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放歌中原【三百九十二】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10-26
349

郭进拴|放歌中原【三百九十二】 风穴寺八景赋

粤若中州,灵境呈祥。汝州东北,风穴名彰。据少室之南麓,拥山川之灵芒。寺肇东汉,岁月悠长;历经数代,盛名远扬。有八大奇景,如珠玉之琳琅;引四方游客,醉山水之幽芳。今揽胜以抒怀,赋八景而流章。

## 深穴嘘风
观夫风穴,鬼斧神工。悬崖护穴,深邃无穷。或曰通乎鼎湖,每闻吹以寒泷。春夏则清风拂面,似仙袂之轻逢;秋冬则冽气侵肌,若神兵之暗攻。草木丰彤,舞翠影于洞口;云雾缥缈,绕丹崖而隐踪。斯景也,为风穴之灵钥,启天地之玄封。

## 珍珠帘瀑
寻得珠帘,胜境堪夸。飞泉洒落,似玉珠之散花。溅石跳珠,若碎银之迸洒。日光之下,耀七彩之虹霞;微风之中,飘万缕之轻纱。近观则寒气袭人,远看如白练垂崖。涤尘心于瀑下,听梵音于水涯。

## 大慈灵泉
大慈有泉,清澈澄鲜。源出幽处,泽润大千。甘冽可饮,祛病延年。泉边苔绿,映岁月之变迁;水底石明,照古今之尘缘。或涌若珠玑,或流如素弦。养寺中之人畜,润寺外之桑田。

## 玩月高台
玩月台上,夜色清幽。登斯台也,可揽月于心头。月圆之夜,银辉洒地如昼;星稀之时,静影沉璧似勾。远眺群山,隐于朦胧之雾;近听林籁,起于寂静之丘。感天地之辽阔,悟宇宙之悠悠。

## 升仙古桥
升仙桥畔,故事流传。横跨溪涧,古韵犹存。桥身斑驳,刻岁月之痕印;桥栏古朴,留历史之遗痕。桥下流水潺潺,桥上行人纷纷。或思仙人之踪迹,或慕仙境之氤氲。此桥也,通尘世与灵津。

## 翠风雅亭
翠风亭立,掩映林丛。翠色环绕,清风徐融。坐于亭中,赏四时之景容。春有繁花似锦,夏有绿荫如篷;秋有红叶似火,冬有白雪若绒。听鸟鸣于枝上,看云卷于天空。忘尘世之烦恼,得身心之放松。

## 银屏峭嶂
银屏嶂起,气势巍峨。如屏如障,似剑似戈。石色银白,映日月之华光;山势陡峭,阻风雨之狂波。其上松柏傲立,其下花草婆娑。为风穴之屏障,护古寺之祥和。

## 吴公仙洞
吴公洞幽,神秘非常。洞深莫测,传说流芳。曾有仙人栖息,留有灵气潜藏。洞内石笋林立,如仙宫之殿堂;洞外藤蔓缠绕,似绿帐之垂张。探幽洞之奥秘,寻仙人之吉昌。

噫嘻!风穴八景,各呈其芳。自然人文,相得益彰。山因景而增色,寺因景而流芳。引无数文人墨客,留千古诗韵词章。愿风穴之胜景,恒久远而弥香;祈古寺之佛光,佑众生而安康。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放歌中原【三百九十一】

下一篇郭进拴|放歌中原【三百九十三】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