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韦应物诗歌赏析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4-01-15
65330
       他姓韦,当过皇帝的带刀侍卫,他曾经窝藏罪犯、赌博、强抢民女,是个十足的“古惑仔”,但后来,他变了,彻底改邪归正了……
  他,不是韦小宝。
  他是唐代大诗人韦应物。
  他写过千古名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他的《滁州西涧》在你的语文课本里出现过。
  他的冷门诗句“我有一瓢酒,足以慰风尘”被今人改成“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用来做续诗活动,引爆微博微信。
  天宝年间,正值天下盛世,唐玄宗每次和他心爱的杨贵妃外出旅游时,仪仗队前总有一位十几岁的英俊少年。
  那少年骑着骏马,威风凛凛,睥睨四周,脸上浮现一丝掩不住得意的神色。这小子,便是皇家带刀侍卫——韦应物。
  说到“韦”姓,那就要牛上天了!从西汉一直到唐朝,坊间便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的说法,意思是这韦氏和杜氏都特别厉害,跟皇帝差不多是“一家亲”。
  这话丝毫不夸张,仅在唐朝,韦氏便出了20位宰相,杜氏稍弱,但也“产出”了11位宰相。所以,这韦应物光在姓氏上,就赢在了起跑线,况且还是在首都有房的“本地人”。
  别看这韦应物每次现身都趾高气扬,其实他大字都不识几个。别埋怨现在要拼爹,古时候更拼爹。韦应物的父亲叫韦銮,是个画家,擅长画花鸟山水,很受唐玄宗的赏识。
  爸爸被大老板赏识,儿子的工作就是小菜一碟了。在韦应物15岁时,韦銮就通过一番打点,帮儿子搞了个御前带刀侍卫的工作,说是护卫,其实相当于“伴游”,也就每次在皇帝出游之际开开道,助助兴,或者打打猎。
  与此同时,他爹又把韦应物安排进了太学(皇家公立大学),韦应物进去只当混个国家重点大学的学历就走人的,发下来的课本都一直是新的。
  每次一下班或不上学的日子,韦应物就迫不及邀上一些同事和“古惑仔”,去赌坊赌一把,去酒楼大吃大喝一顿,或者,在街上调戏良家少女。
  有一次,韦应物又带着一帮古惑仔在街上晃悠,路过一户人家时,发现了一位身材婀娜多姿的美丽少女,竟然密谋着晚上去将女子抢过来。
  不料行动时,被巡夜的官兵逮个正着,当韦应物阴阳怪气地自报家门时,官兵顿时没了脾气,只能认怂走人。
  要不是后来有一次韦应物和朋友喝多了酒在一起“忆苦思甜”,他这些事,还真没人知道。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
  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
  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
  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
  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
  ——窝藏罪犯、赌博、强抢民女、发酒疯、不读书……在韦应物看来,升学压力,毕业找不到工作,讨不起老婆这些事,遥远得简直像一则神话故事。韦应物觉得自己的人生,理应只适合耍酷、玩乐、虚度光阴。
  韦应物和醉生梦死的唐玄宗一样,他们不知,巨大的危机已经在1000多公里外的范阳(今北京地区)暗自发酵。而唐朝的军队早已“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看似强盛,实则不堪一击。
  755年,安禄山联合契丹、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以讨伐“国贼”杨国忠(时任宰相,武则天男宠张易之的外甥,杨贵妃的远房堂兄)为借口在范阳搞事。
  许多州县的守军见安禄山的军队来了,直接大开城门举手投降,河北河南大部分地区很快沦陷。
  756年6月,潼关(今陕西渭南市)失守,长安危在旦夕。70多岁的唐玄宗只好带上杨贵妃一跑了之,一路向西南逃往四川。
  太子李亨,则带领大部队在前线抵抗,同年,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市)称帝(唐肃宗)。
  曾经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韦应物,顿时失去了靠山。“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曾经天子身边的红人,因为战争,成了一无所有前途渺茫的难民。而韦应物的家,恰恰处在这场风暴的中心,长安。
  756年8月,唐朝另一名大诗人杜甫,时年44岁,准备到灵武市追随新任大老板唐肃宗,可很不走运,直接与叛军撞个正着,被逮住带往长安,苦兮兮做了8个月的俘虏。
  就在杜甫被抓的当月,20岁的韦应物在长安结婚了,妻子是16岁的元苹。
