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说明】 本文选自《左传·昭公二十年》。文章以子产的言论和子大叔执政的具体情况,以及孔子对子产的评论,说明统治国家要宽猛相济才能达到政事和谐。鲁昭公二十年即公元前522年。 |
【原文】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1〕:“我死,子必为政〔2〕。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3〕。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翫之,则多死焉〔4〕。故宽难。”疾数月而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5〕。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6〕。 |
【注释】 〔1〕子产,郑国执政大夫,名公孙侨(子产是字),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掌权二十余年,政绩显著。子大(tài)叔,即郑国大夫游吉,子产死后执掌国政。 〔2〕 为政,执掌国政。 〔3〕 宽,宽大,宽和,指宽松的政策。 服民,使人民顺服,“服”用作使动。 猛,严厉,指严厉的政策,与“宽”相对。 〔4〕 鲜(xiǎn),少。 狎(xiá),亲近而态度不庄重,轻忽。翫(wán),用不严肃的态度来对待,玩弄。 焉,代词兼语气词。 〔5〕 取人,意为劫取人的财物性命。 萑苻(huán pú,苻又音fú),芦苇丛生的水泽之名,亦作“萑蒲”。 〔6〕 兴,发动。 徒兵,不用车战的步兵。 少,稍。 |
【译文】 郑国的子产有病,对子太叔说:“我死后,您一定执掌国政。惟有德行完美的人,才能以宽和之道使人民顺服。其次,没有什么比政策严厉更重要的了。火势猛烈,人民望见就害怕,因此很少有人被火烧死;水性柔弱,人民会轻忽地玩弄它,因此就有很多人被它淹死。所以(执掌政事)实行宽和之道很难。”子产病了几个月,就死了。子太叔继承他执掌国政,不忍心实行严厉的政策,而实行宽和之道。结果郑国出现很多盗贼,在萑苻泽一带劫人财物性命。子太叔对此很后悔,说:“我若早些听从子产夫子的话,也不会有这样的后果。”子太叔就调动大批步兵,攻打萑苻泽的盗贼,全部将他们杀了。盗贼稍稍敛迹。 |
【原文】 仲尼曰〔1〕:“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2〕。《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3〕。’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4〕。’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5〕。’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6〕。’和之至也。”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7〕。” |
【注释】 〔1〕仲尼,孔子的字。 〔2〕 慢,怠慢,懈怠。 残,伤害。 济,调剂,调适。 是以,以是,因此。 〔3〕 劳止,辛劳,辛苦。止,语气助词。 汔(qì),庶几,差不多。 康,安乐,安定。 绥(suí),安抚。 “民亦劳止”四句诗引自《诗经·大雅·民劳》。 〔4〕 从(zòng),放纵。 诡(guǐ)随,狡诈善变,放肆谲诈。 谨,谨慎,这儿指“约束”、“限制”。 式,语气助词。 遏,遏止,抑止。 寇虐,劫掠暴虐,侵夺残暴。 惨(cǎn),曾,乃,情态副词。 明,明法。 “毋从诡随”四句诗引自《诗经·大雅·民劳》。 〔 5〕 柔,安抚。 能,亲善,和睦。 迩(ěr),近处,靠近的地方。 以,连词,表目的。 “柔远能迩”两句诗引自《诗经·大雅·民劳》。 〔6〕 竞,强。 絿 (qiú),急,急躁。 布政,施行政教。 优优,宽和温厚的样子。 禄,福。遒(qiú),聚,聚集。 百禄是遒,“百禄”是动词“遒”的前置宾语,“是”是代词,复指“百禄”。“不竞不絿”四句诗引自《诗经·商颂·长发》。 〔7〕 涕(tì),眼泪。 遗爱,古代流传下来的爱民之风,古代爱民的遗风。 |
【译文】 仲尼说:“做得真好啊!施政宽和,人民就容易轻慢;人民轻慢,就得用刚猛之道来纠正。施政严厉,人民就受摧残;人民受了摧残,就得再用宽和之道来抚慰。以宽和调剂刚猛,以刚猛调剂宽和,国家的政事因此就谐和了。《诗经》中说:‘老百姓太劳苦了!该让他们稍微安康些了。将恩爱给予这些中原老百姓,以便安抚四方人民。’这就是实行宽和之道啊。‘不纵容诡诈欺妄之行,以约束限制不良之人。遏止劫掠暴虐之徒,制裁不畏严明之法的人。’这就是用刚猛之道纠正邪恶啊。‘安抚远方,亲善近邻,以使我王朝安定。’这就是以平和之道来使国家平稳啊。《诗经》中又说:‘不过强,不急躁,不刚猛,不柔和。布施政教宽和温厚,百般福禄都齐集而来。’这就是政事和谐的最高境界啊。” 等到子产死了,仲尼听到这消息,流着泪说:“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爱民的遗风啊。” |
上一篇介之推不言禄
下一篇古代诗歌常识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