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徐可诗歌的意境美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4-07-29
4219289

  徐可,女,1983生,河南宝丰人。爱好文学,写诗,写散文。作品散见于地方报刊。

  真情,是一种创作态度,也就是创作感情的真,艺术对生活提炼的真。最好的创作态度,就是用真情来写作。只有真情,才可能真实,才可能让文字承载一种深沉。

  倘若对作者的经历了解不深,便很难理解她对社会、对生活如此诚恳的关注程度及其成熟理智而又富有见地的思想。

  徐可的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作为一名诗人,一位用心灵歌唱的诗人,她对社会、对人生的感受与领悟已随其升华为一种责任和义务。文学的语言,绝不仅仅是靠简单的文字表达就能够完全实现,而是要经过心灵和谐融入自然后所发出的回音来传达。

  在她的《致远行父母》中,她这样写道:

  青山绿水的乡间

  一朵孤独的小花

  像是一个无助的孩童

  贫穷的生活,重复的上演

  父母远行的背影,擦不干思念的泪痕

  孩童心灵的港湾,是父母归家的期盼

  天空飘着淅淅沥沥的雨点

  像是无数颗天使的眼泪洒落

  有谁能懂

  年少无知孩童

  缺爱的孤独和失落

  眼中泪花的笑语和温暖的怀抱

  我们聆听到了她对“母性的声音”最淳朴自然的诠释。往往越朴实的语言越能带给人真切的感动,作者对生活如诗画般的惬意描写难免会让人怀念起纯真的童年时光,字里行间,作者那历尽人世沧桑后收获的畅快与自然。一份抛开纷纭芜杂的尘世纠缠后的自由与洒脱、一种独立于冗繁世事之外的圣洁的大爱,引领着读者跟随她的文字一起到达她心灵停放的那处幽静的角落。那处角落里,有池塘,有太阳、有小鸡、有鱼儿、有自由、有梦想。她对一棵小草、一瓣花、一个蛐蛐的生命的由衷赞美与敬重,对自己在小草和花瓣面前的扪心思考与平等交流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一名远行看世界者的豁达与博大。相信作为自然界独立与自由化身的这些游鱼和飞鸟们也同样带给了她崇尚自由与独立思想的睿智和启迪,她希望自己也会像飞鸟儿放弃大地飞上天空一样,也放弃一切有重力的东西。这是多少人梦寐的向往,诗人却用真实的努力使之变为现实。

  除去一份崇尚独立与自由的思想与洞察力外,作者在文学语言的运用方面,对自然界万物生灵的比拟也同样是新奇而引人入胜的。在《一杯绿荼》中她写道:

  绿茶啊!

  你真的好美!

  青青的、绿绿的,闪着灵光,飘着仙气

  绿茶啊!

  你真的很有内涵!

  淡然、平静、醉人,

  你利它而不争,人生如茶,茶中有道

  绿茶啊!

  你真的好有魅力!

  我第一次爱上你就让我失眠,

  我真想忘掉你,可我无法忘记

  这种感受与发现是多么独到。一个不关爱自然、不热爱生命的人如何能够流淌得出此般清新美妙的心灵之声?作为用文字描绘、赞美自然界的作者,我们通常都在歌颂着人间的美,这些思想闪耀着哲理的光芒,并带给人遐想,耐人寻味。作者在描写山水田园美景之余,也常会把自己融化为自然景观中的一部分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灵进行平等对话。她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视为生命中可以平等交流的对象和在最寒冷时也能够彼此洞开心灵之门的最靠得住的朋友。她赋予自然界的景观人的品格,让凝固了的风景有了流动的灵性,在她所描绘的每一幅风景画中,我们都能读出作者那自立自勉的可贵精神,和敬仰自然、渴求纯真的审美追求,她总是巧妙地将自身的平和本分而又豁达的性情与正直坦诚、勇于奋进的精神结合到一起,融合到作品中,又通过这些跳跃的文字展现给她的读者。然而这种真性情既是诗歌创作的可贵之处,更是当下社会环境中的缺失,她用她的文字为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涤尽污浊、洗去烦忧、荡掉浮躁,让人心袒露本真,还原其晶莹剔透,共同打造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

  反复吟诵,当会发现它们都表现出一种作为审美对象的诗意美。这种诗美,细说起来,还可以分为意境美、音韵美和建筑美三个方面。

  先说意境美。徐可的诗,大都表现了诗人期待中的美好的爱情,有的则是对人生的诗意的解读,带着淡淡的禅意和玄思。无论是对期待中的爱情的吟咏,抑或是解读人生表现出来的哲理玄思,都构成了一种空灵、美好的的意境;有的诗略带伤感,意境则更凄美。她在《联想一》中写道:

  风追着叶,承诺要带着叶去精彩的世界,

  叶问树,树答: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于是,随风漂泊。

  离开时,

  叶问树:你为什么不挽留?

  树答:我有很多叶子。

  叶问风:你为什么追求我?

  风答:因为世界上没有相同的叶。

  叶沉默了,

  是树不懂爱,还是风太执着。

  她把对美好爱情的期待抒写得那么热切、那么美好,多么执着、多么动人!

  再说音韵美。诗应该具有音韵美,诗的语言要富有音乐性,这是诗与散文分野之所在。当然,诗的音韵美不仅仅是表现在押韵上,更重要的是在于诗句内在的节奏感。我国的古典诗歌,从诗经、楚辞到古体诗、近体诗,以至词曲,都是非常重视韵律的,到了唐代兴起的近体诗,即律诗、绝句和排律等,格律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惟其有了这种严格的格律,诗才富于音乐的节奏感、读起来才琅琅上口。“五四”以后诞生的新诗,即白话诗、自由体,虽然废除了作为镣铐的格律,但也要求于口语化的诗句中有一种内在的韵律,更不要说闻一多、何其芳等倡导的现代格律诗了,它们的韵律要求也是相当严的。徐可在《风和雨》中写道:

  风和雨啊!

