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就是一艘船,能带人到远方,我们老师和家长带儿童到达不了的地方,书可以带他们到达。书海无涯,舟楫安在?在课外阅读向纵深处推进的今天,不仅需要旷日持久的热情,更需要科学理性的思考。
思考之一:书从何来?
书从何来?这是课外阅读活动能否向纵深处推进的一个前提性条件。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校的任务,就是开渠、引流。这渠怎么开,这流怎么引?依赖于全体师生的集体智慧。
一、打造网络“图书超市”
随意地徘徊在琳琅满目的零食柜台通道上,尽情地扎堆于五花八门的日用品货柜旁……价廉物美的货物、五彩缤纷的视觉享受,这是我们从超市中得到的最大快乐!而网络“图书超市”却带给“顾客”完全不一样视觉与精神享受。
学校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各班建立读书网页,创设网上电子阅读社区,建立网上图书馆,开辟绿色书吧在线阅读……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创建了一个多角度、个性化的阅读空间。网站中有最新、最畅销图书的新书资讯栏目;有师生、生生交流读书感受的读书随笔栏目;有教师指导学生读书的读书指导栏目;还有文学名言、非常作家、亲子阅读论坛等栏目。我们力求打造一个纯净的读书环境,确保学生可以读到健康的、有利于身心发展的书籍。特别是在线阅读栏目里,收集学校教师精选的文质兼美的电子图书,适合学生阅读特点,引导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网上读书活动中来,从而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校、家庭、书本、网络,不同的阅读渠道,构建一个立体的校园阅读文化阅读空间。
我们还把热衷阅读的老师及部分家长组织在一起,成立教师阅读推广团队,跳出语文学语文,树立“大语文”观,在学科阅读方面进行深度的探索。例如,以英语学科为突破口的“双语阅读”;以数学学科为突破口的“数字城堡”;以音乐学科为突破口的“乐海泛舟”;以体育学科为突破口的“奥运之窗”;以科学学科为突破口的“科技博览”……教师阅读推广团队中的每一员就是我们“点灯人”、“种树人”和“牧羊人”。
二、建设班级“图书银行”
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学生个人的藏书量跟不学生的阅读需求。为了快捷地让学生读到新书、好书,我们建立“班级图书银行”,号召学生把自己的书存入“班级图书银行”银行,享受“存两本看十本”(只要存进两本书就能阅读十本书)的待遇。聘2名“银行行长”,11名支行行长(我们班共有55个孩子,按照每5个人一组,共设立11个支行)。每个支行行长负责收集本支行里5名成员的书籍,按每人2本来计算,每个支行就有10本图书,由支行行长登记造册,然后全部纳入班级“图书银行”。为了保证图书的质量,对每一位“储户”都有具体的要求:(1)“储户”存入的书必须是有阅读价值、自己读过、喜欢的书。(2)“储户”凭“储存”卡,可以向本班“图书银行”借阅图书。这样,既便于班级中图书的更新,又便于学生的借阅。
此外,为了防止图书的丢失,有些老师还根据班情,改进了管理方法,把固定的班级阅读长廊变成移动的书箱,就是让孩子带来的书籍放在自己的书包里,把书籍管理落实到个人。具体的的操作步骤是:(1)把学生带来的课外书统一按学号编码,贴上标签,把书的主人、书名、书的价钱都打成表格,贴在班上,让大家浏览,找到想借的书目。(2)班级统一在周一借书、还书,图书管理员只要把大家的学号记在统计表上,班级借书情况就能一目了然。(3)根据图书借阅情况,一个月更换一次书籍。受大家欢迎的书籍继续保留,借阅量少的书籍就更换。#p#副标题#e#
三、推广校际“图书漂流”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让知识低成本地在学生之间传递,给更多的孩子提供接触更多书的机会。唤起校内外更多孩子的读书意识,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构建一个以“班级——年级——学校”为单位的开放图书馆。
第一步: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班级图书漂流站”。学校制定了一系列规则,规范漂流图书的管理。“漂流书”不属于任何人,同学们阅读完后及时放漂,继续这本书的漂流旅程。持漂时间不要超过一个星期。各个班级组织学生为每本图书制作了漂流书签。投漂人按漂流书签填写好班级、姓名,漂流时间以及这本书的内容介绍。每个班级还设立图书漂流角,由班级图书管理员在每天课余时间开放。班级每月举办一次读书交流活动,以“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漂流书籍”,并于每月评出班级读书小明星等。
第二步:以年级为单位建立“年级好书交换站”。各班在收集的“漂流书”中推荐优秀课外图书作品放在年级“好书交换站”。年级组长把“漂流书”按低、中、高年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好书换换看”活动,以三周时间为期限进行一次交换,让漂流图书在校园漂流。
第三步:以学校为单位建立“校际图书联盟站”。为加强学校和学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交流,秉持互助互惠之原则及资源共享之理念,开创校际图书联盟站,加强联盟图书馆的合作关系,以实现图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目前,我们已经和手老手互助学校建立了校际图书联盟站,初步实现了校际图书漂流。形式多样的图书漂流活动,为师生搭建了一个多元化、多渠道的阅读平台。
思考之二:时间何来?
