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河南大学近日宣布设立3个专业班:“作家班”、“新闻发言人班”、“大学生艺术团(合唱)”,各招30人,招生对象为参加2011年高考的河南省应届高中毕业生。
虽然注重职业性是目前学生培养的大势所趋,但亮出如此赤裸裸的“技能崇拜”的招牌,还是有媚俗和过分“市场化”之嫌。如果仅仅是为了培养新闻发言人和合唱团团员,何必要去大学呢?到相关培训班,接受一些理论熏陶和实际演练,会更“短平快”。而要培养作家,也不是坐在大学校园里就能成就的。
“大学”的“大”字内涵所在,不仅是为了教会学生技能和就业技巧,更是为了让他们成为能够独立思考、具有公共情怀的未来公民;不是使学生成为“就业机器”,而是为了让他们成为和谐发展的人。特别是要通过大学丰厚的人文资源、书香琴韵,让学生得到无法言说的精神熏染和境界提升,不仅注重物质发展,更注重厚德载物、慷慨公正的精神传承,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陷入“技能崇拜”,就意味着独立高傲的大学精神已被物化和市场化征服了,已成为了“就业的奴隶”。这种环境下的学生,功利性、投机性更强,已经不是人们期待的和谐公民了。
想到了世界名校——美国幽泉学院的做法,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完成规定学业,而且要利用学余时间盖房子、种地、养牛、养鸡,供给平时的日常生活。幽泉学院流传至今的校训是:劳动,学术,自治。由于将劳动能力、公民意识放在教育本位,这所学校培养的学生得到了美国许多名校的认同。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10年里,这所学校16%的学生走进了哈佛大学,13%进到芝加哥大学,7%进了耶鲁大学,7%进了布朗大学,其他的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斯坦福乃至牛津大学等名校。
如果说和市场化、就业需要接轨,美国高校更有理由。可这所名校却如此坚守学术个性、生活能力和公民素养的培养,这才是其成为名校的主因。两相对比,值得我们思考。在物化、市场化和世俗化中,大学注定不能陷得太深,而应成为“隐者”,成为精神风向标,不能迷失方向。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