  你让我欢喜让我忧

  欢喜的是春风化雨,和风细雨,风调雨顺

  风和雨啊!

  你让我欢喜让我忧

  忧的是狂风暴雨,顶风冒雨,吹乱了心

  凉了爱,淋湿了眼睛

  风和雨啊

  你让我欢喜让我忧

  忧的风雨交加,吹惨了春华秋实,淋湿了金色的梦

  风和雨啊

  你让我欢喜让我忧

  欢喜的是走过风风雨雨,是成长,是收获!

  她的诗大都是自由体或半格律体,它们的诗美也表现在诗的韵律美上。

  最后说诗的建筑美。诗的建筑美是闻一多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提出来的。现在我们展读徐可的诗,也可以发现其中不少诗篇有多种几何图形的排列,这种排列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也都体现出一种作为诗美不可或缺的建筑美。

  要么你去驾驭生命,

  要么是生命驾驭你,

  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她在《妈妈》中深情写道:

  妈妈这个职业一旦上岗,就永无缺席

  生活的琐碎与快乐,带娃的辛苦与幸福

  说出来矫情,咽下去苦涩,

  在无人问津的日子里,

  孩子需要陪伴与照顾,

  生活需要经济做支柱,

  而我,却是囊中羞涩,空空如也,

  给不了父母想要的体面,

  给不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毅然,负重前行,

  始终坚信倪萍姥姥的一句话,

  只要自己不倒下,别人就推不倒,

  诚然,很幸运,一切都好,

  始终秉承越来越好,一定越来越好!

  文字真切感人,情意真挚。可谓一曲感人至深的情感倾诉与呼唤。徐可以深情、蕴藉的意境,以细腻的笔墨,把对母亲的深深追忆娓娓道来,如水流淌,如山披影,细腻精微,清越悠长,如泣如诉。情感真实炽烈,立意含蓄深刻。把一种怀念、感恩、追忆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语句真切动人,富有感人至深之凄美。是的,母亲是一艘大船,载着我们驶向大海 , 去追寻生命的奥秘  ,去探索世界的神奇  。 母亲是一座高山  ,蕴藏着万物 , 哺育我们成长 ,强壮我们的身心  。 母亲是一曲动人的歌  ,带着我们云游四方,  用她那优美的曲调  , 颂吟着祖国的历史  。母亲是一缕春风 ,吹生着世界万物  , 盈盈的步履间  ,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 母亲是丝丝春雨  , 滋润着大地万物 。

  古往今来,母亲和儿子,儿子和母亲,这中间有一条终生走不完的路,这条路是一条息息相通的衷肠,是一道光照人生的彩虹。

  母亲,是爱,是仁慈、善良、温柔的代名词。

  母亲是我们精神的支柱、生活的主宰,是人类的一部通史。

  人人都有母亲……

  从睁开眼来到世上,跳出襁褓,到唱着歌或抹着泪,闯过青年的最后一道门槛,从自己变成母亲或父亲,直到两鬓霜白,我们仍然需要母亲,记忆里最美的女神仍然是母亲。母亲之爱会陪伴我们走过一生……

  月亮是母亲,太阳是母亲。母亲是养育我们的土地,是江河,是高山,是大海,是歌,是诗,是春天……

  母亲是伟大的永恒,其影响深入灵魂,且直到永远……

  徐可的母亲,从她小时候起就给了他足够的、真挚的爱。她那温和善良的慈母情怀,她那永远微笑着的慈祥的面容,她把人间所有的爱,都无私地给了她的丈夫和儿女。她宁愿自己吃野菜,饿肚子,也要让丈夫和儿女们吃饱穿暖,因为丈夫是家里的靠山,儿女是她的未来和希望。正是这种温柔动人的爱,从小就渗透在了徐可的心田里,成为她思想和行动的一种善良的出发点。

  读了徐可关于人生处世,交友共事,淡泊名利等方面的佳作,深有感触,默默称赞。她不求功名富贵,不慕高官达贤,但愿陋室常居,布衣常穿,生活不与富人攀。荤也餐,素也餐,常同朋友多聊天,良师益友互慰勉。取人长,补己短,虚心学习莫傲慢,注意锻炼,心安康健。不似神仙,胜似神仙。她为人正直,不谋私利,品德高尚,难能可贵。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某些人把前途,看成了“钱”途,徐可与那些“唯利是图”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的诗朗朗上口,意境高远。涓涓细流终汇成海,辛勤耕耘总能丰收。她几十年的生活阅历,写出了今日美好生活图景,也成就了她多年的心愿。

  徐可的作品从不矫情,在潜心营构的布局中处处闪现意境之美。通过进入她的曲径回廊,你会触及到灵魂的核,一种宽厚仁爱之心。她把一腔情思都洒在了祖国的山水大地上,她为自己的作品气质寻找到捕捉到了恰切的对应物,相映生辉,相得益彰,共生芳华。

  “真性情”……我用这样的词语称赞徐可,我认为其作品是对生命魅力的仔细咀嚼和对人生妙谛的执著寻觅,我认为她善于将日常生活艺术化、审美化,充溢着达观的人生智慧和雅致的人生情趣,具有深厚广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她的“文人气”是对当下浮躁、趋利和知识窄化趋向的一种抵抗。文人应该对世界抱有广博的兴趣、不竭而全面的热情,而徐可身上正体现出了这些美好品质。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对话郭进拴,揭秘“状元”背后的流量密码

下一篇韩世奇中篇小说《太阳门》获奔流文学奖第一名!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