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李建设的乡情四部曲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3-09-19
46036

       在我的案头,放着好朋友李建设的《夏李关帝情》《澧岸听风》《澧水东流去》《夏李溯源》四部文学专著。这是李建设先生献给故乡的乡情四部曲,可圈可点,值得一读。

       2013年的国庆长假,我被一本图文并茂,设计精美的图书《夏李关帝情》深深吸引住了。我是用了整整7天的时间来细读这部作品集的,书很厚,是一盘大餐,我不可能一下子读得完,但我又不忍草率行事,弄得消化不良。尤其是夜深人静之时,书中的人物就越加忙碌,一个个事件引得我长时间不能安睡。合上最后一页,我慢慢地放下了书,可以动笔写一写感受了。 首先,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文集,描写关公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语言朴实自然。很多是用了民间俗语,这显示了真实性和可读性。其间夹杂一些传说故事,野俗笑话,都增加了作品的现场感和情节效果。有些场景或气氛的描写形象逼真,映衬了当时的情景人物。作者把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对老乡们的感激之情,对关公圣君崇拜的火热激情,都融入在了灵魂深处,都浸透在了字里行间。一个情字是一首诗,一个情字是一个故事,一个情字是一段历史。回眸一笑,沧海变桑田,又怎一个情字了得!

       《夏李关帝情》一书的作者李建设先生就出生在河南省叶县夏李乡夏李街,他说,他从咿呀学语到高中毕业,是家乡的这片沃土把他养大,是家乡的风把他送入社会。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从三岁顽童到两鬓斑白,不知不觉地度过了几十个春秋,家乡的一草一木不时在他脑海中涌现,令他神往、令他眷恋。他常常以夏李人而自豪。每当闲暇都要回到家乡,走一走熟悉的田间小路,闻一闻芳香的泥土,听一听老年人讲过去的故事,尝一尝那绿豆面条的味道,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最近,建设先生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正在恢复修建的关帝庙。 我读《夏李关帝情》感到很亲切,因为我家乡的村名也叫关庙村,我从小学到初中毕业,就一直是在关爷庙里读的书。记得我小时候常常脖子疼,母亲带我让一个神婆看了,人家号了脉,说是这孩子和关爷有缘,关爷当年就是被人砍了脖子的,那能不疼吗?你回去把关爷请到家里,逢年过节烧烧香磕磕头就好了。从此,母亲就在家里敬了老关爷,我的脖子果然就不疼了。2005年母亲去世后,我和爱人又到香山寺请了一尊关爷像,开光后敬到了平顶山的家里。 建设先生也曾于去年初秋邀请我和李文生、于爱琴夫妇以及叶县作家协会主席王长伟一行到夏李关帝庙游览考察过一次,他一边领我们参观,一边热情地介绍道:夏李关帝庙曾经作为学校的旧址,我的小学时代,就在关帝庙旧址度过。那时候我常听老人讲,以前殿内塑有巨大的关公神像,既庄重又威严。每当进入作为教师办公室的幽深大殿里,我总有一种神秘感和恐惧感,不敢在此逗留,如果不是结伴而入,我从没有独自进去过。大殿外边高耸的房基和平台,曾经是校长高谈阔论、学生激昂演讲、公社文艺宣传队,尽情表演的舞台。关公的忠义精神似涓涓细流,已经融入到了我的内心深处,这种精神恰似藤蔓,缠绕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这种精神犹如赛跑的接力棒,传递给了一代又一代人。

       是的,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缕缕炊烟,声声鸟啼,每一个淳朴厚道的父老乡亲,每一个聪慧灵秀的兄弟姐妹,每一道清冽甘醇的山溪,都给了建设先生无穷无尽的激情和灵感。为了传承穿越千年的关公文化,夏李周围的信众不辞劳苦,慷慨解囊,将关帝庙修葺一新,并建立了以庙为依托的文化广场。有感于民众的德行,做为一个夏李人,李建设把重修关帝庙的点滴事迹以及东鳞西片的关公文化资料汇集成册,以期对社会、对民众有所教益。这本集子辟有七个专栏,《史海烟云》(介绍与关帝庙、关公文化相关的历史事件等)、《盛况掠影》(介绍关帝庙开光仪式有关情况)、《知识宝库》(介绍关帝、祖师、财神、土地、观音等神像常识)、《人物撷英》(介绍重修关帝庙主要发起人和为重修关帝庙做出贡献的人物、事迹)、《宏伟蓝图》(集有夏李南北村委会发出的喜报、公开信、公告、请示公文以及后续修复工程等)、《文化随笔》(集有拜谒关帝庙感言,赞颂关公的诗、楹联和创造和谐社会、开辟关公文化旅游的文章等)、《澧岸芳草》(集有李建设先生受关公精神感悟,创作的一组短文)。全书繁简结合,主题突出。书中的社会各界人士题词、题字,又增加了夏李关帝庙的厚重历史,为关公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乡情难忘,乡音难改。乡情是人类最深厚、最久远的感情。无论是浪迹天涯的游子,还是旅居他乡的征人,有谁不心系故园?故乡是我们的“根”,即使沧海变桑田,但又有谁能忘记曾经养育过我们的黄土地?思乡恋土的文字,可以说是史不绝书,尤其在我们中华民族,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是天之涯,地之角,只要有“龙的传人”的地方,这一根情感之线,总是系着故乡。新时期,禁锢文学界的藩篱被推倒之后,文学园地变得绚丽多彩。文学创作队伍中,一大批作家的崛起尤其令人瞩目。他们凭着敏锐的感觉、细腻的情感谱写着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风格独特。以乡情为题材创作的散文,时有佳作问世。当中的不少散文或继承传统的思乡情结;或诉说故乡的日益更新,带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或记叙身处异国他乡的炎黄子孙那极易牵动的乡愁。这些独具创意的散文,或娓娓叙说,或直抒胸臆,或浓墨重彩,或随意挥洒,故园风情在字里行间跳跃着。乡情作品的繁荣,大概可以从民族文化和民族思维上找到时代条件以外更为深层的原因,或者可以说是时代提供了一种潜质潜能被开发的契机。中华民族诞生在原始农业社会的摇篮里,从远古时期开始,生命的繁衍和发展便牢牢维系在我们脚踏的土地上。

