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华夏游记【一百零一】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7-17
1999

郭进拴|华夏游记【一百零一】


        站在高家崖的门楼观景,高家崖建筑群继承了我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室的庭院风格;红门堡建筑群顺应地理条件,一部分应变为前园后屋的总体设计。王家大院顺山而建的混合型四合院,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就是当你站在每一院的高台上远眺时,都会有天地宽阔、心旷神怡之感。三晋多塔,观望静升文笔塔,塔高26米,底部周长12.3米,塔基为青石方形,砖砌结构,下粗上细,宛若毛笔竖立,直指蓝天。虽经数百年风剥雨蚀,至今依然完好,足见其建筑艺术之高超。形似毛笔的文笔塔,塔周墨、砚、水齐全,据说是象征着王家才思泉涌,文人不断,由此可见王氏祖先独具匠心的巧妙构思。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永恒的艺术,建筑是无声的书卷。静升镇依山建势,梯度推进,在黄土坡上创造了建筑的奇迹,远远望去,屋舍院落高低起伏,有序排列,堡墙环绕,院门密闭,俨然一座壁垒森严的中世纪城堡。那些静静地矗立了几百年的一座座保存完好的深宅大院,一段段残垣颓壁中的三五间房舍,都在展示着几百年前绚丽的风俗民情和北方独特的建筑文化;宛若一位阅经苍桑的老者,向世人释读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郭进拴|走进静升镇


郭进拴|走进静升镇


郭进拴|走进静升镇


郭进拴|走进静升镇

        王家大院具有不同于晋中其他民居的独特性,是一座充满情趣的民居。院中雕刻功夫最深、图案最美、匠心独具的精美砖雕、木雕、石雕艺术,使得满院生辉。高1.6米、长0.6米、厚0.3米的十块墙基石,上面雕塑的五子夺魁、指日高升、飞马报喜等装饰画,内涵丰富典雅,工艺精巧。由凤戏牡丹、喜鹊登梅、一品青莲、杏林春宴等以窗作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彰显着人性之真,兼融了南北情调,让主人足不出户就可置身于如画美景,化景物为情思,情景交融,倍添美感。石牌坊位于静升村中部,又名"孝义坊",是清代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的静升王家的祠堂-孝义祠的一部分。 石牌坊由青石雕刻而成,石底石柱石梁,石顶石脊石兽,石斗拱石匾额,还镶嵌以镂空的石图案。房高7.36米,宽13.49米。底部的10头石狮,姿态优美,栩栩如生。左右长短4根石柱上的前后4副楹联,有楷有篆,古奥深沉。顶上"孝义"二字,为清代著名书法家、内阁学士翁方纲于乾隆乙已(1785年)夏日所书。王家当年共有石牌坊15座,只有此一座幸存下来。

        孝义坊北面为孝义祠,建筑面积428平方米,分上下两院,下院210平方米,正面窑洞3孔,两侧有廊庑,由此与上院相通。上院218平方米,正屋供奉祖先,南面小戏台与祭祖堂相对,戏台两边有优伶用的耳房,院东西亦为廊堂。孝义坊与孝义祠系王家十五世王梦鹏所建。王梦鹏是父母至孝,孝名卓著,远播朝野,倍受颂扬。灵石县静升镇,坐落在风景秀美的绵山脚下,依山傍水,风景秀美,有灵石“小江南”的美称。“华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就坐落在镇北的黄土高坡上。


郭进拴|走进静升镇


郭进拴|走进静升镇


郭进拴|走进静升镇


郭进拴|走进静升镇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六十岁说【四百五十】

下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一百零二】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