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胡裕树先生
胡裕树,笔名胡附,男,(1918.7---2001.11),安徽绩溪县人。1945年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中文系,留校任助教,在方光焘指导下开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1949年调入复旦大学,历任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现代汉语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先后担任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上海市社联委员,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兼任过上海大学、华中工学院(即现在的“华中理工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修辞学会、华东修辞学会、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顾问等职。《辞海》编委兼语言文字分科主编,《汉语大词典》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编委兼语法修辞分支主编。曾应邀去日本大阪访问,在大阪大学、关西大学等校讲学,并访问了大阪外国语大学、神户外国语大学、大东文化大学等校
胡裕树教授在汉语语法理论、现代汉语教学、语言文字辞书编纂等方面著述甚丰,成就卓著,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赞誉。出版《现代汉语语法探索》、《汉语语法研究》等学术专著10余部(含合作);主编教材、大中型辞书等10多种;参加标校、整理古籍《旧唐书》、《旧五代史》、《五代会要20余册;已公开发表论文、序文160余篇(含合作,另有10多篇尚未刊出);主持过国家“七五”动词研究等重点项目。他发展了广义形态学说,倡导三个平面理论,在汉语语法学界影响深远。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现代汉语》,不断修订,印数达150多万册,荣获上海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1976-1982)优秀成果二等奖、上海市(1979-1985)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该教材在台湾、香港出版了繁体字本,在韩国有韩语译本。主编的《今日汉语》荣获上海市优秀图书(1985-1988)二等奖。主编的《中国学术名著提要·语言文字卷》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1986-1993)优秀成果二等奖。他的《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一文(与范晓合作)于1995年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胡裕树教授在高等院校辛勤耕耘50余年,先后给中文系、外文系和新闻系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有:“大一国文”、“理论文”、“语法修辞”、“写作实习”、“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汉语结构学”、“汉语词类”、“汉语语法学史”(包括研究生)、“语法专题研究”、“汉语词法”(包括研究生)、“汉语句法”(包括研究生),此外,还给硕士生、博士生开设过“汉语语法专题研究”、“语法名著选读”、“语言学名著选读”等。直接指导的国内外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25名,直接指导的进修教师和国内外的访问学者27人。
语言研究的新思路
——胡裕树先生的语法研究和治学精神
胡裕树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语言学家,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半个世纪以来,他一直兢兢业业地从事高等教育和语言研究工作,为祖国的语言学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胡先生在语言学领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先后发表过一百多篇论文,出版了十本专著(含与人合作),还主编过辞书四种,教材四套。其中原教育部指定的高校文科教材《现代汉语》迄今印数已达一百四十多万册,不仅为国内众多高校所采用,而且在香港和台湾也有重版本和繁体字本,在韩国也有了翻译本。
胡先生语言研究的重点是现代汉语语法。他的学术成就突出地体现在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研究方面。
首先是他的广义形态理论。“广义形态”这一术语最早由胡先生的老师著名语言学大师方光煮教授在30年代的文法革新讨论中提出来的。胡先生师承和发展了广义形态理论,并在《语法学的组成部分》《词的范围、形态、功能》《词的分类》等重要文章里对广义形态的定义、性质、范围、地位、功用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作了精辟、系统的论述。他认为,研究汉语形态要从汉语的具体情况出发,按照汉语自己的特点找自己的形态。不能把西洋语言的形态观念硬往汉语身上套,从而把汉语的形态限制在狭义形态(屈折变化)的范围内,相反,应该特别重视汉语“广义形态”的地位。所谓广义形态,指的是词与词的相互关系,词与词结合能力的表现。广义形态和狭义形态不是对立的,后者包括在前者之内,狭义形态只是广义形态外在的表征罢了。这也就是说,广义形态除了单个词的形态变化外,还包括词与词的相互关系,词与词的结合,语词的重叠,育变以及先后次序等等。 广义形态是区分汉语词类的主要标准。用它来区分汉语的词类,有三个明显的优点:第一,不以孤立的词为对象;第二,不必考虑词的概念意义,如果要说意义,那是讲词的功能意义即语法意义;第三,不必在句中分类,更不是“依句辨品”。这样分出来的类比较科学,也比较实用。现在,一般的语法教科书在讲到词的分类时,都强调要凭词与词的结合关系来分类,这是汉语语法学的一大进步。更可贵的是,胡先生并不以广义形态理论解决了汉语词类问题为满足,而是把它升华到语言学理论的高度作更深入的论述。他由汉语这一个别语言的形态推及普通语言学的形态学理论,认为在其它语同里也存在类似汉语广义形态的东西,如日语里丰富的助词。他还说,广义形态也可以直接就叫“形态”,包括有标记的(狭义形态)和无标记的,普通语言学的形态理论只有兼及这两方面才是完善的。
