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二百二十四】
是谁拨动了满岭云? 拨云岭,典型的豫西山村,也是河南省公布的传统村落之一。拨云岭村虽小,但历史却很悠久。北宋时期,有居民散居于此;明末战乱,周围百姓为逃避兵灾上山建寨,村子初具规模。 如果让时间倒退回七十多年前,日寇的铁蹄正践踏着中原的大好河山,黎民百姓正煎熬在水深火热之中。一天,寂静的大山里忽然来了几位穿长衫的读书人,他们在一路虫鸣鸟语的引领下,向着远方白云聚集处缓缓而行。待到登上可揽众山渺小的山岭时,聚集的云朵被山风吹散,万里碧空如洗,脚下山川明净,远处山岭间竟有炊烟升起。谁能想到,在这豫西的大山里,竟还藏有桃花源般的村庄。
原来,这是几位河南大学的教书人,他们为躲避连天战火,辗转来到这里办学兴教。老师们常带领学生们在这里夜观星象,昼习文史,闲暇时登高望远,吟诗作赋,诵神州大好河山,抒满腔忧国之情。一时间,岭上岭下,文脉兴盛,声名远播。这样的景象,一直延续了七年。
一日,雨霁天晴,山岭间白雾弥漫,云海如涛。少顷,红日冉冉升起,岭上云霞结彩,瑰如仙境。待到云开雾散之后,极目远眺,但见山川如画,美不胜收。见此情景,常怀忧国之思的师生们顿觉心潮难平,仿佛拨云见日,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拨云岭之名遂在此地流传开来。
抗战末期,日寇在穷途末路之时突袭了山下的古镇。河南大学的师生们辗转他处再没有回来。山乡重新落入寂静,这一静就是七十多年。七十多年里,山外经历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山里却依旧是贫苦如往昔。全村一百多户人家,散落在五平方公里的丘陵之中,地虽广,却贫瘠,温饱不易,致富无门。贫穷叠着贫穷,看不到希望的人,能走的都外出打工了,恋家守土的一片怨气。
如果说昨天的拨云岭是守着青山要饭吃,今天的他们终于盼来了拨云见日的好光景。如今,在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的努力下,拨云岭村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变种庄稼为种经济作物,大力发展核桃、油用牡丹和樱桃的种植,并依托山村资源优势,引进“岭上人家”旅游,让整个村子朝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过去,贫困折断了拨云岭人希望的翅膀;今天,生活一旦有了奔头,日子也有了诗意。这里的农民好像是有着自己人生哲学的田间诗人,一家家民居都有着极雅致的名字。我们路过的这家主人叫景玉珍,“清风小筑”就是她家的雅号。纯正劲道的手擀面是拨云岭村饮食的一大特色,景玉珍的手擀面更是做的既好看又好吃,但在我的眼里,女主人的热情是比手擀面还让人赏心悦目的一道风景。 每户都在自己的小高地上建起了独立的土木结构的屋舍,冬暖夏凉,保持着传统的豫西民居特色。黄土墙、黑瓦顶,外观质朴,里面的设施早已和现代接轨,只是静等着游人在此流连驻足了。从高处往下看,绿树掩映农舍,炊烟袅袅升起,别致的木屋民宿点缀山间,俨然是一幅农村山水风光画卷。
付出了辛劳,熬过了贫寒,今天的拨云岭人,既提前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愿望,又为城里人创造了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拨云岭,一个诗意的山村。拨云岭人,把岁月连同诗意一起种在大山里,用执着浇灌着希望,用奋斗书写的美好。山风吹老了一辈又一辈山里人,吹不老的是他们一辈又一辈的梦想。如果这世界上还有不朽,这不朽一定属于拨云岭人和你我他
|
热情好客的老宋安排我们到他家新修的别墅喝茶、吃柿子、核桃。稍事休息后,我们沿着山路前往探奇览胜。 因了昨夜的一场大雨的淋沥,雾迷神爽,娇滴如荷。山如仙女,在云雾中翩翩起舞,美不胜收,若隐若现。山谷里乱云飞渡,扑朔迷离,遮得那山影浓浓淡淡,若有若无……忽然云开雾散,眼前扑面耸起一柱石峰,无根无底,凌虚历空,巍巍直插天宇;陡峭绝危,像是天神振臂,一剑削成。烟云慢慢飘来,巨峰渐渐隐去。看那边云雾里又显露一座山峰,像是一片岛屿,在云潮雾汐里浮浮沉沉,隐隐现现。一会儿,太阳从云层里一跃而出,岚雾纷纷跌落谷底。群峰灿若金镶玉配,更是让人神荡魂驰,目迷心醉。山下岚雾又起,流云朵朵,若仙衣飘举,风烟片片,如神袖拂摇。引我于瑰丽奇幻的境界里遨游,仿佛自己也羽化登仙,身在天上。想那深邈幽邃的山底,可是云的家园,雾的故乡?云雾在那里蒸腾着,翻卷着,飞升至半空,又被微风吹散,漫天浮游着又白又亮的银片,又轻又柔的羽纱。 美轮美奂的山道,为秀美的拨云岭村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还给村民创造了一个健身、步行、观景、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我正在如痴如醉地观赏美景,倏然闻得一声鸟鸣,清清的,脆脆的,像穿石绕树的山村小溪,又似纯真少女那清亮的声音,不沾风尘,远离躁动,让我有一种回归童年故乡的直感. 循着声音,抬眼望去,在柳树的枝杈上,我发现了它.显然它是一只麻雀,一只出“飞”不久的小家伙,还带着一种嫩黄和胆怯,绒毛细软,尖喙如钩.它就站在那样一棵树上,小眼睛四处张望,带着一丝惊恐与不安,一声又一声地叫着,清亮地打磨着我闷闷的心空. 鸟不飞,人不动,就这样相隔数米对望,我有我的心事,它有他的期待,那一刻,我的大脑中掠过许多诗情画意的念头.在这样一个雾气氤氲的清晨,叶片上那一滴晶亮的露珠知道,我这样一个散居城市的人与这只鸟交换了多少融情的眼神,它一声又一声把我扯回童年,扯回满眼的桑葚树、大黄狗、抱玉河、泥坯房的乡间…… 在童年的记忆里,喜鹊枝头跃,黄茑屋后跳,小燕房梁呢喃,麻雀檐下聒噪.还有那布谷声声春播闹,夜猫子晚间扰人好觉,长尾巴的、小如泥丸的、绿羽长喙的、灰红蓝褐的……数不胜数,应有尽有,不知何时便会扑面而至,在你耳边或清亮或喧闹,叩醒你惺忪的睡眼和走神的面容。 再往前走,斑鸠“咕咕”,山鸡奔走,白头翁结群,黄鹂、鸽子、八哥、翠鸟、杜鹃出没,雁、鸭、鹤、白鹭纷纷登场,争相表演,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二百二十三】
下一篇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二百二十五】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