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傳統的中國語言裏,有「四聲」,即是四個聲調:「平」、「上」、「去」、「入」。其中「上」、「去」、「入」三聲,統稱為「仄」聲。這就是古人常說的「平仄」。
粵音則由四聲,發展成九種聲調,分別為:「陰平」、「陰上」、「陰去」,「陽平」、「陽上」、「陽去」,「陰入」、「中入」和「陽入」。其中「陰平、陰上、陰去、陰入、中入」是陰聲系,「陽平、陽上、陽去、陽入」是陽聲系。陰聲系的調值較高,陽聲系的調值較低。
標註這九聲,常用的方法有二:1、在拼音後方,寫上代表聲調的數字記號〔註〕。2、在拼音之前,加一個小符號以分辨其聲調。下表列出這些符號:
陰平 |
陰上 |
陰去 |
陽平 |
陽上 |
陽去 |
陰入 |
中入 |
陽入 |
□1 | □2 | □3 | □4 | □5 | □6 | □1 | □3 | □6 |
□ |
□ |
□ |
□ |
□ |
□ |
□ |
□ |
□ |
陰入和陰平、中入和陰去、陽入和陽去的數字或符號是相同的。為甚麼?因為陰入、中入、陽入的「音高」(又稱「音調」),是分別與陰平、陰去和陽去相同的。因此我們用相同的數字或符號來標示就可以。不過,也有些字典,以「7、8、9」表示「陰入、中入、陽入」三聲,使聲調的標示更為清晰。
然而,既然音高相同,為什麼我們要區分開入聲呢?因為「聲調」的完整定義,包括發音過程中的高低抑揚性(音高)及頓挫性(韻尾或閉塞音)。畢竟入聲與其他三聲 ,雖然在音高上相同,但在頓錯性上卻是有分別的。
所謂的「頓錯性」,在粵語裏,是指它們必定是以【p】、【t】或【k】收音。即是說,那些字的韻母的最後一個拼音符號,必定是【p】、【t】或【k】。如「汁」【dzap7 】、「月」【jyt9 】、「隻」【dzek8 】等字。
倒過來說,如果該字是以【p】、【t】或【k】收音的話,那麼它一定是入聲字。而以其他收音的字(如「哥」【go1 】、「海」【hoi2 】等)則會是舒聲字(「舒聲」即平、上、去三聲的合稱)。
因此,在查字典時,即使字典沒有以「7、8、9」來標示入聲(例如標示作「dzap1」、「jyt6」、「dzek3」),只要看到該字的拼音是以【p】、【t】或【k】收尾,就可知道它是入聲了。
粵語有六個音高,但加上頓錯性的差異,就能分出九聲。因此,人們說粵語有「九聲六調」(九個聲調,六種音高)。
而標準的「敎院式拼音方案」,採用的標調方式為:
陰平 |
陰上 |
陰去 |
陽平 |
陽上 |
陽去 |
陰入 |
中入 |
陽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也有一些網站,為求方便,拼寫敎院式拼音時,把「7、8、9」改作「1、3、6」。但「敎院式」是以「7、8、9」為正統的。
要透過文字的描述,去掌握九聲,對於懂得粵語的人還不是一件難事。我們來朗讀這段數字:(請按下「」圖示以聆聽發音示範)
陰平 |
陰上 |
陰去 |
陽平 |
陽上 |
陽去 |
陰入 |
中入 |
陽入 |
|
三 | 九 | 四 | 零 | 五 | 二 | 七 | 八 | 六 |
「三九四零五二七八六」,這便是粵語九聲的「音階」了。這是因為,以上這段數字的聲調次序,就是上表的次序。如果記不下這句口訣,可以參看下表列出的其他口訣:
陰平 |
陰上 |
陰去 |
陽平 |
陽上 |
陽去 |
陰入 |
中入 |
陽入 |
|
差 | 佬 | 去 | 元 | 朗 | 度 | 捉 | 惡 | 賊 | |
踎 | 喺 | 汕 | 頭 | 有 | 近 | 一 | 百 | 日 | |
千 | 幾 | 個 | 肥 | 女 | 士 | 即 | 節 | 食 | |
纖 | 體 | 過 | 龍 | 會 | 累 | 積 | 惡 | 疾 | |
衰 | 鬼 | 正 | 男 | 老 | 豆 | 不 | 吃 | 藥 | |
斟 | 酒 | 當 | 賠 | 禮 | 係 | 必 | 殺 | 着 | |
終 | 審 | 判 | 刑 | 也 | 未 | 得 | 發 | 落 | |
張 | 仔 | 要 | 同 | 我 | 哋 | 織 | 隻 | 襪 | |
開 | 採 | 噴 | 泉 | 要 | 用 | 叻 | 策 | 略 | |
它 | 減 | 四 | 除 | 以 | 二 | 得 | 八 | 十 | |
山 | 火 | 再 | 燃 | 企 | 望 | 給 | 撲 | 滅 | |
輕 | 走 | 過 | 田 | 野 | 路 | 不 | 吃 | 力 | |
香 | 港 | 靠 | 誰 | 領 | 導 | 出 | 困 | 局 | |
巴 | 打 | 拜 | 神 | 似 | 爛 | gag | 節 | 目 | |
衰 | 仔 | 完 | 也 | 未 | 識 | 發 | 力 |
上述例子中,最後兩句為「潮語」,即現今青少年的流行話語。「巴打」音譯自英語「brother」,指「兄弟」。「gag」由英語引入,粵語化時讀【gak7】音,「爛gag」即冷笑話。「」音【he3】,解作隨心放蕩、嬉戲、鬆弛、漫不經心或懶散。
如果還是不大清楚,可以參看下一篇的例子。
聲調是漢語中一大重要元素,不懂聲調,除了不能欣賞詩詞平仄的音樂美感,連溝通都有問題。像填詞人黃霑曾擧例說,把「新鮮美國運到」的聲調弄錯了,就會變成「神仙媚國暈倒」,這就會鬧笑話了。
註:以數字標調時,有時數字會寫在音節後的上方,即是把數字略為上移。為方便電腦顯示,本敎程統一寫在音節後方,不會上移。
上一篇粤语声韵调系统——韵母
下一篇客家方言简介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