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选修”八探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时间:2012-10-31
7446
“选修”八探
 

一、为什么要上选修课?
1.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2.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
3.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二、选修课与必修课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1.从教学目标上来看,两者各有侧重,循序渐进。
必修课侧重共同知识、技能、素质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共同的根基,特点是基础性和均衡性。而选修课则侧重拓展学科视野,深化学科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特长、个性,特点是多样性和拓展性。教学目标上而言,两者刚好可以相互衔接。这就决定我们在教学目标定位时有差异。必修课以基础知识的落实为第一要务,选修课则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广泛探究的能力为目的。例如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中都有小说文本教学,必修五教材的第一单元就是小说单元,其教学目标是:“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而《中国小说欣赏》的教学目标,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比较能力及探究能力。
2.从教学内容上来看,两者差异互补,相辅相成。
教学目标上的差异决定了教学行为的差异。“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也就是说,选修课以必修课为基础,拓展和提高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选修课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对教材的处理上,弹性较大,教师不必拘泥于选修教材的编排体系,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大胆取舍,合理剪裁,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二是对教学任务的把握上。可以根据学生自身学习的水平,相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以文言文教学为例。选修课上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利用必修课上学到的文言知识点去疏通课文,教师解难答疑即可,课堂上可以不把重点放在字词等“工具性”上,而放在让学生去鉴赏文章“人文性”上。
三、选修课如何“选“?
1.以“课程视野”关照选修教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说:“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上好选修课的前提是以“课程视野”关照选修教材。立足于学生作为“人”的长远发展的目标,立足于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选择性的需求,立足于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新课程理念,在现行的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课程资源的“金矿”上再做好“淘金”“冶金”的工作。如上《春江花月夜》,可在诵读文本基础之上,让学生探究“月亮”意象的常见寓意,进而拓展延伸古代诗人的月亮情结。
2.用“哲学思维”审视选修课程
一是 “得”与“失”的思考。选修课程内容丰富,现行的选修教材多种多样,我们在选择的时候要有“得”与“失”的哲学思考,不能什么都想“得”。二是“多”与“少”的思考。贪多嚼不烂,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看课程是否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否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是否与教学的内部条件相一致,等。三是“引”与“放”的思考。选修课是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可教师的“引”决不能忽视,当“引”则“引”,当“放”则“放”。只有这样处理选修教材,才能突出“选”的特点。
3.寻找“联系点”重构选修教材
选修课应当突出选择性和个性,要根据教学实际活用选修教材,通过对已有教材的二次开发,取舍、增删、重组,使教学的目标更明确,更集中,教学的内容更与学生的心理水平相适应,教学的过程更能够开发学生的课程资源,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我们在对选修教材作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可以找到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点”,再根据“联系点”合理重构教材。如上《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时,我们可以打造“苏轼”专题,以苏东坡被贬黄州所写的诗文为线索,把《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游沙湖》、《后赤壁赋》放在一起教学,让学生体会苏轼身处逆境的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的胸襟和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四、选修课如何拓展?
以孟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为例,许多老师犯了“太近”或“太远”的毛病。
“太近”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从字词句中走不出来,上成文言知识课。其二,从散乱的问题中走不出来,上成阅读测试课。
“太远”也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从关键词生发开去,上成历史知识课。其二,从作品主题生发开,上成思想品德课。
我们以为,可以对文本采取“若即若离”的方式。
若即:把握主干,而不拘泥枝节。选修课的文本教学要抓住主问题,将常规教学中的“问题”转化为“话题”。因为“问题”是要回答或解释的题目,而“话题”是谈话的中心。话题因为是“谈”,就要有双方或多方的共同参与;因为有中心,所以目的也很明确。如《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关键问题:浩然之气是如何修养的?以这个问题为探究点,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若离:巧妙拓展,而不偏离目标。
选修课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选好一个“点”,这个“点” 应该像火炬,具有辐射性。自然地将相关的内容串连起来,共同成为具有集中目标和鲜明主题的学习内容。以《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为例,选择“浩然气”作为辐射点,先把本单元的文章聚合思考,再把本册书的课文聚合思考,再把高中课本聚合思考。这样,本篇课文与其它课文,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借一点而巧妙接通。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未知,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莫言成备考关键词

下一篇连小学生都跨入了“苹果时代”?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