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每当读起这首诗,我都会不由得沉浸于遐想中:烟雨朦胧的雨巷,飘动的油纸伞下,隐约淡雅的背影里,那悠悠的愁绪。遐想过后,似乎又有新的感悟。只是,这种感悟有时候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这应该就是经典文学作品清香常在,经久不衰的魅力吧。为此,写下这些文字以谈谈重读经典后的感悟。
《雨巷》写于1927年的一个夏天,最初发表于1928年8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19卷第8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自从发表《雨巷》后,戴望舒便以“雨巷诗人”闻名于文坛。只是诗人自己都可能没有预料到:这首诗问世后,尤其是在入选高中语文必修课文后,引发了各种各样的解读与争论。也许是因为这首诗的朦胧性,故而有各种各样的解读方式。但不管是什么样的解读方式,都应该基于作者的生平经历,立足于文本本身特定的语境,并设身处地地贴近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尽量还原诗人创作时的情境。为此,要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我们得先走近诗人,认识诗人。
诗人戴望舒出生于杭州大塔儿巷。这些小巷都铺着青石板,东西蜿蜒,南北贯通。小学中学阶段的诗人戴望舒就穿梭于这些小巷间。于是,小巷便在诗人的记忆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也为诗人以后的创作做了灵感的准备。1923年秋天,诗人赴上海求学,后加入了共青团。与那个时代的许多进步青年一样,怀着无限的热情投入革命激流中。然而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白色恐怖随即弥漫开来,诗人也成了被通缉的对象。现实的残酷迫使他暂时躲避于松江施蛰存的家中。在这期间,他爱上了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爱情算是他人生低谷中的慰藉吧。然而,小时候因患上天花而残留于脸上的疤痕使恋爱中的他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于是,他的爱情充满了波折。这一年诗人22岁,这是一个怎样的年纪?
其实,这是一个尴尬的年纪。原因在于:其一,在那样一个黑暗动乱的年代里,他的事业没有着落。其二,在青春躁动的时期里,他的感情不但没有依托,反而陷入了情感的漩涡。在人生灰暗的岁月里,他低沉倾诉无人聆听,于是有了“人间伴我是孤苦,白昼给我是寂寥”的感叹。当孤独、烦忧悄悄闯入心底的时候,怎么办?于是,诗人戴望舒便走进了雨巷。那么他走进雨巷想干什么呢?是为了写诗吗?我想,诗人自己也恐怕难以回答吧。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诗人为了排遣心中的寂寥与烦忧。所以他在雨巷中只是漫无目的地散散步。但他的散步并不是为了写诗而散步,相反因为散步而让心境在特定的环境中自然流露,最终撩动了灵感。这样一来,便还原了诗人当时的创作情境。只有还原了诗人当时的创作情境,才能更好地体悟诗人当时的心境,从而理解诗中朦胧的意蕴。
有了这点认识后,再来探讨这首诗隐藏的意蕴。可能有人会问,《雨巷》这首诗到底在表达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哪怕是诗人戴望舒他本人一时也难以给一个标准的定论。正如他自己曾经说的,“诗本身就是一个生物,而不是无生物”。诗人在特定的情境中创作诗的瞬间也就赋予了它生命。哪怕诗人自己重述过去,也难以再现那瞬间的念想和思绪。所以,诗的美贵在于主题意蕴的多样性,给读者提供一个能充分地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么鉴赏者又何必非要一个标准的定论呢?“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对于这样的朦胧诗,就更应该允许意蕴的多样性。但不管怎样的多样性,作为读者都应立足于文本本身特定的语境,并设身处地地贴近诗人创作时的心境,用心去体悟,而不是囿于各种表面形式化的鉴赏方法而机械地去肢解文本。
于是,有读者说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它象征着美好的理想在黑暗的现实中逐渐地走向幻灭,象征着一个热血青年追逐梦想不得而在痛苦地呻吟。而“雨巷”象征着黑暗的现实,黑暗的现实又是那样般的“悠长悠长”。而“我”象征着追求理想的青年,“丁香姑娘”象征着美好理想,丁香姑娘的“走近,飘过,最终走尽雨巷”就是象征着美好理想的幻灭。这种象征意义,放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是有其合理因素的。因为,诗人戴望舒创作此诗的时候,正处在一个黑暗动乱,理想幻灭,革命受挫的艰难时期。那个时候,因为残酷的现实,他暂时不得不脱离了革命群体而避居于施蛰存家。在这样的人生低谷里,创作了此诗,自然脱离不了政治社会的因素。只是,如果仅仅从这样的社会大背景出发,站在如此高的社会政治角度而脱离诗人个人复杂的情感体验去审视这首优美的朦胧诗,这未免太苛刻太生硬了。仅仅这样去解读,那这还是优美的朦胧诗吗?还是那个有着独特忧郁气质的戴望舒的诗吗?
还有读者说,这是一首爱情抒情诗。诗中表达的正是那个时代的青年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在追求不得时萌发的孤独、苦闷、惆怅、彷徨之感。这种理解结合了诗人的情感经历,有其合理性。毕竟好诗都离不开诗人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当年的诗人为躲避追捕,曾入住于好友施蛰存家。并对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一见钟情,然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在爱情的漩涡中诗人可谓是“痛苦流离”。这可以在1929年诗人出版的诗集《我的记忆》的扉页上用法文写下的“给绛年”的题签中得到佐证。所以《雨巷》可以理解为是诗人爱情心声的表露。诗人渴望遇到“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来聊以慰藉心中的寂寥与烦忧。只是,如果仅仅是慰藉心中的寂寥和烦忧,那么诗人为什么希望这个姑娘是“丁香一样的”,而且强调“结着愁怨”呢?
弗洛伊德曾说,“诗人所完成的东西,是他最大的隐私”。是的,作为读者,很难轻易地看出诗人的写作动机和诗中的内涵,但我们可以用心去体悟以求接近。戴望舒是一个有着忧郁气质的诗人,他对事物有着细微的情感体验。而雨巷又是一个空间立体感很强的地方,两边高墙林立,再加上江南的蒙蒙烟雨,这份宁静与淡雅便让诗人有着一种恍恍惚惚的奇妙感觉。于是,诗人恍惚间觉得自己似乎进入了一种境界,一种精神的境界。他似乎在期待着什么,但具体是什么又是那样的捉摸不定。也许那一刻,在那样一个特定的情境里,潜藏于诗人心底的那份莫名的孤独感在涌动着。于是,诗人期待着一个能理解他的同行者,哪怕是一句话也不说,但能这样陪着他一路静静地走下去也就足够了。所以,“丁香一样的姑娘”并不一定是指“姑娘”乃至“意中人”,仅仅是一个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结合诗人当时的心境以及文本的语境,我觉得诗人希望逢着的仅仅是一个懂他的“知己”,一个同病相怜、心心相惜而倾诉无间的“知己”。然而这样的“知己”是如此的难得。很多时候,“她默默地走近”,却又“梦一般的,像梦中飘过”,最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但诗人仍然在期待着,在期待中走尽这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当然,对于诗人来说,他当时的创作仅仅是瞬间的感受。至于这个“知己”是谁,这首诗到底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主题,我想诗人自己都“一言难尽”。毕竟,这对诗人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让真切的情感自然地流露。也许,这就是朦胧诗的美在于“妙不可言”吧。
上一篇徜徉在语言途中
下一篇活着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