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反映苏联国内战争结束后经济恢复时期的优秀长篇小说。它以一个遭到严重破坏的水泥工厂重新恢复生产为故事中心,多方面真实地反映了苏维埃政权初期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道德面貌。
三年的国内战争已经结束。在同武装的反革命的生死搏斗中锻炼成共产党员的主人公格列勃·楚马罗夫从前线复员回到了家乡。在他面前的是一幅可怕的图景:田野荒芜,工厂停产,残余的白匪不断活动,技术人员犹豫傍徨,广大工人也处于基本涣散的状态,有的不但不上班,甚至还偷走厂里的机械零件做私活。见此情况,楚马罗夫万分痛心,但他没有灰心。他和厂党组织一起,用社会主义精神和革命理想教育大家,经过一段时间不屈不挠的努力,终于使干部克服了官僚主义,使技术人员重新树立了信心,使一些一时失足的反革命“悔罪归来”,工人阶级重新振作和团结起来了,水泥厂终于恢复了生产。
这部小说题名《士敏土》具有双关的意义。小说的主人公有一次说:“咱们是生产水泥的。水泥代表坚强的团结……水泥代表咱们,代表咱们工人阶级。”作者通过这部小说的情节,首先成功地表现了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力量和坚强意志。
《士敏土》还通过楚马罗夫同他妻子达莎的复杂关系提出了新型的社会主义的爱情和家庭道德问题。楚马罗夫经过革命战争的洗礼,在政治上更成熟、性格上更坚强了,但在思想意识中还有许多落后的东西。在他看来,妻子是他的附属品,妻子的任务就是生儿育女,照顾家庭。但是达莎在这几年的现实斗争中同他一样大大成长了。她最后终于离开楚马罗夫,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中,正是对丈夫封建的大男子主义的有力批判。这一方面的描写对于象俄国这样一个原来封建势力残余比较严重的国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来讲,显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长篇小说《士敏土》不仅题材重要,内容丰富,而且在艺术上也有一定特色。它结构严密,人物的个性鲜明。作者写的虽然主要是生产问题,但读起来仍情趣盎然,并不枯燥。高尔基在第一次读到小说时,曾经写信给作者说:“这本书在革命时期第一次牢牢抓住并辉煌地写出了现代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主题——劳动。在您以前没有一个人这样有力和如此出色地触及过这个主题。在我看来,您对人物性格的刻划也很成功。”"
夏陌2023-01-04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