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六十】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3-19
3361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六十】


        三年来,区人大组织代表530多人(次)参加了全国、省、市各级举办的培训班,其中石龙区举办6期,培训代表490多人(次);共向代表发放有关学习资料 2000多册;组织驻区三级人大代表分别对全区财税经济、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技、城市建设与管理、煤矿安全生产、生态区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集中视察和调研,撰写了视察报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今后工作的建议、意见。
       区人大代表张宪立在区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盘活青石岭水泥厂”的建议。看到这条多年未解决落实的建议,赵俊杰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2007年4月区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主任会议研究并报区委同意,及时作出决议,将“关于盘活青石岭水泥厂”的建议作为第一号建议交给区政府并要求尽快办理。时任区委书记王廷、区长赵军等四大班子领导带领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同志及有关代表多次深入企业,共谋盘活该厂良策,现在,原青石岭水泥厂已变成年产一百万吨的水泥磨粉站,厂内机器轰鸣,生产有序,一派生机。
        紧紧围绕区委工作中心,依法促进代表意见、建议及时办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是区三届人大常委会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区人大代表在调研中发现,山高村村民刘铁剑制作的“五谷画”具有很好的艺术欣赏、保存价值和发展潜力及经济效益,但当时是单个家庭制作,规模小、价值、效益没有凸显出来,根据代表意见,赵俊杰及时组织召开区人大主任会议研究,向区政府提出了开发扶持“五谷画”等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实施“文化名区”战略的建议。“五谷画”填补了河南省这项民间艺术品的空白。现在“五谷画”制作已由家庭小作坊扩大到具有几十个人的专业队伍,成立了龙韵文化公司,农民收入增加了,“五谷画”走出了石龙区,走出了河南,也跨出了国门,成为石龙区名副其实的一张文化名片,同时也带动了“十字绣”等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
       “看病不方便一直是石龙区的一个大问题,赵主任想方设法引进了医院建设项目,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十分支持。与此同时代表也提出了‘加快建设区人民医院的建议’,我们组织专门人员具体抓该建议的办理落实工作。赵主任经常下来督促检查,区人大、区政府的其他领导也经常到工地检查指导、帮助解决问题,不到一年时间,一座标准化的医院建成了,解决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石龙区发改委、卫生局、区第一人民医院的主要负责同志给我们讲。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五十九】

下一篇和谁亲密接触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