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一百六十三】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4-11-11
5318

  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一百六十三】

  《鲁山脱贫大决战》:为乡村振兴鼓劲加油的好书

  作者/王海水

  (作者独白:我曾在鲁山县工作多年,1992年在辛集乡基层,1993年到县财政局,一直到1996年调回市里工作,对鲁山有很特殊的深厚情感,加之多年来从事支农,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因此对于《鲁山脱贫大决战》这样一部脱贫巨著尤为关注。前后翻阅三遍,谈一些自己的所感所想。)

  跟随时代跳动的脉搏,用文字记录气壮山河的历史。青年作家郭方向用脚步丈量鲁山的每一寸土地,用如椽的大笔记录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历史事件,为宏大时代进程提供生动翔实的读本。

  郭方向创作的81万字的鸿篇巨著《鲁山脱贫大决战》写了乡村振兴中从县委书记到村支部书记,以及普通群众,让人读来心生亲切和感奋。作者是鲁山的女婿,对鲁山感情很深。作为一名比较成熟的本土作家,郭方向在报告文学的人物塑造上下了很大功夫,把人物的思想、个性和以后的乡村发展的未来揭示了出来,力争乡村振兴的号手,深入生活,书写时代,书写家乡,书写人民。以《鲁山脱贫大决战》这部优秀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奉献给了鲁山这片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

  翻山越岭、深入一线,只为用捧出泥土芬芳的文字,真实记录脱贫攻坚这项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两年多来,《鲁山脱贫大决战》的作者,青年作家郭方向多次来到河南省鲁山县,行程6万多里,走访调研,收集素材。面对面的采访了1300多位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群众,最终完成这部全方位反映鲁山县脱贫攻坚伟大战役的81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

  单调的数字背后是作者留在鲁山县的一串串坚实脚印。“这是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记不清楚多少次我握笔的手忍不住颤抖,我的泪水打湿了采访本。”在采访过程中,郭方向本人也经历了心灵的洗礼和人生观的淬炼。

  鲁山县脱贫攻坚,面临众多历史遗留的沉重课题,也有许多与其他地区迥然不同的难点问题,更有全国人民极为关注的焦点问题。《鲁山脱贫大决战》的作者郭方向直面这些问题,花大力气研究历史,吃透政策,弄清事情来龙去脉,率先用报告文学形式,全方位表现鲁山县干部群众改革奋进,解决众多难点、焦点问题的艰苦过程。让全国、让世界看见了鲁山县走向明天的坚实脚步。

  乡村振兴,是这些年的热门话题。作为青年作家的郭方向,由于职业养成的敏锐,自然不会放松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他通过对鲁山县一次又一次的深入采访,捧出了81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鲁山脱贫大决战》(中州古籍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郭方向用精彩的故事、具体的例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记录了鲁山人践行乡村振兴的举措、方式以及取得的成效。

  《鲁山脱贫大决战》一书分为上、下两部,共21章,全景式、多维度展示乡村振兴对乡村面貌、人们思想带来的深刻变化。党的十九大对乡村振兴概括了5句话、20个字:“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而其中最基础、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要产业兴旺。没有产业,乡村振兴就是无源之水,不能持久。《鲁山脱贫大决战》一书通过对鲁山人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现代农业、第三产业等的记录,让人看到,鲁山人抓住了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步骤。在《雁归效应》《大美鲁山》等篇章中,通过对鲁山人好情操、新风尚的记录,让人看到,鲁山人在乡村振兴中,做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驾齐驱。鲁山县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依靠群众的创造力,建设美丽家园的过程。应该说,《鲁山脱贫大决战》这部长篇报告文学书写的内容,契合了时代精神,回应了人们关切,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具有参考价值与导向作用。

  杜绝空泛地阐释大道理,运用老百姓的现身说法,让人从中真切感受到乡村振兴的意义、作用、变化、影响,这是《鲁山脱贫大决战》一书留给人的又一印象。郭方向懂得: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一个具体的例子;一个真实的故事,胜过几千字的报告。因此,作者无数次深入鲁山,先后对1000多名基层干部、种粮大户、养殖能手、运输能人、回乡创业人员、劳动模范、文教工作者、退休老人等进行了面对面谈话。通过他们的亲口讲述、亲身体会,既会让人觉得,乡村振兴并非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而是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可效仿的;也会让人知道,美好家园是等不来的,乡村振兴是干出来的。

  振兴乡村,强农、惠农、富农是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的主旋律,践行这个主旋律,听从新时代的召唤,走入基层,走向农村,紧跟乡村振兴的步伐,书写农民关切,展现新农村建设的历史变奏,放歌新时代,为新乡村运动的伟大成就喝彩,是时代赋予报告文学的重要使命之一。

