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怎样提高“小练笔”呢?笔者认为,能否找准“练点”,把握“练机”,便是小练笔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
一、 因文而宜,找准课内“小练笔”的切入点
1. 于语言精彩处切入“小练笔”。一篇文章的教学不能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们要善于抓住文中最精妙的语言片段,抓住最扣人心弦的情节,深入解读,扎实练笔。如《荷花》一课,有这样的句子:“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这句语言朴实优美,想象力丰富。于是教师先引读,然后创设情境:“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那一朵朵优雅芬芳的荷花,还有什么动物会来告诉你什么呢?”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表达。教师顺势提出:请用上这样的句式说话并写下来吧。(课件映示 过来,告诉我 过来,告诉我 。)学生写出的语句,我整理了一下,就变成了一首清新的小诗。可见,只要善于抓住文中的精彩处,激活思维,展开想象,就能进行更深入规范的语言训练,学生的童心能得以彰显。
2. 于式样经典处切入“小练笔”。文本中典型的句式、段式、结构等承载了丰富的语言训练信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典范进行揣摩、赏析、借鉴,学会迁移运用。 如《北大荒的秋天》一课的第4自然段就是典型的总分结构,教学时,我先以“品味词句,想象意境,朗读训练”为基础,引导学生充分地读,体会北大荒的原野热闹之美,然后引导学生看看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以及相互之间的总分关系,从而理解作者是通过写大豆、高粱和榛树叶子来写“原野热闹非凡”的,并顺势板书(板书体现出总分结构)。在这之后,我出示了练笔要求:围绕“春天到了,公园里百花争艳”写一段话。由于学生有法可循,有形可仿,就个个有话可说。这样的练笔设计,要求明确,操作性强,经常进行这类仿写训练,可提高学生写作的规范性,克服随意性,利于语言结构化。
3. 于认知冲突处切入“小练笔”。教师要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但我们也希望看到学生对文本的多元理解,特别是学生有认知冲突的时候,往往是阅读理解迈向更高层次的又一起点。在这种时机中,教师不要急于干预,不妨让学生于认知对比中进行一次“小练笔”,畅所欲言,培养通过书面形式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和习惯,胜过课堂上比谁声音大的无效争论。如《维生素C的故事》一课中,病重的船员为了不拖累大家,主动要求留在荒岛上,哥伦布噙着眼泪点了点头……此处“哥伦布的做法对不对?”引起了学生的争论,教师抛出问题:“哥伦布同意把病重的船员留在荒岛上,这种做法你认为对不对?是不是有点残忍了?在当时的情况下,还有没有更好的做法呢?”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百字左右的练笔,会让学生对主题思想认识得更为深刻,课文中哥伦布这一角色作为船长充满人性和理智的光辉形象,在学生脑海中必定更为饱满。
4. 于心灵触动处切入“小练笔”。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往往会被文本语言本身的情感和语言魅力所打动。此时,学生的情感与作者心灵交融,在学生情有所动、心有所感之时下笔,让学生用心叩击文字,用笔传递深情。譬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文,读到“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时,我先引导学生理解“重担”一词包含的意蕴,再读“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这句,我动情地问道:“每个母亲都是这样过来的,你们的母亲又都是怎样过来的,你们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了吗,想到了母亲的哪些事?”此时,教师的引导已是水到渠成,学生的情感生成恰到好处,对文本解读感悟渐渐深入,心怀激荡不言不快,所以,即时组织“小练笔”,让学生静下心用以整理心绪。学生沉默、思索了一会儿后,纷纷奋笔疾书。调皮的仕金写到自己生病时,妈妈为了照顾他而累倒的情景;玉楼述说了妈妈为了生活外出打工,已经一年没有回家的辛苦经历;阮露写了妈妈剔自己吃过的鸡腿骨头上的肉的事,由此她认识到了妈妈不舍得吃,而自己真是太浪费了……学生说得很动情,我相信学生己懂得了母亲的爱,懂得了母亲生活的艰辛,他们以后会更加体贴自己的父母的。这样的练笔对发展思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语言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很有帮助。
