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华夏游记【六百一十六】
郭进拴|走进高桥镇





高桥镇,隶属上海市浦东新区,地处浦东新区境北部,东与外高桥港区、保税区、高东镇毗邻,南以航津路与高行镇分界,西濒黄浦江,北临长江口。镇人民政府驻地距浦东新区人民政府20千米, 辖区总面积39.3平方千米。
2011年,高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8484元,财政总收入17.7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73亿元。截至2021年10月,高桥镇辖13个村、33个居委会,2个社区,镇域内实有人口约19.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9.2万人、外来人口约10.3万人。浦东是一个新兴的城区,感觉浦东无文化底蕴。偶查地图发现浦东高桥有个“仰贤堂”,在网上一搜相关内容,发现高桥有上海开埠最早的城市足迹,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旧宅,如钟氏民宅、杜月笙家祠、黄氏民宅、敬业堂、仰贤堂、印家花园。高桥绒绣将作为国宝陈列在世博会联合国馆的贵宾厅里。据说上海绒绣的根在高桥,高桥的“三刀一针”中的“川沙一根针”声震天下,这根针指的就是绣花针,而高桥镇妇女擅长绒绣的名声更是得以飘洋过海。
境域成陆于唐代后期,隶昆山县。




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析昆山县东境建嘉定县,隶嘉定县。
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嘉定东境建宝山县,隶宝山县。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设宝山分县县丞署于镇上。
清宣统二年(1910年),置高桥乡,仍隶宝山县。
民国十七年(1928年),划归上海特别市,改为高桥区。
民国二十六(1937年)起,隶属伪上海特别市浦东北区。改称商桥镇。
民国三十四(1945年),改称第三十一区,旋改称高桥区。隶属上海市。
1950年,为高桥区。1996年2月,撤销高桥区,并入东郊区。
1958年9月,凌桥、海滨、高东、高南四乡和高桥镇合并,成立东风公社。
1958年10月,隶属浦东县。
1959年4月,东风公社改为高桥公社。同年5月,高桥公杜析为海滨、凌桥、高东、高南四个公社,高桥镇袁属海演公社。
1960年2月,高桥镇改街道办事处,直属浦东县。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