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资源 >详情

第五节 马克·吐温

作者:张良村等     来源:世界文学历程     时间:2010-12-31
18731

 


    
马克·吐温(leds——1910)原名萨缨尔·朗赫恩·克利门斯,1835年11月31日出生在密苏里州一个贫寒的地方法官家庭。童年时十分淘气顽皮,《汤姆·索亚历险记》(1874)几乎把他那时愉快和活泼的一面都写进去了。12岁时,父亲去世,马克·吐温独自外出谋生,先后当过学徒、领航员。矿工和新闻记者。丰富的生活经历使他熟悉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和社会现实,并接触到了美国西部幽默滑稽的乡土文学。所有这些不仅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和风格上的准备,而且逐渐形成了他的民主主义思想。1865年发表《加利维拉县驰名的跳蛙》,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并以卓越的文学天才被推崇为“美国的文坛巨子”。1890——1900年在进行环球讲演的过程中,马克·吐温逐步成为一名“反帝国主义”者,在20世纪最初的几年里,写了大量反帝、反战的政论文章。晚年致力于《自传》的写作,一直到1910年4月ZI日他生命的最后一息才止笔。

马克·吐温是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幽默讽刺作家。他用一支犀利无比的笔撕毁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自由”的假面具,尖锐地批判了美国的种族压迫和种族歧视,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后期美国五光十色的社会图景。早年艰难多变的生活给了他丰厚的人生体验,形成了马克·吐温对虚伪、丑恶社会的深刻认识;少年时在叔叔的农庄结交的黑奴朋友使他“养成了对他们的种族强烈喜爱的心情,并且欣赏他们的一些优良品质”。马克·吐温后来描写了许多黑人形象,这些黑人没有奴颜媚骨,却具有独立的意识和人格。马克·吐温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境界就是不分肤色和宗教,人人平等的真正的自由。他不同于歌颂美国生活“微笑的一面”的豪威尔斯,也不同于痛揭社会疮疤、然后捂一把糖的含泪而笑的欧·亨利,他真诚地信仰资产阶级民主,毕其一生淋漓尽致地嘲讽人间的丑恶,抨击资本主义的种种恶行,至死保持着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屈的挑战精神。

从1865年马克·吐温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加利维拉县驰名的跳蛙》起,作者便以幽默的才华和风趣的口语登上了文坛。使他一举成名的《傻子出国旅行记》(1869)也是因独特的幽默和深刻的内容轰动了美国文学界和新闻界。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镀金时代》(与人合作)同样以对美国社会绝妙的讽刺和揭露而著称。187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则以生动风趣的情节描绘和幽默朴实的语言风格奠定了马克·吐温创作最基本的特色。以后的一系列作品大多带有这种鲜明的马克·吐温式的幽默。1884年出版的《哈克贝利·费思历险记》,达到了美国小说前所未有的高度。

马克·吐温的创作基本上是从南北战争以后开始的。60年代中期到1870年,他在西部幽默传统的基础上,运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幅社会政治讽刺画。作品往往以第一人称“我”为椰榆对象,而将讽刺的矛头指向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这个时期的创作以短篇小说《竞选州长》(1870)为代表。主人公马克·吐温作为独立党的候选人参加州长竟选,没想到,本来“声望还好”的他,一时间被栽赃了五花八门的罪名,什么伪证犯、小偷、盗尸犯、酒疯子、舞弊分子和讹诈专家,而这些无中生有的罪名统统是由各报纸用一种极为庄重的外交辞连篇累牍地公开披露的。最后对“我”的致命打击是九个各种肤色的初学走路的孩子在一个公开集会上抱住“我”的腿叫“爸爸”!名誉扫地的“我”不得不退出竞选。这就是美国的“公正、平等、民主”的选举制度!作家的谴责和愤慨借夸张和讽刺等令人赞叹的技巧加以体现,具有极大的思想意义和艺术魅力。

马克·吐温和当时美国大部分的作家一样,幻想美国会有“伟大的将来”。尽管他已经如此痛快淋漓地揭露了为资本家们所喋喋不休称道的民主选举制度,却还仍然相信在资本主义政客中还有“诚实的老实人”。这种乐观的幻想决定了马克·吐温的早期作品固然泼辣,却是轻松的、椰榆的泼辣。

