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七百五十八】
郭进拴| 洞庭西山游踪
洞庭西山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南部的太湖中,以山明水秀的自然风光强烈吸引着游人,历为游览胜地。古人说:“太湖之峰七十二,名者八九,包山最著。”包山即洞庭西山,因位于太湖当中四面皆水包之,故名。这里不仅有山川林石湖光山色之美,又有人文风物之萃。著名景观,古吴遗迹,明清宅第,比比皆是。袁道宏在《洞庭山记》里称此地“山之胜、石之胜、居之胜、花果之胜、幽隐之胜、仙迹之胜和山水相得之胜。”

1993年4月下旬,我约同在复旦大学读书的常文理、宋根顺两位仁兄同作洞庭西山之游,在这里饱览了“缥缈云场”、“林屋晚烟”以及“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光深处有人家”的西山奇景。于今事隔15年,那“世人不信桃源记,谁知此是真桃源。真桃源,人罕见,水如垣,山如殿,神仙窟宅尊。羽衲津梁倦。老杀姑苏城里人。何曾一识西山面”的美妙景观时时飘入我的梦境。我觉得西山的确太美了,好像造物主匠心独运精撰出来的文章,不由你不拍案叫绝。
现凭记忆所及,将15年前的游踪记述一点出来。
4月25日,是农历闰三月初四。我们于上午11点从上海出发,下午2点到达苏州,游了寒山寺。4月26日到达吴县镇湖乡,这里是苏绣的发源地,家家户户绣花忙,他们绣的花鸟、仕女,动物,山水有平面绣、双面绣、双面异色绣和三异绣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我们还参观了千佛石塔,雕刻精美,令人难忘。夜宿新盛村徐留元先生家里。

4月27日上午我们从新盛村徐先生家骑自行车到镇湖,宋兄留下买苏绣产品,我与常兄从镇湖坐班车到木渎镇,又转车到东山,乘快艇到西山。当我们从东山渡口登上快艇,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秀丽多姿的锦绣太湖,她像一匹巨幅的绿色丝绸在微微抖动,绿浪拍岸,更显出湖水的温柔,粼粼涟漪又似无数双欢呼的手,在热情迎接着我们的到来。放眼远眺,湖连山,山连水,湖中有湖,山外有山,既有你藏我露,我藏你露的佳处,又有移艇换景之妙。湖光山色缭烟雨,一路观光处处景,极目湖山千里外,人在水天一色中。

我们到对岸下了快艇,在镇夏的京夏饭店登记了住宿,下午游了林屋古洞。当我们一脚跨进洞口题有“天下第九洞天”6个大红字的林屋洞的大门,就像进入了太虚幻境。仿佛那个凡尘的天地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似乎人世的纷乱和烦忧永远波及不到这里。所以,有人说它是“仙府”,也有人说它是童话的王国,幻想的故乡。
林屋山在西山东部,以洞出名。“一山飞峙太湖中,千娇深藏林屋洞”。这是唐伯虎赞美林屋洞的诗句。“林屋晚烟”系指林屋洞山的晚景,山青谷秀,烟云飘浮,分外妖娆。林屋洞穴幽深,蜿蜒曲折。洞有三门,西为雨洞,南为阳谷洞,又南为丙洞,同会一穴,内里相通。洞体洁白晶莹,恰似琼宫玉府,石乳倒垂似各式吊灯,石钟亭立如巨笋,石鼓叩之有声,环壁奇石似鹍鹏、虎豹,形态自然,栩栩如生。
您听那水珠跌落的声音,这边像细雨打芭蕉,柔和缠绵;那边像珍珠滚玉盘,清韵悠长。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