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散文

作者:蝈蝈     来源:中国港台文学史     时间:2011-02-25
18483

  台湾散文是台湾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日据时期曾一度陷入沉寂,到五六十年代以后,台湾散文相当繁荣,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时期的台湾散文处在逐步发展时期。五十年代,散文开始盛行,由于当局政治和文化的高压政策和特殊的地理环境,散文创作也出现了回避社会现实问题的弊病,即使涉及社会问题,也缺乏应有的锋芒。很多散文作家站在现实社会的边缘,沉湎于现实与梦幻交织的世界,忧国和怀乡一时成了散文的主调。到六十年代,台湾社会进一步工商化,经济飞速发展,西方文艺思潮蜂拥而至,散文界受现代主义的影响加深,一批作家开始打破“五四”后形成的朱自清式的散文格局,而较多地接受和吸收西方现代文学技巧,出现了不少新鲜作品,诸如象征、意象、感觉、意识流、时空颠倒与跳跃等现代手法得到广泛的运用。同时,杂文小品的创作也有所发展。此时期的女作家,散文创作也较活跃,出现了如琦君、张秀亚、叶蔓、钟梅音、罗兰、张晓风等等一批五十年代的散文作家。
  台湾散文的创作题材丰富,内容广泛,尤以抒情性散文作品的数量为多,如念旧怀乡、田园风情、旅游风物等,也有托物言志或社会批评、文化小品方面的。怀旧思乡题材的大量作品多是由大陆赴台的作家所写,由于政治隔绝了海峡两岸的亲情,多数赴台者几十年来对亲人日思夜想,随着岁月年复一年的流逝,这种乡愁愈加深切、浓烈,因此,这类散文感情浓郁,笔调深沉,或写过去的亲人师友,或描回忆中的乡风乡情,字字句句情深意切。
  台湾散文有一个庞大的作家群,基本上可分为老、中、青三代,老一代有梁实秋、台静农、谢冰莹、苏雪林、柏杨、张秀亚、琦君等;中年一代有余光中、张晓风、杨牧(叶珊)、许达然、萧白等;年青一代有三毛、席慕容、洪素丽、陈幸蕙、爱亚等。