19世纪70到90年代是马克·吐温创作的黄金时代。这正是美国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美国从一个田园风味的农村农场国家转化为一个工业化国家,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翘首以待的民主政府却反过来更为沉重地剥削和压迫人民。马克·吐温在继续观察社会的基础上加深了对美国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情操的思考和探索,反映在创作中就是批判的因素大大加强,思想内容更加深刻,早期的轻松幽默转变为尖锐的讽刺和无情的揭露。代表作品有《镀金时代》(1873)、《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王子与贫儿)(1881)、哈克贝利·费思历险记》(1884)和《在亚瑟王朝里的康涅狄克州美国人》(1889)等。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小说借助作者童年这一原型模式,通过顽童汤姆的眼睛和经历表现了五六十年代美国西方社会沉闷、刻板、庸俗的社会现实,在描述汤姆的种种历险活动中触及了生活、教育、宗教、金钱、人情、法律等方面重大的社会问题。主人公汤姆是马克·吐温对自己童年的回顾,由于生动、细腻的儿童心理刻画和脍炙人口的幽默,汤姆以及哈克贝利·费思已家喻户晓。汤姆是一个“乖孩子”:爱撒谎,好表现,常常表现出顽皮孩子才有的心计,但他颇具反抗精神。由于这种反抗是对当时枯燥、陈腐、呆板、单调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的一种反弹,因而,作品在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就表现出相当高的思想价值。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国内贫富尖锐对立,两极分化严重。一方面是托拉斯的金融集团的形成,另一方面是中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贫困化。马克·吐温亲身感受到了这一转变,对美国“繁荣民主”的希望逐渐变为失望。这期间,早期作品中那种幽默诙谐的乐观气氛荡然无存,深恶痛绝的悲愤情绪闪动在字里行间。他写了大量政论和杂文,也继续创作小说,中篇小说《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品。小说以一个异乡人用一袋假金币引诱号称“最诚实、最清高”的赫德莱堡19位“廉洁”的头面人物上钩的故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人性的“败坏”,读来十分滑稽,想来却非常深刻。为了一笔不义之财,一个个“清白无暇”的首要居民绞尽脑汁,明争暗斗,直至当众出丑。小说里的大讽刺由一系列富于想象和机智的小讽刺组成。故事的发展起伏跌宕,出其不意,致使读者趣味盎然,欲罢不能。

一个“诚实”的小小的赫德莱堡,何尝不是一个虚伪、假仁假义的世界!显而易见,《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的主题思想大大地被深化了。19个头面人物毫无例外地争夺那袋假币,透露出马克·吐温民主主义理想的破灭和对人类本性、人类未来的看法。这种悲观情绪成为他晚年思想的一部分。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小说以南北战争之后的密西西比河沿岸为背景,通过白人孩子哈克和黑奴吉姆沿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追求自由的故事,表达了反蓄奴制的思想和对民主、自由的真诚向往。

马克·吐温写作哈克的故事时,蓄奴制度已经结束20年了,“可是,奴隶主的灵魂,奴隶主迟钝的感觉却还没有消亡”。

马克·吐温笔下的密西西比河已不仅仅是作为地域背景出现的,而是作为一种原型模式来象征作家对于社会的、人性的美好理想。马克·吐温把水与静谧、安宁、美、自由和再生联系在一起,从而借水这个意象来象征没有黑暗、没有丑恶、没有对人性扼杀的理想的生存环境,象征没有拘束没有迫害的自由与再生。整部小说的构思即以水为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分界线,岸上的一切是沉闷的,令哈克紧张不安的,水上的世界则是宽阔的自由的。故事沿着密西西比河展开,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主要在水上完成。

不读书、不信教、不洗澡的“野孩子”哈克讨厌饭前的祈祷,讨厌按照“圣经”的教条“改邪归正”,讨厌好心的道格拉斯寡妇姐妹俩的“文明”约束,也讨厌那个酗酒的丧失人性的无赖父亲,讨厌他的暴力控制。于是,马克·吐温让哈克逃到了密西西比河上,进入一个与岸上的文明世界截然相反的原始与自由的境界。在同一个文明社会里还有另一个比哈克处境更悲惨的人,他就是黑奴吉姆。罪恶的蓄奴制已使吉姆的世界暗无天日。马克·吐温让他与哈克殊途同归,也逃向密西西比河。寻找自由与独立的共同目标把分属两个对立种族的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两人共同驾着那只有名的木筏漂流在密西西比河上,进入一个与岸上的文明世界截然相反的原始与自由的境界。马克·吐温让这只“漂流”的木筏走走停停,不时地使哈克与岸上的文明社会发生接触,借哈克的眼光向读者展示密西西比河两岸实行蓄奴制度的美国南方社会的黑暗现实:寻衅打“冤家”的贵族地主,穷极无聊、专爱挑逗狗打架的二流子,盗匪杀人,骗子行骗;乡镇是鄙陋的,居民是愚昧而野蛮的,他们的生活是空虚而无聊的……这就是“黄金时代”的“美国天堂”。马克·吐温把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深入考察让哈克也都看到了。正直、善良的哈克,没有能力把握岸上的世界,除了紧张、沉闷、不安,他没有再好的感觉;到了水上可大不相同,不受任何人的束缚,也不受任何人的迫害,哈克的美好天性都在水上得到展示和完善。所以,马克·吐温在哈克被迫上岸与文明社会发生接触之后,总是让他再迅速地逃回到木筏上,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一个理想的生存环境。哈克说:“归根结底,没有一个地方像木筏。其他地方似乎太拘束、太门人了,可是一只木筏却不是这样。在木筏上面你会感到非常自由、畅快和舒服。”当然,马克·吐温的水的意象在很大程度上象征着精神上的自由。

