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台湾现代派小说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中国港台文学史     时间:2011-02-25
12997

  五十年代的台湾诗坛,现代派诗潮风起云涌,诗社与诗刊,创作与论争,十分活跃,台湾新诗坛是一片拓荒景象。作为开拓的先锋,现代派诗的兴起、发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为随之而来的现代小说的兴盛铺展了前行的道路,从而在六十年代,由现代小说创造出了现代派文学的黄金时代。
  (一)现代派小说的崛起
  台湾现代小说的兴盛,大批文学新人出现,台湾大学“学院派”创办的《文学杂志》和《现代文学》两份杂志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学杂志》于1956年9 月由台大外文系主任夏济安教授及吴鲁芹和刘守宜创办。其初衷正如创刊号《致读者》所言:“我们的希望是要继承数千年来中国文学伟大的传统,从而发扬光大,我们虽然身处动乱的时代,我们希望我们的文章并不‘动乱’。我们不想逃避现实。
  我们的信念是,一个认真的作家,一定是反映他的时代,表达人的时代精神的人。我们并非不讲求文字的美丽。不过我们觉得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说老实话。”从该刊随后四年中出版的内容来看,它在鼓励写实文学的同时,更倾向于十九世纪西方批判现实主义,它介绍了西方现代文学潮流,发表了大量台湾作家创作或翻译的现代主义作品。1959年7月,夏济安离台赴美。《文学杂志》不久便停刊。《文学杂志》提倡写实路线,对文学摆脱政治化、庸俗化的道路起了引导作用;同时,它对中西文学理论和作品的评价,也推动了台湾文学素质的提高,提升了纯文学的地位。《文学杂志》能广纳各种风格的作品,投稿者众多,这无疑对活跃文坛,推介人才起了重要作用。
  1960年3 月5 日,当时台大外文系的一批青年学生白先勇、王文兴、陈若曦、欧阳子、叶维廉、刘绍铭等共同组织创办了《现代文学》,标志着现代主义在台湾小说领域中的崛起和趋向成熟。这些人多是在《文学杂志》上崭露头角的年青作家。《现代文学》发刊词写道:“我们不愿意为辩证‘文以载道’或‘为艺术而艺术’而花篇幅,但我们相信,一件成功的艺术品,纵非立志为‘载道’而成,但已达到了‘载道’的目的。……我们打算分期有系统地介绍翻译西方现代艺术学派和潮流,批评和思想,并尽可能选择其代表作品。我们如此做,并不表示我们对外国艺术的偏爱,不仅仅依据‘他山之石’之进步原则”,“进行试验,摸索和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以表现“作为现代人的艺术感情”,也对传统做一些“破坏性的工作”。这表明,《现代文学》的根本倾向是现代的、试验的、西化的,它系统地介绍了大量西方现代艺术学派和潮流。第一期是卡夫卡专号,第二期推介了托玛斯。曼。王文兴在第二期上说:“我们以后将要不竭地推出作风崭新的小说。吃惊也罢,咒骂也罢,我们非要震惊台湾的文坛不可。”此后又推出了介绍劳伦斯、福克纳、加缪、沃尔芙、乔伊斯等一些西方现代派作家的评介专号。
  《现代文学》是台湾小说现代派的大本营,它对推动台湾现代派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广的影响。其主要贡献之一是为文坛造就了白先勇、陈映真、黄春明、陈若曦、王拓、欧阳子、王文兴、王祯和、於梨华、七等生、丛
  、水晶、施叔青、李昂等一大批作家。该刊从1960年3 月到1973年9 月间共出版五十一期,刊载小说作品二百零六篇,作者七十人。这些人成为活跃在六七十年代文坛的重要作家。《现代文学》较开放,曾发表过一些有乡土特色的反映下层民众生活的佳作,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台湾文学对本土意识的确认。该刊1973年因经费缺乏停刊,1977年复刊。
  此外,六十年代另有几家以发表小说为主的文学刊物。1964年吴浊流创办《台湾文艺》,这是光复以来台湾本土作家主持的第一家文学杂志。作者多为本土作家,如钟理和、文星、廖清秀、钟肇政、陈映真、王祯和、黄春明等。1966年尉天骢等创办《文学季刊》,该刊倡导现实主义路线,极力批评现代主义小说,主张回归三十年代的创作道路。主要作者有陈映真、黄春明、杨青矗等一批本土作家。该刊1971年停刊。此外,发表小说的刊物还有林海音的《纯文学》,任卓宣的《笔汇》等。
  (二)现代派小说作家及其创作
  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台湾第二代文学新人开始茁壮成长并登上文坛,这使六十年代现代派小说创作显得极为繁荣。从总体上看,现代派小说家并不像现代派诗人那么前卫,除王文兴、欧阳子可说是典型的现代派作家外,其他大多是属于较宽泛意义上的现代派,他们虽有典型的现代派作品发表,但多数作品都融入较多的写实因素,有的现代派作家在其后的创作中甚至完全背离了原来的现代主义路线,而只是保留了现代主义的表现技巧,作品从重在表现自我到侧重反映社会,写实因素更强,以至走上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如白先勇、欧阳子、陈若曦、丛
  、施叔青等,他们都曾在台大外文系就读过。时称“学院派”、“大学才子派”作家。因这些作家多数移居国外,故在别章作具体介绍。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中国港台文学史,来源地址:)

上一篇现代派诗歌

下一篇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散文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