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关于打造鹰城作家群的调研与思考【二十五】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3-12-11
43968
平顶山作家群·叶县方阵

       认识冯自海,是在2011年8月19日平顶山市诗词协会叶县分会成立大会上,他当选为名誉主席。会上,他极其热情地赠我一册他的新著《悟苑》。

       他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写作,他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工作上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生活上严于律己,以诚待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身边的同志。

       近日,笔者慕名又一次到冯自海工作的叶县昆阳镇政府采访,在他的办公室看到,书桌上整整齐地摆放着各种文件和书籍,其中约半米高的手稿格外引人注目,手稿字迹工整,修改密密麻麻,旁边的书柜里放满了各种荣誉证书、奖章、奖杯和著作。

       已过不惑之年的冯自海镇长告诉笔者,他1988年大学毕业后,当过人类灵魂工程师、武装部参谋、任乡镇党政副职、正职,二十多年来,先后在六个单位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履行着不同的实践,收获着不同的感悟,不同的历程成为他写作的财富和源泉,不同的感悟孕育他写作的欲望和动力。

       冯自海长期工作在基层,担当着干部角色,在工作上,他埋头苦干,积极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联系群众,亲民爱民,淡薄名利,工作之余,酷爱文学创作,常年笔耘不辍,将写作当总结,当调节,当乐趣,当享受。冯自海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总结,善于提炼,常把自己对工作对人生的所感、所悟跃然纸上,与读者共勉。

        一份劳动一份收获。多年来,他先后在《红旗文稿》、《乡镇论坛》、《农村·农业·农民》、《河南信息》、《纳税人报》、《平顶山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理论文章100多篇,部分文章被编录在《华夏情》、《今日河南》等书籍之内。

        冯自海的作品多次在省内外获奖,被《今日河南》聘为副主编,最近冯自海的新著《悟苑》出版发行,中国书法家交流协会理事、郑州大学书画院特聘教授、叶县政协主席冯国堂亲自为该书作序,给予高度评价。冯自海满怀信心地告诉笔者:“挥笔耕耘不懈怠,乐在文山勤攀登。写作虽然是个苦差事,但是我不会放弃,写作不仅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给人启迪,也使我有效地参与政务,加强与上下的交流,与内外的沟通,多形式调查研究,对一些情况可能更了解,看问题更全面客观,更具有权威性,甚至提升执政能力。”

     《悟苑》一书由《散文苑》、《诗歌苑》、《小说苑》、《理论苑》4部分组成。讴歌田园之美是冯自海创作一以贯之的主线,写农村人,说农村事,绘农村景,始终是冯自海文学创作的主旋律。乡村的山水在他的诗笔点染之下放射出奇光异彩。如他在《雨中田野》中写道:“细细田野一对伞,草丛小路鸽子闲。蛙声荡处蜻蜓飞,村妇扬鞭群羊懒。”这是对农村田园生活的典型写照。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的新天地、新境界,将田园诗推向一个峰巅。以后,诗人多半笼罩在陶氏田园诗的浓荫覆盖之下,未能跳出其窠臼。而冯自海的田园诗则在传统田园诗的基础上加以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有所突破:从创作形式看,陶渊明以古风律绝为主,冯自海的田园诗既有古风诗、律诗、绝句、歌行体,又有现代白话诗,形式更加丰富;从作者思想、阅历和写作动机看,陶氏是因不能“适俗韵”而隐居田园,借寄情山水田园排遣自己内心深处的抑郁不满之情,是一种逃避。他虽写山水田园诗,但山水只是依托,可以说并非“真爱”,并非真正的田园的“主人”,是官场辞职的“准农民”,他的农村生活能“命巾车”“棹孤舟”“寻壑”“经丘”,远非真正劳动人民的生活。而冯自海却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儿子,他深爱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真爱着乡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是生在田园长在田园写在田园的田园诗人;从创作内容和作品格调看,陶氏是以“出世”的观点创作,只是关注“小我”,作品中普遍流露出一种超凡脱俗、远离人世、清静无为的消极遁世思想,而冯自海的诗歌深入生活、深入现实、求真求实,主张“入世”,投入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来,讴歌时代,讴歌人民,奏响时代的强音,显示出“大我”境界,诗中找不出一篇只顾吮咂个人内心一己情感的无病呻吟之作,他的作品或昂扬向上,或忧国忧民,或意境优美欢快,始终透射着一种优美靓丽的色彩 。

       一般讲来,论及作品,提到“人民性”这个滚烫的字眼,我们都会情不自禁的感动,我们经常把它和大地母亲联系起来。天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物序而不议。真正的感动,是真情的感动、经验的感动、认知的感动。感动,常常是在寂寞中。一旦从“人民是我们的母亲”的角度出发,就会突破作家要命的“自闭症”和“自恋狂”,以特有方式诠释祖国和民族生生不息的昂扬向上精神。这里所言的“民族的”,并非是意味着只讲老百姓的语言,学一些农村常开的玩笑话,经常在作品中言明自己如何热爱生活、热爱国家的那些“土”作家的作品,而是指那种具有特殊天赋,或因动荡不安、经历各种各样生活体验的人,那种对自己民族语言有深刻体验的人,才无愧于“人民性”这个字眼。因为他们的作品中,真正体验了对人民的深刻认知与真情的接近,有一颗淳朴善良炽热的心。这里所反映的是作家的内在生活,它不只是生活经历广度,而是内在的体验和思索的深度。代表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对完美人性的追求,对苦难的坚忍承受,对精神生活关注,以及对灵魂净化的向往的过程中对人的尊严的捍卫。在这里你会发现,“人民”这个字眼中,包含着人类生活的艰苦,在艰苦中蕴藏着他人无法企及的朴素美。远之萨迪、莱蒙托夫,近之泰戈尔、叶赛宁,都是最好的明证。冯自海的诗歌所反映的广阔背景中,不经意地把深情溶化在山清水秀的故乡田园里,尽力展示了人类灵魂中的美好一面,而丝毫没有“左”的风潮中的那种矫情与虚伪的成分。读他的诗,能使人的心灵净化,情感升华。他的诗歌,能被人传诵,尤其是在风风雨雨的无情洗刷、淘汰,在苛刻挑剔的读者面前,依然能被大众广泛接受。从他的这些诗中,我们发觉那些人民母亲的形象总是和土地联系在一起,那种大地母亲无私供养的奉献精神,以及与大地最亲切的农民父老乡亲,他们的音容笑貌总是和滋生在土地上厚重的民族历史文化分不开的。土地是万物之母,乡土文化是养育人类的亲娘,冯自海诗歌毫不缩减地,带着全部真诚与热情,说出了自己的衷曲,表达了对芬芳生活的嘉禾般期待。也因此,才得以让我们心中有对童话般往昔生活的无限回忆与真对乡村的观察细致入微,对乡间物事的理解和发现充满了天然的和谐,在对众生的刻绘和领悟当中,也都洋溢和包含了一股纯正的乡野气息。如《金龙嘴村观感》、《观燕山水库》、《沙河一隅》、《赠三农使者》、《脚印》等作品,用平静的笔调,深蕴的情感,投射出一种浑然天成的大地景象和博爱素质。

       冯自海收入《散文苑》中的《我的麻子爷爷》、《我的长寿奶奶》、《父亲最后的日子》等,情真意切,催人泪下。这些乡村题材的散文,尊重真实、尊重书写对象,用良知和热情,为芸芸众生绘像,为生命本体及其命运遭际做真实的记录和精神意义上的抚慰。他在这个急速变迁的时代之间,找到了每一个人的思想与灵魂的嬗变轨迹,捕捉到了他们“此时我在”的某种典型状态和现世表现。不因一己之见而妄自推测他人内心,不以个人之私而遮没和蒙蔽那些平凡、卑微、酷烈的生存实际及生命景象,用最大的真诚和自由的笔触,去书写大地及其众生的种种真实境遇、生命影像和精神要求。

       散文语言实验必须恪守语言法则 语言的美感,是散文的重要审美要素。体现语言的创造性,不仅是散文的追求,整个文学领域都应该努力提升语言自身的功能,增强语言的美感,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尽可能使读者能够从作品的表达形式上获得审美享受。冯自海的散文创作,很多作品不但在情感上更加深沉,更加真实,更具有思想深度,更具有想象力,而且在语言上也更加体现出艺术性,在表现风格上更加体现出多样性。他的很多作品的语言艺术超越了传统散文,可以说,散文语言的丰沛与升华为散文整体水平的提升和整体面貌的革新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有些作者面对散文创作道路上的马拉松长跑,不是下真功夫磨砺自己的书写艺术,不是努力提升自己的创作实力,而是试图通过走捷径抵达所谓成功的目的地。这种表现形式的创新往往就是错乱散文结构和翻新散文语言,或不顾文章逻辑,故意颠倒叙事顺序,造成结构混乱,或无视语言法则,颠覆语法规律,导致文字晦涩,病句连篇,甚至一本散文的书名就是个没法理解的病句。这样的散文粗看好像有些新意,仔细读下去,越发感到其文法不通,不但不能避免审美疲劳,反而不堪卒读,有的整个段落不知所云,让人想到“意识流”,想到那些不知困惑过多少读者的所谓朦胧诗。

       散文语言本来就是最为丰富、最富表现力的文学语言,它可以具有凝炼瑰丽的诗性资质,可以具有随笔文字的自由恬淡,还可以运用小说叙事状物的生动描绘,还可以吸收理论语言的抽象与深邃,甚至还可以借用杂文语言的嘲讽与幽默。可以说,散文语言是兼容了各类文学体裁语言优势的文学语言。面对散文语言的广阔天空,散文作家应该追求自己的语言风格,去努力地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散文语言。  

    散文语言不在装饰之美,更不在游戏之趣,美在它既清晰准确又生动奇妙,美在其言外之言与音外之音。散文语言要充分体现出时代感,不断注入新的艺术生命力,最终还是要靠作品的时代内涵与文化内蕴,要靠作者的艺术感受力。要主张积极健康的散文语言实验,在恪守文学语言法则的前提下,去努力追求思维的奇崛、情感的丰盈、抒情的俊逸、哲辩的精警,力求其更能表意炼义,更能涵纳作品深厚而丰富的意蕴,更能体现作家独特的表现手法与创作风格,更能展示散文语言的悠远壮阔,以及流畅之美与变化之美。冯自海对乡村生活有着精细的观察和深刻的体验,在他笔下,乡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雨滴滴落在瓦房顶上的声音,他都认为是雨姑娘用她的手指在瓦房顶上的“琴键”上敲打出来的美妙音乐。在他眼里、心里,乡村生活都像诗、音乐和绘画一般美丽。乡村被他诗化、音乐化、色彩化了,变成了美丽的田园诗、和谐的奏鸣曲,难怪有的选家不把他的散文当散文,而当成了“哲理小品”和 “散文诗”了。

