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人间真情【一百一十三】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1-03
27534

郭进拴|人间真情【一百一十三】


       会文先生谈起书法家的艺术魅力和人格修为,更是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作为一个书家,不但要具备经典艺术的学习和传承,努力使自己的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同时,还必须具有广博深厚的学养和高尚的人格修为。中国古代书法家有君子风范,为理想人格的典范,以仁义道德作为核心价值观念,以文质彬彬和真善美统一为最高的目标,所以书法的品鉴往往成为对书法家本人品德的伦理甄别和道德评判。中国书法也深受中庸之道的影响,强调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要求收放有度、不偏不倚,在辩证的法则中找美感,无往不收,无垂不缩,有放笔还要有收笔。中国书法的辩证法与中国绘画的辩证法道理是一样的,虚与实的辩证,浓与淡的辩证,疏与密的辩证,紧与松的辩证,快与慢的辩证,拙与巧的辩证,都是在辩证的法则中去寻找一种平衡,寻找一种中庸,寻找一种圆通的状态,追求一种圆通之美,中庸之美,中和之美。这就是中国经典书法的审美本质。

        正是有了对书法艺术的长期浸淫和深刻理解,以及对书家人格魅力的孜孜追求,会文先生才思敏捷、博学多才,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而且写得一手好散文、诗歌。会文的语言朴实,文笔清新,字里行间透出对人生哲理的深情感悟,对纯美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讴歌,对工作、对事业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正是优雅健康的书法艺术美,动听悦耳的音乐艺术美,挥洒自如的体育运动美,塑造了会文先生容纳百川、淡定儒雅的风格。

        笔者在与会文先生结识过程中,深为他的沉稳笃定、阳光坦诚、热忱谦逊、机智幽默所打动。尽管他在书法界已属“名人”,但他却从不“端架子”。说起这方面的问题,会文先生的眼神里在流露出了特有的淡定和从容的同时,也有一种严肃认真和隐隐的担忧。他说:中国书法艺术作为一门境界很高的艺术形式,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使人心旷神怡。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有不挥毫染翰者。但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作为一种国粹艺术,登得门槛容易,而要深入堂奥,得其三昧,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定然要倾其毕生精力而为之。深入学习技法层面的东西,只是书法的一部分,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如上所述的高尚的人格修养和文化积淀作支撑,终究是会被历史淘汰的,至少是很难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书家。尤其是我们平顶山作为书法大市,书法底蕴丰厚,书法优秀人才辈出,本人只不过是书法殿堂里一个虔诚的“朝拜者”,艺术境界中的一个辛苦耕耘者,舞文弄墨,挥毫染翰,纯粹是为了于黑白之间陶冶心性,于笔墨处寻尚意!当然,如能借助自己的书法艺术,给人们带来美好和愉悦,给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则幸莫大焉!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人间真情【一百一十二】

下一篇郭进拴|人间真情【一百一十四】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