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童趣儿【四百零九】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6-26
7221

郭进拴|童趣儿【四百零九】


        红薯地经过生产队几次深挖后,大家就知道会同意遛了。一般是下午三四点钟,之前也都会互通信息,大家三三两两围在要开遛的红薯地边上,耙子早就在手里攥着,生产队看地的或者干脆就是队长,等地里公家的东西都收拾完后,会对着四周喘着粗气的人喊,“开荒儿了”,于是大家一拥而上都跑到红薯地,开遛,刹那间会看到地里三齿耙飞舞,夹杂着大呼小叫,场面很壮观。刚开荒儿的地块红薯多,好遛,运气来了,个把小时就可以把自己的篮子遛满!有时遛满一篮,还可以小跑回家把红薯倒下再跑回来遛一次,美!

遛红薯是技术活,一定要从地块边角往中间遛,因为红薯地经几次深挖后,红薯最可能残留的是边角,大家都从边角开始刨,所以,占据一个边角后,再依次向地块中间推进。我们那时要上学,赶上地块“开荒儿”的时候很少,如果没有赶上“开荒儿”,去遛的地块可能被大家遛过多次了,这时再遛就更需要经验,一定要选择看起来不是新鲜土层的地方,先要刨两下看看土层是不是均匀,如果新鲜、均匀,说明前面已经有人仔细遛过了,再遛到红薯的可能性很小。不过,遛这种地块耐心也很重要,如果三耙两耙没有红薯就再换地方耙,很可能半天也遛不到一块红薯。

遛红薯安全也很重要,遛的时候三齿耙高高抬起超过头顶再快速落下刨向地面,有经验的人遛的时候一般就自觉保持一定安全距离,我的一个同学在老家遛红薯时头顶就被自己哥哥的三齿耙刨了,运气好,刨掉一块头盖骨,送到医院人抢救过来了,至今头顶缺块头骨,生气时可以看到那块会鼓起来。

有一次放学我和一个同伴一起去遛,还是拿着黍黍铲的时候,一块地一看就是红薯地,没有人,我俩就开始遛,嗬,一铲下去就是一窝红薯!很快篮子就装满了,那个同学也把篮子装满了。我俩心里美啊!一琢磨,回家走到半路,拐到一个河边,在河滩沙子堆里把红薯埋了,做上记号,折回去继续遛,很快又是一篮。记不清遛到第几蓝了,红薯地那头一个人突然大叫,“谁家孩子,快走,地还没开荒儿!”,我俩吓得把篮子里的红薯倒掉就跑。不过那个人也没有追赶,还喊我们回去把自己塯的红薯捡了。那次红薯遛的最多,虽然是黍黍铲,被铲破的也有限,把埋在沙滩的红薯挖回去,倒在地上大大一堆,我那几天在家里进进出出,总要回头看那堆红薯。
    遛第一遍时,在大人把他们认为挖完了的红薯统统运走以后。我们早就等在地头的小家伙们地窝蜂似地在地里散开了。我们拿着小铲子,这里挖一挖,那里铲一铲,在那些被挖走红薯的窝的边缘,寻找对象。果然,那窝旁边的小红薯被我们一个一个地挖掘出来了。大多得到一个战利品,都会发出欣喜的叫声。有时那不是叫声,而是欢声雷动。紧接着大伙儿一起围上去,发现是一个深藏在地下深处的大家伙,露着头,发现者怕铲破了它,小心地从外围松土,就有人帮忙把这个大家伙请出来了。嗬,简直有小盆子那么大。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童趣儿【四百零八】

下一篇郭进拴|童趣儿【四百一十】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