       李建设深爱那片并不富有却人杰地灵的土地。从叶县那片神奇的土地上走出来的人,都有着太多的乡土情结,李建设也不例外,他在乡土情结缠绕下写就的散文,是那么真挚、清新和富有诗意。他的作品充满了乡情,乡思,乡土,乡恋情结,我很喜欢。 他在《那辆架子车》中写道:“每次回老家,我总要看看那辆蒙上厚厚尘土、车轮锈迹斑斑,静静躺在屋檐下的架子车。多少年过去了,架子车演绎出的悠扬变奏曲,时常回荡在我的梦里,像儿时在摇篮里听到母亲温柔的小曲,深深在我的脑海里,咋也挥之不去。 上世纪七十年代,架子车是农村主要的运输工具,谁家能有辆架子车,是一件荣耀的事。在庄稼人眼里,架子车像一件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被人们宠爱珍惜着,我也为我家有辆架子车而自豪。 架子车由上盘和下盘组合而成,上盘是用材质较硬的槐木、椿木、做成,下盘是从商店**的。一般载重千斤左右。拉车时人站在中间,两手握住车把,肩上套上攀绳,弓腰曲腿向前用劲,这个动作就像雕塑一样,永远定格。 架子车带给我童年的欢乐,时而还在梦中闪过。那年端午节后走亲戚,母亲用笤帚扫掉车上的粪土,在车厢里铺上一层麦草,我们姐弟就抢着坐上去。沿着凹凸不平的道路,身子似“拨浪鼓”一样左右摇晃,悠闲又自在。不一会儿,听母亲讲着大灰狼的故事就进入了梦乡。那时乡下的孩子们没有什么玩具,架子车就是最好玩的东西。我们拿车当翘翘板玩,在忽高忽低中享受两脚腾空被吊起来的乐趣。还有一次,推着车轱轳假想开汽车,边走边学着汽车的嘀嘀声,不小心推到了水塘里,自己变成了“落汤鸡”。 夏日的太阳把热量洒向大地,我躲在架子车下面,看大人们干活。有一只蚂蚱从眼前跳过,我爬着去撵,刚出这个“紧箍圈”,火辣辣地太阳就刺在身上,赶紧蜗回去,不敢轻举妄动了。在插秧季节,就是在雨天大人们也不偷闲,为秋后的金黄而躬耕细作,我仍在架子车下,看满天的雨丝温柔地飘,听远处青蛙呱呱地鸣叫,陶醉在绚丽多彩的画卷中。” 他的作品,篇篇耐读,发人深思。有的人写了一辈子,也写不出这样的作品,而年轻的李建设,在达到一种境界的同时,谦逊、质朴,不管身处何地,魂牵梦萦他的故乡——作家,只有把一颗火热的心贴近一片他生长、熟悉的土地,他的文字,才能给人以精神滋养。从这个角度来说,李建设就很富足,他在叶县、夏李生活与游历,每一次奔波和留守,都将成为他文学的种子;每一次的情感空间和距离,都会使他激情澎湃。 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今,中国始终是散文大国。泱泱文海,要想出类拔萃,就一定要关注社会人生,弘扬博爱慈善,更要以思想的力量打动读者。李建设是这样思考的,也是这样写作的,而要说到不足,也许他的散文视角还可以再宽广,写作的题材还可以再多元,人性的思考还可以再深入,文字的表现还可以再纯粹些。 乡土就像母亲,乡情是母亲般的深情,我们这些农村哺育大的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回去看看,感受农村,从而为农村做些什么。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观念,这是政府应给的公共产品。每每看到还有贫苦户,还有人因缺技术而致富无门,我会感觉缺憾。有条件而不为农村做点什么,那是终身有愧啊。可以看出作者对那片乡村土地的热爱,乡情之根深深地种植在作者的心中,这大抵就是所谓的乡村情结吧。心中有乡情,即使离家在外多年,语言中永远跨不出乡音的门槛。 那故乡的麻雀、山谷的野菊花、小河、南瓜、树林亦在纯真的言语中诗化了景致,浓浓的乡情自作者的笔端流淌,流淌出无尽的温情和无限的眷恋。李建设先生把叙事与抒情浑为一体,娓娓道来,分明是一篇篇诗意盎然的乡村记事。看似写乡村农事,却在字里行间透露着对那山,那村,那人,那云,那亲情的“爱”。作者永远忘不了生她养她的村庄,忘不了平凡朴实的父老乡亲。  

       肥沃的心地繁衍出旺盛的乡情,温暖字里行间,亦温暖作者的一生。 有些记忆蛰伏在内心深处,隔了岁月的尘烟,慢慢老去。可总有些什么是忘不掉的,比如乡音、乡情。 那相似的场景、相似的生活印记,让我仿若回到童年,看到他踢着沙包,玩着跳绳的无忧年代。 李建设是行吟在乡村的歌者,他用质朴的文笔,细腻的情感、诗意的眼睛,泼洒出一幅自然的图画。 他在《我心中的歪头山》中这样写道: 在我的家乡西南方向,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歪头山。海拔只有600多米,面积也不过几十平方公里,在连绵的群山中并不显眼,但在我心中,它却高于名山大川。这种情结倒不是因为它是我故乡的山而产生的偏爱,主要是它的神秘宁静,高雅脱俗,卓尔不群,傲然屹立的品格深深打动了我,让我终身难忘。 在过去生活条件较差的年代,歪头山以博大的胸怀为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食物,用她的乳汁哺育着家乡儿女。至今大家还记得这样的话:春煮绵枣黏又甜,洋槐花开白而鲜;夏吃山药好营养,榆树金钱一长串;秋梨熟透真喜人,山楂挂枝沉甸甸;雪地好把野兔找,抓只山鸡过新年。一年四季让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怪不得大家都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歪头山以这种浑厚坦荡、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对人类的恩赐。 歪头山是我们家乡的晴雨表,曾流传这样的谚语:“歪头山狼戴帽,必定大雨到。”只要看到歪头山被浓雾笼罩,好像狼头上戴了帽子似的,过不了两个时辰就必定下雨,比天气预报还准呢。雨后仰望歪头山,被一层轻纱笼罩着,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 寥寥几笔,把乡村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调明快愉悦,带着叮咚的音符,谱上曲子,便是一曲明快的乐章,我向来是喜欢这样的句子的。我和李建设先生也正是在去年五一假期同登歪头山时认识的,共同的爱好和经历,使我们一见如故,越说越亲。 李建设的散文质朴而不乏诗意,行文流畅自然,不事浮华,淡泊宁静,用笔书写生活,用诗意的眼睛感悟生活,用稚子的心体验生活。他笔下的文字是灵动的,带着生活的气息,让你总有办法为之感动。读他的乡情散文,一开始就会触碰到了那些语言的独立特行的美感,我被他娓娓而谈的话语深深打动。虽然这些语言中,并没有堆砌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刻意的雕琢的痕迹,更没有故弄玄虚之态,显得十分轻松自然,形象逼真。我不得不回味乡音中朴素清新的语言,像山澗的泉水缓缓流过村头的竹林,听到了清风和小溪流动的声响。在他的散文中,像这样从描写不同角度、不同场景、不同人物和事件的语言比比皆是,彰显着他的情感个性,以致于我们读他大多数散文时也不感到乏味,也就是他呈现给读者享受的自然之美,浓郁的乡情吧。 在李建设的散文中,大量选取一些乡村的素材和生活中特有的元素,一个个地串在一起,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看到乡村的原始生态,看见乡村中特有的事物和乡事,这些元素是读者完全可以感知的,甚至是可以复制的,亲切而动人,朴实而使人遐想。他将这些零散又分散的乡村元素,灵活地通过他的语言文字组合在一起,反映出在乡村中的孩子的童趣、以及乡村人和事物的命运,由此也展开了一系列关于意象的描述和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的内心活动,用诗歌该有的意象增强了文章的韵味和深度。他不只是写出了这些意象的词汇,更重要的是将这些意象给我们写出了一个朴素和丰富乡村、乡事,这些意象就组成了李建设不可替代的乡土情结。 李建设的散文,在写到属于他的乡村乡情时,总是以一种很普通的语言,如拉家常,没有修饰;总是在文章中讲述着一些看似散落的事情,像一个乡村的故事大王,讲得形象真实,随心所欲;许多章节细致入微的描写,让人身临其境,领略乡村生活的恬静之美。从这些细节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乡村孩子的心灵,也看到了一个已远离故土的人的心路历程,也正是那些留在他心中的细节,让他写出了如此质感的文字;也正是那些乡村的细节,丰富了他的心灵空间。 在李建设的散文中,几乎每篇都折射出人性的亮光。他爱乡村的老树,因为它是乡村的象征;爱树下树上的小动物,因为那是他童年的乐园;爱父亲母亲,爱村子……人性精神在他的散文中时时都流露在笔端,这也是一个人应有的责任和道义。 读李建设先生的乡土散文,很难准确地概括出几个特点,我只能在这里略谈我的个人感受,希望他在今后的创作之路上越走越远,以更多更好的散文作品回馈生他养他的那片美丽而神秘的土地。

