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读了孙犁的书 不敢干坏事”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时间:2014-08-01
14634


作家 孙犁
  孙犁是一个精神的家园

  有读者说,读了孙犁的书,不敢干坏事。这样的评价实至名归。
 

  很多读者都是通过《荷花淀》认识孙犁的。这部作品影响很大,成为其开创的重要文学流派“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孙犁的作品风格秀雅、隽永,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华北农村乡土气息。他的创作体裁涵盖小说、散文、诗歌、戏曲、理论著作等,受到读者的广泛喜爱。
 

  孙犁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文集:“我所有的,我的一生,都在这个不大的盒子里。”
 

  不少读者醉心于孙犁作品的朴素美。对于孙犁,很多读者都有属于自己的记忆和感悟。  
 

  孙犁出生于1913年5月15日,逝世于2002年7月11日,如今已经走过百年诞辰。他的一生经历战争、苦难、革命、政治动荡,在历史的颠簸中历尽沧桑。但是,他笔下的人物和文字却一直清新、可爱与生动,这是他的可敬之处。在那个年代,这需要巨大的道德勇气。有人说,孙犁是一盏灯,一面镜子。孙犁似乎是一个精神的家园。一百年过去了,他所写的那些人,依然和他一样有生命力。听说,如今一些年青的读者,在网上摘抄“孙犁语录”,这也许印证了他的作品的持久魅力。
 

  “我的一生,都在这个不大的盒子里。”这句话是孙犁在1992年的时候说的。还有一句跟话“就像我的骨灰盒一样”,这样的表白似乎意味深长。
 

  1992年,孙犁的珍藏本《孙犁文集》出版。他的心情激动而复杂。看着编辑抱着文集的礼盒走来,他心头一沉,想到自己的过去,一辈子读的书转化成文字,都装入眼前的这个盒子里,很是感慨,脱口而出“就像抱着我的骨灰盒一样”。他曾在《题文集珍藏本》里写到这段有趣的细节:“一位女编辑,抱着一个纸盒子,从楼下走上来,他们把《孙犁文集》这一部书,放在我的书桌上,神情非常严肃,连那位平日好说好笑的女编辑,也一言不发,坐在沙发上。”
 

  孙犁先生不喜欢官场,远离热闹,浮躁、嘈杂,自甘寂寞。他住的地方虽然是个大杂院,但每天独自在自己的屋里写作、看书、思考,很少与外界联系,他的作品里特有的人文气质似乎都与这种宁静沉潜有关。八十年代的孙犁,很多人跟他“打笔仗”,他也在和很多事情纠结。那时候,去他家里,他会讲很多身边不愉快的事,但也讲一些文坛趣事。比如我说,您不大像我们课堂上见到的孙犁。他哈哈大笑,说作家也是人。然后,拿出一本9块钱的新华字典,说平时的写作其实就靠它。他说对一个作家,这个字典就够了,没有什么很深的学问。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黄裳用鲁迅的笔名发表文章

下一篇席慕蓉的故乡情缘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