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资源 >详情

《读者》美文—蒋勋:道德不是批判他人

作者:网络     来源:全息网     时间:2016-01-05
22720

  从法国回台湾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私立大学任职,我成为校内十三位一级主管之一。当时如果要给学生记大过,就必须开会,决议需十三位一级主管都同意,签字后才能通过。
 
  我第一年参加会议时看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南部学生到北部读书,在外租屋,房东写了一封信给学校,说这个学生品行不良,趁他不在时勾引他的老婆。学校就以此为罪状,要学生退学。
 
  我觉得应该了解背后的因由,所以当时不愿意签字。当我提出看法时,听到旁边有个声音说:“蒋先生毕竟是从法国回来的,性观念比较开放。”听罢,我吓了一跳,我还没来得及说明,就已经被判定了。
 
  其实这个案例是不自觉地受到了群体文化的影响,许多事情都变成了想当然,即使事后发现不是如此,也不会有人去反省。
 
  群体的道德意识往往会变成对他人的指责。在西方,道德观已经回归到个体的自我检视——对他人的批判不叫道德,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才是。
 
  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时,学生要他逃走,他在服刑和逃跑之外,选择了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他的死刑是经过民主投票的,他必须遵守这样的道德意识,接受这样的结局。这才是道德,非如今日社会中,从上至下,不管是政治人物还是市井小民,都在振振有词地指着别人骂:不道德!
 
  阮籍不在母亲丧礼上哭,因此别人说他不孝。而看到他吐血的只有一个朋友,于是这件事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中。阮籍这么做不是没有道德,而是他不想让道德情操变成一种表演。
 
  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假,就会变成各种形态的演出,就会让最没有道德的人变成最有道德的人,语言和行为便开始分离。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网络,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读者》美文—摩西奶奶: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下一篇《读者》美文—林清玄:心里的宝玉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