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华夏游记【一百一十】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7-17
1028

郭进拴华夏游记【一百一十】


       不禁让人深深感叹着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它在孕育着人类的繁衍与生息的同时,更为人类创造了这绝世奇景,自然神话。我们来的时候,正巧赶上当地的一种民俗“圣水节”的狂欢夜。当旅行团的车子驶进“圣水节”那块“圣地”的时候,隔着“圣地”的大门,就看到里面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街边摆满了适应节日的物件,有小孩子戴的面具,五彩线,香荷包,还有一些零七八碎的小饰品,五彩六色,很是好看。









        踏入这块“圣地”,越过五彩廊柱的大门,我们一行人走进了被当地人称之谓“圣地”的地方。绕经长长的沙石路,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终于一睹所谓的“圣水”的风采了。那一瞬间,给我的感触颇深,大家每人手持瓶或杯,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寻找“圣水”的源头,倘若接得一瓶或杯下来,竟会喜笑颜开起来。
        药泉山,在14座火山锥的中南部,有四孔矿泉,泉水中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碳、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用其治疗胃肠病,皮肤病效果明显。药泉山也因此而得名。



  相传,当年一位达斡尔小伙子,追赶一个受伤的麋鹿,追赶到药泉山下,麋鹿突然不见了。小伙子沿着血迹寻找,没找到麋鹿,却发现了一位姑娘。她因腿部受伤,昏倒在泉边。小伙子腑下身,用泉水为姑娘冼净伤口。待姑娘醒来,他俩发现伤口竞己愈合。姑娘和小伙子相爱了,并在泉边定居下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繁衍后代,并告诉人们药泉的秘密……

        五大连池的矿物质水是远近闻名的,而且每逢盛夏时节,一些南方或是国外的游人都会来这里避暑,同时享受一番这里的矿物质水所带来的好处。









        这里既可以怡养身心,静心享受山水间的美好,又可以医治身患顽疾的病者,尤其对于医治皮肤病等症状有着显著的效果。难怪有人称五大连池的水为“神泉”呢,看来一点都不为过。到五大连池的人,都要登上黑龙山看看。传说,黑龙江有两条龙,白龙非常残暴,连年不行云降雨,致土地龟裂、寸草不生。另一条是黑龙叫秃尾巴老李,它见白龙不顾人们死活,就和白龙打了起来。白龙败走逃到了这里,变成一条白河。后来,秃尾巴老李听说白河就是白龙变的,又和白龙苦战了三天三夜,把白龙斩为五段,压在自己身下。历史上,这里确实有一条白河,属于纳谟尔河的一个支流。一七二零年七月火山爆发,从火山口喷出大量岩浆,将河道堵塞,形成了今天的五大连池。









       据《黑龙江处记》载,“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块飞腾,声震四野,越数日火熄,其地逐成池沼”。大量岩浆冷却后,凝固成大小不一的黑色石块,像一条黑色巨龙,绵延地堆积在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地面上。这莽莽苍苍的黧黑肌肤和那豪气凌空的神采,构成了黑龙所特有的风格。在池滨,它立足湖底,成为五大连池的岸堵。巨大的岩石砌成一个个很小的池塘。池中泉水清清,可以看见小黑鱼在游来游去。黑龙山有段十七公里的熔岩流,表面平坦光滑,没有破碎的熔岩表壳,可是表壳下面的熔岩仍在流动,使表壳发生牵引作用,出现塑性变化,形成千姿百态的熔岩地貌。有的如惊涛巨澜,波涛相连;有的似涓涓流水,微波荡漾;有的像股股绳索,卷曲扭动;有的若株株树干,整齐排列;有的恰似瀑布,一泻千里;有的如同高大石塔,巍峨矗立;有的就像锋利的兵器,可谓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动人画卷。









