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 《乡情老更深》【一百五十二】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2-11
13755

郭进拴| 《乡情老更深》【一百五十二】


       郭红曾这样评论道: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两个孩子的妈妈的生活,我们是可以想象的:既有抚育孩子带来的快乐和安慰,也有数不尽的琐事和劳顿;如果说她生长在农村,后来又在城里有了点儿出息的话,你还无需想象就能知道,她的身后还牵绊着一长串的父老乡亲;甚至她的心境你也会猜出一点儿,她辛苦的狼狈模样你也可以大致想象出来,但你唯独猜不出的就是,她会写出什么样的文字来。
  读曲令敏的新著《山思水想》,就给了我一个这样的意外。
  一个母亲的生活一定是琐屑的。柴米油盐,牵肠挂肚,是她的日常生活。对于一位母亲来说,生活不是诗,但是曲令敏却从中发现了诗意。她的诗意没有写成真正的诗歌,她只是写下了她抚育孩子时的感受和家居生活中的枝丫。她在最不足道的细节中体会了很多令母亲们会心一笑的那种心绪:“用洗衣机洗童装,会错过一种细致如微的人生乐趣,就好像对早春时节拂过发际的杨柳风毫无知觉一样可惜,用手洗就完全不一样。”她会仔仔细细地把择韭菜的每个细节记下来,还会告诉你收拾孩子们的物品时喷涌的那些如意识流般的体会。读这些细致的文字,你真会觉得生活就是一幅杰出的画作,虚虚实实的每一笔都包孕着作者的良苦用心。正如张中行先生在读过她的散文以后所说:“原来许多我们视而不见的种种,纵使如芥子之微,终归是可爱的。”
  当然她不仅是母亲,她的生活还有许多的方方面面。她描摹着她认识的人,感叹着人世的沧桑;她怀念着远去的自然和乡村,她以她的文字惦念着她所看重的价值和人。她还记得雨点儿怎样落地,记得玉米芯里的水是怎样的味道,她从来也不把自己的根从泥土中拔出来。她热爱着生活中的许多东西,也蔑视着那些肮脏或卑下的满是欲望和功利的面孔。她甚至宽容地记录下了她的蔑视,她不知道她的记录赋予这些欲望和面孔一种合理性,同时增大了自己作品的张力,生活因而完整地呈现。
  其实她是有意地在以细节来把握生命和时间,这基本上是一种富于哲学意味的文学追求。这是有限而又谦卑的生命朝向永恒的一种固执而又质朴的接近。它使我们知道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和动作都是永恒的一部分,她说,“光阴很长,生命很短,我们能抓握的,也就是曾经的那些生活细节,那些一闪而过的美好瞬间。也只有在饱满的细节和瞬间里,我们一次性的生命才得以挽留。”她说生活并不在遥不可及的深处,也不在遥远的将来,生活就在这里,就在丝丝缕缕的细节里,我还想替她加上一句,细节就是生活的永恒。
  对于写作者来说,敏锐的感觉是极为重要的财富。尤其对于女性写作者来说更是如此。人们常说女人对于生活的理解更多地是源于感觉和体验而不是来自于说教,在我看来,感觉的丰沛还代表着一种内心的活力。丰富的感觉和精确的表达,往往能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深度。在一定意义上说,感觉就是意义的源泉。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 《乡情老更深》【一百五十一】

下一篇郭进拴| 《乡情老更深》【一百五十三】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