  梁实秋,1901年生,北京人,原籍浙江杭州。笔名秋郎。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是当时“新月派”的核心人物,曾赴美入哈佛大学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东南大学、复旦、北大等学校教授。他在大陆度过了早年的学者和作家生涯。1949年入台,历任台湾省立师大、台大教授,台湾编译馆馆长等职,1966年退休后,专事翻译著述和创作,1987年病逝。梁实秋笔耕生涯五十多年,不仅是个极有成就的文学研究家,还是卓有成就的散文家。
  主要散文作品有《雅舍小品》、《秋室杂文》、《清华八年》、《雅舍小品续集》、《看云集》、《槐园梦忆》等集子。
  梁实秋受过清华八年的正规教育,又深受英美文学和古典理性的洗礼。自四十年代发表小品后,即确立了其散文大家的瞩目地位。他的散文的内容,有回忆青少年时的往事,记述个人经历和生活环境的,有再现抗战时文化界人士困顿享乐情形的,有赴台前后个人的生活际遇、见闻和游历的,有专门对当时文坛文艺笔战和著名作家的回忆,以及对台岛社会世相的讽刺和感怀,可谓内容广泛,写尽社会百态,其中都浸润了作家大半生的生活遭际和情感积淀。
  梁实秋一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是个自由主义者,有自己独特的学养、阅历、性情和气度,他总是心平气和,随遇而安,节制情感,发掘理趣,玩味生活中的各种动人的情趣,自得其乐,并把纯粹的生活体验转化为人生的审美,即使是痛苦的经验也常能进入审美的视野,这种散淡平和的人生态度,正是他的《雅舍小品》的精神内核,也是其散文小品创作的一个独有的特色。
  在梁实秋身上,又明显地表现出人性的复杂,同他的抽象人性论和贵族文学观相反,他的散文往往怀有对非正义和非文明的社会现状或史实的不满,如在《正月十二日》中,他揭露袁世凯兵变洗劫平民百姓的罪恶和丑态;又如《记张自忠将军》中,他痛斥了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非人性,批评了国民党兵将不顾国破家亡却沉迷酒色生活的丑态,赞扬了爱国将领挟民族大义的高风亮节,从这些灼灼言辞中可以看出他对社会人生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正义感。
  梁实秋是个颇有建树的学者,这一学者气质在其散文创作中有明显的表露,从而使他的散文具有学者的手笔。他的行文晓畅自如,其间常点缀着作者引经据典的巧妙,间或笑谈、趣事、俚语和学识,星星点点,从从容容,自然大度,作家的情思在其中,出入自如,出神入化。
  朴实中见幽默,是梁实秋散文的又一个特色。他的许多散文中,对人生通病有精深的批评,如对追求时髦、习勇好斗、趋炎附势、虚荣等等,常常不乏漫画式的批评、幽默式的讥讽、闲扯式的调侃,但不温不火,亦庄亦谐,亦非玩世不恭,有特殊的艺术效果。这得益于他人生艺术化,人生喜剧化的深厚功力。如《汽车》中写阔男女驰车而奔,泥水四溅,路边行人变成满脸花,批评了不正常的尊卑贵贱观和虚荣的择偶观;在一些写动物的篇目中,如《骆驼》中,借骆驼与哈巴狗所受不同的待遇对比,抨击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梁实秋散文中颇有浪漫与古典的情趣,他自言说有“古典头脑,浪漫心肠”。他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这种迷人的气息。如在《滑竿》中,写滑竿夫苦而有乐,苦中做乐的豪爽精神时,插有一段犷放的俚语,如悦耳的清唱,不仅洋溢着新鲜浪漫的气息,同时活化了行文章法,富有清丽的隽永韵味。他的散文中的古典美,是通过文言文的语体化来达成的。以求古今融化,既晓畅明白,又雅洁典丽。如《雅舍》中一段:“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叶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间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这一段中,文白相互交错咬合,十分简练雅洁,古文的神韵和名士之风如清风扑面,款款而来,若全换为白话文,这种典雅之风必然大打折扣,而不能尽其极致。
  进入暮年后的梁实秋,写有许多思国怀乡的佳作,这部分散文集中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博学豪放、清丽典雅的风格。如《秋室杂文》和《看云集》中的写对故国、故土、故人的思念,篇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如《雅舍谈吃--火腿》中,忆旧时品尝金华火腿“犹有余香”,嗟叹现时台湾仿制火腿的粗制滥造和品尝地道的火腿之不易与珍贵,通篇谈吃,实则是抒发刻骨铭心的故园之思,故国之恋,读来令人感喟不已,回味无穷。
  入台后,梁实秋因对现实政治失望,创作减少,感时伤怀,心怀隐痛,致使散文的创作更为内隐,更有深度,融入了厚重、深沉的因素,中年时代酣畅淋漓的文风变得含蓄、节制、老道。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特色更为浓郁,饱含物趣、意趣和情趣,熔性情、经验和学术于一炉,成为闲适派不可替代的大家。

  台静农,二十年代便以《地之子》、《建塔者》等乡土小说蜚声新文坛,得到鲁迅赏识。19 46 年,赴台湾大学执教,此后在台湾生活了近半个世纪。1992年,在台湾逝世。台静农晚年以书法享誉士林,他的散文小品在台湾文学界也颇负盛名。1990 年,台湾洪范书店出版了台静农的散文小品集《龙坡杂文》。此书面世后好评如潮,多次登上台湾文学新书“排行榜”。1992年,大陆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台静农散文选》,此书除了将《龙坡杂文》一书中的诸文全部收入外,还增补了散见于台湾报刊上的多篇台静农的散文佳构。台静农的门生、故旧徐中玉和林辰为该书作序。
  台静农始终信奉一种积极入世的文学观,在他的散文中,蕴含着一个作家对时代、民族和人类未来的思考,字里行间处处流露一个历尽沧桑的老知识分子“老而弥坚”的精神和博大深沉的人文关怀,以及对真善美的热切追求。台静农的散文感情真挚,结构精致,叙事时侃侃而谈,擅用白描手法;议论时含蓄蕴藉,常有精当的画龙点睛之笔;抒怀时毫不做作,真情的流露犹如行云流水一般。读他的《有关西山逸士二三事》、《追思》等作品,深感作者心灵深处那份平淡恬静的心境,那是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高雅闲情,而炉火纯青的语言功底,使他的散文平添了令人回味无穷的魅力。

