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请进来”教到“走出去”练

作者:网络     来源:网络     时间:2015-11-05
16463
在今年法国戛纳秋季电视节上播放的《小鸡彩虹》影片

  在10月落幕的法国戛纳秋季电视节上,由浙江传媒学院与天雷动漫联合制作、动画学院教师主创的动画系列片《小鸡彩虹》大受欢迎,7个可爱的小鸡形象萌化了一大帮老外,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日本等21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39场会议洽谈,该片将于两个月后在英国、美国、南非、尼日利亚、亚太等国家和地区发行。

  《小鸡彩虹》是浙江传媒学院在合作项目作品中全球商业化运作最成功的一次,也是产学研一体化特色办学的一次很好实践。“进一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促进特色化内涵发展,建设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国内著名的多科性、应用型、国际化高水平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彭少健说,这是学校的新目标。
 
  把专家名流请进来
 
  10月27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原台长胡占凡来到浙江传媒学院,给师生作了媒体融合的学术讲座。这次他的身份是浙江传媒学院的顾问、客座教授和研究生导师。据学校人事处介绍,目前共有45位行业和学界的名人学者聘签为学校的客座教授、特聘教授等。这是该校创新课堂教学的“名师高徒”试点班。

2015年10月27日中央电视台原台长胡占凡在浙江传媒学院讲座

  依托产业,创新课堂教学,融合实践实验,浙江传媒学院走出了“联手行业、特色办学”的新路。“名师高徒”试点班除邀请敬一丹、白岩松、张纪中、冯小刚、方兴东、鞠萍等名人大腕,给学生传授专业经验和职业规划外,还会邀请业界一线的知名毕业生定期重返母校课堂,为学生讲授一线新知和从业感受。每届试点班学生一次性就业率100%,绝大部分毕业生上岗不久就成为了业务骨干。

  除了试点班,小班化的独立设置实验课也越来越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与往年不同,今年开始实行“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通过导师的面试筛选,共开了18门公识课,选修的学生达358人。电影学院导演系顾肖联教授带的徒弟是8个大二大三的学生,因为学生自己喜欢学,几周下来,他感觉带起来很轻松。
 
  课堂教学的创新推动了该校一批特色专业的相继形成。目前40个本科专业中,特色专业占50%,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优势专业3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9个。

  鼓励学生校外实践
 
  如果告诉你,在博鳌亚洲论坛、亚运会、残运会等大型活动中,承担现场摄像和转播工作的,都是由浙江传媒学院的在校生完成的,你会相信吗?而且完成这样的大型活动已有100余场。这些学生从大二开始投身校外实践,所掌握的技术和熟练程度绝不亚于专业水准。
 
  据了解,浙江传媒学院建有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高端实验室和华东最大的演播大厅。在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浙江传媒学院那幢22层大楼格外引人瞩目——它是目前全国高校第一家覆盖面最大的校园实验电视台,不仅是教学的实践实训中心,还与杭州数字电视公司合作开设了“浙传视窗”点播平台,与下沙广播电视台拍摄制作定期的《下沙资讯》栏目等。这些与校外合作的节目,由800多名各专业的学生参与创作完成。类似的校外创作实践基地还有56个,其中省级实践教学基地26个、国家级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0个。

  从实践到创作,这几年学生佳作频出。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大四学生廉耀飞和同学们拍的DV作品《北京梦》荣获“蜕变2014十人十部高校导演扶持计划”,获得10万元拍片扶持基金。还有学生创作的作品入围“第十届国际影视院校学生作品展”,荣获“中国国际影像文化节”一等奖,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等。
 
  为鼓励和促进学生创作向多专业融合、校内外合作的方向拓展,创作出更有影响力的好作品,从今年开始,在学校层面扶持创作项目。今年10个学生的相关项目已立项,并给予创作扶持。对其他22个项目根据成果另行资助。
 
  开门办学多元合作
 
  今年3月,浙江传媒学院与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桐乡市政府、浙江华策影视有限公司合作创办华策电影学院,另外互联网学院也在筹办中,此前,该校与浙江广电集团合作共建新闻学院,这是校企合作的办学之外,又开拓了政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新途径,探索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
 
  此外,还积极拓展以境外资源与国际合作的办学渠道。英国百年名校考文垂大学在艺术设计领域已有150年历史,为了借鉴其先进的办学模式,浙江传媒学院与考文垂大学合作开办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另外,已有超过330名学生参加了考文垂大学的学生交流、双学位和研究生的合作项目。
 
  近年来,浙江传媒学院与海外交流与合作办学项目138项,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韩国等国家4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还分别与美国密苏里大学、英国波尔顿大学等境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赴国(境)外访学、交流、学习的教师与学生数量大幅增加,五年间,来校学历留学生人数增长13倍,初步形成了学校、学院、师生“三位一体”格局。
 
  浙江传媒学院校长项仲平教授说,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积极开拓国际合作资源,将进一步建立与学校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布局合理、学科对应、关系紧密的海外合作院校网络。

  创新教学硕果累累
 
  10月8日,爆笑青春偶像剧《哎呦,表演系》在浙江传媒学院开拍,不仅男、女主角由浙传学子担任,30多名学生也参与了表演和拍摄。拍电影、当演员这样的事,对于表演系2013级学生苑立若心来说已不是新鲜事。她在今年9月上映的电影《娘家人》中饰演了大学生高婷,至今已拍了20部片子。

  电影学院表演系2013级B组班主任崔家华今年刚接手大三班,她告诉记者:“B组班里16名学生,根据手上现有的剧本角色要求,至少有14人可以放出去演一号人物。现在不是我们在找戏演,而是我们在挑所演的角色值不值。”
 
  以项目化的产学研合作,积极构建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目前学校与全国广电系统合作,建有180多个产学研合作基地,与华数集团签订产学研全方位合作协议,与央视动画签订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项目,与新华社英语电视台签署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承办中国国际动漫节声优大赛等项目,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社会舞台和孵化基地。
 
  这些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不断涌现。由浙江传媒学院师生独立完成的《明月前身》《孝女曹娥》《盖世武生》《长生殿》等一批影视作品获得“金鹰奖”“美猴奖”“凤凰奖”等多项荣誉,其中高清数字电影《盖世武生》荣获第五届浙江省电影“凤凰奖”优秀数字电影奖、优秀导演奖、优秀编剧奖3项大奖,创下该奖项单部作品获奖数历史之最,并入选纽约中国电影节展映。今年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声优大赛中,包揽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表现奖和关注奖。
 
  近年来,浙江传媒学院依托产业,联手行业,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特色办学,提高了学生整体能力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成为全国高校“毕业生最具有竞争力、最受欢迎的传媒院校之一”。2014年获得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跻身“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网络,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哈利·波特、孙悟空等进中小学语文教材

下一篇只有“文学”是永恒的命名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