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会友诗与送别诗的作法

作者:秩名     来源:艺教网     时间:2010-08-07
26249

  会友与送别,在内容上往往有着紧密的关联,所以这两类可合为一起来探讨。写这两类诗,都须作者对所会与送别的对象有着深厚的情谊,否则便成了敷衍之应酬,不能感动人。
  会友诗,这也是诗人常有的题材。其内容或叙别后之思,相见之欢,或回顾坎坷之经历,或表现成功之喜悦。可安慰,可勉励,可称赞,亦可规劝。如杜甫的《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此诗首句点明来访时间与地点,次句以“但见群鸥日日来”反衬客之不常来。颔联“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是一副流水对,且互文生义。前两联虚写客至,后面开始实写待客。颈联写只有简单的菜肴和陈酒待客,尾联写邀请邻翁来席上作陪,使之友好气氛更为热烈。全诗表现了诗人纯朴、好客的性格。
  在杜甫的《宾至》、《有客》、《过客相寻》等诗中,都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在《宾至》中,作者对来客敬而远之,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带过;在《有客》和《过客相寻》中说,“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表现出待客亲切、礼貌,但又不够隆重、热烈,都只用一两句诗交代,而且没有提到饮酒。反转来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写,却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写得那样情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以它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显出特点,吸引着后代的读者。
  又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前面杜甫那首是写他待客,这首是写被邀作客。在这首诗中,首联写诗人去作客会友的原因、故人的热情以及身份。颔联写故人山庄的优美田园环境,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这环境的喜爱,为尾联埋下了伏笔。颈联由外到内,写在故人家里饮酒时打开窗户看到户外的场圃,引发他与主人关于农家农作之事的话题。尾联写诗人对他故人和故人庄优美环境的留恋,相约到重阳节时再来这里赏菊。
  一个普通的农庄,一次鸡黍饭的普通款待,被表现得这样富有诗意。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连律诗的形式也似乎变得自由和灵便了。你只觉得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他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一方面固然是每个句子都几乎不见费力锤炼的痕迹,另一方面每个句子又都不曾显得薄弱。比如诗的头两句只写友人邀请,却能显出朴实的农家气氛;三四句只写绿树青山却能见出一片天地;五六句只写把酒闲话,却能表现心情与环境的惬意的契合;七八句只说重阳再来,却自然流露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这些句子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这是所谓“篇法之妙,不见句法”(沈德潜《唐诗别裁》)。诗人把艺术美深深地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
  韦应物的《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江汉曾为客, 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 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 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 淮上有秋山。

  诗歌的表现应当注意疏密的问题,有些东西不是表现的重点,就应从略,使之疏朗;有些东西是表现的中心,就应详写,使之细密。疏密相间,详略适宜,才能突出主体。这首诗所表现的是两人十年阔别的重逢,可写的东西很多,如果把十年的琐事絮絮叨叨地说来,不注意疏密详略,便分不清主次轻重,也就不成其为诗了。这就需要剪裁。诗的首联概括了以前的交谊;颈联和末联抓住久别重逢的情景作为重点和主体,详加描写,写出了今日的相聚、痛饮和欢笑,写出了环境、形貌和心思,表现得很细密。颔联“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表现的时间最长。表现的空间最宽,表现的人事最杂。这里却只用了十个字,便把这一切表现出来了。这两句用的是流水对,自然流畅,洗练概括。别后人世沧桑,千种风情,不知从何说起,诗人只在“一别”、“十年”之前冠以“浮云”、“流水”,便表现出来了。以“浮云”表示漂泊不定,变幻无常,以“流水”表示岁月如流,年华易逝。诗中“浮云”、“流水”两个意象不是写实,都是虚拟的景物,借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表现一别十年的感伤,颇见这首诗的熔裁功夫。末联以反诘作转,以景色作结,给人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唐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这首诗抒发了人生离合无定的感慨,从侧面反映了战乱年代人们的悲酸,使诗的意境得到开拓。
 
