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华夏游记【六百一十八】
荷兰新城有文化广场、荷兰古典街、波园、叶林、绿苑、水港和城市街坊7个风貌区,将荷兰风情与高桥本色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从西街返回,来到东街。到了清溪茶馆,只在门口照了一张。后来才知道,其实高桥镇最早叫清溪镇。清溪茶馆的前身建于民国初期,是一户人家的宅院。国民党时期则成了关押革命义士的看守所,解放后高桥区党政也曾经在这里办公。现在的清溪茶馆可以在那里品茗听曲,价格才3元/人。
沿街走过好多民居,都有“高桥镇历史建筑”的牌子。按照常规的古镇开发方式,一般庭院民引进民间收藏家展馆、其他则做门面。看来开发还没有完成,居然什么也看不到。
问了当地人,终于找到仰贤堂。仰贤堂是沈晋福的沈宅,现在作为高桥历史陈列馆。




哦!原来上海的许多著名建筑都出自高桥营造业主。外滩1/4的大楼、旧时的“四大家族”中蒋、宋、孔别墅,外白度桥……
高桥名宅36栋。蔡啸松住宅(季景北路714弄)、钟惠山住宅(西街160号)、凌氏民宅(西街160号)、钟家祠堂(钟家弄74号)、黄氏民宅(张家弄17弄)、敬业堂(西街124弄2号)、恭寿堂(北街)、王松云住宅(王新街)、黄宅(西街133弄3号)、仰贤堂(义王路1号)、原高桥区政府(季景北路)、印家花园(北街365号)、成德堂(陈家弄)、杨氏民宅(龙叶村)、谢秉衡住宅(树德街)、杜月笙家祠(高东乡沈家弄杜家花园)。看来是没时间看完,关键还要去找。是浦东新区内由保存较为完好的众多风貌独特的名宅故居、古桥、古园林和河道共同组成,体现了“因河而生”的功能特色,“因桥而名”的命名特色,及“丁字街、丁字河”的城镇整体空间结构特色,并具有明清时期水乡城镇整体风貌特征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