       山上都是褐色的坚硬岩石,嶙峋峥嵘、变化多端。更使人称奇的是,这条路上,遍生着绿色的苔藓和灰色的石花,宛如一条松软的地毯,而路两侧的黑色焦岩是寸草不生,真是泾渭分明。我们登上山顶后,只见一个巨大的火山口,外围是陡峭的岩壁,中间是庞大的坑穴。深100多米,呈漏斗状,寸草皆无。只有紫红、棕红、黑褐色的火山熔岩形成的岩石和疏松的火山砾,火山附着其上,不少岩石悬空兀立。从火山口俯视下方,峻峭幽渺,头昏目眩。现在还可以闻到淡淡硫磺的气味,还可以看到一股股蓝色青烟袅袅飘向天空,还可以清楚地辨别出最后一点岩浆,还可以想象到最后岩浆凝固的样子。往远处看,周围十三座山峰尽收眼底,风格各异,美不胜收。五大连池和药泉湖、月牙湖,宛如一串珍珠镶嵌在火山之间,如一条彩带划开黑绿相间的连接,百里以外的小兴安岭也隐隐约约出现在天际,与火山相映成趣。这几天都是在远处观看五大连池了。









        一日,晨曦微露,我们来到了五大连池的三池。这时晨雾还笼罩在水面上,把对面的黑龙山巨大的黑色躯体,遮盖得严严实实,雾水成了半透明的“荧光屏”。当红日从东方徐徐升起的时候,七色彩虹就跃上了天空,据说,这里还经常出现“显山露水”的景致,就是海市蜃楼的意思。这个大自然的奥妙就来自对面黑龙山和一池洁净的水质,一山一水成了天公魔法师的幻术道具了。湖面上几只游艇在游弋,船尾画出一道长长的洁白浪花。站在船上观四面景色,别是一番景色,群山倒影映蓝天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现象。









        池周围十四座山,尽管格拉球山、焦德布山都在几十里以外,都会一个不落地把山的影子收集带水池里。此时的三池风平浪静,游艇在玻璃似的池面上滑行,突然二池方向传来闷雷似的轰鸣声。游艇里传来广播声,三池要有大风和旋流,游艇马上靠岸,躲避风浪。游客望着天空,万里无云,水面风平浪静,我们都疑惑着。弟弟告诉我,这是真的。三池常常是喜怒无常,翻脸比翻书还快。发起怒来,池中旋流会像磁铁吸铁屑一样把船缠住不放。可是每当三池发作前,都是善良的二池用雷声通知在三池游 玩的人们和渔船,应当毫不迟疑地引帆归航。我们刚到岸边下挺,池面上空乌云密布,下起了倾盆大雨,只见池面上,出现巨大漩涡,人们不禁一身冷汗。好在有二池提前准确地预报,在三池游玩的人们没有一点损失。









        池与池之间都由一条小溪衔接,夹岸丛生着茂密的芦苇、水葱、蒲草和蔗浆草,构成一道绿色屏障。清清的水面可以看到游鱼时而唼碟在水草里, 时而跃出水面。我们沿着小溪迂曲前去,来到了四池。四池静的如一席平铺的锦缎,在夕阳西下的傍晚,池水五色缤纷,仿佛天上的云霞,都到池里洗涮过了一样。远处不知是天鹅,还是野鸭在水上嬉戏凫水。接着,我们来到了最美的五池。五池面积仅次于三池,由一个肘弯的半岛沙洲池中把水池分为两半。在沙洲上,一排排小白桦对着池水,欣赏着自己娇美的容颜和阿娜多姿的身材。









        极目眺望,有一片连接漫抵天际的、悠远辽阔的金色草原,池面上飞翔着多种水鸟。这情景,就是一幅多彩的山水画。真是“沙鸥点点清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啊!五大连池附近还有一个溶洞,里面逶迤曲折,常年是坚冰覆盖,冷气袭人,神秘莫测。由于我们衣服穿得单薄,只好作罢,只能带着遗憾而归了。
        短短的几日漫游,五大连池那清奇的风貌、浑厚的气质、富饶的宝藏、特有的风光,给予我无限的记忆和向往。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一百零九】

下一篇叶隙未满的鸣钟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