胡先生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关于析句方法的理论。分析句子结构,归纳句型历来是汉语语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语法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采用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但成分分析法有明显的缺点:不能反映也无法分析语言结构的层次,因而也就不能说明很多语法现象。随后出现的结构主义的层次分析法虽然弥补了这一缺陷,但又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因为句法分析只讲层次分析不讲成分分析同样有问题:层次分析在归纳句型方面是无能为力的。胡先生很早就发现了这一点。他在比较了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各自的优缺点之后,决定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走一条析句方法的革新之路。 这种革新首先体现在他主编的教材《现代汉语》(修订本)里,这部教材一反传统语法学的中心词分析法,采用了“成分分析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这是折句方法上十分有益的探索。正如有人评价的那样,“用这种结合法分析句子,既能定成分,又符合句子构造的层次。它不求一个词同一个句子成分互相对应,不强分基本成分和连带成分,它自始至终贯彻层次的观点,……顺情合理,有条不紊;较容易理解,也不难接受。”①所以这种分析法不但具有科学性,在实践中也是十分有效的。现在一般的语法教科书也都采用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胡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无疑起了榜样的作用。 胡先生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文章,就折句问题在理论上作了详细、深入的论述。他认为,句子结构的分析,是现代语法学的中心。句子分析既有个起点即方法问题,还有个终点即目的问题。传统的折句方法是在理解词的具体意义和句子的整体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即从意义到形式,句子成分要凭意义才能划分出来。但语法上要分析的是句子结构形式所表示的结构意义,而不是词的具体意义或句子的整体意义,尽管它们之间不是全无关系,但是决定结构意义的是语言的结构系统。分析任何语言的结构,都必须从形式到意义。传统的折句方法之所以颠倒了程,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析句的目的没搞清楚。在语法上,句子结构分析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确定句型。句型是从许多具体的句子中抽象出来的,分析归纳句型,是着眼于“生成”的能力而不是不必要的描写。“我们应该从划分成分、配置成分到给句子寻找主语、谓语等等的循环中解脱出来,致力于分析句型,建立句型,把语法分析方法的研究同句型的研究联系起来,从而把句型的探讨提高到语法研究和教学中应有的地位上来。”②在对句型重要性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胡先生又深入研究了句型和句类的关系、影响句型的因素。确定句型的步骤等问题,进而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汉语句型体系,归纳总结出了一个既简明实用,又具有科学性的现代汉语句型系统。
胡先生对现代汉语语法学又一重大的贡献是他和张斌等先生倡导的语法分析的三个平面理论。 传统语法理论过分偏重意义而忽视形式,这样做的结果是既不利于语法教学,也不利语法研究的发展。因此,它后来被结构主义语法所取代实属必然。结构主义语法主张通过形式谈意义,其理论较传统语法有明显的进步。但是,结构主义学派的一些学者在实践上往往过分重视形式,忽略甚至回避意义。单从结构方面去研究语言,显然是不够全面的。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语法学者开始学习、借鉴、参考国外诸多语法理论,结合汉语实际,对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些重大问题作了积极有益的反思。这突出表现在折句方法的檀变上。1982年以来,析句方法经历了从成分分析法到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等一系列的变革。这些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点,但也都有明显不足。而“完备的科学的语法分析要遵循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形式与意义相结合、描写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③这是语法研究发展的趋势,也是语言科学现代化的需要。