  郭方向的报告文学新著《鲁山脱贫大决战》勇于承担报告文学的这种历史使命,扎根农村,心系农业,情在农民,欢农民之欢,乐农民之乐,谱写了一部生动、激昂的乡村振兴文学变奏曲。作品通过对鲁山县普通的小村庄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流转土地,依靠集体资源集约化经营,科学发展,成功提升集体资源的价值,激活村庄的发展潜力,优化村庄空间布局,改善饮水、如厕、出行、防灾等基础设施,美化村风村貌,开掘村历史文化内涵,打造乡村游品牌,使乡村恢复自身历史符号和文化品格,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华丽变身为在全国雄踞前列的新农村建设标兵的辉煌历程的再现,形象、如实、生动地塑造了鲁山县干部高瞻远瞩、全心为民、敢想敢干、妙用智慧破解发展困局的优秀的形象,讴歌了鲁山县基层党员干部锐意创新、勇立潮头,一心为民、无私奉献,呕心沥血、肝胆涂地的工作智慧和实干精神。

  唐代文学家李翱说过这样一句话,“义虽深,理虽当,辞不工者不成文。”所以,报告文学创作也是需要重视文辞问题的。《鲁山脱贫大决战》延续了郭方向一贯以来在文辞上叙事从容,构思机巧,文字凝练,语言传神,不事模拟,涣然自得,叙述精淬,风格旖旎的特点。这些描绘或五彩斑斓,绮縠纷披;或宫征靡曼,意境缠绵;或青云出岫,袅然有致;或素壁丹青,神味隽永。既有力呈现了鲁山县新农村建设的傲人业绩,也大大提升了作品的审美内涵,实谓作者高超才性之体现。

  据说施耐庵作《水浒》,曾邀友人画三十六人悬于家中,每日观画琢磨其音貌声口,故其笔下之诸人,皆有其声口,皆有其性情。当然,施氏笔下诸人,皆虚构,而郭方向笔下诸人,均有本事,但其经营,也个性俱鲜活,音貌多生动,足见郭方向在琢磨上所下的功夫。《鲁山脱贫大决战》中主人公的语言都与他们的个性与身份相熨帖,接地气,表述精准,充分显示了作者在语言驾驭能力上的高超水平,也大大强化了作品的文学性。此外,作品多巧用名言名句来点睛化题,提升主旨,足见作者阅读之广,学识之深。同时,作者对鲁山的历史和文化有着非常熟悉的了解和洞见,并且将其中的精髓之论有机结合在作品中,大大强化了作品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有效提升了作品的审美。总之,这部作品立意高远,文字洗练,叙述平实,描绘精准,意境幽远,如诗如画,可谓近年来报告文学创作中的一部精品力作。

  长篇报告文学《鲁山脱贫大决战》,立意“厚重深刻”,令人“耳目一新”。作为一部报告文学作品,《鲁山脱贫大决战》的创作实现了报告文学创作形式上的突破。作者没有采用常见的宏观叙事方式,而是选择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深入挖掘人物心路历程,揭示人物命运,语言平和稳重,感情直抵人心。郭方向极为生动地向人们报告了一个伟大历史事件的进程。

  《鲁山脱贫大决战》让全国让世界看到鲁山县走向明天的坚实脚步。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糅合了多种文学体裁特点,很多部分具有散文化笔调,抒情性浓郁,在人物塑造和故事讲述方面又有小说的笔法,让人物丰满而立体,实现了跨界写作。同时,人物表现鲜活写实,文本有血有肉。这部作品着重展示了地方风貌和风土人情,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郭方向文思严密洒脱,语言灵动机巧,体现了一个青年作家的庄重态度,也生动的诠释了什么是文学的“绣花工夫”。作品塑造了一组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新时代追梦人组成了一个绚烂的光环,刻在了鲁山县那片广袤而深情的土地上。

  《鲁山脱贫大决战》里面写的人物故事,从真实的人性的层面刻划了人物在情感上对时代的趋同和认同。扶贫文学为时代留声,为地方立传,体现了文学的公共性,是文学介入公共领域的体现。

  主题创作立足当代用脚步和汗水书写乡村巨变。讲述脱贫攻坚鲁山故事,塑造脱贫攻坚鲁山典型,记录脱贫攻坚鲁山实践,以文学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助推脱贫攻坚,青年作家郭方向步履铿锵。

  《鲁山脱贫大决战》是一部“沾泥土,冒热气,见真情”的佳作。这部有温度有深度有气度的作品,也是沾泥土冒热气的作品,也是充满正能量和精气神的作品,正是有了这部作品,才能让鲁山的脱贫攻坚永远载入河南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史册。

  作者王海水(左一)与《文艺界》总编郭进拴合影


  作者介绍:

  王海水,笔名浣河一翁,平顶山财政系统退休干部,爱好摄影和文学创作,摄影作品有中原鲁山大佛开光盛典画册。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一百六十二】

下一篇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一百六十四】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