     有些篇章,像一个个“老农”坐在田园里,与心爱的庄稼说话,聊天,吐露心曲。写栽种、写农事、写农活,写得那么细腻,那么深情,那么美丽,读了以后,就好像我也置身于五彩斑斓、如花似锦的乡村,正在与农民一块栽种,享受农村的美,享受农活的快乐,体验丰收的喜悦,从而深深眷念、关心农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一些散文常被一些选家选入小品文和散文诗精品文集中,这是不无道理的。他的很多散文,既可以归入散文,又可以划入诗歌和小品文之中。况且,小品文本来就是散文的细类,而好的散文与散文诗,原本就是亲密无间、难分伯仲的,何况他的多数散文都有诗的立意、诗的情趣、诗的语言、诗的意境,如他的《也品幸福》、《一生最好不牢骚》、《责任心是一面镜子》、《我的教师情结》等,每一篇都可以当作诗歌去玩赏品评。可以看出,他吸取与继承了朱自清与杨朔散文的构思、立意与技法。

      从立意上看,冯自海的散文主要是表现怀旧情感和忧患意识。浓重的怀旧情感,这是东方文化的一个最大特点。怀旧,意味着对传统的倚重。东方人总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文化承续之根。冯自海对乡村、乡亲、乡情的怀念,正体现了这一思想。常言道,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尽管这句话应该辩证地看,但是它的真理性不容否定。而忧患意识,也是中国人的一大特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仅自古有之,而且是中国人的一大优秀思想传统。冯自海的忧,是忧他心目中的诗意乡村空间会被城市的扩张逐步吞食;是忧虑乡村中一切真善美的东西会完全消失;是忧农业,忧农民,忧农村,即“三农”。文中虽然表现得不直接,但字里行间均深透着他与“三农”的休戚相关、厚重情怀。从本质上讲,他散文里所追求的,仍然是一种农村绿色生态环境的完美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他散文中时时刻刻流露出的忧虑、惆怅和淡淡的哀伤,无不与此相关,这正是他散文中深藏着的底蕴和审美价值所在。

      从艺术上看,冯自海的散文质朴无华,清新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如行云流水般畅达,似微风细雨般清丽。读他的散文,好像听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与你絮谈、对话、倾诉,虽然质朴,但不是没有技巧(何况质朴本身也是一种技巧),其最大的技巧就是:对生活的观察十分精细,对生活的体验特别深刻,对生活的描述异常传神。他善于调动丰富神奇的想像和各种拟人化的手法,把乡村里的花草树木、山山水水、村村寨寨、人情世故,小至植物的情绪变化和蛙鸣鸟语,大至农村与农民生存空间的发展变化,都能生动、形象化地传达给读者。这些,除了在上述各篇中充分展现了出来以外,还在他写乡村独特生活的一些篇章和细节中,也有所体现。如《味道》,写作者第一次吃花卷馒头、第一次吃牛肉、第一次吃香蕉、第一次吃肉丝面等等,写得十分细腻传神,看后颇让人馋涎欲滴。文中,人间的那种亲情厚爱,更让人十分难忘。

       我的好朋友——中共叶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冯自海先生派人送来了他与刘红伟先生合著的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印制精美的《诗风书韵》一书,全书分《山水之韵》《古今之镜》《人间之情》三部分,共收录冯自海先生古体诗115首,收人刘红伟先生书写冯自海诗词的书法作品98幅,有条幅、中堂、斗方、镜心、扇面等形式,且每幅作品前诗后书,左右呼应,咏诗赏书,增添雅兴。这是我市文学艺术创作中的新品种,填补了我市文艺界的一项空白,可喜可贺!!

       吟读冯自海先生收入《诗风书韵》一书中的诗词作品,不仅是我想到了“人民性”这个滚烫的字眼,我会情不自禁的感动,我们经常把“人民”和大地母亲联系起来。天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物序而不议。真正的感动,是真情的感动、经验的感动、认知的感动。感动,常常是在寂寞中。一旦从“人民是我们的母亲”的角度出发,就会突破作家要命的“自闭症”和“自恋狂”,以特有的方式诠释祖国和民族生生不息的昂扬向上精神。这里所言的“民族的”,并非是意味着只讲老百姓的语言,学一些农村常开的玩笑话,经常在作品中言明自己如何热爱生活、热爱国家的那些“土”作家的作品,而是指那种具有特殊天赋,或因动荡不安、经历各种各样生活体验的人,那种对自己民族语言有深刻体验的人,才无愧于“人民性”这个字眼。因为自海先生在他的作品中,真正体验了对人民的深刻认知与真情的接近,有一颗淳朴善良炽热的心。这里所反映的是作家的内在生活,它不只是生活经历广度,而是内在的体验和思索的深度。代表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对完美人性的追求,对苦难的坚忍承受,对精神生活关注,以及对灵魂净化的向往的过程中对人的尊严的捍卫。在《诗风书韵》中我们会发现,“人民”这个字眼中,包含着人类生活的艰苦,在艰苦中蕴藏着他人无法企及的朴素美。远之萨迪、莱蒙托夫,近之泰戈尔、叶赛宁,都是最好的明证。

       冯自海的诗歌所反映的广阔背景中,不经意地把深情溶化在山清水秀的故乡田园里,尽力展示了人类灵魂中的美好一面,而丝毫没有“左”的风潮中的那种矫情与虚伪的成分。读他的诗,能使人的心灵净化,情感升华。他的诗歌,能被人传诵,尤其是在风风雨雨的无情洗刷、淘汰,在苛刻挑剔的读者面前,依然能被大众广泛接受。从他的这些诗中,我们发觉那些人民母亲的形象总是和土地联系在一起,那种大地母亲无私供养的奉献精神,以及与大地最亲切的农民父老乡亲,他们的音容笑貌总是和滋生在土地上厚重的民族历史文化分不开的。土地是万物之母,乡土文化是养育人类的亲娘,冯自海诗歌毫不缩减地,带着全部真诚与热情,说出了自己的衷曲,表达了对芬芳生活的嘉禾般期待。也因此,才得以让我们心中有对童话般往昔生活的无限回忆与真对乡村的观察细致入微,对乡间物事的理解和发现充满了天然的和谐,在对众生的刻绘和领悟当中,也都洋溢和包含了一股纯正的乡野气息。如《沙河傍晚》《观燕山水库》《沙河一隅》《赠三农使者》《告别昆阳》等作品,用平静的笔调,深蕴的情感,投射出一种浑然天成的大地景象和博爱素质。

       读着冯自海先生这一首首诚挚而生动的诗词作品,你如同随着他的笔不由自主地走向那些美丽的村居间,那些荡漾的河汊边,那些如诗如画的生活的画图中……冯自海先生的诗词一如他的人一样,脚踏实地,老老实实,不做作,不喧嚷,不作秀,不故弄玄虚,不无病呻吟,不搔首弄姿,他的诗词一直是那样平实中见情景,传统中见真意,淳朴中见清新,这样的诗词作品与那些华而不实的文章相比,更见其作者的真情和心性。我历来主张文章应体现不同的写作者的个性,假如把华彩的标签贴在别人身上,则会少情乏味读之索然。诗词作品的魂魄在哪里?它在生活中。如同黎明拉开窗口的布帘,豁然开朗于诗词之视野的,依然是生活本身的感动与冲动。

       我还以为,世界上所有好的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以真实真情打动人,有真情才会有好的诗词。诗词的生命离不开一个真字,只要是真情实感,真实真诚,就不愁写不出好的诗词作品,我曾提出过六字原则叫“真实,真情,真诚”,其实,最容易也最难作到的就是“真实”二字,靠耍弄小聪明去异想天开杜撰是写不出好作品的。诗词作品只有亲身感受,有时是不吐不快,才会给人真实感,才能感染人。记得我曾经参加过一个研讨会,专门讨论这个话题,。引起过很多的争论。有人认为可以虚构,有人坚决反对,当然前者是少数人,后者是绝大多数人的观点,不管怎样,我还是认为诗词离不开生活的本源。

       我们无须担心冯自海先生的诗词是弄虚作假的伪诗词,他是基层公务员出身,一辈子以纪录真实为己任,他不会去搞那些假大空的东西,他衷情于生活的纪实,而纪实不仅是新闻甚至也是诗词创作的要素之一,我一直主张诗词有时应有纪实的属性。冯自海先生以基层的生活作为他诗词创作的基地,与故乡与人民贴近,与现代农民贴近,这是对于开放改革中的中国农村的最好的关注,这样的诗词作品,不管他的写作技巧如何,不管他的文字华采如何,他都是时代和生活的永恒的主题。特别是在矫情卖弄言不由衷的诗词作品病泛滥的今天,我更加有理由认为冯自海先生的诗词作品,他的《诗风书韵》这一类诗词作品的风格,是不可或缺的。

       冯自海先生的这部《诗风书韵》,以吟颂、揽胜、抒怀、人生为基本框架,收录了诗人多年来精心创作的115首诗词作品。《山水之韵》以诗的形式记录了诗人采风、游历祖国山川河流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他对祖国秀美山河的游子情怀。屐痕处处,诗意盎然。《春游宝天曼》《秋游五台山》《乌镇古韵》则深情地讴歌了他对祖国、对人民,对人生、对亲人的无比热爱、眷恋的赤子情愫。语出心扉,诗浓情厚。他的诗,是诗人肆意泼墨、纵情挥洒情感的雅韵心声。通览诗集,我深深为冯自海先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和热爱人民的赤子情怀所感染。诗人文笔朴实,感情真挚,一如他的为人,积极、热情、平和、清正,于朴实中熔铸高远的诗意,于平和中抒发挚热的情怀。

       先贤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年来,冯自海先生先生在工作之余,去过不少地方,游览祖国风光,山水名胜古迹,更加丰富了他的诗词创作,他写出了不少诗词名篇。例如《观燕山水库》诗:“一鞭长堤断甘江,百里浩瀚淹青岗。”在21世纪之初,修建现代化高质量的大型水库,确属不易,堪称奇迹。正是华夏儿女多壮志,鬼斧神刀夺天工了。诗里有情、有景,有今昔变化对比和赞赏,实乃好诗。《赞回龙精神》诗:“回龙无龙断崖圈,挂壁公路如线穿。太行低首愚公笑,天庭开恩乾坤翻。”诗人对回龙精神感情深厚,确实发自肺腑。诗人画意写真情,也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读了自海先生关于人生处世,交友共事,淡泊名利等方面的诗作,深有感触,默默称赞。他不求功名富贵,不慕高官达贤,但愿陋室常居,布衣常穿,生活不与富人攀。荤也餐,素也餐,诗好,词美,寓意深刻。他为人正直,不谋私利,品德高尚,难能可贵。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某些人把前途,看成了“钱”途,自海先生与那些“唯利是图”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诗很注意韵脚,读起来合辙压韵,且朗朗上口,意境高远。涓涓细流终汇成海,辛勤耕耘总能丰收。自海先生几十年的诗词创作生涯,写出了今日美好的生活图景,也成就了他多年的心愿。他发现和培养的文学新秀硕果满枝,他的诗词创作也同样取得了丰收。

       读着自海先生那一首首或雄浑有力、神采飞扬,或典雅秀美、潇洒飘逸的诗词艺术精品,“大气蕴骨法,典雅藏秀色”的诗句跃然心头。

       在我的案头,放着好朋友李建设的《夏李关帝情》《澧岸听风》《澧水东流去》《夏李溯源》四部文学专著。这是李建设先生献给故乡的乡情四部曲,可圈可点,值得一读。2013年的国庆长假,我被一本图文并茂,设计精美的图书《夏李关帝情》深深吸引住了。我是用了整整7天的时间来细读这部作品集的,书很厚,是一盘大餐,我不可能一下子读得完,但我又不忍草率行事,弄得消化不良。尤其是夜深人静之时,书中的人物就越加忙碌,一个个事件引得我长时间不能安睡。合上最后一页,我慢慢地放下了书,可以动笔写一写感受了。


       首先,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文集,描写关公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语言朴实自然。很多是用了民间俗语,这显示了真实性和可读性。其间夹杂一些传说故事,野俗笑话,都增加了作品的现场感和情节效果。有些场景或气氛的描写形象逼真,映衬了当时的情景人物。作者把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对老乡们的感激之情,对关公圣君崇拜的火热激情,都融入在了灵魂深处,都浸透在了字里行间。一个情字是一首诗,一个情字是一个故事,一个情字是一段历史。回眸一笑,沧海变桑田,又怎一个情字了得!