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当下,在奥数、英语被疯狂推崇的今日,“没有时间”成了许多人不读书的借口。清代才子张潮说:有工夫读书,谓之福。现在,孩子们忙得似乎连这样的福气也没有了。然而,教育终究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我们不能免俗地急功近利,但我们的心中依然会有一隅诗意的栖居。
1、统筹安排,用好“整块”时间
每逢节假日,繁重的家庭作业是孩子们最头疼的一件事。因此,我们鼓励教师在假期尽量少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取而代之的是——开展“大手牵小手,阅读同步走” 活动。学校制定假期亲子阅读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学生根据活动要求,成立家庭读书节,组建亲子阅读共同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阅读活动。
良好的读书习惯更多是需要在父母的参与下形成,学校在此之前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引导家长认识读书的重要性,指导家长按照学生要求为学生提供读物,给孩子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并且建立家校联系卡.让家长定时在联系卡相应栏上记下学生的阅读情况:如:书名、时间、字数、专心程度、是否背诵……定期将孩子阅读的内容、数量、质量反馈给教师,及时评价,给予鼓励或引导,从而保证了假期课外阅读的有效进行。
2、见缝插针,用好“盈余”时间
在一切包括文化都以快餐形式被出售的时代,学生最缺乏的不是多媒体的视听刺激,也不是高谈阔论不切实际的所谓探讨精神,最缺乏的,恰恰是安静阅读的习惯,严谨求学的精神,这,应该是新时期语文课堂首先要给予学生的。
于是,我们倡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挤出时间阅读;优化课堂作业设计,生出时间阅读。孩子终究还是孩子,弦儿不宜绷得太紧,否则会断的。我们宁愿让他们少做几张试卷,少抄几个词语,把时间用来看中央十套的《子午书简》栏目,带着孩子们一起聆听了哲学大师冯友兰的《我的读书经验》、鲁迅的《随便翻翻》、王蒙的《学习是我的骨头》、宗璞的《恨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以及《毛泽东诗词的魅力》等等。这些事情看上去和课本知识没有太多联系,但是没有关系,我们所收获的比我想要的多得多。欣赏老子的主张——无为胜有为!
3、化整为零,用好“边角”时间
永远不要等有时间才阅读,见缝插针,想读就读;永远也不要坐进书房才阅读,任何地方都可以阅读;永远不要有用才阅读,急功近利、立竿见影是妄想;永远不要嫌自己读得太晚,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为此,我们采用“化整为零”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用好“边角”时间,具体做法是:(1)调动全体老师的热情,每天早晨的晨读10分钟,师生共读;(2)调动全校家长的热情,每天晚上临睡前10分钟,亲子共读;(3)合理统一思想和认识,每天中午半小时,午间真空阅读时间。
所谓“午间真空阅读”,就是充分利用学生午饭后一段闲暇时间,鼓励教师和血色很难过一起进行30分钟的持续默读。和孩子一起持续默读。开始不宜太长,大约10—15分钟即可。持续默读时间开始前,大约可以留2分钟准备时间,请孩子们自己选一本书,什么书都行,只要是自己爱看的就好。然后坐下来,尽可能不发出声音一起阅读,各看各的书。老师这时的作用非常关键,需要自己拿一本自己喜欢看的书,安静地看自己的书,碰到个别孩子不愿意读的,目视、小声提醒即可,只要不影响别的孩子就行。
思考之三:授课形式如何创新?
不敢创新,就不会有大发展。如何将课外阅读向纵深处推进,需要学校有大刀阔斧、敢为人先的勇气和眼光。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学校在课外阅读的形式上做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
1、推行“微型阅读指导课”
“微型阅读指导课”,就是在时间上打破常规,尽量控制阅读指导的时间,尽量腾出更多的时间给孩子们自主阅读。这样的“微型阅读指导课”,可以控制在20分钟之内,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我们许多老师习惯把阅读课堂变成自己思想的遛马场。课堂上,教师高谈阔论,以自己的阅读强势限制了学生的思考和想象。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所谓“人读人异,人言人殊”的个性化阅读最终都变成“殊途同归”,教师的个人演绎,占据了学生主体阅读时间,遏制了学生阅读个性的发展。在这样的共读课堂中,我们很少能听到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和“自己的疑问”,而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钻进了教师预设的“圈套”。这样的阅读课堂,一般都比较热闹,看上去很美,却是以牺牲孩子的阅读个性为代价的。所以,教师应尽量避免以自己的阅读成见来影响学生,把阅读课堂还给学生,少一些“控制”,多一些“引导”,让孩子可以专心于阅读本身,完整地享受故事,不会被课堂上老师的许多没有必要的解释、提问或花哨的引导所干扰或误导。#p#副标题#e#
2、实行“年级教师走班制”
“年级教师走班制”采取教师自荐、发布自荐教师名单、原任教师邀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走班”教师的阅读教学课程由自己确定,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精心设计两节课外阅读指导课,然后以年级为单位,在同年级的班级中进行教学。每个班级每周每周安排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每学期共20节,其中10节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内容为基本内容,学校有统一规定和具体要求,另外10节课外阅读指导课则为特色内容,由“走班”的老师共同完成。
走班的教师教师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和专长,分别给不同班级的不同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师走班”可以更好地发挥每一位教师课外阅读资源的辐射作用,可以做好特色资源的共享,扩大教师交往的范围,加大教师间的相互影响。
3、建立“学生阅读导师团”
学习,更多的时候应该是独立的事情,阅读更应如此。学生如果能够成为阅读指导的一员,担当教师的角色,那是对他多么大的肯定和鼓励呀!杜威曾说过“如果他不能筹划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因此,教师要改变观念,大胆放手,尽量让学生组织阅读活动。让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帮助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先生,这正是“学生阅读导师团”建立的主旨和精髓。谴将不如激将,让学生成为先生,就是要把信任交给学生,把担子压给学生,把成功留给学生,把主动阅读的快乐还给学生。
试想,一个学生要能够象他的老师那样给其他同学上阅读课,要发表自己的观点,要讲述自己的见解,要让其他同学愿意聆听、分享,他一定会要有厚实的阅读储备和大量的阅读准备。实践证明,当学生活泼泼地站在阅读指导的讲台上时,正是“学生阅读导师团”能够开花结果的最成功之处。
思考之四:阅读兴趣如何维持?
