会充满了感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正是所有的困难,让我从小到大就养成一个习惯:喜欢管‘闲事’,谁有难处都想帮一把。”
那是199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处建筑工地。当时的赵长发是一名建筑工人,一名工友在拆一堵墙时,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墙体脱落。眼见工友即将被墙体砸到,刚好从那里经过的赵长发立刻急忙冲上去,一把推开那位工友。
“轰隆”一声,砖墙倒塌下来,工友逃过一“劫”,而赵长发却被整个埋在砖堆里。在这次事故中,赵长发的十根手指被砸得血肉模糊,肋骨也被压断两根。
赵长发第二次救人是在2001年,那时候,他辗转到了哈尔滨的一家饭店做学厨。有一天,一位行人经过饭店后面的铁道路口时,被火车给撞了。巨大撞击力使得这位行人的头骨扎进脑袋,口鼻不断向外喷血。
目睹这一切的赵长发二话不说,立马冲了上去,将行人扶起,并脱下自己衣服将伤者头部包住。赵长发急忙背带伤者拦车送医院,可是,出租车司机见状都纷纷绕开。无奈之下,赵长发只好站在路中间,用自己的身体迎面堵住一辆车,将伤者送到医院。医生告知,如果再晚来5分钟,这名伤者就没救了。
赵长发搬来现居住的冠永凤凰城小区还不到两年,但已经成为小区里的大熟人。“哟,听说省里有记者来采访咱们的英雄了。”3天前,听说记者要采访,同小区的业主孙桂莲特意赶来要说两句。
在孙桂莲的讲述中,众人才知道,就在这个小区,赵长发一样救过人。那是去年8月的一天,赵长发到小区游泳池里游泳,当时天色已晚,小区居民都回家,只有一对夫妇带着一岁多的小孩在里面学游泳。
“当时,男的抱着孩子,游到了远处,女的在边上练习。突然,那位女士一不小心滑倒了,一个劲儿呛水,呼喊救命。”孙桂莲回忆说,幸亏赵长发离得不远,冲过去将她救了上来。
文荣说,赵长发从没跟她提起过以前救人的事情,要不是这次救人引起关注,她都不知道,这么多年来,丈夫已经累计救过7个人的命。
长发的心愿
“我就是普通人,救人只是习惯行为,以后还会做。”十多天里,得知赵长发英勇救人的事迹,各路媒体人拿着“长枪短炮”蜂拥而至,可赵长发依旧谦卑如旧。面对来自全省各相关部门的慰问,赵长发也一再表示,自己绝不会将收到的慰问金用于个人。
赵长发有一个埋藏在心里很久的心愿——成立海南省儿童文学发展基地。他说,这些钱就是第一笔启动资金。
其实,赵长发一家过得并不宽裕。赵长发来海南已有10年,前5年一直在建筑工地打工,两年前和妻子来到澄迈老城定居。妻子文荣是陵水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已经病休在家,每月还得还2000元的房贷,一家人平时生活也是十分节俭。
“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是我支持他。”文荣告诉记者,由于儿时家里穷,赵长发只上过小学三年级,她深知丈夫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不易与执着。
2010年,赵长发开始尝试写作。当时的赵长发不懂文学创作的技巧和语法运用,甚至连标点符号都用不准确。于他而言,身为语文教师的文荣既是妻子,又是良师。
在妻子的指导下,赵长发每天在家里用电脑练习打字。然而,他的双手因为在1999年救助工友时受过伤,无法灵活运用,只能用两根食指单指戳拼音打字。文荣说,到目前为止,家里的那台电脑已经被赵长发戳坏了4个键盘。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农民工,靠着自学成才,成长为一名童话畅销书作家。短短几年里,硬是用他的两根食指打字,创作出长篇小说、海洋童话、诗词等200多万字。
时至今日,夫妻俩不知道他们在海里救下的4个人姓甚名谁,甚至不确定他们来自哪里。“这些都不重要,只希望他们将来能好好生活下去。”赵长发说。
赵长发并不希望因为这件事,让大家对他另眼相待。“在我看来,作家就是宣扬正能量、好思想的天使,不能总是在手里写、嘴上说,遇到现实状况不伸手却转身,那是懦夫。”赵长发说。
危难见真情,相救多义举。赵长发,就是这个妻子眼中的文弱书生,用他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心中有大爱,一个作家,执笔能做荡涤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仗剑亦能做行侠仗义、救人于危难的英雄。
下一篇暴风雨刮来一堂作文课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