       《夏李关帝情》一书的作者李建设先生就出生在河南省叶县夏李乡夏李街,他说,他从咿呀学语到高中毕业,是家乡的这片沃土把他养大,是家乡的风把他送入社会。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从三岁顽童到两鬓斑白,不知不觉地度过了几十个春秋,家乡的一草一木不时在他脑海中涌现,令他神往、令他眷恋。他常常以夏李人而自豪。每当闲暇都要回到家乡,走一走熟悉的田间小路,闻一闻芳香的泥土,听一听老年人讲过去的故事,尝一尝那绿豆面条的味道,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最近,建设先生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正在恢复修建的关帝庙。


       我读《夏李关帝情》感到很亲切,因为我家乡的村名也叫关庙村,我从小学到初中毕业,就一直是在关爷庙里读的书。记得我小时候常常脖子疼,母亲带我让一个神婆看了,人家号了脉,说是这孩子和关爷有缘,关爷当年就是被人砍了脖子的,那能不疼吗?你回去把关爷请到家里,逢年过节烧烧香磕磕头就好了。从此,母亲就在家里敬了老关爷,我的脖子果然就不疼了。2005年母亲去世后,我和爱人又到香山寺请了一尊关爷像,开光后敬到了平顶山的家里。


       建设先生也曾于去年初秋邀请我和李文生、于爱琴夫妇以及叶县作家协会主席王长伟一行到夏李关帝庙游览考察过一次,他一边领我们参观,一边热情地介绍道:夏李关帝庙曾经作为学校的旧址,我的小学时代,就在关帝庙旧址度过。那时候我常听老人讲,以前殿内塑有巨大的关公神像,既庄重又威严。每当进入作为教师办公室的幽深大殿里,我总有一种神秘感和恐惧感,不敢在此逗留,如果不是结伴而入,我从没有独自进去过。大殿外边高耸的房基和平台,曾经是校长高谈阔论、学生激昂演讲、公社文艺宣传队,尽情表演的舞台。关公的忠义精神似涓涓细流,已经融入到了我的内心深处,这种精神恰似藤蔓,缠绕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这种精神犹如赛跑的接力棒,传递给了一代又一代人。


       是的,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缕缕炊烟,声声鸟啼,每一个淳朴厚道的父老乡亲,每一个聪慧灵秀的兄弟姐妹,每一道清冽甘醇的山溪,都给了建设先生无穷无尽的激情和灵感。为了传承穿越千年的关公文化,夏李周围的信众不辞劳苦,慷慨解囊,将关帝庙修葺一新,并建立了以庙为依托的文化广场。有感于民众的德行,做为一个夏李人,李建设把重修关帝庙的点滴事迹以及东鳞西片的关公文化资料汇集成册,以期对社会、对民众有所教益。这本集子辟有七个专栏,《史海烟云》(介绍与关帝庙、关公文化相关的历史事件等)、《盛况掠影》(介绍关帝庙开光仪式有关情况)、《知识宝库》(介绍关帝、祖师、财神、土地、观音等神像常识)、《人物撷英》(介绍重修关帝庙主要发起人和为重修关帝庙做出贡献的人物、事迹)、《宏伟蓝图》(集有夏李南北村委会发出的喜报、公开信、公告、请示公文以及后续修复工程等)、《文化随笔》(集有拜谒关帝庙感言,赞颂关公的诗、楹联和创造和谐社会、开辟关公文化旅游的文章等)、《澧岸芳草》(集有李建设先生受关公精神感悟,创作的一组短文)。全书繁简结合,主题突出。书中的社会各界人士题词、题字,又增加了夏李关帝庙的厚重历史,为关公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乡情难忘,乡音难改。乡情是人类最深厚、最久远的感情。无论是浪迹天涯的游子,还是旅居他乡的征人,有谁不心系故园?故乡是我们的“根”,即使沧海变桑田,但又有谁能忘记曾经养育过我们的黄土地?思乡恋土的文字,可以说是史不绝书,尤其在我们中华民族,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是天之涯,地之角,只要有“龙的传人”的地方,这一根情感之线,总是系着故乡。新时期,禁锢文学界的藩篱被推倒之后,文学园地变得绚丽多彩。文学创作队伍中,一大批作家的崛起尤其令人瞩目。他们凭着敏锐的感觉、细腻的情感谱写着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风格独特。以乡情为题材创作的散文,时有佳作问世。当中的不少散文或继承传统的思乡情结;或诉说故乡的日益更新,带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或记叙身处异国他乡的炎黄子孙那极易牵动的乡愁。这些独具创意的散文,或娓娓叙说,或直抒胸臆,或浓墨重彩,或随意挥洒,故园风情在字里行间跳跃着。乡情作品的繁荣,大概可以从民族文化和民族思维上找到时代条件以外更为深层的原因,或者可以说是时代提供了一种潜质潜能被开发的契机。中华民族诞生在原始农业社会的摇篮里,从远古时期开始,生命的繁衍和发展便牢牢维系在我们脚踏的土地上。


       李建设深爱那片并不富有却人杰地灵的土地。从叶县那片神奇的土地上走出来的人,都有着太多的乡土情结,李建设也不例外,他在乡土情结缠绕下写就的散文,是那么真挚、清新和富有诗意。他的作品充满了乡情,乡思,乡土,乡恋情结,我很喜欢。


       他在《那辆架子车》中写道:“每次回老家,我总要看看那辆蒙上厚厚尘土、车轮锈迹斑斑,静静躺在屋檐下的架子车。多少年过去了,架子车演绎出的悠扬变奏曲,时常回荡在我的梦里,像儿时在摇篮里听到母亲温柔的小曲,深深在我的脑海里,咋也挥之不去。


       上世纪七十年代,架子车是农村主要的运输工具,谁家能有辆架子车,是一件荣耀的事。在庄稼人眼里,架子车像一件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被人们宠爱珍惜着,我也为我家有辆架子车而自豪。


       架子车由上盘和下盘组合而成,上盘是用材质较硬的槐木、椿木、做成,下盘是从商店购买的。一般载重千斤左右。拉车时人站在中间,两手握住车把,肩上套上攀绳,弓腰曲腿向前用劲,这个动作就像雕塑一样,永远定格。


       架子车带给我童年的欢乐,时而还在梦中闪过。那年端午节后走亲戚,母亲用笤帚扫掉车上的粪土,在车厢里铺上一层麦草,我们姐弟就抢着坐上去。沿着凹凸不平的道路,身子似“拨浪鼓”一样左右摇晃,悠闲又自在。不一会儿,听母亲讲着大灰狼的故事就进入了梦乡。那时乡下的孩子们没有什么玩具,架子车就是最好玩的东西。我们拿车当翘翘板玩,在忽高忽低中享受两脚腾空被吊起来的乐趣。还有一次,推着车轱轳假想开汽车,边走边学着汽车的嘀嘀声,不小心推到了水塘里,自己变成了“落汤鸡”。


       夏日的太阳把热量洒向大地,我躲在架子车下面,看大人们干活。有一只蚂蚱从眼前跳过,我爬着去撵,刚出这个“紧箍圈”,火辣辣地太阳就刺在身上,赶紧蜗回去,不敢轻举妄动了。在插秧季节,就是在雨天大人们也不偷闲,为秋后的金黄而躬耕细作,我仍在架子车下,看满天的雨丝温柔地飘,听远处青蛙呱呱地鸣叫,陶醉在绚丽多彩的画卷中。”


       他的作品,篇篇耐读,发人深思。有的人写了一辈子,也写不出这样的作品,而年轻的李建设,在达到一种境界的同时,谦逊、质朴,不管身处何地,魂牵梦萦他的故乡——作家,只有把一颗火热的心贴近一片他生长、熟悉的土地,他的文字,才能给人以精神滋养。从这个角度来说,李建设就很富足,他在叶县、夏李生活与游历,每一次奔波和留守,都将成为他文学的种子;每一次的情感空间和距离,都会使他激情澎湃。


       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今,中国始终是散文大国。泱泱文海,要想出类拔萃,就一定要关注社会人生,弘扬博爱慈善,更要以思想的力量打动读者。李建设是这样思考的,也是这样写作的,而要说到不足,也许他的散文视角还可以再宽广,写作的题材还可以再多元,人性的思考还可以再深入,文字的表现还可以再纯粹些。


       乡土就像母亲,乡情是母亲般的深情,我们这些农村哺育大的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回去看看,感受农村,从而为农村做些什么。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观念,这是政府应给的公共产品。每每看到还有贫苦户,还有人因缺技术而致富无门,我会感觉缺憾。有条件而不为农村做点什么,那是终身有愧啊。可以看出作者对那片乡村土地的热爱,乡情之根深深地种植在作者的心中,这大抵就是所谓的乡村情结吧。心中有乡情,即使离家在外多年,语言中永远跨不出乡音的门槛。


       那故乡的麻雀、山谷的野菊花、小河、南瓜、树林亦在纯真的言语中诗化了景致,浓浓的乡情自作者的笔端流淌,流淌出无尽的温情和无限的眷恋。李建设先生把叙事与抒情浑为一体,娓娓道来,分明是一篇篇诗意盎然的乡村记事。看似写乡村农事,却在字里行间透露着对那山,那村,那人,那云,那亲情的“爱”。作者永远忘不了生她养她的村庄,忘不了平凡朴实的父老乡亲。


       肥沃的心地繁衍出旺盛的乡情,温暖字里行间,亦温暖作者的一生。


       有些记忆蛰伏在内心深处,隔了岁月的尘烟,慢慢老去。可总有些什么是忘不掉的,比如乡音、乡情。


       那相似的场景、相似的生活印记,让我仿若回到童年,看到他踢着沙包,玩着跳绳的无忧年代。


       李建设是行吟在乡村的歌者,他用质朴的文笔,细腻的情感、诗意的眼睛,泼洒出一幅自然的图画。


       他在《我心中的歪头山》中这样写道:


