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诗句基本表意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呈现出一幅清冷且满是愁绪的画面:樱花已然全部凋谢,台阶前被如霜的月光所笼罩;主人公满心忧愁地倚靠在象牙床上,身旁是散发着袅袅香气的薰笼。
创作背景关联
此句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李煜一生经历大起大落,前期身处南唐宫廷,生活奢华;后期南唐灭亡,他沦为北宋的阶下囚。这首词大概率创作于南唐国运衰微或者他个人生活遭遇重大变故之时,是他借景抒发内心复杂情感之作。
艺术手法剖析
意象营造意境
“樱花落尽”是一个极具表现力的意象。樱花盛开时绚烂无比,但花期短暂,凋零之后给人一种繁华不再、美好消逝的强烈冲击。它象征着时光的匆匆流逝,也暗示着曾经的美好生活一去不复返。
“阶前月”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月光洒在台阶上,增添了几分凄凉和静谧,与樱花的凋零相互映衬,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伤的情绪。这两个意象组合在一起,构建出一个充满愁绪的意境,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
细节刻画人物
“象床”点明了主人公生活的奢华,然而“愁倚”二字却与这种奢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主人公虽然身处华丽的象床之上,但却满心忧愁,无法排解。“薰笼”本是用来增添香气和温暖的物品,但在这样的情境下,却无法驱散主人公心中的寒意和愁绪,反而更衬托出他的孤独和寂寞。这种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内心的方法,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以景衬情手法
整句诗运用了以景衬情的手法,将主人公的愁绪融入到樱花、月光等自然景象之中。景中含情,情由景生,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这种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其中的哀愁。
情感内涵挖掘
个人身世之悲
李煜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巨大的落差使他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奈。“愁倚薰笼”的姿态,正是他对自己悲惨命运的哀怨和叹息。他可能回忆起曾经的荣华富贵,而如今却只能在孤独中度过,这种身世的悲叹在诗句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时光流逝之叹
樱花的凋零象征着时光的匆匆流逝。诗人可能联想到自己的青春岁月、曾经的辉煌成就,如今都已如这落尽的樱花一般一去不复返。这种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但在李煜的笔下,却显得更加深沉和悲切。
家国之思
在南唐国势衰微的背景下,樱花的凋零也可能象征着国家的衰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寄托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往昔盛世的怀念。他可能想起了南唐曾经的繁荣昌盛,而如今却国破家亡,这种家国之思在诗句中隐隐流露。
在词作史上的地位
这句词体现了李煜词作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善于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自然景象相结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内心的情感世界。此句以其深刻的情感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成为李煜词中的经典之作,对后世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借景抒情、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典范。
作文征稿:
中国少儿艺教网首页点击【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专题页面,直接注册、参赛,按照提示提交作文作品。
(责任编辑:张一昂)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描写柳树的诗句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