  正当乱世,生灵涂炭,家又处在“敌占区”,婚礼可以想见是极其低调的。都说结婚前后的男人判若两人——有人一身坏毛病隐藏太久再也不憋不住了,有人逐渐退去苦涩迅速成长。
  韦应物结婚次年,大将郭子仪率军夺回长安城。他回到组织后,干的第一件事,是请求进入太学读书,“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
  在当时国家公务员考试最看重诗赋的时代,一个男人,想干点正经事,读书写诗是最佳选择。
  相比王勃、骆宾王、杨炯、李贺、杜甫、张九龄这些六七岁就能写一手好文章的神童,韦应物的确太迟。
  可是,迟,并不意味着落后。兔子起步再迟,也能甩出乌龟十万八千里。有天赋傍身,再加上那么一点点汗水,就是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韦应物27岁做了个八品小官洛阳丞(当地主要领导的秘书)。这位子,韦应物干得不太爽,他在《任洛阳丞请告一首》中说:
  折腰非吾事,饮水非吾贫。
  休告卧空馆,养病绝嚣尘。
  这韦应物,一份工作而已,就受不了官场上阿谀奉承的风气,便以身体不好要养病为由辞职。
  你不是要养病吗?就给你个轻松的杂活儿干好了!洛阳丞干了不到一年,上面便让他做了河南府兵曹(管理兵器等军用器械)。
  有一次,几个士兵在军中干了违法乱纪的事,恰巧被韦应物看见,就令手下将他们逮了起来。可问题是,这些士兵根本不在韦应物的权力管辖范围之内。
  军队领导听闻小小一个兵曹竟然“猫抓老鼠”越权办事,一不做二不休将韦应物炒了鱿鱼。
  假如时光回到20岁,韦应物不与他们一起干坏事就谢天谢地了,还能干出“越权执法”的事吗?
  失业赋闲的韦应物,索性就暂居在洛阳城,有时游山玩水,有时和往来洛阳的文人在一起搞“诗歌沙龙”,其中不乏卢纶、司空曙、夏侯审这种向往隐士生活、喜欢写山水田园诗的“大历十才子”。
  这时候的韦应物,诗歌技艺突飞猛进。想起以前战乱不断的日子,在军队被排挤的郁闷,韦应物写诗给好友卢陟(zhì)说: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认识韦应物的人都说,他变了,变得让人不认识。
  一个曾经“人见人恨花见花衰”的社会小哥,几年不见,为何变得大公无私?为何开始儿女情长伏案写诗?
  这中间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神经的错乱?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位默默支持他的女人。能让韦应物浪子回头,还回得如此彻底,就不得不提他的妻子,元苹。
  元苹与韦应物,是一桩门当户对的姻缘。元苹老爸是吏部的高官,元家是北魏昭成皇帝的后代。
  元苹修养极好——“动止则礼,柔嘉端懿;顺以为妇,孝于奉亲。”她为了能让丈夫在外安心工作,将家中一切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不让韦应物为家事分心。
  对女儿的教育,元苹也很上心。在女儿该上幼儿园的年纪,元苹就手把手地教写字,还教女儿读《千字文》。
  不仅如此,元苹还是个很有情趣的女人。每当她忙完柴米油盐这些粗糙的家务活,便会找空读书,兴致来了还练练毛笔字。
  而且,正是当韦应物从天堂跌落地狱的那一年,元苹来到了他身边。
  这样的女人,韦应物没有任何理由不喜欢、不感激。曾经轻狂如韦应物,在妻子这所大学的熏陶下,满身杀伐之气逐渐减弱,内心变得柔软平和。
  可惜,世间再美的爱情,也抵不过现实的残酷——时局动荡,工作变动频繁,往上晋升的道路坎坷,虽然夫妻感情和睦,家庭幸福,但韦应物对妻子,更多的,是愧疚。
  在36岁这一年,元苹在清苦的生活中因病去世,这一年,40岁的韦应物在从政之路上依旧没有大的起色。
  “贫贱夫妻百事哀”,让韦应物深感无力和悲痛的是,由于彼时韦应物正在任上,妻子死在了简陋的官舍,葬礼也只能在长安城太平坊租的房子里举行。
  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韦应物亲笔撰写了《故夫人河南元氏墓志铭》。“又况生处贫约,殁无第宅,永以为负”,妻子葬礼上那一幕幕凄凉的景象,令韦应物一生都难以忘怀和愧疚。他所想到最好的归宿,就是同妻子“虽百世之后,同归其穴”。
  元苹的猝然离去,给韦应物的打击实在太大。他对妻子的怀念和内疚,化成了一首首凄美的诗篇。
  在《伤逝》中,韦应物写道:
  染白一为黑,焚木尽成灰。
  念我室中人,逝去亦不回。
  结发二十载,宾敬如始来。
  提携属时屯,契阔忧患灾。
  柔素亮为表,礼章夙所该。
  仕公不及私,百事委令才。
  一旦入闺门,四屋满尘埃。
  斯人既已矣,触物但伤摧。
  单居移时节,泣涕抚婴孩。
  知妄谓当遣,临感要难裁。
  梦想忽如睹,惊起复徘徊。
  此心良无已,绕屋生蒿莱。
  韦应物说,结婚快20年,以前每次上班回家,儿女都笑嘻嘻地扑过来,妻子将简陋的家收拾得一尘不染。如今我回到家,落入眼中的是无人打扫的屋子,还有妻子曾对镜梳妆的桌台,一切物品都如往常一样,可心爱的妻子却再也回不来。我的心已经无所寄托,就像我家房子周围寂寥丛生的野草……
