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童趣儿【一百四十四】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4-11-27
30891

郭进拴|童趣儿【一百四十四


35、滑雪

院子里已经无雪可玩了,可大街上仍留有厚厚的积雪。由于人踩车轧,松软雪白的积雪变成又滑又硬的雪橇板。孩子们各尽所能找来一些长短宽窄不一的竹片,竹片一般宽约5厘米长约半米。把竹片正面磨平,一头用火烤,向内弯成一个钩形。滑学时只须一只脚踩住竹片顶住钩,另一只脚向后蹬,使竹片向前滑动,蹬一下可滑行两三米。遇到沟坎处竹片就会偏离方向,飞出去老远,摔个屁股墩儿是常有的事。不过不必担心,决对不会受伤。摔倒后绝不沮丧,反尔跟着大家一起哈哈大笑,似乎摔倒比滑雪更有乐趣,这叫自娱自乐充满幽默。那时候大街上没有几辆汽车,即使偶尔有汽车开来,稍等一会儿就行了。可现在不同了,不仅无雪可滑,而且汽车比行人还多,别说滑雪了,就连在街上行走都不怎么安全,要想滑雪还是滑雪场吧,听说蓟县有一个。

 

36、滑冰

如能有一双冰鞋,花3毛钱就可以到新华路体育场滑一场冰,那当然是最惬意不过的了。可十来岁的孩子有几个趁冰鞋的?要租双冰鞋还得再花上3毛。当时的6毛钱能游上12场泳,可以买20只冰棍儿呢,还是自力更生做一双吧。找一双旧踏拉板儿(即木拖鞋)。在每只鞋上从前向后平行按上两根粗铁丝,间距在5厘米左右,再钉上几根布条,往鞋上一绑就可以滑了。效果当然无法与真正的冰鞋相提并论,但好处是不用花钱,想滑多久就滑多久。院儿里和街上也有结冰的地方,但面积较小,滑起来不过瘾,我们当时大多是到墙子河冰面上去滑,对冰面的要求并不高只要结实就行。在那里可以见到众多大大小小的孩子在滑冰,冰鞋大不相同,各式各样,奇形怪状,各有千秋。也可见到用真冰鞋滑的,在我们眼里那滑冰的水平是算是相当相当高啦,可望而不可及。还有滑冰橇的,小椅子下边安上两根铁条,找两支铁筷子(一般是捅炉子用的通条),坐在椅子上向后一撑一撑地向前滑行,各有各的乐趣,你玩你的,我玩我的,一样的是开心。但滑冰是有季节性的,春节过后、冰面看似结实,其实不然,强度大不如前,要学会适可而止,还是那句话:安全第一!

 

37、滚铁环

铁环的直径约60厘米,一般用8号铅丝捼制焊接而成,如用盘条制作就更好了。铁环必须呈圆形,否则它就不会听话。“钩儿”的前端捼成U字形,长度亦为60厘米左右,在头儿上安一手柄。滚时用钩儿控制铁环的走向,既要使其行动自由,有得听从指挥。比赛时或走直线或像在运动场的跑道上转圈儿。不管怎样跑,自己的铁环决不能倒地,也不能窜到别人的跑道上。中途无犯规,最先跑到终点者胜出。八一礼堂所在地前身就是“天津市少年之家”,当时以学生证或校徽作抵押,可换取任何游戏器具:诸如铁环、高跷、毽子及各种球类。我在我们院儿里滚铁环就属佼佼者,到了少年之家我一下子有了卖弄的机会。乎左乎右,时快时慢,左旋右转,着实吸引了不少羡慕的眼球。小朋友们,你们的技术如何?哪天咱们比试比试。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童趣儿【一百四十三】

下一篇郭进拴|童趣儿【一百四十五】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