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七百四十四】
郭进拴|游杭三日记




公元1992年11月1日中午12点多,在复旦大学求学的我,终于在上海火车站接到了朝思暮想的妻子和方向、向敏两个儿子,我先陪同从没出过远门的妻儿在上海外滩、静安寺、人民公园等游玩了两天,于11月3日晚到达杭州,入住云厦饭店316房间。
杭州,是我国著名的花园城市,佳城傍水,襟带湖山,风光绮丽。我于11月4日上午,携妻扶子,先乘船来到了三潭印月。
我们的游船从小瀛洲靠岸,我们下船登岸后,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一座歇山式建筑,四面厅和八角阁相接的大型花厅,色彩淡绿,清新雅致。我们走进这精巧秀美的厅堂,像置身优美的画图中。厅堂两侧,便是九曲桥,桥上有个三角亭,利用转弯处的三角地建亭,手法新颖,又富曲婉之感。
这个岛,实际是用环形堤岸围成的一个内湖,中间又有更小的岛。内湖大岛、小岛之间,桥栏相接,亭轩台榭点缀其间。水面金鱼嬉游,三大名贵品种,三十四个样式的金鱼,为内湖增加了无限情趣。岸上金菊飘香,柳暗花明。




我们行至“我心相印亭,看到湖面上有三座古朴的石塔,塔呈瓶形,高2米,造型优美,塔腹中空,球面体上等距离地排列着5个圆洞。从亭外码头上可以看到三座塔上的透孔;如果能看到三孔皆圆,说明你站的立脚点,正好与三座塔组成两个大体相等的三角形。这是古代劳动人民依据直孔透光和几何原理设计而成的绝妙奇景。这三座石塔,原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期间建造的,明令三座塔范围以内,禁种菱茨。后石塔损坏湮没,明代仿北宋所凿石塔,重新建塔,位置移到现地。
石塔的古朴风姿和奇幻倒影特别吸引人,成为许多游人争拍的镜头。如果在月明之夜,塔内点起灯光,真月和假月倒映湖中,水面就会出现许多月亮,夜景迷人得很哪!一位当地游人非常自豪地告诉我。
这儿的漏窗,构图新颖,造型优美,区区窗框之大,表现出许多丰富生动的内容,如鹤斗岩畔、鸳鸯戏水、喜鹊登梅等。通过漏窗,可以互见两面景色,显得空灵深远,步移景新。这里的假山叠石,是根据瘦、透、漏的特点,按石形、石色、石纹、石理,石性结合而成,九狮石就是一件杰作。三潭印月的显著特点就在于运用宾主、均衡、对比、节奏、谐调等法则,创造出诗情画意,达到情景统一,诗画统一,令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