5. 于情节跳跃处切入“小练笔”。课文中有很多叙事篇目,都有情节上的“留白”和跳跃,有意无意地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延伸的空间,这也是进行“小练笔”的极好机会!如《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人类没有火,生活在蛮荒时代的困苦,以及普罗米修斯盗火时的危险情景,还激情述说了有了火,给人类带来的进步,但偏偏省略了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于是我引导学生前后对比,展开想象,进行“小练笔”,并友情提示学生:要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的心情、神态、语言,以及如何欢庆(比如唱歌、跳舞、奔走相告)等。“留白”是文学作品艺术处理的一种策略,教者要善于挖掘教材的空白跳跃处创设情境,让学生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进行练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二、 机不可失,提高“小练笔”的实效性
1. 抓课堂突发事件进行“小练笔”。课堂突发事件是指在课堂中突然发生的“冲突”,它常常出乎师生的意料。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敏锐地利用一些课堂突发“事件”,作为同学们练笔的题材,这既让他们学会了联系生活去写作,培养“说真话,写真文”的习惯,也帮助学生养成勤观察、勤思考的习惯,改变了习作没什么可写的窘态。如有一次我正在讲课,一只蜜蜂从窗户飞进了教室,引起了同学们的惊慌,历时大约五分钟,不速之客才翩然离去。同学们却还沉浸在刚才的骚乱中,议论纷纷。于是,我干脆停下讲课,立即让他们练笔,一吐为快。不一会儿,学生的佳作就新鲜出炉。 可见,运用教学机智、灵活有效地利用课堂突发事件进行练笔,无疑让同学们对生活有了更细致的观察,对作文也有了浓浓的兴趣。
2. 抓时政大事和节日进行“小练笔”。这个大事可以是发生在校园内的,如运动会、歌咏比赛;可以是发生在所生活的城市,如家乡创卫生城市;可以是国家大事,如神舟6号发射成功;也可以是世界大事,如世界杯足球赛;还可以是每逢佳节的节日气氛,人们庆祝活动……对这些大事可截取其中一个场景,或叙或议,自由写作。我提醒督促学生关注新闻联播,查找资料,抓住时机练笔,同学们能敏于新闻,倾心关注,用心感受,久而久之,可以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3. 抓各类游戏进行“小练笔”。课堂或课外有意识地组织学生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不自觉地调动了全身感官的投入,情绪激昂,感情奔放。紧接着写作,学生对当时发生的每一个细节,人物的音容笑貌,情感的起伏曲折,记得非常清楚,写起来毫不费力,且有血有肉。教师在课堂上可组织“木头人、画鼻子、扳手腕、击鼓传花”等游戏,课外可组织“老鹰捉小鸡、贴烧饼、两人三足”等游戏。下面是一个学生玩“两人三足”后即兴写的片段:
“参加比赛的两组同学,满面笑容,争先恐后地向前跑去。男生组跑在前边,暂时领先,但他们配合得不够好,一个人心急走得快,另一个人慢了一步,两人一下摔了一跤,逗得大家都乐了:有的笑得手舞足蹈,有的乐得直不起腰,还有的甚至笑出了眼泪。女同学呢,她们开始走得慢,但配合默契。虽然落后,但并不心慌,两人嘴里还不停地喊着:“一二、一二……”她们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而且越走越快。
游戏习作是一方快乐的天地,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有了可写的内容,有了生动有趣的语言,有了深刻体验和真实感受,习作自然变得轻松愉快。
4. 抓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小练笔”。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亲近自然,走向生活。关注学生实践活动过程的经历、体验、感情和探究,让学生获得对生活的真切感受。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让习作教学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我曾带领本班的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1) 参观烈士纪念塔、陵园……感悟革命传统教育;(2) 考察新兴的花卉基地、家乡绿色产品基地,明白科学兴农的道理;(3) 开展各种义务劳动,培养爱劳动的思想观;(4) 定期到聋哑学校,和聋哑儿童开展手拉手活动,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5) 调查当地河水污染,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6) 调查民俗文化,走访民间艺人,培养爱家乡的情感……如我们在家乡进行河水资源调查中发现,往日清澈见底的河面上飘满了成片成片的白色塑料袋时,学生纷纷拿起手中的笔,有的巧妙地设计倡议书;有的精心设计广告语;还有的竟想到给环保局领导、市长写信……他们的设计虽稍显稚嫩,但活动的开展激起了学生们的创作热情。可见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学生积累了生动的感性材料,还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习作灵感。
上一篇写作心理——感受
下一篇踏春佳句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