       《澧岸听风》透着温暖与感动,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为什么和怎样学习、工作和生活。在《今月曾经照古人》中他高歌过,在《弹奏算盘霓裳曲》中他探索过,在《红星照我去战斗》中他追求过,在《老骥伏枥志千里》中他奋斗过,在《路漫漫兮其修远》中他疼痛过,在《几多乡愁绕心头》中他思考过……可以说《澧岸听风》又是一本励志书。

       《澧岸听风》文字流畅,没有过多的修饰,作者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让读者分享他的内心世界,从《传统习俗——认干亲》到《邀你澧岸来听风》一气呵成,作者通过本人在叶县澧水河畔成长和工作经历的回忆,抒发对家乡、朋友、老师、领导等等的感恩之情,旨在让大家常修一颗感恩之心,珍惜拥有的一切,并用自己无私的爱,去回报社会。

       李建设先生心地坦荡,胸襟宽广,知恩感恩。一路走来,时时处处以美好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一切,他把别人或多或少的支持或帮助,点点滴滴都珍藏于心,并且形诸文字,念念不忘,以期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不仅让他内心总是阳光灿烂,春意盎然,在成长路上,也得到了前辈同仁及领导的无私支持与帮助。我想,一个充满感恩的人,一定是宅心仁厚、知恩图报的君子,如果人人都这样心存美好惜缘感恩,这个世界一定是惠风和畅,近悦远来。

       李建设先生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却从农村艰苦的环境中走出来,由一寒门学子成长为优秀的作家。然而他并不是一个命运的宠儿,工作之路充满了坎坷和变数,可以说他的每一步脚印都浸透了拼搏的汗水。李建设事业有成后,他的业余时间却不是迎来送往,觥筹交错,而是静心读书,埋头写作,最终积累出了这本厚厚的《澧岸听风》……“读书,能使穷人变富,富人变贵”,李建设先生很推崇这句话,而且也用亲身的实践验证了这句名言。纵观李建设先生的成长经历,可以说不啻是一部感人的励志剧。这一切,与他多年来勤奋努力、孜孜不倦地坚持学习是分不开的。他这种永无止境、锐意进取的为学精神,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李建设先生笔下的文学故乡,已经不是他童年记忆里的那个原生态故乡,而是站在社会、历史和人性的制高点上深情回望故乡后,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以独特的美学视角构建和塑造的一个虚拟的文学故乡,一个蕴含了国家、民族和社会丰硕文化内容的全新的“家国故乡”。这个虚拟的文学故乡,远比童年记忆碎片里的那个真实故乡更为博大、更为丰富、更具人类审美价值。千百年来,故乡文学已经成为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咏歌百代,久唱不衰。建设先生的故乡就是一个厚重的文学符号。 

       故乡是什么?是祖辈四处漂泊走累了停下来安家生根的河岸或山脚,是作家生于此长于斯魂牵梦绕寄存心灵深处的精神家园,是一生奔波行将就木之时决然选择的最后归宿。正是在这块曾经留下太多记忆的土地上,铭刻了他们或苦或乐、或悲或喜的丰富童年,留下了李建设人生最宝贵的金色年华。

       故乡犹如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长久指引着那些负笈远行的创业者的脚步。莫言说: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紧密相关。故乡的青黛远山,绕村而过的溪流小河,弯弯曲曲的乡村小路,“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绿色的菜园满坡的麦浪,还有故乡的明月和朝霞,霏霏的春雨和冬雪,无不都会成为一生难以忘却的清晰记忆。“一片风景就是一种心理状态”。湖南作家于怀岸说:“我从很早,青少年时期就离开湘西,中间也回去过,甚至呆过很少时间才又出来,但我对湘西还停留在小时候和青少年时的印象,我现在写湘西的一些题材大多也是用孩子或者青少年的眼光来看湘西的。”追忆故乡那些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还有那些鲜活的故事、丰满的人物和古老的传说,就构成了文学作品最生动感人的丰富内容。

       纵观中外文学史,以故乡为题材的文学创作经典名著代代叠出,咏唱不绝,故乡文学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史学地位,拥有了无可替代的文学价值。故乡已经作为一个悠久靓丽的文学符号载入了文学史册。

       在华夏民族文学史上,以故乡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源远流长,经久不衰。《诗经》中的《卫风·竹杆》和《邶·泉水》细致描写了一个卫国女子嫁到异国他乡后,深切思念故乡的父母和兄弟,不时回忆儿时嬉戏的“卫女思归”的情景。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豪放展现了一代帝王强烈的思乡之情。陶渊明的《田园归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映照了文人墨客的思乡情结。唐代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戴叔伦的“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等数以千计的诗辞歌赋无一不是思乡佳作。故乡是挣脱不了的岁月,是一支永远牵在手中的风筝,剪不断,理还乱。故乡很远,也许相隔千山万水;故乡又很近,就在心里梦里,是一道至死都不能抹去的烙印。

       故乡的生活印记是最深厚的文学土壤,是文学创作灵感的源泉。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大批左翼作家的文学作品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艺术创作的巅峰。茅盾、沙汀、张天翼、柔石、萧军、萧红、丁玲等都在远游他乡后完成了自己的文学经典,写出了他们一生堪称优秀的文学作品,文学理想与艺术审美达到了较完美的统一。他们的那些文学作品,无不深深打上了他们故乡生活的烙印。在他们的文字里,总能读出浓厚的故乡情结。鲁迅的小说名篇《故乡》,以一种特有的沉郁之美,细腻展现了他离开故乡之后的悲伤怀念。绍兴是鲁迅的故乡,他用近乎残酷的目光重新审视久远的故乡,以消解心中本已淡然的乡土情结。在他飘泊异乡五六年后,怀着“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的心态再度开启记忆中的故乡,浮现在脑海里的首先是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活泼的少年闰土和豆腐西施杨二嫂,还有獾猪、刺猬、稻鸡、角鸡、鹁鸪.......一切是如此的清晰可亲,那就是他回忆中的故乡。沈从文的《湘西》、《边城》、《长河》等,表现了一个来自湘西的“乡下人”寂寞的审美情怀及执著追求。湘西的土地和人民哺育了他成长,赋予他艺术的生命,使他以湘西故乡的人事景物风俗习惯为题材,写成了许多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优美散文和小说,描绘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湘西社会风俗画。“农民诗人”臧克家诗歌中的“老哥哥”,“六机匠”,无不都是他早年山东诸城故乡真实的人物和故事,故乡童年的故事和传说伴随了他八十年的创作实践。