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越来越多的语法学者发现以往的研究流于片面、单一,主张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的有机结合,并加强动态方面的研究。于是,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便应运而生了。 胡裕树先生正是这一理论的首倡者之一。早在1981年,胡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在讲到语序时就率先指出:“必须区分三种不同的语序:语义的、语用的、语法的。”1982年,胡先生在《句子分析漫谈》(与文炼合作)一文中改“语法”为“句法”,把句法、语义、语用并提,认为这三者都属于语法研究的范围。1985年,胡先生在长篇论文《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与范晓合作)一文中明确提出:“要使语法学有新的突破,在语法研究中必须把三个平面区别开来,……又要使三者结合起来,使语法分析做到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动态和静态相结合,描写性和实用性相结合。”④该文的发表,标志着汉语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此后,随着研究队伍的日趋壮大,三个平面理论也逐渐丰富和完善起来。
从1981年至今,胡先生一直致力并指导着三个平面理论的研究。他先后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重要的有:《句子分析漫谈》(胡附、文炼1982)入试论汉语句首的名词性成分》(1982)人汉语语序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文炼、胡附1984)入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胡裕树、范晓1985)人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与范晓合作,1992)人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胡裕树、范晓1994)入汉语语法研究的回顾和展望》(1994)等。其中最后一篇全面、集中地体现了胡先生对三个平面的理解和阐释。在胡先生看来,一个具体的句子,总是句法、语义、语用的结合体,即包含着句法、语义、语用这三个不同的平面。三个平面各有其形式和意义,它们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和制约。三者之中,句法是核心,因为句法结构是句子结构的基础结构、内层结构,语义要通过句法表现,语用要在句法基础上才能显示出来,语义和语用发生关系也不能脱离句法。所以在研究一个句子时,要紧紧扣住句法,以句法为基础,向隐层挖掘语义,向外层探求语用,力求做到形式和意义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 在致力于三个平面理论大厦构建的同时,胡先生还在具体的语法研究实践中运用三个平面理论,比较圆满地解决了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些难题,如汉语句首的名词性成分的分析问题,汉语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或名词化问题等。 三个平面理论正在使汉语语法研究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和精密化。由于它既是一种语法观,又是一种方法论,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解释力。它“不仅拓宽了语法研究领域,而且为深化语法研究指出了一条新思路,可能给整个语法研究带来新的突破”。⑤事实上,它已经成为叨年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种趋势。
在几十年漫长的学术生涯中,胡裕树先生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研究风格。、他治学最重要的特点是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语言研究结合起来,并用以指导语法研究。50年代他这么做,今天他仍然认为应该这么做。他指出,治学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一点马列主义。我们要搞学术研究,总得有一套思想方法,这就必须掌握马列主义这个武器。这种指导思想具体反映在胡先生对汉语语法学一些重大问题的处理上。50年代初期,曾有人认为汉语没有词的类别,也有人认为词的分类在汉语研究中没有什么重要性。胡先生从马克思主义“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的原则出发,主张“词类是语言中客观存在的类,是语言表现出来的类”。尽管不同的语言可以有不同的词类,但汉语有词类的区别是肯定的,区分词类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重要性也是肯定的。在此基础上,他深入研究了汉语词类的特点,提出了划分词类的合理标准。这种标准今天看来仍然是行之有效的。个别与一般关系的原理还被他用来处理语言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问题。他指出,“语法的民族特点和语言的共同性不是对立的”,“我们研究语法,既要注意它的共性,又要注意它的特点,并且要把特点放在共性的一定位置上去考察,去理解。”⑤这一理论原则对建立科学的现代汉语语法体系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如何处理“理论和事例”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汉语语法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胡先生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材料、理论和事例是证的统一的思想,提出了语言理论的研究和语言事实的调查都应当重视,不可偏废的指导原则。