   韦应物为元苹写的悼亡诗,现存十九首,如《过昭国里故第》、《悲纨扇》、《出还》等,字字包含深情,句句如泣如诉,令人不忍猝读。
  逝去的已经逝去,而未来的日子,还得照过。尝尽人间百味的韦应物,上班之路遍布河南、陕西、安徽、江西、苏州等地。这期间,韦应物做过小跟班,当过县令,干过刺史,也在中央机构呆过,可他的身体实在不怎么结实,经常生病,也因此时常赋闲在家。
  韦应物就像一块无怨无悔的砖,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
  每当赋闲的日子,韦应物就到处旅游,拜访隐士高人。幸好那时候旅游是不要门票的,不然光门票钱就能让没啥存款的韦应物破产。
  783年,47岁的韦应物被调往安徽滁(chú)州当刺史,总算媳妇熬成婆,干起了中层管理。在这里,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我在雨后的黄昏来到西涧,溪水边长满了萋萋芳草,枝繁叶茂的树林深处,不时传来黄鹂的鸣叫。雨后的溪水,比平日流得更湍急,渡口边空旷无人,只有一只小船孤零零地横在水中……
  这是西涧的春天美景,又何尝不是韦应物的心境写照?他的心恰如那一只小船,孤独,却又宁静,仿佛在等那位再也不会见到的美丽妻子。
  韦应物的巨大转变,还体现在对佛、道的修行上。人生的大起大落,情事的沧桑易改,身体的过早衰弱,让他不断内观反省。
  韦应物觉得,少年时候的自己,跟世人一样,为了不断膨胀的欲望和自身的利益,稀里糊涂地苟且。那些追求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呢?“对芳尊,醉来百事何足论。”
  为了让自己的灵魂更清醒,韦应物深深迷恋上了佛法和道法的修行。并由此结交了不少高人隐士,彼此之间常有书信往来和诗歌唱和。
  有一次,韦应物想去寻访滁州全椒县的一位道士,便写道: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今天在居所感觉很冷清,忽然想起了隐居在山中的故人。我想,此刻你一定在山涧边砍柴,准备回去煮些粗茶淡饭。我很想带一壶酒去看看你,一起把酒痛饮,探讨人生,让你能在萧瑟雨夜不那么无聊。可是啊,秋叶如雨,落满山林,我又能到哪里能找寻你的行踪呢?
  这首诗,让宋朝最牛的文坛老大苏轼也无比喜欢和钦佩,也很想作出一首,可惜始终没找到韦应物结尾这一句的神韵。
  然而,与一般隐士或修道者最大的不同是,韦应物并未因此而逃避社会。只是,相较于钻营者,他没那么积极;相较于悲观者,他也没那么消极,他追求的,是生活和内心的恬淡。
  在入世和出世之间,韦应物应当是矛盾的。一方面,他想远离世间凡俗的羁绊,学陶渊明,学王维,做一个散淡而自由的平头小百姓,而另一方面,官员的身份,曾经遭遇的战争,又不得不让他正视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职责,乃至国家的兴衰。
  52岁时,韦应物做了三品大员——苏州刺史。此时,他的身体更大不如从前,但韦应物没有忘记苏州的百姓,田间辛苦劳作的农民,让他时常牵挂不已。
  在负责征收各种赋税时,总是尽他所能,能减的减,能免的就免。但尽管如此,当他看到城中还有流浪和乞讨的可怜人,他觉得对不起朝廷给自己发的工资。
  在《寄李儋(dān)元锡》一诗中,他表达了这种无奈而复杂的心情。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在苏州为官仅仅3年,百姓就送给他一个尊称——“韦苏州”。这对于一个为官的人,算是最高的赞赏了吧!
  身为苏州最高长官,韦应物的拮据生活却依然没有太大改善,当任期满后,韦应物清点了一下行李和积蓄,才发现,想回长安候选,这点钱会在半路饿死。无奈,韦应物只好打消了回长安的念头。
  还好,苏州无定寺收留了这位人人爱戴的退休老人。未多久,韦应物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悄悄在寺中离开了人世。
  796年十一月,距离元苹去世整整20年,韦应物与元苹合葬,这位一生对妻子念念不忘的男人,终于实现了“百世之后,同归其穴”的愿望。韦应物 早年当过唐玄宗的侍卫,“身为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他这番自述,不禁使人联想起在锦衣玉食绿酒红灯中长大的高干子弟,总是无法无天,连地方官也惹不起的。奇怪的是,他却在玩乐够了之后,忽而发愤读书,下决心脱胎换骨。后来他做过几任县令和刺史,曾经严惩不法军吏,又常感到无力拯救百姓而自愧,写下了“邑有泳流亡愧俸钱”这样的名句,终于在文学史上奠定了自己无可争辩的地位。他的诗卓然名家,“高雅闲谈,自成一家之体”,世以“王孟韦柳”并称,都继承陶渊明而各有特色。
   韦应物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 、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 、苏州刺史。贞元七年退职。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

