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著 > 详情

伊菲莱涅亚

作者:拉辛

《伊菲莱涅亚》是法国剧作家让�拉辛1675年创作的作品。

收藏 分享

著作题解
相关著作
精彩片断
  《伊菲莱涅亚》是法国剧作家让·拉辛1675年创作的作品。
  拉辛悲剧的艺术特色:古典主义悲剧的典范
  (一)“三一律”原则下的情节特点:故事线索简洁集中,矛盾一触即发,事态迅速恶化。拉辛的剧作充满着恐惧不安感。大部分17世纪中期的文学,虽然在表面上风平浪静,非常克制,但内里却总是潜在地指向人性和社会隐藏着的黑暗。这种倾向的社会促成因是投石党动乱,这场动乱带给了人们内心中对人心残忍的恐惧和警惕,总是对文明和稳定充满隐忧,担心这个世界脆弱的表面完整一触即碎。拉辛在他的戏剧中,无论在题材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反映了这种恐惧和忧虑。拉辛剧作对“三一律”的遵从非常严格,也因此,他的剧作有一种幽闭感,一种危机遍布的气氛,整体设置像监狱一样不透风。拉辛戏剧严格遵从古典戏剧的“三一律”原则,亦即:故事发生在同一个地点,二十四小时之内,舞台上人物的行为动作都在主线之中,没有支线情节,出场的角色也很少,因此,戏剧往往甫一开场,就没有铺垫,直接展现矛盾,而随着情节的展开,剧情紧张感一路攀升,没有缓冲余地;这就给观众这样一种感觉——少量的人物被幽闭在一个不断恶化的世界中,被迫直面自己的欲望和雄心所带来的冲突,逐步地走向毁灭,不得喘息。剑桥学者Odette de Mourgues(1914-1988)认为,这是所谓“相关性的胜利”(the triumph of relevance),简言之,拉辛戏剧中所有的因素毫无冗余,任何的布景、情节设置和对话都指向同样的命运主题,像三十辐共一毂,全部同中心议题相连结,而无有斜逸旁出的枝蔓。
  (二)符合古典主义“简洁”审美的舞台布景拉辛的舞台布景也极其简洁,没有丰富的色彩,而是主要依赖光和暗的调节。拉辛遵从舞台上不能有肢体冲突的原则,但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剧作悬念感:首先,他经常让人物直接出场叙述可怕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他认为,观众的想象力可以重构恐怖,而且这种通过想象所构造出的恐怖感远比一个怪物直接站在他们面前带来的恐惧要深刻,同时这样的设置还可以让观众把精力集中在剧中人物的反映上;其次,他让人物利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人物思想和情感,例如,“脸红”、“心不在焉的眼神”。
  (三)符合古典主义要求的典雅精简的韵文语言1、拉辛的语言充满了内在的紧张感,又极其简洁有力,他在写作中所采用的词汇量也相当狭小,同英国的莎士比亚剧作形成鲜明对比——莎士比亚用词超过两万,而拉辛剧作中的词汇量却控制在三千词以内,这种狭小的词汇量,也使他的悲剧重点清晰而突出(关键词会反复出现,也没有太多的词汇来让观众分心,产生其他联想),往往有一种剥尽冗余之感,只剩下关键词语像滚雪球一般积攒动能,在悲剧的结尾处爆发——而这也是17世纪写作的总体倾向:反对“繁复”。其剧作采用的是法国传统诗歌的亚历山大格十二音诗(十二行诗),其押韵和抑扬格(iambic pentameter)的运用,比之英语格律诗更为严格,但这些格律规则变成了拉辛表达的工具,他所写的诗歌,其对称美总是看似要跨出界限,走向非对称,但却收束在规则之内,没有打破规则,这有点像杜甫和江西诗派拗律诗。他可以被称作为诗人剧作家,或者剧作家诗人,他完美地遵从了一切关于古典戏剧和十二音诗的规则,却通过这些规则来表现内在混乱的、缺乏规则的激情。2、拉辛的悲剧还经常使用独白或对话来展现内心世界,比较文学史家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在《悲剧之死》(The Death of Tragedy)这本书中评价拉辛:“一切都在语言中发生,一切发生在语言内部。那是一种法国古典范式特有的紧凑和庄严感。除了语言之外别无他物,而语言是正式的、庄重的语言,任由作者的驱遣,拉辛就这样透过语言,在舞台上展示了全部的行为。”(‘All that happens,happens inside language.That is the special narrowness and grandeur of the French classic manner.With nothing but words–and formal,ceremonious words–at his disposal,Racine fills the stage with the uttermost of action’.)拉辛的悲剧被称为戏剧诗歌,他的句子总是介乎话语和歌曲之间,充满音乐美感,很难翻译。优秀的英语译本可参考以下三位翻译者的译本:John Cairncross,英国诗人Ted Hughes和澳大利亚翻译家Julie Rose。

夏陌2023-01-04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