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人间真情【一百一十六】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1-03
27132

郭进拴|人间真情【一百一十六】


       第三部分是从杰生的角度来叙述的。杰生应该可以说是康普生家族里面比较正常的一个人,因为他既不是白痴,又没有自杀的念头,更没有一些放荡的行为。但他既生为康普生家的人,无论康普生太太怎么说杰生好,他还是继承了康普生家我认为一些共性的思维特点:

        疯颠的,非正常的,疯狂的。杰生的“疯”我觉得是因为他的自私自利、贪婪无情所造成的。这点在现实中也还是可以找到例子的,有些人为了追求金钱、地位,确实会导致精神失常。通过杰生的讲叙,我发现杰生绝对是恶的代表。他阻挠姐姐凯蒂对她女儿急切的想念之情,并且还利用这点来给自己得利。别说他跟凯蒂是亲兄妹了,即使他跟凯蒂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一个常人也绝不会做出这样的事的。但就杰生这样一个人,作为康普生家族的权威康普生太太还不时地夸杰生好。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康普生家族没落的必然性。

        福克纳有一个信念,或者更恰当地说有一个希望:每个人迟早都会接受应得的惩罚。而自我牺牲不仅随之带来个人的幸福,而且也增加了全人类的善行。这样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的加深对这部经典意识流之作的理解,也更进一步理解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从《喧哗与骚动》中,我们可以看到福克纳对生活与历史的高度的认识、概括能力。尽管他的作品显得扑朔迷离,有时也的确如痴人说梦,但是实际上还是通过一个旧家庭的分崩离析和趋于死亡,真实地呈现了美国南方历史性变化的一个侧面。我们可以看到,旧南方的确不可挽回地崩溃了,它的经济基础早已垮台,它的残存的上层建筑也摇摇欲坠。凯蒂的堕落,意味着南方道德法规的破产。班吉四肢发达,却没有思想的能力,昆丁思想复杂,偏偏丧失了行动的能力。另一个兄弟杰生眼睛里只看到钱,他干脆抛弃了旧的价值标准。但是他的新的,也即是资产者们的价值标准,在作者笔下,又何尝有什么新兴、向上的色彩呢?联系福克纳别的更明确谴责“斯诺普斯主义”的作品,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暄哗与骚动》不仅提供了一幅南方地主家庭解体的图景,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有对资本主义价值标准的批判。

         虽然这部经典的意识流作品读起来较为晦涩,结构复杂,寓意较深,是对我们读者耐心的较大考验,但其繁复的小说结构和多变的叙述手法却让人惊叹,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最让人难忘的,当然还是小说的语言。有一些诗一样跳动的语句,片面夸大了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而恰如其分的烘托了当时的气氛,表达了复杂了心情,或者突出了某种细腻的感官感受。有些语句简直让人拍案叫绝。班吉明是个痴儿,但是嗅觉十分灵敏;昆丁想自杀,所以十分亢奋。小说的这两个部分,这种让我眼睛一亮的语句尤其多。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人间真情【一百一十五】

下一篇郭进拴|人间真情【一百一十七】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