  韦应物的诗受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等前辈诗人的影响很大,前人说:“应物五言古体源出于陶,而化于三谢,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说:“一寄穗秾鲜于简淡之中,渊明以来,盖一人而已”(宋濂《宋文宪公集》卷三十七)。这些评价并不十分恰当,但是可以说明韦诗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风格的。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清丽闲淡,和平之中时露幽愤之情。反映民间疾苦的诗,颇富于同情心。是中唐艺术成就较高的诗人。

  代表作有《观田家》。此外,他还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愤之作。部分诗篇思想消极,孤寂低沉。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才丽之外,颇近兴讽”(白居易《与元九书》)。五律一气流转 ,情文相生,耐人寻味。五、七绝清韵秀朗,《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但亦有秾丽秀逸的一面。其五古以学陶渊明为主,但在山水写景等方面,受谢灵运、谢朓的影响。此外,他偶亦作小词。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

  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

  韦应物实现了脱离官场,幽居山林,享受可爱的清流、茂树、云物的愿望,他感到心安理得,因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蹇劣",笨拙愚劣的意思;"薄世荣",鄙薄世人对富贵荣华的追求。这里用了《魏志. 王粲传》的典故。《王粲传》中说到徐干,引了裴松之注说:徐干"轻官忽禄,不耽世荣"。韦应物所说的与徐干有所不同,韦应物这二句的意思是:我本就是笨拙愚劣的人,过这种幽居生活自当心安理得,怎么能说我是那种鄙薄世上荣华富贵的高雅之士呢!对这两句,我们不能单纯理解为是诗人的解嘲,因为诗人并不是完全看破红尘而去归隐,他只是对官场的昏暗有所厌倦,想求得解脱,因而辞官幽居。一旦有机遇,他还是要进入仕途的。所以诗人只说自己的愚拙,不说自己的清高,把自己同真隐士区别开来。这既表示了他对幽居独处、独善其身的满足,又表示了对别人的追求并不鄙弃。