  谢冰莹,原名鸣冈,字凤宝,笔名林兰、南芷、忆萍等,1906年出生,湖北新化人。早年与陈天华、成仿吾一同被誉为“新化三才子”。年轻时投笔从戎,参加过北伐。处女作《从军日记》颇受好评。三十年代曾两次赴日,入早稻田大学。1936年4月,因拒绝欢迎伪满皇帝溥仪朝日,遭日警逮捕,受尽酷刑。1948年抵台湾。1984年定居于美国旧金山。她从1928年出版第一本散文迄今,已出版六十多种作品,合计一千多万字,重要作品有散文集《麓山集》、《爱晚亭》、《绿窗寄语》、《故乡》、《冰莹忆往》等,传记《一个女兵的自传》、《女兵十年》等,小说集《碧瑶之恋》、《空谷幽兰》等。
  谢冰莹在台湾期间,以创作散文为主。她的散文集《爱晚亭》为故乡、为祖国吟唱了一曲又一曲感人的颂歌。她的《我的回忆》、《作家印象记》等作品,寄托了对亲人、故友的深切怀念。她在《还乡记》中深情地写道:“这究竟是梦还是现实呢?也许是一个真实的梦,不管它是梦还是现实,我都愿意回去,永远投在故乡的怀抱。嗅着泥土的芬芳。可爱的故乡呀,我永远记着你四季如画的风光!”《爱晚亭》是谢冰莹所作的眷恋故土的一系列散文中的名篇,作者如数家珍地介绍了遐迩闻名的爱晚亭名字的由来,岳麓山壮丽的景观,描述了爱晚亭周遭的四季美景,字里行间袒露了对祖国无限思念的赤子之心。谢冰莹的散文情真意切,朴拙自然,不少篇什亦柔亦刚,仍可觅见当年女兵的雄风。

  柏杨,原名郭衣洞,1920年生,自幼经历坎坷。他是高产作家,著述甚丰,尤以杂文影响大,主要散文有《玉雕集》、《柏杨选集》、《绮梦闲话》、《西窗随笔》、《牵肠挂肚集》、《云游记》等几十部,对台湾文坛有着深刻的影响。柏杨散文内容广泛,几乎无所不包,他的一生都以杂文为武器,针砭时弊,指向强权和人性的丑陋处,他的杂文亦卓尔不群,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柏杨的杂文总是从小事出发,痛击庸俗的世相和习性,又常将丰富的史实与现实巧妙相联映衬,通过史实与现实的相联,借古鉴今,显示出作者敏锐的感触,深刻的思想。柏杨创造了“酱缸”学说,对传统文化中人性丑态和劣根性“沉痛出击”,如“窝里斗”、狭隘性、“和稀泥”、安于现状、势利眼、马屁精等等,旨在挑破所谓民族劣根的溃疡性和阴暗面,这正是他的《丑陋的中国人》的主题所在。
  柏杨杂文都直接取材于台湾社会生活,它不是歌功颂德,无病呻吟,相反字字句句中都可看出作者对乡土、亲人的深厚感情和盼望民族振兴的情怀。扎实深厚的知识积淀和敏捷的才思,使他的杂文涵盖古今中外、嘻笑怒骂、评时议政、纵横驰聘;艺术表现则形式活泼、深入浅出、文思飞扬、亦庄亦谐、讽刺尖酸、平淡中有奇崛之美,因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柏杨杂文也有较明显的弊端。如激情多于理智,思想失诸片面性,导致认识的表面化和偏激。另外,其杂文中过多的幽默、诙谐时有浮、油之嫌。但不管怎样,他的杂文的成就和影响是公认的。