       在我的家乡西南方向,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歪头山。海拔只有600多米,面积也不过几十平方公里,在连绵的群山中并不显眼,但在我心中,它却高于名山大川。这种情结倒不是因为它是我故乡的山而产生的偏爱,主要是它的神秘宁静,高雅脱俗,卓尔不群,傲然屹立的品格深深打动了我,让我终身难忘。


       在过去生活条件较差的年代,歪头山以博大的胸怀为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食物,用她的乳汁哺育着家乡儿女。至今大家还记得这样的话:春煮绵枣黏又甜,洋槐花开白而鲜;夏吃山药好营养,榆树金钱一长串;秋梨熟透真喜人,山楂挂枝沉甸甸;雪地好把野兔找,抓只山鸡过新年。一年四季让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怪不得大家都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歪头山以这种浑厚坦荡、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对人类的恩赐。


       歪头山是我们家乡的晴雨表,曾流传这样的谚语:“歪头山狼戴帽,必定大雨到。”只要看到歪头山被浓雾笼罩,好像狼头上戴了帽子似的,过不了两个时辰就必定下雨,比天气预报还准呢。雨后仰望歪头山,被一层轻纱笼罩着,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


       寥寥几笔,把乡村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调明快愉悦,带着叮咚的音符,谱上曲子,便是一曲明快的乐章,我向来是喜欢这样的句子的。我和李建设先生也正是在去年五一假期同登歪头山时认识的,共同的爱好和经历,使我们一见如故,越说越亲。


       李建设的散文质朴而不乏诗意,行文流畅自然,不事浮华,淡泊宁静,用笔书写生活,用诗意的眼睛感悟生活,用稚子的心体验生活。他笔下的文字是灵动的,带着生活的气息,让你总有办法为之感动。读他的乡情散文,一开始就会触碰到了那些语言的独立特行的美感,我被他娓娓而谈的话语深深打动。虽然这些语言中,并没有堆砌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刻意的雕琢的痕迹,更没有故弄玄虚之态,显得十分轻松自然,形象逼真。我不得不回味乡音中朴素清新的语言,像山澗的泉水缓缓流过村头的竹林,听到了清风和小溪流动的声响。在他的散文中,像这样从描写不同角度、不同场景、不同人物和事件的语言比比皆是,彰显着他的情感个性,以致于我们读他大多数散文时也不感到乏味,也就是他呈现给读者享受的自然之美,浓郁的乡情吧。


       在李建设的散文中,大量选取一些乡村的素材和生活中特有的元素,一个个地串在一起,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看到乡村的原始生态,看见乡村中特有的事物和乡事,这些元素是读者完全可以感知的,甚至是可以复制的,亲切而动人,朴实而使人遐想。他将这些零散又分散的乡村元素,灵活地通过他的语言文字组合在一起,反映出在乡村中的孩子的童趣、以及乡村人和事物的命运,由此也展开了一系列关于意象的描述和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的内心活动,用诗歌该有的意象增强了文章的韵味和深度。他不只是写出了这些意象的词汇,更重要的是将这些意象给我们写出了一个朴素和丰富乡村、乡事,这些意象就组成了李建设不可替代的乡土情结。


       李建设的散文,在写到属于他的乡村乡情时,总是以一种很普通的语言,如拉家常,没有修饰;总是在文章中讲述着一些看似散落的事情,像一个乡村的故事大王,讲得形象真实,随心所欲;许多章节细致入微的描写,让人身临其境,领略乡村生活的恬静之美。从这些细节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乡村孩子的心灵,也看到了一个已远离故土的人的心路历程,也正是那些留在他心中的细节,让他写出了如此质感的文字;也正是那些乡村的细节,丰富了他的心灵空间。


       在李建设的散文中,几乎每篇都折射出人性的亮光。他爱乡村的老树,因为它是乡村的象征;爱树下树上的小动物,因为那是他童年的乐园;爱父亲母亲,爱村子……人性精神在他的散文中时时都流露在笔端,这也是一个人应有的责任和道义。


       读李建设先生的乡土散文,很难准确地概括出几个特点,我只能在这里略谈我的个人感受,希望他在今后的创作之路上越走越远,以更多更好的散文作品回馈生他养他的那片美丽而神秘的土地。


       我很喜欢李建设先生的作品,祝他笔健文丰!


       前几天,我的好朋友李建设先生赠送了一部他新近出版的《澧水东流去》。

       这是一部充满了乡土情韵的散文集。

       在散文这个文学创作的大花园里,乡土散文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某些式微迹象,可它依然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一大批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作家。也就是说,我们对于乡土散文的生存现状和前景,不必过于悲观,纵览当下的乡土散文,我们确实发现乡土散文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它在散文这个文学创作的大花园里不是阳春白雪而是下巴里人。但要看作家是否有真情写出变化着的乡土,是否写出了过去的乡土生活的余味,是否有切身的生命感受和发自内心的爱与感恩。李建设笔下的乡土风情、乡村人物,无不充满感情色彩的,或叹,或哀,或赞,或喜,带着深深的感恩和敬畏。

       李建设乡土散文的立足点,写山水,写村寨,写人情,写乡情,写亲情,写绿树,写青草,写庄稼,写衣食住行,信手拈来,有鼻子有眼,一写就能娓娓道来。这酣畅淋漓的写法,让我们确实读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风有雨有幸福也有痛苦的乡间,不仅有了湿漉漉的线条分明的轮廓,还有了那么一点隐隐绰绰的魂魄,于字里行间流水一样淙淙流淌,涌动着浓浓的留恋和淡淡的乡愁,很柔和,很细腻,很温暖,很质朴,有局部的精细,也有整体的豁达。读起来像酒一样让人醉,极像漫步在落着细雨的乡村小镇。

       李建设的乡土散文,区域的独特凭着这里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发展理应得到在别处不可预见的效果,在这块土地上出生成长但后来走出去的人,他们或许更具代表性,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前后两种变化或许更具说明力。真正高明的文学创作以及一切艺术创作,都缺少不得反观生活这一环节。如果缺少了这一环节,只是一味地反映生活,如此说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同样适用于艺术创作。忠实地反映生活,是最基本的创作原则,但需要在此基础上,将这种生活摆放到更为广阔的生活舞台里去打量和审视,并对此作出自己独特的判断和思考。这是乡土散文的视野问题。

       乡土散文语言表述独树一帜。土生土长的语言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要拒绝拿来主义,不能全篇都是土话。当然也不排除使用土话而把文章写得相当漂亮,与之相匹配的语言也应该是越朴素越好,越能感染人和打动人。李建设的散文《夏李恋,关帝情》用了大量的夏李方言,很好地体现了夏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俗,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优美的夏李风情画。

       李建设写出了对故乡的热爱和对乡村生命的敬重,写到了故乡人物的悲苦坎坷的生活,展现的是故乡人豁达、快乐的人生观,表达的是作家对故乡人骨子里的坚韧精神的敬重;展示的是故乡人安贫乐道的生存哲学;叙述的是故乡人的质朴、真诚、善良和智慧;流露的是他对故乡语言的依赖和固执的坚守,这看似一种传统的思维,却见出了李建设对乡村之文脉的留恋,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乡土的热爱、依恋,甚至还夹杂着些许无可奈何的慨叹,以及对在经济大潮中即将变得似是而非的淳朴乡土人情的极力挽留。通过他的描绘或讲述与之有关的人或事来展示故乡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让读者在感性的文字里感悟到了理性的力量。一句话,以散文记录心灵的轨迹来感悟生命的同时,也折射出时代的变革,使他的散文创作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证明他的散文创作已经超越了朴素的叙述和追求灵动中见深沉的创作风格。

       真正的乡土散文,是让我们在阅读之时就能强烈地感觉到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体会得到乡村生活的那种咀不尽嚼不烂的韵味,那种隐忍、宽容、明亮甚至是富有悲剧性的乡土精神。这就需要作家本人对乡土生活有着切肤般痛楚的体验,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有着见微知著的思考。写起来做到字字句句落到实处,没有一句一字是多余的。通过叙述,把乡土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生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表现艰辛的幸福与难以抑制的痛苦,当然也可以表现迥异于城市喧闹的自然宁静。写出乡土散文的沟壑与裂纹,写出乡土散文的挣扎与抗拒,写出乡土散文的希冀与憧憬。

       写乡土散文,不能面面俱到,不如钻死胡同一钻到底,写别人没有写过的,写别人不可能写的,认识自身的优劣,扬长避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叙述方法和创作风格,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乡村是什么?乡村是一种包孕了多重因素的文化符号,它既是童谣,是梦,是儿歌,也心灵的港湾、温馨的回忆。在中国古代社会里,“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村是与庙堂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存在。那些身在庙堂之上的文人墨客们或者是像陶渊明一样退隐,或者像王维一样为了进一步升迁积蓄力量。有过“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体验,他们才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与自得。就是在现代社会里,乡村依然是与城市工业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存在。城市代表着大机器工业化生产,优渥的物质生活条件,我国21世纪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城市人口、小城镇人口要达到多少多少。正因为乡村与城市的不平等性,通过各种方式向城市辗转挺进的乡村人口才会越聚越多。君不见每年的高考中,农家子弟是如何拼着命地游往城市的岸头;君不见每年的春节过后,那些被城里人称为“农民工”的人是如何扛着大包小包匆匆奔跑在南下打工的铁道线上……事例种种,不胜枚举。然而,有一点是许多人的共识:乡村生活自然、宁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似乎没有城市生活的杂嚣而烦乱;乡村里人际关系的简单、纯朴,似乎没有城市里的勾心斗角与尔虞我乍;乡村里空气清新、食品绿色,似乎没有城市里的环境污染、空气浑浊……因此,对于那些生存之境在城市、生命之根在乡村的准城市人口而言,回忆乡村某种意义上便是对现实的生活的批判,因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全是建立在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上;对于那些仍然在向城市挺进的旅途之人来说,当他们在整理行囊的时候,回忆乡村便成为其最好的安神剂,因为今天心灵的休息,便为明天的上路提供充裕的能量。

       在我国现当代文学里,乡村文学的主题更多是是承担对于现实社会的批判,承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现代作家沈从文在“湘西系列散文”里竭力描绘湘西地貌风情,表现人与人的自然关系,其实质上是作为“乡下人”的作家对于现代城市文明的心灵拒绝;而当代散文作家周同宾在开掘乡村题材时,已经注入了“五四”精神,体现了作者对乡村人生“哀其不争,怒其不幸”大胆批判,全然超脱了肤浅的乡情、乡思。在时代的列车到达当代的市场经济社会后,作家们的写作个性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所有的作家均在叙述乡村生活,读者会由于题材的雷同而产生厌烦;如果作家们都在忙于倾诉个人“欲望”,表现出对于城市消费文化的极大热情的时候,有一个人坚持书写乡村,那么这个人可能就被媒体关注,这个人也极有可能成功。李建设先生当年一直在“一个人的村庄”里默默地刨土种地,在广种薄收中煎熬日子的时候,深切体会到了乡村生活的艰辛,他写其最为熟悉的“夏李”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写“夏李”的人事风情、四季生活。对于《澧水东流去》而言,它有这样两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曰“真切”。散文本来应该是最真实的文本,但是长期以来当代散文写作中弥漫一种“虚假”的氛围,一些写作者为了追求所谓的“意境”,而不惜任意扭曲写作对象。就拿乡村生活而言,仿佛都是人间天堂,都是“海市蜃楼”,可现实的乡村生活如何,只要有一丝乡村生活经验的人、只要有一丝良知的人绝不会产生这样的判断。李建设的《澧水东流去》,以《人间灯火正璀璨》等29篇精美的散文,还原乡村风景,流连乡里人生,寄情乡土乡风,充分表现出了一位基层作家的认真与细腻。如《古柏千年荫后人》《山村又闻稻菽香》《柴米油盐酝诗情》等篇有点像国画那样散点透视的构图,似乎在漫不经心之间交代了乡村人的生活状况。而这种生活状况,似乎就是有过乡村生活经验的人们所经历过的那一幕幕场景。还有《身卧福地惠子孙》《金秋桂花香》等篇什,所描写的生活也似乎是我们这些拥有乡村生活经验的读者们所熟悉的。正如散文评论家喻大翔博士对散文之“真”阐释的那样:“‘散文的真’可分为五层次:一、对象的真,二、主体的真,三、时代的真,四、文化的真,五、人类的真”。李建设的这组“乡村散文”在“对象的真”这个层面上,又达到了“主体的真”、“时代的真”、“文化的真”、“人类的真”。