在课外阅读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阅读不是欠缺,而成为学生的另一种负担。于是,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从无到有”,却又“由浓转淡”,这就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学校、教师在推进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一些短视行为,并及时做出调整,以保持孩子们旺盛的阅读热情。
1、 坦然面对阅读过程中的“不作为”
书读完了,一定要摘抄一些精美的语段,一定要写出自己的读后感言。”这是很多老师、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当然是一条读书的好经验,但如果把“做读书笔记”变成一种硬性要求,效果往往不会太好,还会限制孩子读书的热情。时间长了,孩子会认为读书是一种负担。于是,为做笔记而读书;怕做笔记而怕读书,几乎成为一种通病。如果“做读书笔记”成为学生的负担、读书的障碍,为什么一定要任性地坚持呢?
美国著名语言教学理论家克拉申在谈到如何提高美国人母语识字读写能力时,特别推荐一种阅读方法——随意自愿阅读,也就是所谓的无意识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必过多介入学生的阅读活动,只需随着阅读活动的不断深入逐渐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和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当我们把眼光再放长远一些,就能坦然面对孩子们在阅读时的种种不作为了。
2、 允许学生有“无为而读”的大自由
“无为而读”,就是“不为应试而读”,“不为功利而读”。《红楼梦》中的贾政把《西厢记》、《牡丹亭》一类的书籍斥为“闲书”,逼着儿子读能通往仕途的《四书五经》,宝玉常常因为偷读“闲书”而遭责罚。读书本是为了愉悦身心,结果却这等受罪,岂不是令人扫兴。今天的学生,也常常陷入“宝玉”的窘境。在考试的压力下,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通常持“有分寸的限制”态度,怕过多过滥的课外阅读影响孩子的学业,并戏称此举为“壮士断腕”。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水果、粮食、蛋禽、蔬菜都不可缺少。
所以,“时尚阅读”也好,“快餐阅读”也罢,都是一种需要,大人不必以成人的世故和功利作出限制,这是孩子们成长中的自然需求。吃惯了面条和米饭,偶尔吃吃麦当劳和肯德基,换一下口味,也许就来了兴趣。不要害怕现在的“浅阅读”影响到孩子未来的深刻。我们每个人的读书生涯都是从《诗经》、《楚辞》这样的经典阅读开始的吗?我们也不要害怕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只注意“兴趣”,而忽略了所谓的“收获”。阅读,不是硬性的规定,不是绑紧的绳索,而是像候鸟在冬季向南方迁徙,像鱼儿逆流而上回到故乡,是一种自然的需要,一种放松的状态。
3、让写作不断催生阅读的“新起点”
我们常说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却往往忽视了写作对阅读的反作用力。当作者的写作因表达能力而受阻时,就会激起作者更大的阅读欲望,并使作者用心去体会别人创作的佳妙,深刻地去体会别人怎样运用语言。不同的背景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更巧妙,如此以往就比较容易地理解其他作者思想、态度、情感等一些内在的东西。写作的过程不仅仅是表达作者思想的过程,特别是语言的创造。一个人如果长期坚持写作并保持浓厚的写作兴趣,灵感就可能随时激发,创造出美妙绝伦的词句,从而使自己的语言越来越丰富。进而使自己在理解别人文章时也就比较容易。这就是写作对阅读的“反作用力”。所以说,爱上写作的人才能真正爱上阅读。要保持学生长久的阅读兴趣,就应该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过程中保持“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二力平衡。
总之,课外阅读,是一道功夫茶,讲究泡茶的学问和品饮的功夫。课外阅读的整体推进与深化,需要教师教育观念的彻底转换,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内功和张力,需要教师掌握切实可行的指导方略,需要教师旷日持久地热情和坚持。荏苒如歌,童年枕着书香而眠,连梦都是甜的!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郭学萍,来源:未知,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