  韦应物(14首)

   秋夜寄邱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答李瀚
  林中观易罢, 溪上对鸥闲.
  楚俗饶词客, 何人最往还.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长安遇冯著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扬扬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夕次盱眙县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沈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幽人寂无寐,木叶纷纷落。
  寒雨暗深更,流萤渡高阁。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

  东郊
  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

  赋得暮雨送李曹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蕃地,岂曰财赋强。

  送杨氏女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仁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点评:

  黄彻曰:“韦苏州《答李儋》云:身多疾病归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郡斋雨中与诸文士宴集》云: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

  调啸词 二首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
  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别离。
  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长安道】 韦应物

  汉家宫殿含云烟,两宫十里相连延。晨霞出没弄丹阙,
  春雨依微自甘泉。春雨依微春尚早,长安贵游爱芳草。
  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贵游谁最贵,
  卫霍世难比。何能蒙主恩,幸遇边尘起。
  归来甲第拱皇居,朱门峨峨临九衢。
  中有流苏合欢之宝帐,一百二十凤凰罗列含明珠。
  下有锦铺翠被之粲烂,博山吐香五云散。
  丽人绮阁情飘飖,头上鸳钗双翠翘。低鬟曳袖回春雪,
  聚黛一声愁碧霄。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炰羔如折葵。
  既请列侯封部曲,还将金印授庐儿。欢荣若此何所苦,
  但苦白日西南驰。

  【行路难(一作连环歌)】 韦应物

  荆山之白玉兮,良工雕琢双环连,月蚀中央镜心穿。
  故人赠妾初相结,恩在环中寻不绝。人情厚薄苦须臾,
  昔似连环今似玦。连环可碎不可离,如何物在人自移。
  上客勿遽欢,听妾歌路难。旁人见环环可怜。
  不知中有长恨端。

  【横塘行】 韦应物

  妾家住横塘,夫婿郗家郎。玉盘的历双白鱼,
  宝簟玲珑透象床。象床可寝鱼可食,不知郎意何南北。
  岸上种莲岂得生,池中种槿岂得成。丈夫一去花落树,
  妾独夜长心未平。

  【贵游行】 韦应物

  汉帝外家子,恩泽少封侯。垂杨拂白马,晓日上青楼。
  上有颜如玉,高情世无俦。轻裾含碧烟,窈窕似云浮。
  良时无还景,促节为我讴。忽闻艳阳曲,四坐亦已柔。
  宾友仰称叹,一生何所求。平明击钟食,入夜乐未休。
  风雨愆岁候,兵戎横九州。焉知坐上客,草草心所忧。

  【酒肆行】 韦应物

  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碧疏玲珑含春风,
  银题彩帜邀上客。回瞻丹凤阙,直视乐游苑。
  四方称赏名已高,五陵车马无近远。晴景悠扬三月天,
  桃花飘俎柳垂筵。繁丝急管一时合,他垆邻肆何寂然。
  主人无厌且专利,百斛须臾一壶费。初醲后薄为大偷,
  饮者知名不知味。深门潜酝客来稀,终岁醇醲味不移。
  长安酒徒空扰扰,路傍过去那得知。

  【相逢行】 韦应物

  二十登汉朝,英声迈今古。适从东方来,又欲谒明主。
  犹酣新丰酒,尚带灞陵雨。邂逅两相逢,别来问寒暑。
  宁知白日晚,暂向花间语。忽闻长乐钟,走马东西去。

  【乌引雏】 韦应物

  日出照东城,春乌鸦鸦雏和鸣。雏和鸣,羽犹短。
  巢在深林春正寒,引飞欲集东城暖。群雏缡褷睥睨高,
  举翅不及坠蓬蒿。雄雌来去飞又引,音声上下惧鹰隼。
  引雏乌,尔心急急将何如,何得比日搜索雀卵啖尔雏。

  【鸢夺巢】 韦应物

  野鹊野鹊巢林梢,鸱鸢恃力夺鹊巢。吞鹊之肝啄鹊脑,
  窃食偷居还自保。凤凰五色百鸟尊,知鸢为害何不言。
  霜鹯野鹞得残肉,同啄膻腥不肯逐。可怜百鸟纷纵横,
  虽有深林何处宿。