       二曰“鲜活”。鲜活者何也?鲜活就是对事物进行描摹与刻画的时候,使其达到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地步。在乡村散文的写作中,“真切”仅仅是事物真实状态的还原,而“鲜活”是融注写作者个人情感体验所传达出的一种新鲜与生动的阅读滋味。没有“鲜活”,“真切”只是简单的状态扫描;有了“鲜活”,山川景物、风土人情一下子就活泛起来了,仿佛有了生命力。要做到“鲜活”,必须把握这样几点:一是对事物敏锐的观察,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二是要有较为圆熟的语言文字表达功力,把所见者用生动的文字加以记录。对于李建设来说,他的人生在昆阳大地展开,他的情感在昆阳大地形成,他的一切的一切,全部是昆阳大地所赐予的,他与昆阳文化的亲密接触,自然在情感上没有任何隔阂。加之,他由乡入城,成为一个在生存境遇上的城市人,这就形成了其敏锐的观察视角,使其文字中有种“鲜活”的力量。这些生动而鲜活的乡土语言,恰倒好处地传达了作者的乡土情感。

       要写好乡土散文,就要好好拜读李建设在《澧水东流去》一书中发表的29篇散文,李建设没有把自己当专家学者、当导师牧师、当思想家,就是不把自己当散文家。把自己当专家学者的,总想在散文里放一些学术知识和信息量,比如历史、人文等,好像这样才既显得自己博学多才,显得作品厚重。结果是生搬硬套,生拉硬扯,生吞活剥。文字又冷又硬,行文又僵又死,内容又粗又糙,情感又虚又假。写自然风光的,往往卖的是导游图;写思想哲理的,往往上的是政治课;写历史文化的,往往开的是文史馆;写日常生活的,往往记的是流水账;而写时代现实的,往往喊的是大口号。把自己当导师牧师的,总把读者当学生和教徒。他们总想在散文里给你传经布道。于是,他变得喋喋不休,夸夸其谈。想把人的一生都难弄明白的道理,都在一篇散文里给你讲完。遗憾的是,这些道理往往他自己都弄不明白,却试图给读者灌输,灌输的结果是,读者被灌晕了。把自己当思想家的,总会在散文里谈黑格尔、谈孔夫子,谈宗教、谈禅意,谈天文、谈地理,谈哲学、谈人生。其知识无所不包,其思想无处不在。问题是,不少散文作者不是哲人,没有思想,他们的作品也就注定了假大空。

       李建设是一个从乡村里走出来的乡里人,乡下有李建设的乡里乡亲,当年从乡里走出来的时候,乡亲们一再对他说,走出了乡下别忘你的根永远在这里。这些年来,因为乡情的萌动,李建设写起了乡土散文,他写他熟悉的,他体验的,他感受的,他参与的,他回味的,他经历的,他的童年和他的少年;写他的乡里乡亲豁达质朴大度的情怀,用很自然很平淡的白描手法来叙述乡亲们的激情如火的追求与向往,他们的故事深深刻在李建设记忆里,李建设的散文是他的真情流露,是李建设对于父老乡亲的真善美的赞颂,字里行间倾注着李建设的真情实感。

       近些年来,关于西藏的各类作品屡屡登上畅销书排行榜,成为各地文艺青年、驴友背包中的爱物。但是,这类作品往往侧重于展示西藏的自然风光,所关注的基本都是色彩斑斓的经幡、明媚耀眼的阳光、牛羊成群的草原这类意象,不但文字浓艳得让人恍惚生疑,情感上往往处于一种漂浮、疏离的状态,甚少基于独特个人感受的深层思考,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千篇一律的感觉。

       “走出自我,举目辽阔,我发现了这儿的土地和生活,在凝神于大地冥思的散文时代里,我悲壮地感受着苦难之美。”我的好朋友李建设先生新近创作完成的《天路见闻——青藏、川藏旅行记》,以充沛的激情和“井喷”的写作速度,向世人捧出了“走过西藏”珍品系列。在他那激扬文采的生花妙笔下,那“诗化的西藏”仿佛是人类灵魂的最后净土,那壮美的极地景致,绚烂的异族文化,迥然相异的生活方式,仿佛天籁之音,醉倒了多少在喧嚣的红尘中扑滚得身心俱惫的世俗男女;他类似田野调查式的纪实描写,对高山大川、地质地貌、历史文物、民俗风情、宗教文化及当下社会生活等全方位的考据、考察和描绘,让多少社会学家、民俗学家及文化人类学家为之击掌叹绝;行万里路,写一本书,高天阔地的“大风景”给了建设先生“大散文”磅薄的气势,他长袖善舞百科全书式的大手笔让多少文学家为之震惊与汗颜。这部“李建设的西藏”奠定了他“西藏的李建设”的巨大名声。而也就在这一阶段,作家的思想也如夏天的云彩一般悄然地在起着变化,他从对“终极风景”的赞叹、对民俗文化的热爱对民间宗教的好奇进而到对现实社会的关注时,他的身份不知不觉地由观看他人风景者转入了“在场”者。

       李建设写《美丽的青海湖》,写《巍巍昆仑山》,写《圣地布达拉宫》,写《神奇西藏》,写《西藏的物华天宝》等等,或许可视为作者创作的秋天。作品激情如昔,但客观的理性思考已取代了原启蒙者的焦虑和焦躁。作家为西藏出现了亘古未有的文明进步的新气象深感振奋,对西藏这精神和物质上的巨变兴奋有加尽情讴歌。在他笔下,西藏既深邃又明亮,既复杂又纯粹,不同的色泽交织在一起,摇曳着多姿多彩的神韵。每一则故事,各种记忆、思绪、感受一起浮现出来,在他的文字里交织沉淀,从而让他的文章有了格外丰厚的意蕴。在观察西藏、书写西藏时,他的视角是非常独特的。他用充满史诗气质和英雄主义情怀的作品震撼了人们的神经,他的文字则以一种清新明朗的质地,呈现了今日西藏的多样风貌,进一步唤起了人们对雪域高原的向往。

       例如同样是写雪山草地、牧人羊群,他所看到、感受到的,并渴望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一切,和来去匆匆的游客、短暂停留的采风者都是不一样的。无论是描摹西藏的景物风情,还是各种人物,他对于描写的对象总有情感的注入,并不是停留于外在的观赏、品吟。每到一处,他总是如饥似渴地聆听、了解。《天路见闻》里的很多故事,都被他重新赋予记忆中的故事以鲜活的灵魂。这些文章里的故事,虽然是他行旅匆匆中看到、听到的,似乎只是人物的一个短暂生活片段,但却浓缩着人物的生命历程和当地多年来的历史文化变迁。在这些文章里,甚少大段的文字描写,无论是抒情写景,皆是如此。的确,他仿佛在急不可待地把读者拽入故事的节奏中,让读者在第一时间看到自己记忆里珍藏的各种人物,看到一个不单单存在于风景照片、游记文字之中的西藏。这种叙述手法起初会给读者造成一定的阅读障碍,因为这样一来,读者就会在还没有对故事的时空背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时,就迎面闯进故事里,人物正在经历的一切全然是陌生的。但读者一旦熟悉了这种结构,就会发现这和文章所要讲述的故事是高度契合的。他就是要把人物的命运以一种毫不拖泥带水的姿态展示出来,让读者以一种最直观的方式看到这些生活在西藏独特自然环境中的人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这些文章,从侧面凸显了作者对西藏挥之不去的深厚情感,更让读者感受到西藏那种难以言传的强烈魅力。

  从事写作的人总是这样,只要是在凭借一颗初心,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文字,那么总会在自己停下脚步的地方再一次启航,走向未知的远方。这本散文集是一幅幅五彩画。作家饱含着时代的激情,描绘了西藏绚丽多彩的风光,从《巍巍昆仑山》写到《圣地布达拉宫》,从《神奇西藏》写到《西藏的江南》,从《日照金山双彩虹》写到《八千里路云和月》,我感受到了昆仑山的雄伟壮丽,布达拉宫历史的悠久,沉重,恢弘。“神秘而高傲的西藏,雪山冰清玉洁,千年不化,蓝天晶莹剔透,没有一丝杂质。杆细瓣小,看上去弱不禁风的格桑花就生长在这里。它是高原上的普通花朵,但它从不畏风霜雪雨,风愈狂,它身越挺,雨愈打,它叶愈翠,太阳愈暴晒,它开的愈灿烂。到了秋天,颜色变红的格桑花满山遍野,令人振奋不已。“格桑”,藏语好时光的意思,是勤劳坚韧的象征,藏族把勤劳美丽的姑娘比喻成格桑花。"多么优美的文字,多么美丽的画卷。作家每勾勒出一幅画卷,都在向读者展示着一种艺术魅力,在逼真和深沉中揉进了作家沉重若金般的理想思考:西藏是多元的,也是美丽的,更是和谐的。

  去享受高原的阳光与空气,去探寻雪域的神秘与凡俗,去发现西藏不为人知的轨迹与生活,去领略他所经历过的云和月、风和霜、雨雪和阳光。穿越岁月和荒野,沙漠和草原,投向常人视线未能到达的辽远的足迹。李建设先生文中西藏自然景观的辽阔壮丽令人心仪,他笔下人文历史的渊源神奇令人向往。

  从李建设先生个体心灵的深入应对西藏古老文化心理的剖析与反思,感受他作品中的激情与豪迈、深刻和震撼,心灵宛若用神山圣水洗礼过一般清澈透明。其实那是一种体验,一次历经,一次旅游。被“千山之巅、万水之源”诱惑得如痴如醉的我,每当想起西藏,读到西藏,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和神秘涌上心头。

  这是一次较为深入的阅读或是行走在西藏的山水之间,对于曾经熟悉的“象雄之谜”、“古格之谜”、“古城堡之谜”、“神山圣湖之谜”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不曾熟知的“本教之谜”、“崖洞之谜”、“岩画之谜”有了全新的了解。至此我才知道那些崖洞里鲜为人知的岩画沉睡在2000多年前的历史,远远早于我看过的敦煌莫高窟,至此我更相信青藏高原是人类发祥地之说。