       当代文学中,以故乡为题材的优秀作品更是层出不穷。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诗人马新朝说:“故乡是我创作的底色,那是生命的底色,是我们民族的底色。我是喝着家乡南阳的涧河水长大的,印象中,涧河水特别清凉、明澈、甘甜。夏天,成群的孩子整日泡在河里摸鱼、捉虾,回想起来,那种乐趣就像一杯美酒,珍藏的时间越长越觉得甘甜,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的一草一木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我觉得,一个中国作家或诗人,乡村经验尤其重要,乡村经验是一个中国诗人应该站立的地方。”著名作家周立波以故乡湖南益阳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汪曾祺以故乡江苏高邮为背景创作的“故乡系列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等,故乡痕迹突兀鲜明。生于商州的贾平凹,仅仅在故乡生活了十九年,但却始终难以割舍对故乡的依恋,虽然已在城市生活了三十多年,但他的绝大部分作品仍以农村为题材,倾情表现农村的风物人情、人物命运以及社会变迁,把自己对故乡的一腔深情融化在作品中,以文化人的视角展开对农村社会的深沉思考。

       每个作家的风格、创作和他故乡的生活场景密切相关。童年、少年与“故乡”建立起来的血肉联系,那是一个人一生都无法摆脱的精神羁绊,“亲不够的故乡土,恋不够的家乡水”。这是一种模糊而悠长、强烈而复杂的精神眷恋,一种难以割舍和抛却的强烈人文情怀。这样一种情怀必然融入到文学创作中,渗透到故事、人物、背景、社会生活的血液里。冯骥才说:“故乡的一切,自然都会化为作家笔端淌出的文字来。”故乡更像是无形的精神财富,更多的时候,不是作家对故乡魂牵梦绕,而是故乡会在不经意时,悄悄溜进他们的梦中,流淌在他们的笔下。

       故乡是人类永恒的集体记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念故乡是一种美妙的人类情感宣泄。刘欢的“弯弯的月亮”、费翔的“故乡的云”、李谷一的“乡恋”,听一千遍一万遍,仍然会沁人肺腑,令人荡气回肠。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故乡的河,那是永远流淌在心中的河。“故乡符号”作为民族的集体记忆,将会长久地驻足文学殿堂,辉煌瑰丽,光耀古今。

       故乡,是一座遥望千年的绵绵群山,是一个黄沙飞扬的黄土高坡,是一个道路泥泞的偏僻村落,更是一个视野狭小的闭塞世界。在这个极为有限的生存空间里,目力所及,空旷而寂寥,荒凉而清许,贫穷而落后。落后的故乡与人生的理想,总是有着太遥远的距离,总让一颗颗年轻骚动的心失望和迷茫,甚至愤恨和忧伤。“你整点行装,开始人生的远征,那一刻,故乡被你的目光拉长拉远。”

       逃离故乡是文学理想的勇敢选择。面对“非常痛苦”、“非常苦闷”的农村生存现实,举目四望,前程渺茫;展望人生,心灰意冷,感同身受的是穷困、饥饿、苦难、愚昧、闭塞、荒漠,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逃离。走出故乡去他乡,背起行囊走四方,“离开熟悉的地方,离开熟悉的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寻找”,几乎就成为一代又一代学子少年孜孜以求的梦想与向往。他们做梦都在想逃离故乡,恨不能插上翅膀,立刻飞去远方,从此远离“恨不得咬一口”的令人伤心愤恨的故乡。莫言说:“十八年前,当我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高密东北乡贫瘠的土地上辛勤劳作时,我对那块土地充满了刻骨的仇恨。它耗干了祖先们的血汗,也正在消耗着我的生命。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比牛马付出的还要多,得到的却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凄凉生活。夏天我们在酷热中煎熬,冬天我们在寒风中颤栗。一切都看厌了,岁月在麻木中流逝着,那些低矮、破旧的草屋,那条干涸的河流,那些木偶般的乡亲,那些凶狠奸诈的村干部,那些愚笨骄横的干部子弟……当时我曾幻想着,假如有一天,我能幸运地逃离这块土地,我决不会再回来。”

       文化的荒漠、知识的缺失更进一步促使年轻的“他们”决意走出故乡。“40万人口的故乡竟然没有一个图书馆,唯一的新华书店里却堆满了学生考试必备的辅导书,最缺的就是那些启发思维的书籍。”故乡观念太落后,文化落差也太大,愚昧、颓废、庸俗、迷信等大行其道,延续了数以百年的传统生活方式及精神状态,更是无法忍受,令人压抑窒息。河南籍著名作家阎连科带有自传性的“瑶沟系列”,着意描写了中国社会底层艰辛屈辱的人生挣扎:过年都吃不上一顿白面饺子,一个村供不起一个高中生。伏牛山麓的苦难乡村,构成了他文学天空黑云浓重的层层阴霾。1919年,一代伟人邓小平15岁离开故乡四川广安,直到1997年驾鹤西去,78年间,他的脚再也没有踏上过故乡的土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自贡灯展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邓小平在船上观看,一旁采访的四川电视台记者也是广安人,他问小平:这么多年,您就没想过回乡看看吗?小平摇头说:“我怕。”逃离故乡,会有太多的理由。选择逃离,寻找另一个精神家园则是义无反顾。

       遥远的他乡是一种诱惑。诗人汪国真有句名言: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熟悉的地方没有新的风景,残存在脑海中的是旧的风景。”文学创作,需要一个广阔的自由空间,需要一个博大的社会舞台。而狭小的故乡,却不能给予这样一个绚丽的舞台。生于斯长于斯,长久的平面凝视,切身的痛苦体验,令人生厌的生活场景,都被自己的步履踏平。故乡太小,让人看不到外面广阔的天空,“一点生机都没有!灰朦朦的天,灰朦朦的地,灰朦朦的房子和空气。”青山明月也已兴味索然。精神已经疲惫,激情也已不再,情感更已淡漠,甚至愤青过的一切也不再能够激起愤怒,迫切需要寻找另一片风景。渴望逃离,走向漂泊成为来自心灵深处的狂野呼唤。

       众多的小说、诗歌、散文作家纷纷把“逃离故乡”当做创作的主题,怀着极度的伤感和惆怅的情愫去述说这种背井离乡,诗意展现从南方到北方四处漂泊的“一个人的战争”。为什么会选择逃离故乡?因为对故乡的绝望和愤恨,也因为心灵的背叛与挣扎,总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把逃离故乡当做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期望着到“别人的领地”拼搏奋斗,期盼着到那里扎根、开花、结果。“大年初二,逃离日思夜想的故乡,重新踏上返回深圳的路途。”外面的世界强烈召唤着青年男女们,激荡着他们一颗骚动的心,诱惑着他们奋不顾身奔向遥远的他乡,寻找自己的人生理想。这种逃离,不仅是躯体的离别,更是精神的叛逆。二十世纪初著名作家周建人在《别了,故乡》一文中写道:“老房子已经住了100多年,搬家无疑是一件庞大的系统工程。卖房的消息早已传了出去,大家都知道,又一个大户人家败落了。”其伤感之情溢于言表。河南新乡是作家刘震云的故乡,故乡构成了他小说的重要内容。儿时生活的困顿迫使他长大成人后选择了逃离故乡,大步走入了喧闹的城市。只是在城市生活了多年之后,他又猛然发现了故乡的真和美,遂拿起笔来恣情肆意地讲述故乡的人物和故事,于是有了《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等大批怀乡作品的问世。“写作就是回故乡”实在不失为一个精到而绝妙的概括。