吉姆作为黑奴,他有着与千百万黑奴一样的悲惨境遇:精神上受歧视,心理上受压抑,身体上受虐待,没有人身权利。他的生命作价800元要被主人卖掉。小说通过描写社会对黑奴的态度来反映蓄奴制的凶残和可怖,哈克和吉姆接近尾声的部分,白人终于抓住了吉姆,毒打一顿后把他关了起来。吉姆的非人待遇,社会的非人道行为都是非人道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在马克·吐温看来,蓄奴制是美国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邪恶,因此,小说用了大量篇幅描写吉姆为摆脱奴役和压迫的命运而逃亡的过程。
“逃跑”是这部小说中另一个主题。
马克·吐温写了两种不同类型却源于同一根源的逃跑。

哈克要摆脱好心肠的然而却是遏制天性的文明教化的束缚,也要摆脱以父亲为代表的野蛮迫害;吉姆则是要摆脱文明社会的残酷压迫和奴役。在吉姆与社会的关系和哈克与社会的关系之间,有一种意味深长的类似的情况,那就是:要自由地生存,就得逃离那个扼杀人性的文明社会。到小说结尾时,哈克又打算逃到更远的地方去了。马克·吐温似乎想告诉人们:在蓄奴制猖獗的时代,自由并不是和文明社会联系在一起,而是和逃离文明社会联系在一起的。
主人公哈克是一个不受任何拘束、追求自由独立、富于正义感的美国少年的典型。

在大人眼里,哈克是个肮脏、下流、懒惰的坏孩子,在孩子们眼里他却是一个崇拜的偶像。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抽烟、说粗话、逃学、睡在树林里……一切为文明社会所不齿的事他都要做,这种独立不羁的个性是他孤儿的生活造就的。当然,他有个酒鬼的、无赖的父亲,但他“有一个爸爸”这一事实只能使他的孤独显得更加突出。如果说道格拉斯寡妇姐妹对他的束缚尚出于一种善意(尽管它足以抑制一个人的天性),那么父亲给他的只是野蛮的兽性发作。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哈克都不接受,一感到不自由,他就要溜之大吉。追求自由和独立的精神是哈克性格中最显著的特点。

与这一特点相关的就是哈克的正义感。帮助黑奴逃跑分明是一种叛逆行为。因为哈克是一个具有独立精神的人,所以他要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要帮助“挺好”的黑人。但他毕竟生活在蓄奴制受到维护的社会中,要一个孩子抗拒通行的社会法则是异常困难的。然而最终他“健全的心灵”战胜了“畸形意识”。这场剧烈的内心冲突被批评家认为是“美国文学中最动人的一段情节”。正是有了这场灵魂的洗礼,他才不是汤姆·索亚而是哈克贝利·费恩。

吉姆是马克·吐温倾注了早在童年时代就培养起来的对黑人的热爱而精心塑造的一个不屈从命运、有着人格尊严的黑奴形象。与斯托夫人笔下的汤姆叔叔相比,吉姆有着汤姆叔叔一样的慈善和忠厚,也有类似汤姆叔叔的迷信和愚昧,但没有汤姆叔叔那种逆来顺受、任人宰割的奴性。一旦知道他将被主人卖掉便“逃之夭夭”,表现出强烈的自由生存意识和不屈的抗争精神。比汤姆叔叔更为显著的进步是吉姆不光自己争取自由,还打算使妻子儿女也获得自由,从而表现出吉姆的高度觉醒。从吉姆开始,美国文学中的黑人形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哈克贝利·费思历险记》是公认的世界名著。作者一反在这之前美国文学模仿英国文学的“优雅矫饰”的文风,成功地运用了地道的美国英语描写真正的美国生活。这部小说对以后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英语从此以其鲜明的特点登上文学舞台。

小说的叙述者也是小说的主人公,一个反叛的形象。大量的方言、俗语的使用,既符合一个顽童的性格,也符合他的认识水平。小说从描写对象、主题内容到语言文体马克·吐温都作了重大的变革与创新。

浪漫主义抒情与现实主义描绘相结合是小说的一大特色,二者相互映照,使整个小说有一种抒情气氛,从而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张良村等,来源:世界文学历程,来源地址:)

上一篇第四节 易卜生

下一篇第九章 二十世纪传统文学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