  读过这片高山陆上的许许多多,走在高原田野的村庄里,游历在古风浸漫过的原野上,心中似乎广阔深远地荡漾着藏文化的古韵今风,仿佛走进西藏的民族史、宗教史、文明史。那些关于天葬、水葬、土葬、火葬的千年习俗;那些“抛哇”对灵魂的引领场面;那些从岁首到岁尾,被常年不息的牛粪火一点一点舔尽的生命;那些坚强又富有耐受力,世界上少见的最独立最少依赖性的女人们;那些随风飘荡的五色金帆,那些从四面八方坚持数年三步等身叩拜,用身体丈量去拉萨朝圣的距离;那些数不清记不完各种各样的节;那些人们意念中的蛮野族人,那个没有姓只有名、不像汉族那样过于讲究血缘重视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民族似乎成为我心中最超然的一族,连同西藏那些神山圣湖和部落村庄的神话,奇迹般地赋予我一种神秘的感觉和思想,弥漫于心,将我滋润,令我长久地陶醉。

  跟随李建设走过令我着迷的西藏,冰雪旷野和深山老林,高妙深远的意境,天上、人间、地下,无所不在地充满了神灵崇拜的雪域高原,又一次加深了我对西藏的热爱。从看它第一眼起直到眼下,都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冥冥中便有些什么被触动,被引发。凡是文中讲到的,都会引起我高度关注、沉思默想,难免有动于中,感慨万千,许多一度疏远的感觉又重新找了回来。一看到跳跃在眼前的西藏,心里禁不住涌动着许多似曾相识的感受,那既是一种回望,又是一种温暖。

       至今还不时地想起拉萨八角街的繁华、布达拉宫的金碧辉煌、大小昭寺的僧侣、清晨手拿经筒沿着拉萨街道转经的人们、羊八井的温泉、米拉高原上的故事、纳木错与藏民合影、巴松错上飞跃的老鹰、林芝的黄柏树、草原上撒欢奔跑的牛羊、高原上美丽的传说、藏区里的“瑞士”风光、以及那些可爱的有着高原红脸蛋的孩子们挥手告别时的憨态和微笑。每一想起就感到意犹未尽,甘之如饴。

       终于明白一次短而又短的前往,一两部书又怎能将其读懂读透。

       寄情寄语的西藏,我必将再次亲近你的肌肤,深入你的灵魂……

  《天路见闻》是一部长篇抒情组诗。(我把散文当作诗歌来读)它抒发了西藏山河的苍凉壮美之情,万象更新之情,对人性中的黄金赞美之情。作家每次娓娓动听叙述一个生动逼真的故事,用那感人的艺术魅力,简洁而有特色地塑造出许多人物形象,向读者昭示出如箴言般的深邃的哲学思考:历史在发展,西藏在前进;人民是伟大的,奋斗者是坚强不屈的。

  对藏牦牛、藏羚羊、野马、白鹭……一句话,对西藏野生动物的爱怜和同情,也是这本散文集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本散文集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表现了作家非凡的艺术技巧。他把散文家的技巧和抒情诗人的特长结合起来,个性化的人物刻画得非常形象。它的语言优美,准确,生动,富有音乐性。有些篇目可以堪称散文化的小说。也许有人认为这是“豆腐块”。我觉得这是珍珠,玛瑙,美玉。就是有瑕疵,也是瑕不掩瑜。这些珍珠、玛瑙、美玉的熠熠光彩,折射着关爱、理想之光。它闪烁着强大的生命之力,崭新的审美意识之力,现代意识之力。

  读完《天路见闻》之后,书中的一些人物和动物形象多次浮现在我的脑海,使我辗转反侧。许多“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无私无怨的无名烈士的坟茔,他们好像拷问着我的灵魂:你为西藏做了些什么,你的人生之路走对了吗?别荒芜了自己的心灵?我汗颜无地,自愧弗如。读了这本书,使我缺钙的思想变得坚强,做一个勇敢而有理想的人,用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遗憾。

  李建设先生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多脍炙人口的好作品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他的成功来源于他的执着,还不如说他最主要的是有一颗赤诚的西藏心。他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他把自己亲身经历的惊心动魄的事迹,不顾自己行车的疲劳和病痛,义无反顾地写出来。这种业余写作,他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一发而不可收。他真心爱西藏,真情爱自己的事业,真诚爱藏族同胞。他用那真实生动的作品,在雪域高原上谱写着自己生命的精彩华章。

  李建设的西藏心永不老:皑皑的昆仑山可以发言,滔滔的拉萨河可以作证。

  善的道德思想,也是佛教追求的最终目标。其价值目标取向,行为类型,以及理想信念,千年来直接引导和支配着民族的思想情感,行为方式,道德标准。藏民族将生存理想,寄托于来世。与世无争的观念,渗透人心。久而久之,形成藏民的基本人格,重来世轻现实,重精神而轻物质,重圣人而轻凡人,重忍让而轻抗争,听命意识强,而个人发展弱。进而惰性思想使藏民族处于沉思默想而不善行动,减弱了藏民族原有的积极进取心,磨钝了人们奋发向上的锋芒,助长了民族的惰性心理。于是,人们的生活被限定在最底层的物质需要,把自己限制在虚幻,麻木的心态中,过着无所事事的,怠慢的日子,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西藏社会发展的步伐。

  远行者是孤独的,李建设的内心亦是孤独的。书写西藏的艰难,让每一个人在面对庞大的西藏,因自身渺小而甚感沮丧。一个觉醒的灵魂,总是以一种出走的决绝姿态,突破生命过程中不可能的阈限。一个尼采,马斯洛的信奉者,崇尚人,信仰人本主义的局外人,在整个藏民族的一元价值体系中生存,并理解,给予慈悲。注定了身份的孤独,灵魂始终游离在出世与入世之中。

  灵魂像风,飘无定处,无影无踪。书写西藏的人,漂泊,是生存最本质的状态。

  一个具有高度人文主义精神和以研究人类发展为使命的人,必然会对家的概念出现模糊。天涯何处是吾家,生命于是漂泊在无垠的空间,流浪,漂泊是生存之本质状态。我想到祝勇的一句话,我对家的理解,并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空间物理,而是存在于我的脚里。家的意义,对于一个发现者而言,它的内涵已经超越了表面的实体意向,而趋向于精神,那个看不见,没有绝对的归途的灵魂之家。城市高楼大厦里安放的,是一个行尸走肉的可怜虫。房子的存在,只是为了安放一具死亡的躯壳,完成吃喝拉撒等动物性形而下的生存内容。而精神家园的存在,为了让孤独的灵魂,寻找到栖息之地,以便与神灵对话。它注定无法通过肉眼视线,灵魂只能独行。显然,这是形而上的,并与此分出灵魂质量的轻与重。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李建设之孤独,即使在西藏,亦无法安放动荡不安,颠簸流离的灵魂。

  书写西藏之艰难,是一场自我精神意义上的朝圣。

  李建设先生的新作《天路见闻》是一部具有深邃的思考 , 独特的视角的好作品,值得一读。

       《澧岸听风》透着温暖与感动,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为什么和怎样学习、工作和生活。在《今月曾经照古人》中他高歌过,在《弹奏算盘霓裳曲》中他探索过,在《红星照我去战斗》中他追求过,在《老骥伏枥志千里》中他奋斗过,在《路漫漫兮其修远》中他疼痛过,在《几多乡愁绕心头》中他思考过……可以说《澧岸听风》又是一本励志书。

       《澧岸听风》文字流畅,没有过多的修饰,作者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让读者分享他的内心世界,从《传统习俗——认干亲》到《邀你澧岸来听风》一气呵成,作者通过本人在叶县澧水河畔成长和工作经历的回忆,抒发对家乡、朋友、老师、领导等等的感恩之情,旨在让大家常修一颗感恩之心,珍惜拥有的一切,并用自己无私的爱,去回报社会。

       李建设先生心地坦荡,胸襟宽广,知恩感恩。一路走来,时时处处以美好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一切,他把别人或多或少的支持或帮助,点点滴滴都珍藏于心,并且形诸文字,念念不忘,以期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不仅让他内心总是阳光灿烂,春意盎然,在成长路上,也得到了前辈同仁及领导的无私支持与帮助。我想,一个充满感恩的人,一定是宅心仁厚、知恩图报的君子,如果人人都这样心存美好惜缘感恩,这个世界一定是惠风和畅,近悦远来。

       李建设先生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却从农村艰苦的环境中走出来,由一寒门学子成长为优秀的作家。然而他并不是一个命运的宠儿,工作之路充满了坎坷和变数,可以说他的每一步脚印都浸透了拼搏的汗水。李建设事业有成后,他的业余时间却不是迎来送往,觥筹交错,而是静心读书,埋头写作,最终积累出了这本厚厚的《澧岸听风》……“读书,能使穷人变富,富人变贵”,李建设先生很推崇这句话,而且也用亲身的实践验证了这句名言。纵观李建设先生的成长经历,可以说不啻是一部感人的励志剧。这一切,与他多年来勤奋努力、孜孜不倦地坚持学习是分不开的。他这种永无止境、锐意进取的为学精神,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李建设先生笔下的文学故乡,已经不是他童年记忆里的那个原生态故乡,而是站在社会、历史和人性的制高点上深情回望故乡后,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以独特的美学视角构建和塑造的一个虚拟的文学故乡,一个蕴含了国家、民族和社会丰硕文化内容的全新的“家国故乡”。这个虚拟的文学故乡,远比童年记忆碎片里的那个真实故乡更为博大、更为丰富、更具人类审美价值。千百年来,故乡文学已经成为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咏歌百代,久唱不衰。建设先生的故乡就是一个厚重的文学符号。 

       故乡是什么?是祖辈四处漂泊走累了停下来安家生根的河岸或山脚,是作家生于此长于斯魂牵梦绕寄存心灵深处的精神家园,是一生奔波行将就木之时决然选择的最后归宿。正是在这块曾经留下太多记忆的土地上,铭刻了他们或苦或乐、或悲或喜的丰富童年,留下了李建设人生最宝贵的金色年华。

       故乡的生活印记是最深厚的文学土壤,是文学创作灵感的源泉。

       当代文学中,以故乡为题材的优秀作品更是层出不穷。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诗人马新朝说:“故乡是我创作的底色,那是生命的底色,是我们民族的底色。我是喝着家乡南阳的涧河水长大的,印象中,涧河水特别清凉、明澈、甘甜。夏天,成群的孩子整日泡在河里摸鱼、捉虾,回想起来,那种乐趣就像一杯美酒,珍藏的时间越长越觉得甘甜,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的一草一木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我觉得,一个中国作家或诗人,乡村经验尤其重要,乡村经验是一个中国诗人应该站立的地方。”著名作家周立波以故乡湖南益阳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汪曾祺以故乡江苏高邮为背景创作的“故乡系列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等,故乡痕迹突兀鲜明。