       建设先生的回望故乡是从原生态故乡到文学故乡的超越。“故乡文学”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学现象,具有了广泛的社会认同感与时代价值。沈从文说:“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建设先生笔下的故乡并非仅仅是自己的家乡,故乡是一个远比家乡更为厚重的生命印记。囿于家乡那块狭小的土地,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局限,闭塞环境的羁绊,思维认识高度的制约,也许很难写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感、能够承载社会历史价值和人文意义的优秀文学作品。山村无大家,僻地难辉煌。跳出家乡有限的狭隘视野,站在一个视角广阔的巨大空间,凝眸回望那个承载着悠远历史的故乡,故乡文学才能完成最后的华丽转身。从逃离故乡到回望故乡,再到文学故乡,这是一个作家文学创作的历史轮回,也是从原生态故乡到文字故乡的路径选择。建设先生的《澧岸听风》是站在历史、社会和人性的制高点上,对童年故乡的深情回望,是对曾经的生活场景的哲学反思,是原生态故乡的提炼升华。

       建设先生的文学故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虚拟的故乡世界。反观中外文学史,众多伟大不朽的经典作品,几乎都是以回望故乡的全新视角去讲述故乡的故事和历史,再现故乡的人物和传说。文学的意义在于发出个人的声音。作家对故乡的回望,绝非是记忆中故乡场景、风情、人物和故事的简单再现,而是故乡记忆繁纷生活的重构。中国画技法在这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画造型并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构图上不是立足于某个固定的空间或时间,而是以灵活的方式,打破时空的限制,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法则,重新布置,构造出一种画家心目中的时空境界,风晴雨雪、四时朝暮、古今人物可以出现在同一幅画中。建设先生笔下的故乡,已经不是原生态故乡景致的简单复制或拷贝,更不是简单的情景临摹,而是一个艺术化了的虚拟的文学故乡,是一个更为真实、更为瑰丽、更为良善、更为丰富的文学世界。 

       只有站在社会和人性的高地上,一次又一次回望故乡,才能发现故乡之美,故乡之真,故乡之善。当你离开时,故乡巳不再是你的故乡了。梦魂牵绕的只是梦中的故乡。席慕容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幽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他们把故乡被打造成了一个美丽的桃源,一个纯净的心灵港湾。在作家笔下,或许那满街的狗屎,一脚的泥泞,灰黑的老屋,粗俗不堪的村姑等等早已不见,仅剩下“家乡是一汪清泉,干净、清凉、柔和,没有都市的喧嚣和浑浊。”建设先生的《农村电影场儿》《习楼二簧戏》《诗风书韵带雨来》是那样的坦诚、质朴和充满人性。我从他的书里看到的是一股纯正刚烈、执着豪放的中原之风。他笔下的故乡是如此的清澈而宁静,字里行间无不是满目春色,日丽蓝天。  

       建设先生笔下的故乡,其实是一个被心灵放大了的故乡,是整个国家的缩影,是认识国家与国民的起点。哈佛大学著名学者王德威认为:故乡“是自特定的空间中追寻历史的痕迹,从时间的洪流里淘洗‘故乡’的精华”。建设先生的文学故乡承载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厚重的特定时代与社会的全景图画。他把这种风俗图写得越淋漓尽致,离自己的故乡就越远;离大众的心灵世界就越近,离原生态故乡就越远。鲁迅笔下的绍兴,老舍的故乡北京,萧红壮阔的黑土地,陈忠实的“白鹿原”,汪曾祺的“高邮老家”,陆文夫的苏州小巷,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无不都是国家、社会、民族、历史的缩影。他们塑造的博大深厚的文学故乡,岂是小小的原生态故乡所能包容得了的!1921年的鲁迅,用俯视的目光回望自己那荒凉、封闭的故乡时,不禁痛心疾首,并希望“以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注意”。于是,我们看到了“阿Q”精神,看到了在“咸亨酒店”里挣扎的孔乙己,看到了“鲁四老爷”家中走投无路的祥林嫂,看到了那个“从小和我一起长大”却日益陌生的闰土哥。在“鲁镇”的这些人和物中,人们感受到的不是对家乡的思念,而是一个时代的压抑和悲凉,更是鲁迅无声的呐喊。  

       那个曾经愚昧落后的原生态故乡,殷殷回望之后,经过建设先生的精心创作,脱胎换骨,凤凰涅槃,获得了新生。原生态故乡的人物、故事和景致已被彻底打碎,作家按照自己的审美方式,揉进众多的其他文学元素,包括民族的、城市的、社会的、国家的甚至是世界异域他乡的,并大量融入了作家个体对人性及社会的主观深刻感悟和理性思辨,最终演绎变幻为包含多种文化元素的浪漫或现实的精巧故事。故乡由肮脏变得洁净,由愚昧变得智慧,由丑陋变得美丽,由狭小变得宽广。从而,原始故乡经过华丽的转身,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美轮美奂异彩纷呈的文学故乡风情大画卷,如此的美丽鲜亮,光彩照人,如此的感天动地,流芳千古。我读建设先生的文章,印象比较深的是他写了一篇名叫《总把叶邑作汴州》,表达着他对“故乡”的一种怀念和赞美的情愫。文字亲切真诚,我忽然感觉到他的故乡原来一直这样美丽着,而且还会有更加辉煌美丽的明天,文章里对故乡寄予了美好的期望与祝福……

       建设先生的《澧岸听风》是一本很精美厚重的书。打开书,很合我的胃口。我原本就喜欢简单从容的生活,所以,我精神一振,静静读之。我没有刻意去读作者的简历和序,我只想从作者的正文中,用我自己的目光和方式去读他的人生经历,读那些改变命运的际遇,读那些刻在乡村里的印迹,也读故乡背后的故事。

       对于故乡,也许我们一生都走不出乡音与乡愁,随着作者朴质的文字走进作者笔下的那个世界,我如同行走在熟悉的田野上,感叹作者对故乡有着这样一份悠长难忘的情致。

       曾经因为害怕乡村里的偏僻清贫,曾经我们向往都市的繁华和喧闹,如鸟儿一样拼命想飞出山林,无数次幻想过外面精彩的世界是多么美妙……如今,行走在城市的街灯里,却如此深切的怀念乡村里的宁静和纯朴,故乡是心底最温柔的牵挂与思念。

       我经常做这样的梦,等我老了,我要回到大山深处的鳌头村,隐归田园,种花养草,回忆人生,尽情享受那里没有污染的阳光,空气和水,珍爱大自然的本来颜色,直到叶落成泥……

       从《澧岸听风》,能看到建设兄人生路上留下的一个一个坚实的脚印。他的《银杏翠竹映古寺》《董寨霸王鞭》《西唐土地穿乡行》记录了乡村的生活,那么多真实的记忆,那么多熟悉的感受,都蕴藏于字里行间。