  有会友就有离别,送别诗也就应运而生。在当代,同学考上大学赴校就读、亲人外出打工、朋友参军或荣调;战友退伍、送远方来聚的网友返乡等等,都可作送别诗的题材。其内容或伤感、或勉励、或叮嘱关怀,情之所至,遣词于笔端。
  说到送别诗,李白的《送友人》和《送孟浩然之广陵》堪称典范。先看他的《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此诗情深意厚,新颖别致。首联以对仗手法点出送别地点,描绘出山明水秀的景色;颔联表达诗人对友人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颈联以 “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落日”表依依惜别之情;尾联言斑马尚且不忍看到离别的情景,何况是情深义重的朋友之间呢?友人渐渐走远了,双方却仍在挥手致意,此情此景,令人鼻酸。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此诗首句言明送别地点是在黄鹤楼下的江边;次句交待送别时间和友人要去的目的地;第三句言诗人伫立江边之久,直到友人所乘之帆影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结句写友人虽然远去了,但滔滔的长江之水仍是不停地日夜向天际处奔流着。
  这首诗是唐诗中最动人的送别诗之一,但是全诗却没有一个字提到离情别恨。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诗人送友人远行,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扬州充满了羡慕。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可见两人友情的深厚。全诗自然清丽、境界开阔、形象传神。诗的后两句是写景,当然也不是抒情,而言外之意,却是饱含“怅望之情”的。一开始,是黄鹤楼下,长江岸边,孟浩然在舟中,李白立岸上,两位诗人,拱手相别,渐渐地,船离码头,渐行渐远,朋友的身影也看不清楚了,只剩下远处江心的一片孤帆,在顺江而下,最后,连帆影也没有了,只有脚下那不尽的滔滔江水,还在无语地向着朋友远去的天边流淌。李白站在江边目送帆影,直至消失,也不曾离去,可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一直在翘首凝望朋友所乘的的江船不断远去,直到消失以后,才注意到那一江春水,正浩浩荡荡地向着水天相接的天边流去。这虽是写景,可又有谁能说不是在抒情呢,我以为“惟见”两字,就足以将李白那怅然若失的情绪传达出来了。他把对朋友的无限眷恋,都融入了那远去的江帆之中,汇进了滔滔的江水之中。让人感到一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悠远境界。
  由于送别的原由与对象各异,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则与上面李白的两首送别诗风格绝然不同,虽有稍怅别之绪,然以激励之情为主:

匈奴犹未灭, 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 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 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 惟留汉将功。

  出征者是陈子昂的友人魏大(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此诗不落一般送别诗缠绵于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并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
  首联“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读来震撼人心。借此,我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边境上军情的紧急,也可以感觉到诗人激烈跳动的脉搏。首句暗用汉代威镇敌胆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此处“匈奴”二字,是以汉代唐,借指当时进犯边境的少数民族统治集团。诗人又把春秋时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的魏绛比作魏大,变“和戎”为“从戎”,典故活用,鲜明地表示出诗人对这次战争的看法,同时也从侧面说明,魏大从戎,是御边保国的壮举。
  在颔联“怅别三河道, 言追六郡雄。”中,“三河道”点出送别的地点。古称河东、河内、河南为三河,大致指黄河流域中段平原地区。此处概指在都城长安送客的地方。“六郡”,指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六郡雄”,原指上述地方的豪杰,这里专指西汉时在边地立过功的赵充国。两句的旨意是: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两人执手相约:要象汉代名将、号称六郡雄杰的赵充国那样去驰骋沙场,杀敌立功。此二句虽有惆怅之感,而气概却是十分雄壮的。
  颈联“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写魏大从军所往之地。一个“横”字,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横亘在代州北面;一个“接”字,既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飞狐塞是遥接云中郡,连成一片的。它们组成了中原地区(三河道)的天然屏障。此处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是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它可以是实写,也可以是虚写。地理位置的重要,山隘的险峻,暗示魏大此行责任之重大。这就为结句作了铺垫。因此,用“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二句作结,便如瓜熟蒂落,极其自然。此处运用的典故,说的是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刻石纪功而还。作者又一次激励友人希望他扬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功绩,也要有我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这在语意上,又和开头二句遥相呼应。
  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出诗人“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遇》诗之三十五)的思想情操。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读来如闻战鼓,有气壮山河之势。
  这首诗在作法上表现为“首尾形断意连”,中间两联作铺叙、扩展,或可称为“形断意连法”。何以见得呢?我们试将这首诗的中间两联抽出来,五律便成了一首五绝:

匈奴犹未灭, 魏绛复从戎。
勿使燕然上, 惟留汉将功。

  这首经剪裁后的五绝,在整体意境上仍然达到了衔接紧密、拼合无痕,气势上流畅无阻,且格律严谨。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想,上面李白那首《送友人》也可以这样剪裁一下吧?好,我们就来试抽出中间两联,这样就变成了: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这样一来,前两句与后两句在内容上就出现了裂痕。为什么?因为整首绝句中缺少了交待友人离去的原由这一环。而在原诗中“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此地”一词紧承了“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即“东城”。所以原诗中虽没有明确交待李白友人的离去原由,颔联与首联的衔接也不显得突兀了。但是如果直接将尾联与首联相接的话,全诗在气脉上便显得不能贯通。而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一诗中因为有第二句“魏绛复从戎”交待了魏大离别的原由,所以陈子昂即使不再展开铺叙,直接写他对魏大的嘱咐“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全诗的气脉也是流畅贯通的。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秩名,来源:艺教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感时感事诗作法

下一篇曲韵常用字表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