       每个作家的风格、创作和他故乡的生活场景密切相关。童年、少年与“故乡”建立起来的血肉联系,那是一个人一生都无法摆脱的精神羁绊,“亲不够的故乡土,恋不够的家乡水”。这是一种模糊而悠长、强烈而复杂的精神眷恋,一种难以割舍和抛却的强烈人文情怀。这样一种情怀必然融入到文学创作中,渗透到故事、人物、背景、社会生活的血液里。冯骥才说:“故乡的一切,自然都会化为作家笔端淌出的文字来。”故乡更像是无形的精神财富,更多的时候,不是作家对故乡魂牵梦绕,而是故乡会在不经意时,悄悄溜进他们的梦中,流淌在他们的笔下。

       故乡是人类永恒的集体记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念故乡是一种美妙的人类情感宣泄。刘欢的“弯弯的月亮”、费翔的“故乡的云”、李谷一的“乡恋”,听一千遍一万遍,仍然会沁人肺腑,令人荡气回肠。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故乡的河,那是永远流淌在心中的河。“故乡符号”作为民族的集体记忆,将会长久地驻足文学殿堂,辉煌瑰丽,光耀古今。

       故乡,是一座遥望千年的绵绵群山,是一个黄沙飞扬的黄土高坡,是一个道路泥泞的偏僻村落,更是一个视野狭小的闭塞世界。在这个极为有限的生存空间里,目力所及,空旷而寂寥,荒凉而清许,贫穷而落后。落后的故乡与人生的理想,总是有着太遥远的距离,总让一颗颗年轻骚动的心失望和迷茫,甚至愤恨和忧伤。“你整点行装,开始人生的远征,那一刻,故乡被你的目光拉长拉远。”

       建设先生的回望故乡是从原生态故乡到文学故乡的超越。“故乡文学”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学现象,具有了广泛的社会认同感与时代价值。沈从文说:“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建设先生笔下的故乡并非仅仅是自己的家乡,故乡是一个远比家乡更为厚重的生命印记。囿于家乡那块狭小的土地,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局限,闭塞环境的羁绊,思维认识高度的制约,也许很难写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感、能够承载社会历史价值和人文意义的优秀文学作品。山村无大家,僻地难辉煌。跳出家乡有限的狭隘视野,站在一个视角广阔的巨大空间,凝眸回望那个承载着悠远历史的故乡,故乡文学才能完成最后的华丽转身。从逃离故乡到回望故乡,再到文学故乡,这是一个作家文学创作的历史轮回,也是从原生态故乡到文字故乡的路径选择。建设先生的《澧岸听风》是站在历史、社会和人性的制高点上,对童年故乡的深情回望,是对曾经的生活场景的哲学反思,是原生态故乡的提炼升华。

       建设先生的文学故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虚拟的故乡世界。反观中外文学史,众多伟大不朽的经典作品,几乎都是以回望故乡的全新视角去讲述故乡的故事和历史,再现故乡的人物和传说。文学的意义在于发出个人的声音。作家对故乡的回望,绝非是记忆中故乡场景、风情、人物和故事的简单再现,而是故乡记忆繁纷生活的重构。中国画技法在这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画造型并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构图上不是立足于某个固定的空间或时间,而是以灵活的方式,打破时空的限制,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法则,重新布置,构造出一种画家心目中的时空境界,风晴雨雪、四时朝暮、古今人物可以出现在同一幅画中。建设先生笔下的故乡,已经不是原生态故乡景致的简单复制或拷贝,更不是简单的情景临摹,而是一个艺术化了的虚拟的文学故乡,是一个更为真实、更为瑰丽、更为良善、更为丰富的文学世界。 

       建设先生的《农村电影场儿》《习楼二簧戏》《诗风书韵带雨来》是那样的坦诚、质朴和充满人性。我从他的书里看到的是一股纯正刚烈、执着豪放的中原之风。他笔下的故乡是如此的清澈而宁静,字里行间无不是满目春色,日丽蓝天。  

       我读建设先生的文章,印象比较深的是他写了一篇名叫《总把叶邑作汴州》,表达着他对“故乡”的一种怀念和赞美的情愫。文字亲切真诚,我忽然感觉到他的故乡原来一直这样美丽着,而且还会有更加辉煌美丽的明天,文章里对故乡寄予了美好的期望与祝福……

       建设先生的《澧岸听风》是一本很精美厚重的书。打开书,很合我的胃口。我原本就喜欢简单从容的生活,所以,我精神一振,静静读之。我没有刻意去读作者的简历和序,我只想从作者的正文中,用我自己的目光和方式去读他的人生经历,读那些改变命运的际遇,读那些刻在乡村里的印迹,也读故乡背后的故事。

       对于故乡,也许我们一生都走不出乡音与乡愁,随着作者朴质的文字走进作者笔下的那个世界,我如同行走在熟悉的田野上,感叹作者对故乡有着这样一份悠长难忘的情致。

       曾经因为害怕乡村里的偏僻清贫,曾经我们向往都市的繁华和喧闹,如鸟儿一样拼命想飞出山林,无数次幻想过外面精彩的世界是多么美妙……如今,行走在城市的街灯里,却如此深切的怀念乡村里的宁静和纯朴,故乡是心底最温柔的牵挂与思念。

       我经常做这样的梦,等我老了,我要回到大山深处的鳌头村,隐归田园,种花养草,回忆人生,尽情享受那里没有污染的阳光,空气和水,珍爱大自然的本来颜色,直到叶落成泥……

       从《澧岸听风》,能看到建设兄人生路上留下的一个一个坚实的脚印。他的《银杏翠竹映古寺》《董寨霸王鞭》《西唐土地穿乡行》记录了乡村的生活,那么多真实的记忆,那么多熟悉的感受,都蕴藏于字里行间。

       从建设这些细腻朴素的文字中,我找到了似曾相识的记忆,惟一不同的是,我带着眷恋和梦想离开那个山村的时候是在一个美丽的秋天,依依告别大山深处的家园,和风中挥手的母亲……

       建设的故乡,不单是以水美而出名,朴质中透着富贵之气,让人流连在她的身影中,不会忘记。

       水清则无鱼,我家门前也有一条河流,细水长流,很少见鱼儿游动,而螃蟹是却多得密密麻麻,记得小时候我也挽着裤脚,赤着脚儿,翻开鹅卵石,去捉螃蟹,却被吸附在小脚背上的吸血“蚂蝗”吓得大哭起来,以后再也不敢下河了……现在想来依然心有余悸。

       建设对家乡的风土人情作了详细的介绍,读他的文字,让我怀念故乡,惦记故乡的山水,还有对那里的风传统俗,如此种种记忆……

       正应了一句老话,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读《澧岸听风》,我读到了建设先生的一番感慨,就理解了文章一开始就对美丽的家乡进行了赞美,是因为他对故乡情有独钟,赞美不喋,所以“我”爱屋及乌,才对叶县这么热爱,她足可以与我的故乡媲美,故乡是单一纯洁的美……

       建设先生一路走来的足迹,“文字”是楼梯,是桥梁,让作者爬得更高,走的更远……作者一直坚持在写作,怀揣着一个文人的梦想,用一支笔描写他丰富的人生,这让我想起一位文友的话:“把写作持之以恒,必有收获,文字在中国由来有用武之地的……”可以看出作者也是在这些与文字有关的经历中不断成长,以至今天回头看看,真该好好感谢生命里踩过的这些坚实的脚印。

       建设兄把最柔情细腻的文字献给他生命里挚爱着的父老乡亲,从流水一样清澈的文字里能读到大山一样的男儿强烈的责任感和他那颗豁达,宽容的心。

       读《澧岸听风》,心中忽然生出很多感慨来,感激建设先生,开阔了我的视野,让生活多了一些精彩,也多了一些收获,也感谢建设先生让我有机会来读《澧岸听风》,收获一地思想,飞扬一腔乡情。

       建设兄的关于故乡的系列散文不仅格外浑朴而厚重,而且还显露出深深的自信与明显的沉重。概览《澧岸听风》,章章都有重心、篇篇都有看点,这得益于他拥有的浓烈乡情、深切体验,更得益于他艺术的表现手法:青春陈词、零度叙述和反思诉求。

       青春陈词是《澧岸听风》的基本色调,也是建设先生关于故乡系列散文的特质之一。建设出生贫困乡村,童年的苦难积攒了太多的质朴内核和文心灵气。彼时,走出乡村只是他童年的梦想,却也成就了他丰富的草根素养。一物一人,人在物中;一事一理,理在事里;一文一议,议在文内。每每从容陈词,篇篇美不胜收。

       诚然,山民的底气、书生的骨气,以比较柔软的辩证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建设先生的青春陈词自然匠气,情感浓烈,并具有悲悯情怀、怀乡情结,文风超脱,尤其显得真挚勤勉。得益于青年的朝气和文学的梦想,使得建设先生故乡散文创作具有正确的认知和独特的思想,文体上日臻取向雅俗共赏。青春陈词使得他的散文充满朝气、温情,表达对理想的构建和人生世态的思考,对人的描写、对物的描摹,常常寥寥数语就能抓住人的魂灵和物的神韵,可谓散文笔触、小说情怀。从而使得这些散文作品不仅直截了当,角度逼直,行文也给读者以亲切感,作品的艺术张力往往直抵读者心坎。

       零度叙述是《澧岸听风》里大多散文篇什通用的行文技法。哲人云:心灵往往不在它生活的地方,而在它所爱的地方。建设走出乡村以后,须臾不敢忘却父母的养育之恩、故乡的养育之情,所经历的沧桑并不妨碍他的心灵抵达故乡情,他深深懂得:心灵美比外表美美丽,外表美只不过是外表,心灵美虽然看不见,但可以感受。因此,他的系列故乡散文行文显得毫不掩饰、从不虚构、永不矫情。无论写人,还是状物,在行文上,从柔情脉脉的柔版,到热情焕发的快板,直面叙述、温情表达,酣畅淋漓;在文风上,从来龙去脉到起承转合,将每一个事件,哪怕是每一个细节,都诠释得极其详尽完美,给读者提供了从未被重视的乡情民意观察视角,让读者尽享纯正体验,分享审美情趣。

       建设从乡村到叶县县城,踏平沧桑,一路如歌如泣。毋庸置疑,他的人生经历为其散文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个人经验、社会阅历、厚重沧桑和内心检视。同时,也促使他对自然和社会、现实和历史、当下与未来进行了一系列探寻,用多重视觉和视角观察生活。他叙述的对象和客体真实,他的叙述方式和特色是温情,使得他的散文创作视野开阔,以故乡为出发点却不局限于故乡。建设的散文,无论写人,还是记事、纪实,更注重接受现代与后现代文学的影响,将个体经验和社会变迁、人类处境并置处理,是故乡与沧桑、存在与虚无、现象与本质惬意重新构建和延伸。这些散文着眼细节,善于运用大量风俗民情营造色彩斑斓的意象,体现出丰富的张力。零度叙述使得李建设的散文风格温情脉脉、婉转悠扬。