   【燕衔泥】 韦应物

  衔泥燕,声喽喽,尾涎涎。秋去何所归,春来复相见。
  岂不解决绝高飞碧云里,何为地上衔泥滓。衔泥虽贱意有营,
  杏梁朝日巢欲成。不见百鸟畏人林野宿,翻遭网罗俎其肉,
  未若衔泥入华屋。燕衔泥,百鸟之智莫与齐。

  【鼙鼓行】 韦应物

  淮海生云暮惨澹,广陵城头鼙鼓暗,寒声坎坎风动边。
  忽似孤城万里绝,四望无人烟。又如虏骑截辽水,
  胡马不食仰朔天。座中亦有燕赵士,闻鼙不语客心死。
  何况鳏孤火绝无晨炊,独妇夜泣官有期。

  【古剑行】 韦应物

  千年土中两刃铁,土蚀不入金星灭。沉沉青脊鳞甲满,
  蛟龙无足蛇尾断,忽欲飞动中有灵。豪士得之敌国宝,
  仇家举意半夜鸣。小儿女子不可近,龙蛇变化此中隐。
  夏云奔走雷阗阗,恐成霹雳飞上天。

  【金谷园歌】 韦应物

  石氏灭,金谷园中水流绝。当时豪右争骄侈,
  锦为步障四十里。东风吹花雪满川,紫气凝阁朝景妍。
  洛阳陌上人回首,丝竹飘飖入青天。晋武平吴恣欢燕,
  馀风靡靡朝廷变。嗣世衰微谁肯忧,
  二十四友日日空追游。追游讵可足,共惜年华促。
  祸端一发埋恨长,百草无情春自绿。

   【温泉行】 韦应物

  出身天宝今年几,顽钝如锤命如纸。作官不了却来归,
  还是杜陵一男子。北风惨惨投温泉,忽忆先皇游幸年。
  身骑厩马引天仗,直入华清列御前。玉林瑶雪满寒山,
  上升玄阁游绛烟。平明羽卫朝万国,车马合沓溢四鄽。
  蒙恩每浴华池水,扈猎不蹂渭北田。朝廷无事共欢燕,
  美人丝管从九天。一朝铸鼎降龙驭,小臣髯绝不得去。
  今来萧瑟万井空,唯见苍山起烟雾。可怜蹭蹬失风波,
  仰天大叫无奈何。弊裘羸马冻欲死,赖遇主人杯酒多。

  【学仙二首】 韦应物

  昔有道士求神仙,灵真下试心确然。千钧巨石一发悬,
  卧之石下十三年。存道忘身一试过,名奏玉皇乃升天。
  云气冉冉渐不见,留语弟子但精坚。

  石上凿井欲到水,惰心一起中路止。
  岂不见古来三人俱弟兄,结茅深山读仙经。
  上有青冥倚天之绝壁,下有飕飗万壑之松声。
  仙人变化为白鹿,二弟玩之兄诵读。读多七过可乞言,
  为子心精得神仙。可怜二弟仰天泣,一失毫厘千万年。

  【广陵行】 韦应物

  雄藩镇楚郊,地势郁岧峣。双旌拥万戟,中有霍嫖姚。
  海云助兵气,宝货益军饶。严城动寒角,晚骑踏霜桥。
  翕习英豪集,振奋士卒骁。列郡何足数,趋拜等卑寮。
  日宴方云罢,人逸马萧萧。忽如京洛间,游子风尘飘。
  归来视宝剑,功名岂一朝。

  【萼绿华歌】 韦应物

  有一人兮升紫霞,书名玉牒兮萼绿华。
  仙容矫矫兮杂瑶佩,轻衣重重兮蒙绛纱。
  云雨愁思兮望淮海,鼓吹萧条兮驾龙车。
  世淫浊兮不可降,胡不来兮玉斧家。

  【王母歌(一作玉女歌)】 韦应物

  众仙翼神母,羽盖随云起。上游玄极杳冥中,
  下看东海一杯水。海畔种桃经几时,千年开花千年子。
  玉颜眇眇何处寻,世上茫茫人自死。

  【马明生遇神女歌】 韦应物

  学仙贵功亦贵精,神女变化感马生。石壁千寻启双检,
  中有玉堂铺玉簟。立之一隅不与言,玉体安隐三日眠。
  马生一立心转坚,知其丹白蒙哀怜。安期先生来起居,
  请示金铛玉佩天皇书。神女呵责不合见,
  仙子谢过手足战。大瓜玄枣冷如冰,海上摘来朝霞凝。
  赐仙复坐对食讫,颔之使去随烟升。乃言马生合不死,
  少姑教敕令付尔。安期再拜将生出,一授素书天地毕。