从建设这些细腻朴素的文字中,我找到了似曾相识的记忆,惟一不同的是,我带着眷恋和梦想离开那个山村的时候是在一个美丽的秋天,依依告别大山深处的家园,和风中挥手的母亲……

       建设的故乡,不单是以水美而出名,朴质中透着富贵之气,让人流连在她的身影中,不会忘记。

       水清则无鱼,我家门前也有一条河流,细水长流,很少见鱼儿游动,而螃蟹是却多得密密麻麻,记得小时候我也挽着裤脚,赤着脚儿,翻开鹅卵石,去捉螃蟹,却被吸附在小脚背上的吸血“蚂蝗”吓得大哭起来,以后再也不敢下河了……现在想来依然心有余悸。

       建设对家乡的风土人情作了详细的介绍,读他的文字,让我怀念故乡,惦记故乡的山水,还有对那里的风传统俗,如此种种记忆……

       正应了一句老话,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是啊,乡村的那边是一个纯净而美丽的世界,建设把最真的情感,最亲切的文字,献给了养育他的那片山水,献给了他记忆里的村庄,献给了永远的故乡、家族和父母亲……

       读《澧岸听风》,我读到了建设先生的一番感慨,就理解了文章一开始就对美丽的家乡进行了赞美,是因为他对故乡情有独钟,赞美不喋,所以“我”爱屋及乌,才对叶县这么热爱,她足可以与我的故乡媲美,故乡是单一纯洁的美……

       建设先生一路走来的足迹,“文字”是楼梯,是桥梁,让作者爬得更高,走的更远……作者一直坚持在写作,怀揣着一个文人的梦想,用一支笔描写他丰富的人生,这让我想起一位文友的话:“把写作持之以恒,必有收获,文字在中国由来有用武之地的……”可以看出作者也是在这些与文字有关的经历中不断成长,以至今天回头看看,真该好好感谢生命里踩过的这些坚实的脚印。

       建设兄把最柔情细腻的文字献给他生命里挚爱着的父老乡亲,从流水一样清澈的文字里能读到大山一样的男儿强烈的责任感和他那颗豁达,宽容的心。

       读《澧岸听风》,心中忽然生出很多感慨来,感激建设先生,开阔了我的视野,让生活多了一些精彩,也多了一些收获,也感谢建设先生让我有机会来读《澧岸听风》,收获一地思想,飞扬一腔乡情。

       回望故乡,心情如此安静沉寂。故乡,在我从容地收获、欣赏和注视中,我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美丽,圆满和美妙。回头总结过去的岁月,生命中所有的遗憾,便可以轻轻地无怨地消融在冬季漫无边际的静寂之中,新年伊始,万物生机勃勃,让我扬起头,继续在阳光下行走。 以“故乡”为原点,视角穿透自己的故园童趣,翻越自己的人生旅途,链接亦庄亦谐的乡人乡事,折射出与父老乡亲交往的心路历程和感怀教益,淳朴乡情洋溢于字里行间,恋乡情结跃然纸上,精神穿行力透纸背。与他的多色又沧桑的人生经历成正比,建设兄的关于故乡的系列散文不仅格外浑朴而厚重,而且还显露出深深的自信与明显的沉重。概览《澧岸听风》,章章都有重心、篇篇都有看点,这得益于他拥有的浓烈乡情、深切体验,更得益于他艺术的表现手法:青春陈词、零度叙述和反思诉求。

       青春陈词是《澧岸听风》的基本色调,也是建设先生关于故乡系列散文的特质之一。建设出生贫困乡村,童年的苦难积攒了太多的质朴内核和文心灵气。彼时,走出乡村只是他童年的梦想,却也成就了他丰富的草根素养。一物一人,人在物中;一事一理,理在事里;一文一议,议在文内。每每从容陈词,篇篇美不胜收。“虽然我们走遍世界去寻找美,但是美这东西要不是存在于我们内心,就无从寻找”(爱默生语)。

       诚然,山民的底气、书生的骨气,以比较柔软的辩证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建设先生的青春陈词自然匠气,情感浓烈,并具有悲悯情怀、怀乡情结,文风超脱,尤其显得真挚勤勉。得益于青年的朝气和文学的梦想,使得建设先生故乡散文创作具有正确的认知和独特的思想,文体上日臻取向雅俗共赏。青春陈词使得他的散文充满朝气、温情,表达对理想的构建和人生世态的思考,对人的描写、对物的描摹,常常寥寥数语就能抓住人的魂灵和物的神韵,可谓散文笔触、小说情怀。从而使得这些散文作品不仅直截了当,角度逼直,行文也给读者以亲切感,作品的艺术张力往往直抵读者心坎。

       零度叙述是《澧岸听风》里大多散文篇什通用的行文技法。哲人云:心灵往往不在它生活的地方,而在它所爱的地方。建设走出乡村以后,须臾不敢忘却父母的养育之恩、故乡的养育之情,所经历的沧桑并不妨碍他的心灵抵达故乡情,他深深懂得:心灵美比外表美美丽,外表美只不过是外表,心灵美虽然看不见,但可以感受。因此,他的系列故乡散文行文显得毫不掩饰、从不虚构、永不矫情。无论写人,还是状物,在行文上,从柔情脉脉的柔版,到热情焕发的快板,直面叙述、温情表达,酣畅淋漓;在文风上,从来龙去脉到起承转合,将每一个事件,哪怕是每一个细节,都诠释得极其详尽完美,给读者提供了从未被重视的乡情民意观察视角,让读者尽享纯正体验,分享审美情趣。

       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与大多数写景散文不同,建设的这些写景散文,首先赐予大自然浓烈关切情怀、善于“贴着”大自然写,使得大自然在我们面前是无蔽的、灿烂的,大自然变得温情脉脉起来,丰满的质地洒满地平线。总之,他这些散文通过零度叙述,一系列故乡人物矗立在我们眼前,故乡如画的风景犹在我们面前再现。

       建设从乡村到叶县县城,踏平沧桑,一路如歌如泣。毋庸置疑,他的人生经历为其散文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个人经验、社会阅历、厚重沧桑和内心检视。同时,也促使他对自然和社会、现实和历史、当下与未来进行了一系列探寻,用多重视觉和视角观察生活。他叙述的对象和客体真实,他的叙述方式和特色是温情,使得他的散文创作视野开阔,以故乡为出发点却不局限于故乡。建设的散文,无论写人,还是记事、纪实,更注重接受现代与后现代文学的影响,将个体经验和社会变迁、人类处境并置处理,是故乡与沧桑、存在与虚无、现象与本质惬意重新构建和延伸。这些散文着眼细节,善于运用大量风俗民情营造色彩斑斓的意象,体现出丰富的张力。零度叙述使得长伟的散文风格温情脉脉、婉转悠扬。

       《澧岸听风》第三个特质是反思诉求。迪亚娜夫人有过这样一句名言:“爱就是忍受痛苦,被爱就是引发痛苦。”建设关注大自然、热爱并赞美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把爱的眼光深入到万物的生长脉络,延伸到大自然的内核。这样的写作形式源自于他的善心底层、爱心底线,因为他的系列故乡散文创作坚持了一个传统文明守护者的立场,坚守一个作家的行为操守基质,基于理性正义而表现出独特的烂漫式的童贞眼光,以及反思现代性的审美诉求。因此,他的系列故乡散文,往往将无可遏制的内心独白发展成感人至深的书写艺术和美学思考。

