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我的鳌头【二百九十三】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4-11
5415

郭进拴|我的鳌头【二百九十三】


        看着戏,我不由得想起在纪念馆里看到的一些事来:《沙家浜》最早的版本,源于一部纪实文学作品《血染的姓名》,它是当年曾在新四军工作的新华社的一位记者的作品,“春来茶馆”却曾经作为新四军的联络站存在过,纪念馆内还专门建有当年茶馆的实样。胡传魁这个人物,他的原型名叫胡肇汉,曾打过两天鬼子,后投靠国民党反共反人民。据说,临解放时跑到台湾,解放后被国民党派回大陆,后被人民政府逮捕。阿庆嫂、沙奶奶在纪念馆内都能找到这些人物的影子。在北泗泾村,有一位叫苏贻民的老妈妈,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这位老妈妈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子弟兵,她的家成了新四军战士的家,不知有多少同志在她的掩护下从敌人的魔爪下安全转移。为了抗日,她家的房子被日本鬼子烧毁,她本人也被敌人抓去受到严刑拷打,可她仍然坚贞不屈,使新四军战士深受感动。全国解放后,苏妈妈从来不对人炫耀自己的光荣历史,直到1969年,当年的一位新四军战士找到她,人们才知道苏贻民老人的光辉事迹。看过《沙家浜》选段,我们起身移步经过一排长廊来到码头边,这里停靠着成列的船只,广阔的湖面远处便是丛丛芦苇。这,便是最令人心驰而神秘的芦苇荡了。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我的鳌头【二百九十二】

下一篇郭进拴|我的鳌头【二百九十四】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