回顾汉语语法学史,胡先生深感汉语语法理论研究的重要。他说,“拿词类问题的讨论来看吧,问题的症结是在用例上呢,还是在理论和方法上?这次讨论收获较大,不正是由于对词类的性质、对划分词类的标准,对分布方法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才取得的吗?主语宾语问题的讨论收获较小,不正是由于我们对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对折句的方法都还缺乏明确的认识而造成的吗?因此,理论和方法上的追根究底和事例方面的周密调查必须双管齐下。就整个汉语语法学的情况来看,应当如此;就语法总的具体问题的研究来说,也应当如此。”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汉语语法研究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忽视理论研究,忽视科学假设的偏向。针对这种情况,胡先生就更加注重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往往能率先提出一些语法科学全局的大问题,发人深思。
胡先生语法研究的另一重要特色是“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立足革新,不断探索”。这也是他学术研究的总原则。他善于吸收国外新的语法理论,同时又密切结合汉语实际。他认为“科学研究的成果是属于全人类的”,所以,“我们不盲目崇洋,但外国有用的东西,我们完全应该借鉴。”他在析句、归纳句型问题上就曾借用生成语法关于“生成”的观点。他说,“对于研究和建立句型,我们认为‘生成’念是可以借来一用的。人们能够创造许许多多的句子,能够听懂许许多多的句子,这就是生成。”当然,这种借鉴“不是照搬人家的东西,而是立足于汉语语法科学的现代化。”并且要“有继承,有改造,有革新。”③胡先生从不标榜自己的语法理论是属于哪一派的。他倡导的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从来源上说是受到了西方符号学、语用学的影响,同时也继承了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转换生成语法、格语法以及系统功能语法等的优点。而这些优点能够在三个平面的理论框架内各就各位,相安无事,发挥着各自的积极作用,中间自然包含着胡先生的创造性的劳动。
继承和发展问题是每一个槁学术研究的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只有继承没有发展是不行的,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升华,理论才可能建立,研究才能够深入。胡先生在这方面也做出了表率。他的关于广义形态的理论及析句中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理论就是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关系的典范。 正是因为立足革新,不断探索,所以胡先生总是走在时代的前列,始终站在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研究的前沿,影响着语法理论研究的潮流和方向。50年代,胡先生作为一个年轻的学者,积极参加当时的汉语词类问题,主语宾语问题以及单句复句问题三次全国性的大讨论,发表了很多具有独到见解的文章,显示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刻的思辨能力。他和张斌(文炼)先生稍后共同出版的专著《现代汉语语法探索》,在国内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孤年代初期的折句方法问题大讨论中,胡先生对汉语句子的分析提出了许多有启发性的见解。他和张斌先生发表在《中国语文》上的《句子分析漫谈》是极富有启示性的文章,受到语法学界的普遍重视和高度评价。在最近的十余年里,胡先生倡导的语法分析的三个平面理论一直是汉语语法学界的热门话题,他的有关文章不断指引着三个平面理论的研究方向。
团结合作、共同进取是胡裕树先生治学精神的又一特点。现代化的科学研究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学术团体、学术流派都得依靠合作才能发展,语言研究也不例外。胡先生在这方面做出了榜样。他和张斌先生从1952年起就开始了长期的合作,共同出版了三部专著,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在学术观点和不少成果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合作的还有林祥帽等先生。他们的友谊、合作和进取精神在汉语语法学界传为佳话。
胡先生不仅是个语言学家,而且还是个教育家。他长期为中文系的学生上课;主持过复旦大学留学生的教学工作。他从6o年代中期就开始同陈望道先生合招语法修辞专业研究生,以后一直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和国内外访问学者,总数不下数十人,真可谓春风化雨,桃李满天下。胡先生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帮助;既教给学生知识,又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他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不强求学生与自己持同一看法,讲求学术上的民主。如今,胡先生的很多学生在学术研究方面成绩斐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胡先生的教导有方。
上一篇复旦中文人物——郭绍虞
下一篇复旦中文人物——陈子展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