       故乡是美的,美在明月中;故乡是美的,美在乡音里;故乡是美的,美在一草一木;故乡是美的,美在情感里。当别人不理解你对故乡的情感时,你就细细品味、独自享受吧,因为那时候,故乡是属于你一个人的。在建设眼里,最初的乡愁和望乡的滋味,当然是被送别的目光点燃的。渐行渐远的是燃烧的乡愁,渐行渐近的是立体的思乡情结。拥有距离,距离让乡愁有了长度;拥有思念,思念让乡愁有了高度;拥有比较,比较让乡愁有了宽度。拥有乡愁,真苦涩,幸福的那种;怀着乡愁,真幸福,苦涩的那种。

       把散文创作由故乡的具体层面,一步步推向思想与精神的广袤空间,把自己深深切入读者阅读领域,把思乡之切、望乡之念、回乡之情、入乡之趣,导入到怀乡之愁、报乡之门,这既是建设先生散文艺术的不凡功力和过人之处,也是《澧岸听风》所要表达的和最有价值的要义所在,更是建设先生关于故乡系列散文的审美领地,一如泰戈尔所言:“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建设学养深厚,涉猎广泛,文学功底非常了得,运用文字的方式驾轻就熟。他的文章,大气中透着沉稳,细腻中透着才气,流畅优美,潇洒自如。看似信笔写来,却是才情挥洒,真情洋溢,同时又弥漫着一缕缕浪漫气息。他有一个温馨的家庭,他的成功,与背后有一位无私奉献的好妻子分不开。作者饱蘸浓浓的真情,用极其优美细腻的文笔,既是真实质朴的生活散文,又堪称文采斐然的纯粹美文,这种美,不仅体现在文字的空灵与诗意,更体现出心灵的意蕴与深邃,让人从中领略出一种高雅的意境,一种浪漫的情怀,一种人格的魅力。所以每每沉醉其中,我都非常感佩建设兄深厚的文学功底,并深深怀念那些远去的清纯时光,和那个年代刻骨铭心的难忘印记。

       建设兄让人更直接地触到内心深处热热的脉动,这些篇章里没有一句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人间最美的温情……我喜欢这样的文字,它大气磅礴,能够感受到一种胸怀;它正气高昂,能够提升一种精神;它低吟浅唱,能够听到文字深处的美妙回声。

       建设先生的文字是向上的,昂扬的,充满正能量的。读他每一篇都能感受到他独立的思想,正直奋进的人格力量,纯真如火的生活热情。他把浓浓的情感寄情于家乡的澧水河畔,一路行走一路歌唱,与澧水共谱一曲温暖的歌。

       捧读《澧岸听风》,也是在品读建设兄精彩的一生,每每掩卷之时,总能回味到一种让人难以一言以蔽之的重量感,一份凝重的深情。

       《澧水东流去》和《夏李溯源》 是两部充满了乡土情韵的散文集。

       在散文这个文学创作的大花园里,乡土散文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某些式微迹象,可它依然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一大批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作家。也就是说,我们对于乡土散文的生存现状和前景,不必过于悲观,纵览当下的乡土散文,我们确实发现乡土散文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它在散文这个文学创作的大花园里不是阳春白雪而是下巴里人。但要看作家是否有真情写出变化着的乡土,是否写出了过去的乡土生活的余味,是否有切身的生命感受和发自内心的爱与感恩。李建设笔下的乡土风情、乡村人物,无不充满感情色彩的,或叹,或哀,或赞,或喜,带着深深的感恩和敬畏。

       李建设乡土散文的立足点,写山水,写村寨,写人情,写乡情,写亲情,写绿树,写青草,写庄稼,写衣食住行,信手拈来,有鼻子有眼,一写就能娓娓道来。这酣畅淋漓的写法,让我们确实读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风有雨有幸福也有痛苦的乡间,不仅有了湿漉漉的线条分明的轮廓,还有了那么一点隐隐绰绰的魂魄,于字里行间流水一样淙淙流淌,涌动着浓浓的留恋和淡淡的乡愁,很柔和,很细腻,很温暖,很质朴,有局部的精细,也有整体的豁达。读起来像酒一样让人醉,极像漫步在落着细雨的乡村小镇。

  李建设的乡土散文,区域的独特凭着这里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发展理应得到在别处不可预见的效果,在这块土地上出生成长但后来走出去的人,他们或许更具代表性,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前后两种变化或许更具说明力。真正高明的文学创作以及一切艺术创作,都缺少不得反观生活这一环节。如果缺少了这一环节,只是一味地反映生活,如此说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同样适用于艺术创作。忠实地反映生活,是最基本的创作原则,但需要在此基础上,将这种生活摆放到更为广阔的生活舞台里去打量和审视,并对此作出自己独特的判断和思考。这是乡土散文的视野问题。

  乡土散文语言表述独树一帜。土生土长的语言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要拒绝拿来主义,不能全篇都是土话。当然也不排除使用土话而把文章写得相当漂亮,与之相匹配的语言也应该是越朴素越好,越能感染人和打动人。李建设的散文《夏李恋,关帝情》用了大量的夏李方言,很好地体现了夏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俗,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优美的夏李风情画。

  李建设写出了对故乡的热爱和对乡村生命的敬重,写到了故乡人物的悲苦坎坷的生活,展现的是故乡人豁达、快乐的人生观,表达的是作家对故乡人骨子里的坚韧精神的敬重;展示的是故乡人安贫乐道的生存哲学;叙述的是故乡人的质朴、真诚、善良和智慧;流露的是他对故乡语言的依赖和固执的坚守,这看似一种传统的思维,却见出了李建设对乡村之文脉的留恋,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乡土的热爱、依恋,甚至还夹杂着些许无可奈何的慨叹,以及对在经济大潮中即将变得似是而非的淳朴乡土人情的极力挽留。通过他的描绘或讲述与之有关的人或事来展示故乡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让读者在感性的文字里感悟到了理性的力量。一句话,以散文记录心灵的轨迹来感悟生命的同时,也折射出时代的变革,使他的散文创作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证明他的散文创作已经超越了朴素的叙述和追求灵动中见深沉的创作风格。

  真正的乡土散文,是让我们在阅读之时就能强烈地感觉到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体会得到乡村生活的那种咀不尽嚼不烂的韵味,那种隐忍、宽容、明亮甚至是富有悲剧性的乡土精神。这就需要作家本人对乡土生活有着切肤般痛楚的体验,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有着见微知著的思考。写起来做到字字句句落到实处,没有一句一字是多余的。通过叙述,把乡土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生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表现艰辛的幸福与难以抑制的痛苦,当然也可以表现迥异于城市喧闹的自然宁静。写出乡土散文的沟壑与裂纹,写出乡土散文的挣扎与抗拒,写出乡土散文的希冀与憧憬。