       《澧岸听风》第三个特质是反思诉求。迪亚娜夫人有过这样一句名言:“爱就是忍受痛苦,被爱就是引发痛苦。”建设关注大自然、热爱并赞美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把爱的眼光深入到万物的生长脉络,延伸到大自然的内核。这样的写作形式源自于他的善心底层、爱心底线,因为他的系列故乡散文创作坚持了一个传统文明守护者的立场,坚守一个作家的行为操守基质,基于理性正义而表现出独特的烂漫式的童贞眼光,以及反思现代性的审美诉求。因此,他的系列故乡散文,往往将无可遏制的内心独白发展成感人至深的书写艺术和美学思考。

       故乡是美的,美在明月中;故乡是美的,美在乡音里;故乡是美的,美在一草一木;故乡是美的,美在情感里。当别人不理解你对故乡的情感时,你就细细品味、独自享受吧,因为那时候,故乡是属于你一个人的。在建设眼里,最初的乡愁和望乡的滋味,当然是被送别的目光点燃的。渐行渐远的是燃烧的乡愁,渐行渐近的是立体的思乡情结。拥有距离,距离让乡愁有了长度;拥有思念,思念让乡愁有了高度;拥有比较,比较让乡愁有了宽度。拥有乡愁,真苦涩,幸福的那种;怀着乡愁,真幸福,苦涩的那种。

       把散文创作由故乡的具体层面,一步步推向思想与精神的广袤空间,把自己深深切入读者阅读领域,把思乡之切、望乡之念、回乡之情、入乡之趣,导入到怀乡之愁、报乡之门,这既是建设先生散文艺术的不凡功力和过人之处,也是《澧岸听风》所要表达的和最有价值的要义所在,更是建设先生关于故乡系列散文的审美领地。

       建设学养深厚,涉猎广泛,文学功底非常了得,运用文字的方式驾轻就熟。他的文章,大气中透着沉稳,细腻中透着才气,流畅优美,潇洒自如。看似信笔写来,却是才情挥洒,真情洋溢,同时又弥漫着一缕缕浪漫气息。他有一个温馨的家庭,他的成功,与背后有一位无私奉献的好妻子分不开。作者饱蘸浓浓的真情,用极其优美细腻的文笔,既是真实质朴的生活散文,又堪称文采斐然的纯粹美文,这种美,不仅体现在文字的空灵与诗意,更体现出心灵的意蕴与深邃,让人从中领略出一种高雅的意境,一种浪漫的情怀,一种人格的魅力。所以每每沉醉其中,我都非常感佩建设兄深厚的文学功底,并深深怀念那些远去的清纯时光,和那个年代刻骨铭心的难忘印记。

       建设兄让人更直接地触到内心深处热热的脉动,这些篇章里没有一句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人间最美的温情……我喜欢这样的文字,它大气磅礴,能够感受到一种胸怀;它正气高昂,能够提升一种精神;它低吟浅唱,能够听到文字深处的美妙回声。

       建设先生的文字是向上的,昂扬的,充满正能量的。读他每一篇都能感受到他独立的思想,正直奋进的人格力量,纯真如火的生活热情。他把浓浓的情感寄情于家乡的澧水河畔,一路行走一路歌唱,与澧水共谱一曲温暖的歌。

       捧读《澧岸听风》,也是在品读建设兄精彩的一生,每每掩卷之时,总能回味到一种让人难以一言以蔽之的重量感,一份凝重的深情。

       《澧水东流去》和《夏李溯源》 是两部充满了乡土情韵的散文集。

       在散文这个文学创作的大花园里,乡土散文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某些式微迹象,可它依然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一大批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作家。也就是说,我们对于乡土散文的生存现状和前景,不必过于悲观,纵览当下的乡土散文,我们确实发现乡土散文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它在散文这个文学创作的大花园里不是阳春白雪而是下巴里人。但要看作家是否有真情写出变化着的乡土,是否写出了过去的乡土生活的余味,是否有切身的生命感受和发自内心的爱与感恩。李建设笔下的乡土风情、乡村人物,无不充满感情色彩的,或叹,或哀,或赞,或喜,带着深深的感恩和敬畏。

       李建设乡土散文的立足点,写山水,写村寨,写人情,写乡情,写亲情,写绿树,写青草,写庄稼,写衣食住行,信手拈来,有鼻子有眼,一写就能娓娓道来。这酣畅淋漓的写法,让我们确实读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风有雨有幸福也有痛苦的乡间,不仅有了湿漉漉的线条分明的轮廓,还有了那么一点隐隐绰绰的魂魄,于字里行间流水一样淙淙流淌,涌动着浓浓的留恋和淡淡的乡愁,很柔和,很细腻,很温暖,很质朴,有局部的精细,也有整体的豁达。读起来像酒一样让人醉,极像漫步在落着细雨的乡村小镇。

       李建设的乡土散文,区域的独特凭着这里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发展理应得到在别处不可预见的效果,在这块土地上出生成长但后来走出去的人,他们或许更具代表性,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前后两种变化或许更具说明力。真正高明的文学创作以及一切艺术创作,都缺少不得反观生活这一环节。如果缺少了这一环节,只是一味地反映生活,如此说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同样适用于艺术创作。忠实地反映生活,是最基本的创作原则,但需要在此基础上,将这种生活摆放到更为广阔的生活舞台里去打量和审视,并对此作出自己独特的判断和思考。这是乡土散文的视野问题。

  乡土散文语言表述独树一帜。土生土长的语言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要拒绝拿来主义,不能全篇都是土话。当然也不排除使用土话而把文章写得相当漂亮,与之相匹配的语言也应该是越朴素越好,越能感染人和打动人。李建设的散文《夏李恋,关帝情》用了大量的夏李方言,很好地体现了夏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俗,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优美的夏李风情画。

  李建设写出了对故乡的热爱和对乡村生命的敬重,写到了故乡人物的悲苦坎坷的生活,展现的是故乡人豁达、快乐的人生观,表达的是作家对故乡人骨子里的坚韧精神的敬重;展示的是故乡人安贫乐道的生存哲学;叙述的是故乡人的质朴、真诚、善良和智慧;流露的是他对故乡语言的依赖和固执的坚守,这看似一种传统的思维,却见出了李建设对乡村之文脉的留恋,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乡土的热爱、依恋,甚至还夹杂着些许无可奈何的慨叹,以及对在经济大潮中即将变得似是而非的淳朴乡土人情的极力挽留。通过他的描绘或讲述与之有关的人或事来展示故乡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让读者在感性的文字里感悟到了理性的力量。一句话,以散文记录心灵的轨迹来感悟生命的同时,也折射出时代的变革,使他的散文创作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证明他的散文创作已经超越了朴素的叙述和追求灵动中见深沉的创作风格。

  真正的乡土散文,是让我们在阅读之时就能强烈地感觉到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体会得到乡村生活的那种咀不尽嚼不烂的韵味,那种隐忍、宽容、明亮甚至是富有悲剧性的乡土精神。这就需要作家本人对乡土生活有着切肤般痛楚的体验,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有着见微知著的思考。写起来做到字字句句落到实处,没有一句一字是多余的。通过叙述,把乡土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生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表现艰辛的幸福与难以抑制的痛苦,当然也可以表现迥异于城市喧闹的自然宁静。写出乡土散文的沟壑与裂纹,写出乡土散文的挣扎与抗拒,写出乡土散文的希冀与憧憬。

  写乡土散文,不能面面俱到,不如钻死胡同一钻到底,写别人没有写过的,写别人不可能写的,认识自身的优劣,扬长避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叙述方法和创作风格,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李建设先生当年一直在“一个人的村庄”里默默地刨土种地,在广种薄收中煎熬日子的时候,深切体会到了乡村生活的艰辛,他写其最为熟悉的“夏李”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写“夏李”的人事风情、四季生活。对于《澧水东流去》而言,它有这样两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曰“真切”。散文本来应该是最真实的文本,但是长期以来当代散文写作中弥漫一种“虚假”的氛围,一些写作者为了追求所谓的“意境”,而不惜任意扭曲写作对象。就拿乡村生活而言,仿佛都是人间天堂,都是“海市蜃楼”,可现实的乡村生活如何,只要有一丝乡村生活经验的人、只要有一丝良知的人绝不会产生这样的判断。李建设的《澧水东流去》,以《人间灯火正璀璨》等29篇精美的散文,还原乡村风景,流连乡里人生,寄情乡土乡风,充分表现出了一位基层作家的认真与细腻。如《古柏千年荫后人》《山村又闻稻菽香》《柴米油盐酝诗情》等篇有点像国画那样散点透视的构图,似乎在漫不经心之间交代了乡村人的生活状况。而这种生活状况,似乎就是有过乡村生活经验的人们所经历过的那一幕幕场景。还有《身卧福地惠子孙》《金秋桂花香》等篇什,所描写的生活也似乎是我们这些拥有乡村生活经验的读者们所熟悉的。正如散文评论家喻大翔博士对散文之“真”阐释的那样:“‘散文的真’可分为五层次:一、对象的真,二、主体的真,三、时代的真,四、文化的真,五、人类的真”。李建设的这组“乡村散文”在“对象的真”这个层面上,又达到了“主体的真”、“时代的真”、“文化的真”、“人类的真”。

       二曰“鲜活”。鲜活者何也?鲜活就是对事物进行描摹与刻画的时候,使其达到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地步。在乡村散文的写作中,“真切”仅仅是事物真实状态的还原,而“鲜活”是融注写作者个人情感体验所传达出的一种新鲜与生动的阅读滋味。没有“鲜活”,“真切”只是简单的状态扫描;有了“鲜活”,山川景物、风土人情一下子就活泛起来了,仿佛有了生命力。要做到“鲜活”,必须把握这样几点:一是对事物敏锐的观察,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二是要有较为圆熟的语言文字表达功力,把所见者用生动的文字加以记录。对于李建设来说,他的人生在昆阳大地展开,他的情感在昆阳大地形成,他的一切的一切,全部是昆阳大地所赐予的,他与昆阳文化的亲密接触,自然在情感上没有任何隔阂。加之,他由乡入城,成为一个在生存境遇上的城市人,这就形成了其敏锐的观察视角,使其文字中有种“鲜活”的力量。这些生动而鲜活的乡土语言,恰倒好处地传达了作者的乡土情感。

  要写好乡土散文,就要好好拜读李建设在《澧水东流去》一书中发表的29篇散文。

       李建设在《夏李溯源》这部新书中,通过《夏李的由来》《井深情长》等篇章,写出了他对故乡的深情厚谊。

       李建设是一个从乡村里走出来的乡里人,乡下有李建设的乡里乡亲,当年从乡里走出来的时候,乡亲们一再对他说,走出了乡下别忘你的根永远在这里。这些年来,因为乡情的萌动,李建设写起了乡土散文,他写他熟悉的,他体验的,他感受的,他参与的,他回味的,他经历的,他的童年和他的少年;写他的乡里乡亲豁达质朴大度的情怀,用很自然很平淡的白描手法来叙述乡亲们的激情如火的追求与向往,他们的故事深深刻在李建设记忆里,李建设的散文是他的真情流露,是李建设对于父老乡亲的真善美的赞颂,字里行间倾注着李建设的真情实感。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湛河流韵】之【第十六章·老兵新传】

下一篇关于打造鹰城作家群的调研与思考【二十四】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