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四十六】
皇甫谧《帝王世纪》中说:“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也,尧、舜皆师事焉。”
关于尧让天下与许由,许由逃避之事。《庄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中都有记载,《庄子》中记载最多最详。庄子在《大宗师》《徐无鬼》《外物》、《让王》等篇中对许由的高尚品德反复赞叹。
据《正德汝州志》记载:“许由庙在西关南,久废基存。明弘治九年(1496)知州彭纲重建。”
许由与广成子的思想境界一脉相承,都是以天下为公,皆是汝州人。故汝州有“帝师之乡”的美誉。
自黄帝之后,天子一直是家族世袭。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无私禅让的帝王只有两位,一个是尧,一个是舜,他们都是受到许由高尚品德的影响。大禹之后,天子之位,又回到了家族世袭制。
一座汝州城,一部千年文化史。汝州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在汝州境内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0多处,城区煤山遗址发现了水井和原始的陶窑,说明汝州的确是陶瓷的故乡。
汝瓷是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独领风骚,雄居宋五大名窑之首。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汝瓷器物多仿青铜器及玉器造型,烧制时间仅20年左右,约在北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到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传世品极少,被人们视为稀世之珍。
曲剧是河南省本地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旧时也称“高台曲”或“曲子戏”,有些地区又称“南阳曲子”。汝州是中国曲剧的发源地,1983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之河南曲剧条目的释文载:河南曲剧是“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中杂牌小调与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于一九二六年经临汝县农民同乐社搬上高台,发展成为曲剧剧种的。”河南曲剧是由高跷曲子发展而成的,而高跷曲子则是清朝光绪初年,洛阳王凤桐先生,把当地以舞蹈为主的高跷,和以茶馆、坐班清唱,配以伴奏乐器,以自唱自乐为主的小演唱融为一体而成的。2009年5月18日,首届中国曲剧艺术节在曲剧发源地——河南省汝州市开幕。中央电视台7套《乡村大世界》也亲临汝州对这样盛况进行报道。2011年9月6日,第二届中国曲剧艺术节在汝州市隆重开幕,开幕式上,中国剧协授予汝州市“曲剧之乡”称号。汝州城与西关之间有一条河,名叫洗耳河,涓涓细流,并不引人注目。但在过去,它的流量相当大。特别是山洪暴发的时候,汹涌澎湃,势不可当。城关交通,常常被它切断。卧牛般的大石,被它冲下山来。解放以后,上游修水库,下游建电站,它才被驯服了。再从历史上考察:它又是一条非常古老的河流。上古一些名人轶事与它紧密关联。据《通典》记载:洗耳河源出箕山,在汝州城北五十里(汝州与登封交界处)。许由避尧之让,隐于箕山,洗耳于此,故名。明弘治十八年(1505)汝州知州王雄在河西岸立一座石碑,上刻“许由洗耳处”五个大字。晋代皇甫谧著的《高士传》也有相同的记载:“许由隐于沛泽之中。尧以天下让之,乃退而遁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洗耳于水滨。”后人为他修建庙宇,表示尊崇和纪念。庙在汝州西关,不知始建于何时。据《正德汝州志》记载:“许由庙在西关南,久废基存,明弘治九年(1496)知州彭纲重建”。庙内保存有一石碑,唐人杨植撰文。据此,建庙时间,可以推断到唐代以前。
许由庙旁边,还有一处古迹——巢父井。《正德汝州志》把它列为“汝州古迹”之一。并有一段文字记述:巢父井在汝州西关街南。其旁有许由庙,相传井有八角,上有柏树三株,凌霄花缠绕其上,故谚云:汝州城西八角井,一柏一树凌霄花。井久湮塞,为居民所侵。弘治十六年(1503),夏天雨后涨水,洗耳河边冲出一石,刻宋绍圣四年赤城罗适题巢父井亭诗:
泊然巢一枝,常静不待息。
天地存遗井,聊以见清德。
窥者见尔心,饮者养尔力。
何为病夏畦,俯仰无惭色。
巢父与许由是同一时代的人,避世隐居,躬耕而食。正当许由洗耳时,巢父牵牛饮水。问明原因,深恐洗过耳朵的水污染牛口,就将牛牵往上游饮水。他就是这样洁身自爱,不涉名利。终生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生活。明弘治十七年(1504)汝州知州王雄以为巢父井和许由庙两项古迹同在一处,巢许二人均系上古隐士,在《高士传》中,均在七十二名高士之列,应该并于一座庙内,共受香烟。于是在许由庙内加上一个巢父的牌位,并把庙名改为巢许庙,还亲笔题写匾额。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四十五】
下一篇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四十七】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