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 《乡情老更深》【八十】
诗人对自己长辈,亲朋亡友,也深深怀念,牢记心上。如《悼周恩来总理》诗:“晨闻噩耗泪潸然,仰望尊容二十年。”《母亲节》诗:“母怀偎我六十载,仙逝逢节泪满襟。”《母亲七周年祭》、《悼亡妻》等,从这些诗句里,可以看出,张进才先生对其母与妻,感情深厚,永生不忘。此乃中华男儿忠贞孝道之美德。诗人对亡友也忠于情意,久久不能忘怀。《悼姚万民》诗:“惊闻驾鹤神凝久,泪忆所长余后学。”诗词悲切感人,情谊真挚。
读了进才先生关于人生处世,交友共事,淡泊名利等方面的诗作,深有感触,默默称赞。他不求功名富贵,不慕高官达贤,但愿陋室常居,布衣常穿,生活不与富人攀。荤也餐,素也餐,诗好,词美,寓意深刻。他为人正直,不谋私利,品德高尚,难能可贵。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某些人把前途,看成了“钱”途,进才先生与那些“唯利是图”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诗很注意韵脚,读起来合辙压韵,且朗朗上口,意境高远。涓涓细流终汇成海,辛勤耕耘总能丰收。进才先生几十年的诗词创作生涯,写出了今日美好的生活图景,也成就了他多年的心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培养的文学新秀硕果满枝,他的诗也同样取得了丰收。
望着先生那一首首或雄浑有力、神采飞扬,或典雅秀美、潇洒飘逸的诗词艺术精品,“大气蕴骨法,典雅藏秀色”的诗句跃然心头。
愿我的恩师张进才先生的诗词艺术更上一层楼,再攀新高峰!
乡情,牵她一路风月
——读何桂英新著《千年一吻》有感
乡情是人类最深厚、最久远的感情。无论是浪迹天涯的游子,还是旅居他乡的征人,有谁不心系故园?故乡是我们的“根”,即使沧海变桑田,但又有谁能忘记曾经养育过我们的黄土地?思乡恋土的文字,可以说是史不绝书,尤其在我们中华民族,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是天之涯,地之角,只要有“龙的传人”的地方,这一根情感之线,总是系着故乡。新时期,禁锢散文世界的藩篱被推倒之后,散文园地变得绚丽多彩。散文创作队伍中,女作家的崛起尤其令人瞩目。她们凭着敏锐的感觉、细腻的情感谱写着各种题材的散文,风格独特。
以乡情为题材创作的散文,时有佳作问世。当中的不少散文或继承传统的思乡情结;或诉说故乡的日益更新,带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或记叙身处异国他乡的炎黄子孙那极易牵动的乡愁。这些独具创意的散文,或娓娓叙说,或直抒胸臆,或浓墨重彩,或随意挥洒,故园风情在字里行间跳跃着。女性散文的繁荣,大概可以从民族文化和民族思维上找到时代条件以外更为深层的原因,或者可以说是时代提供了一种潜质潜能被开发的契机。中华民族诞生在原始农业社会的摇篮里,从远古时期开始,生命的繁衍和发展便牢牢维系在我们脚踏的土地上。
也许是“汝州”这两个字吸引了我。我生长于汝州,深爱那片并不富有却人杰地灵的土地。何桂英就是我的同乡,她1964年生于汝瓷之乡、曲剧故里河南汝州,1982年考入河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从汝州那片神奇的土地上走出来的人,都有着太多的乡土情结,何桂英也不例外,她在乡土情结缠绕下写就的散文,是那么真挚、清新和富有诗意。
我最早读何桂英的散文,是2005年的秋天,当时我是《三月》杂志的散文编辑,她是质量工程学院的教师。她送给我的《焦古山南瓜》、《杨楼水饺》、《西泰山杜鹃》、《芭蕉衬雨秋声动》等充满了乡情,乡思,乡土,乡恋情结,我很喜欢,就陆续将这些美文在《三月》、《文艺界》和网上的文学艺术圈发表了,引起了强烈反响。从此以后,她送来的作品越来越多了,我鼓励她出本集子。2012年春节前夕,她果然拿来了《千年一吻》的书稿大样, 我成了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
起先我是在不经意地翻阅,但很出人意料: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