  张秀亚,台湾著名的抒情散文女作家。1919年生于河北。她勤于创作,收获颇丰,计有散文集《三色堇》、《牧羊女》、《怀念》等,以及小说集、诗集等各类著作五十余部。
  张秀亚的散文色彩缤纷,诗情浓郁,笔致秀逸。她的散文多撷取身边的物事人情和个人经历,或写景咏物,或描人情世态,或缘事写情,看似小事一桩,写来又各有情致。写日月山川,花岛虫鱼,则文字优美,笔调轻松,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写对世界和人生的宗教情怀,则温暖如炬,仁爱虔诚,悲天悯人而又积极入世;写个人心境,则缘事而发,触景生情,喟叹感慨,都有较强的诗情,这使她的散文自成一派,独具特色。如《种花记》、《杏黄月》、《秋日小札》等,都是睹物兴情,移情于物的佳作,那空
  的山景,绮丽的城市风光,温馨缱绻的情意,一一跃然纸上。她的散文敏感多思,洞微悉幽,纯真隽永。她能捕捉生活中种种动人的“真趣”,善于激发想象和联想,从平凡中发掘出纯真不凡的美来,如《髻》回忆了慈母一生的磨难,赞颂了母亲淳厚和仁爱的心怀,音乐味幽美,感人至深,是她的代表性作品,文中也可看出她长于刻画人物的优势。张秀亚的散文也有生动的意象,清丽的文笔,意境幽远且不乏淡淡感伤。她能灵活处理叙事、抒情、写景和议论等技巧因素,做到虚实结合,反复渲染,组织意象,营造意境。如《没有荷叶》写雨中的山城,夹叙夹议,写景抒情,虚实相映,意境幽远,诗情盎然。张秀亚的散文很讲究语言的锤炼和修辞手法,用词生动准确,散文呈现诗意美和韵律美。

  琦君,原名潘希真,1917年生于浙江永嘉。她的散文结集出版的主要有《烟愁》、《红纱灯》、《桂花雨》等,还有小说集《菁姐》等总共近二十部作品。
  琦君散文很多是写自己的儿童和学生时代,以缅怀亲友、师生的题材写得最为动人。她的笔端总是饱蘸激情和挚爱,作品充满了温存和深情。《下雨天,真好》是其代表作之一,作品重温了在故乡霏霏细雨中的一次欢聚,万千情愁倾洒在笔端,笔墨细腻,朴素亲切,深挚凝重。琦君写人的散文常运用小说笔法来刻画人物;写风光的则善于用写景作抒情的“点染”
  ,写得摇曳多姿,如《西湖忆旧》;写人情风物的,则善于描述故乡各种风俗旧习,如看庙戏,给“压岁钱”等,写来生动有趣,富于艺术色彩,读来津津有味,脍炙人口。总体上,琦君的散文有温润纯朴,淡雅敦厚之风,感情朴实真挚,细腻动人,其文笔则不事雕琢,清新素雅,如淡淡幽香,使人心醉。

  王鼎钧,1927年生于山东临沂县。著有《人生三书》等集子。他的散文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意识。代表性作品《那树》运用小说的笔法,写一棵茂盛的老树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的困苦挣扎,最后仍不免被砍伐命运的故事。老树坚韧倔强的形象和最终逃不脱悲剧的命运给人留下深刻的反思,它形象地表现了台湾工商社会在畸形发展中所付出的惨重代价,即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遭受到冲击和毁灭性破坏。王鼎钧的散文坚持了为人生的主张,揭露了现实的种种流弊,从中可窥见作者对古老文明和文化传统的深沉情感和深切忧思。他的散文文笔简炼,神情俱肖,文理清晰,自成一体。读者能在阅读中自然进入特定情景和氛围,产生深沉的思考。

  萧白,1925年生。曾入国民党军队服役。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多色河畔》、《白鹭之歌》、《山鸟集》等,小说集《破晓》、《雪朝》等。萧白的散文有“文彩飘逸,意境幽邃”之誉,追求空灵的审美情趣,常能借助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抽象的概念,或咏物抒怀,营造出优美动人的意境,令人陶醉。

  郭枫,生于1933年。著有散文集《早春的花束》、《九月的眸光》、《老家的树》、《永恒的岛》等以及若干部诗集。郭枫是位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刻的历史感的作家。他的散文有对台湾社会现象深刻的审视,也有对故乡原野和祖国山河忘情的留连。前者采用多视点、多角度、多层次的方法深刻剖析社会丑态和病态,鞭辟入里,爱憎分明;后者则满怀激情,倾洒热爱、深沉的思考,朴实的情怀。他的散文长于新奇精巧的构思,常发人所未及的新见解,又有盎然的诗风,善于开拓幽美的意境。而且结构严谨,脉络清晰,有丰富的想象,语言含蓄凝炼,晓畅自然、风格多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蝈蝈,来源:中国港台文学史,来源地址:)

上一篇台湾现代派小说

下一篇五六十年代台湾的影视文学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