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五百零三】
另一处表演的花鼓灯,开场锣鼓响罢,玩灯人结队进入表演场地。男女青年翩翩起舞,鼓声紧、舞步急,人们沉浸在欢乐幸福之中。再加上唢呐和笙插奏于锣鼓之中。使之有吹有打,载歌载舞,既欢快热烈,又轻松抒情。演员们手舞足蹈,情绪激昂,音乐悠扬婉转,朴实明快,节奏鲜明,气氛浓郁,振奋人心。
每次到鹰城广场散步,我都会在那一组被命名为《和平》、《友谊》、《舞》、《歌》的浮雕前驻足观望。这组雕塑作品成了鹰城广场的标志性建筑,鹰城广场也因有了这组引人注目的雕塑作品而提高了文化品位。
这组作品是省辖市市长级领导邹积余同志专门请京城的著名雕塑大师吴教授为鹰城广场精心设计并制作的,她一次次登门拜访,一次次与老教授沟通,并亲自到天鹰集团去协调解决资金,才是这组凝聚着大师心血和智慧的雕塑作品矗立在了我们的广场,为我们的城市新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让世人知道只有在这种平和、沉静的气氛中才能享受这种雅致的氛围,更亲切地感受到在自己“家园”里的轻松,人们在建设“家园”的同时又在“家园”的安静环境中体味它给自己带来的“和平、友谊、载歌载舞”,一派祥和如春的国泰民安的氛围之中。
在自己的“家园”里,是幸福的,是安宁的,同时也是祥和的。而整个浮雕的用意正在于此,在于一种平和,一种安然的自由,亲切的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气氛。她表达了全世界的人民都向往没有战争,没有掠夺,没有压迫,没有歧视的理想追求。在那块《友谊》的浮雕上,三个不同肤色的女孩儿使人望一眼便收入眼底,最左边上的那位女孩儿,双耳上带着长长的耳环,粗粗的发辫搭在胸前。她如果从浮雕上走下来我们也能认出她是个东方女孩儿。中间的那位女孩儿高高的前额,高高的鼻梁,椭圆型的脸庞,头发向后梳着,一下子也能让人看到她是从大洋的彼岸来自黑皮肤的部落。而右边的那位女孩儿,则梳着金色的长发,大大的眼睛向外突出,脸宠有一种率真大方的美,让人一看也能想到她是白种人。她们来自不同的国度,来自不同的民族,来自五大洲的各个角落。然而,她们却紧紧地靠在一起,用无声的情爱向世人表达着一种全世界人民都能看得懂听得明的语言,那种语言叫做“团结、和平”;那种语言叫做“友谊、爱情”。那种表达的方式是一致的,心灵是相互勾通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是挚热的,也是直率的……《和平》的那块浮雕,其实它和《友谊》《歌》、《舞》三块浮雕共同在讲述着同一个故事。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