  写乡土散文,不能面面俱到,不如钻死胡同一钻到底,写别人没有写过的,写别人不可能写的,认识自身的优劣,扬长避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叙述方法和创作风格,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乡村是什么?乡村是一种包孕了多重因素的文化符号,它既是童谣,是梦,是儿歌,也心灵的港湾、温馨的回忆。在中国古代社会里,“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村是与庙堂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存在。那些身在庙堂之上的文人墨客们或者是像陶渊明一样退隐,或者像王维一样为了进一步升迁积蓄力量。有过“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体验,他们才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与自得。就是在现代社会里,乡村依然是与城市工业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存在。城市代表着大机器工业化生产,优渥的物质生活条件,我国21世纪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城市人口、小城镇人口要达到多少多少。正因为乡村与城市的不平等性,通过各种方式向城市辗转挺进的乡村人口才会越聚越多。君不见每年的高考中,农家子弟是如何拼着命地游往城市的岸头;君不见每年的春节过后,那些被城里人称为“农民工”的人是如何扛着大包小包匆匆奔跑在南下打工的铁道线上……事例种种,不胜枚举。然而,有一点是许多人的共识:乡村生活自然、宁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似乎没有城市生活的杂嚣而烦乱;乡村里人际关系的简单、纯朴,似乎没有城市里的勾心斗角与尔虞我乍;乡村里空气清新、食品绿色,似乎没有城市里的环境污染、空气浑浊……因此,对于那些生存之境在城市、生命之根在乡村的准城市人口而言,回忆乡村某种意义上便是对现实的生活的批判,因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全是建立在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上;对于那些仍然在向城市挺进的旅途之人来说,当他们在整理行囊的时候,回忆乡村便成为其最好的安神剂,因为今天心灵的休息,便为明天的上路提供充裕的能量。

       在我国现当代文学里,乡村文学的主题更多是是承担对于现实社会的批判,承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现代作家沈从文在“湘西系列散文”里竭力描绘湘西地貌风情,表现人与人的自然关系,其实质上是作为“乡下人”的作家对于现代城市文明的心灵拒绝;而当代散文作家周同宾在开掘乡村题材时,已经注入了“五四”精神,体现了作者对乡村人生“哀其不争,怒其不幸”大胆批判,全然超脱了肤浅的乡情、乡思。在时代的列车到达当代的市场经济社会后,作家们的写作个性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所有的作家均在叙述乡村生活,读者会由于题材的雷同而产生厌烦;如果作家们都在忙于倾诉个人“欲望”,表现出对于城市消费文化的极大热情的时候,有一个人坚持书写乡村,那么这个人可能就被媒体关注,这个人也极有可能成功。李建设先生当年一直在“一个人的村庄”里默默地刨土种地,在广种薄收中煎熬日子的时候,深切体会到了乡村生活的艰辛,他写其最为熟悉的“夏李”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写“夏李”的人事风情、四季生活。对于《澧水东流去》而言,它有这样两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曰“真切”。散文本来应该是最真实的文本,但是长期以来当代散文写作中弥漫一种“虚假”的氛围,一些写作者为了追求所谓的“意境”,而不惜任意扭曲写作对象。就拿乡村生活而言,仿佛都是人间天堂,都是“海市蜃楼”,可现实的乡村生活如何,只要有一丝乡村生活经验的人、只要有一丝良知的人绝不会产生这样的判断。李建设的《澧水东流去》,以《人间灯火正璀璨》等29篇精美的散文,还原乡村风景,流连乡里人生,寄情乡土乡风,充分表现出了一位基层作家的认真与细腻。如《古柏千年荫后人》《山村又闻稻菽香》《柴米油盐酝诗情》等篇有点像国画那样散点透视的构图,似乎在漫不经心之间交代了乡村人的生活状况。而这种生活状况,似乎就是有过乡村生活经验的人们所经历过的那一幕幕场景。还有《身卧福地惠子孙》《金秋桂花香》等篇什,所描写的生活也似乎是我们这些拥有乡村生活经验的读者们所熟悉的。正如散文评论家喻大翔博士对散文之“真”阐释的那样:“‘散文的真’可分为五层次:一、对象的真,二、主体的真,三、时代的真,四、文化的真,五、人类的真”。李建设的这组“乡村散文”在“对象的真”这个层面上,又达到了“主体的真”、“时代的真”、“文化的真”、“人类的真”。

       二曰“鲜活”。鲜活者何也?鲜活就是对事物进行描摹与刻画的时候,使其达到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地步。在乡村散文的写作中,“真切”仅仅是事物真实状态的还原,而“鲜活”是融注写作者个人情感体验所传达出的一种新鲜与生动的阅读滋味。没有“鲜活”,“真切”只是简单的状态扫描;有了“鲜活”,山川景物、风土人情一下子就活泛起来了,仿佛有了生命力。要做到“鲜活”,必须把握这样几点:一是对事物敏锐的观察,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二是要有较为圆熟的语言文字表达功力,把所见者用生动的文字加以记录。对于李建设来说,他的人生在昆阳大地展开,他的情感在昆阳大地形成,他的一切的一切,全部是昆阳大地所赐予的,他与昆阳文化的亲密接触,自然在情感上没有任何隔阂。加之,他由乡入城,成为一个在生存境遇上的城市人,这就形成了其敏锐的观察视角,使其文字中有种“鲜活”的力量。这些生动而鲜活的乡土语言,恰倒好处地传达了作者的乡土情感。

       要写好乡土散文,就要好好拜读李建设在《澧水东流去》一书中发表的29篇散文,李建设没有把自己当专家学者、当导师牧师、当思想家,就是不把自己当散文家。把自己当专家学者的,总想在散文里放一些学术知识和信息量,比如历史、人文等,好像这样才既显得自己博学多才,显得作品厚重。结果是生搬硬套,生拉硬扯,生吞活剥。文字又冷又硬,行文又僵又死,内容又粗又糙,情感又虚又假。写自然风光的,往往卖的是导游图;写思想哲理的,往往上的是政治课;写历史文化的,往往开的是文史馆;写日常生活的,往往记得是流水账;而写时代现实的,往往喊的是大口号。把自己当导师牧师的,总把读者当学生和教徒。他们总想在散文里给你传经布道。于是,他变得喋喋不休,夸夸其谈。想把人的一生都难弄明白的道理,都在一篇散文里给你讲完。遗憾的是,这些道理往往他自己都弄不明白,却试图给读者灌输,灌输的结果是,读者被灌晕了。把自己当思想家的,总会在散文里谈黑格尔、谈孔夫子,谈宗教、谈禅意,谈天文、谈地理,谈哲学、谈人生。其知识无所不包,其思想无处不在。问题是,不少散文作者不是哲人,没有思想,他们的作品也就注定了假大空。

       李建设在《夏李溯源》这部新书中,通过《夏李的由来》《井深情长》等篇章,写出了他对故乡的深情厚谊。

       李建设是一个从乡村里走出来的乡里人,乡下有李建设的乡里乡亲,当年从乡里走出来的时候,乡亲们一再对他说,走出了乡下别忘你的根永远在这里。这些年来,因为乡情的萌动,李建设写起了乡土散文,他写他熟悉的,他体验的,他感受的,他参与的,他回味的,他经历的,他的童年和他的少年;写他的乡里乡亲豁达质朴大度的情怀,用很自然很平淡的白描手法来叙述乡亲们的激情如火的追求与向往,他们的故事深深刻在李建设记忆里,李建设的散文是他的真情流露,是李建设对于父老乡亲的真善美的赞颂,字里行间倾注着李建设的真情实感。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我读《老家旧事》

下一篇迟子建和她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