  【石鼓歌】 韦应物

  周宣大猎兮岐之阳,刻石表功兮炜煌煌。
  石如鼓形数止十,风雨缺讹苔藓涩。今人濡纸脱其文,
  既击既扫白黑分。忽开满卷不可识,惊潜动蛰走云云。
  喘逶迤,相纠错,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
  一书遗此天地间,精意长存世冥寞。秦家祖龙还刻石,
  碣石之罘李斯迹。世人好古犹共传,持来比此殊悬隔。

  【宝观主白鸲鹆歌】 韦应物

  鸲鹆鸲鹆,众皆如漆,尔独如玉。鸲之鹆之,
  众皆蓬蒿下,尔自三山来。三山处子下人间,
  绰约不妆冰雪颜。仙鸟随飞来掌上。来掌上,时拂拭。
  人心鸟意自无猜,玉指霜毛本同色。有时一去凌苍苍,
  朝游汗漫暮玉堂。巫峡雨中飞暂湿,杏花林里过来香。
  日夕依仁全羽翼,空欲衔环非报德。
  岂不及阿母之家青鸟儿,汉宫来往传消息。

  【弹棋歌】 韦应物

  园天方地局,二十四气子。刘生绝艺难对曹,
  客为歌其能,请从中央起。中央转斗破欲阑,
  零落势背谁能弹。此中举一得六七,旋风忽散霹雳疾。
  履机乘变安可当,置之死地翻取强。
  不见短兵反掌收已尽,唯有猛士守四方。四方又何难,
  横击且缘边。岂如昆明与碣石,一箭飞中隔远天。
  神安志惬动十全,满堂惊视谁得然。
  

  
  韦应物妻元苹墓志(局部)

  孤子将仕郎前监察御史里行退之奉述

  太君讳棣,裴氏之先食邑于绛,以家为姓。烈祖以德行济美于晋,其闻不绝。以至国朝又以儒家显,至于怀州刺史讳恂。怀州生司门员外讳育,司门生河南县令讳澡,河南府君娶赵郡李氏而生太君。未五岁而失所恃,河南府君再娶同郡薛氏。后夫人治家以严见惮,太君承顺颜色,无毫发过失,以是遂移爱如己子。年十六而归于先君。先君五年中,三以文章中有司,选参丞相府,官至御史。位不充量,不享下寿。而太君不忍遂绝,乃抆血问家,事顺世人,求释氏济苦之道,假桑门之诵读,女工之艺事,皆自为之。勤劳昼夜,他人及旁侍者一观,无不垂涕。既除丧,抚育小子,濡煦以节,训诱以义。故小子以明经换进士第,受业皆不出门内。初,先君以元和岁即世,自己丑至丙寅三纪有奇。而太君食不求甘,衣不重茧,孜孜不怠,以成就门户为念。小子谨身从事,四更使府,皆游闻人,自御史登天朝。女适前进士于球,不幸无与偕老。太君以今年寝疾,子女问安之际,必曰:“吾是年前三岁周甲子,亦不谓无寿。况廿年骨肉间,如吾类不啻十辈,与吾及者几希矣,今没无恨。然吾子家未立,且艰难于名,今方整羽翼,所未忍舍之。”以是汲汲于医药。小子愚且蠢,言不能动人,使不得尽心。会昌六年八月十三日偝养。越三月,封闻喜县太君,以小子之预周行,及普恩也。其年十一月十六日,孤子孤女奉迁于京兆府万年县少陵原,祔先君,从周礼也。天崩地圮,肝鬲如焚。顾瞻孑然,不敢自遂。俛首捧牍,□备纪述。庶几乎自尽之道。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浅析孟浩然的诗歌艺术特征

下一篇梦情和他的《我的青春与你擦肩而过》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