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2位截瘫老人一起写作 稿费捐给贫困生

作者:网络     来源:齐鲁壹点     时间:2017-04-24
18052

轮椅是双腿也是书桌

在烟台开发区凤台小区的一间20多平米的车库里,住着侯月利和卜书瑞两位老人。

躺在床上的是侯月利,老太今年73岁,年轻时出意外,至今已经卧床47年。坐在书桌旁的是卜书瑞,今年78岁,因为后天得病瘫痪多年,每移动一步都要靠轮椅。

目前,两人正在合力完成他们的童话故事《洞洞鼠赴宴》。躺在床上的侯月利负责编写童话故事:住在乡下的小田鼠“拉拉”进城赴宴,好朋友洞洞请他吃肯德基、蛋挞和比萨,净是些洋玩意……书桌旁坐在轮椅上的卜书瑞则负责将文字输进电脑,然后发给各地的报纸和杂志社。

“现在右手也不听使唤了,对冷热也不太敏感了,打字拿东西只能靠左手。”卜书瑞老人说,他在年轻时得病留下了后遗症,近几年下身瘫痪,胸口以下已经没有知觉,轮椅成了他移动的双腿。

侯月利也是下半身瘫痪,肚脐以下已经没有知觉。床边的一台轮椅既是她的双腿,也是她写作的书桌,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她侧卧在床头、趴在轮椅上完成的。“在写作上,他既是我的老师又是我的秘书,我们合力才能写出这么多文章。”侯月利微笑着说。

飞书21载终聚首

1985年时,卜书瑞还在河北赵县的一所小学读书。1960年时,21岁的他就被查出结核性脑膜炎。当时他的病情已经比较严重,每天坐轮椅到学校,然后扶着墙走进教室。

由于长时间卧床,他需要忍受褥疮的折磨。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海水盐水治褥疮》,很想和文章作者交流一下,而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远在烟台的侯月利。在那个通信不发达的年代,两人就通过书信,相知相惜。

侯月利之前曾是一名乡村教师,1970年,26岁的侯月利在水库劳动时遭遇泥土塌方,胸椎9到11节粉碎性骨折,下半身永远失去了知觉。教书教不成了,她把精力集中在文章写作和编写童话故事上。1990年侯月利在妹妹的帮助下去了河北,两人有了第一次见面。

2005年侯月利再次去到河北,但因水土不服,不得已只能回到烟台养病。同年,卜书瑞查出肾病综合征后,感觉时日不多,两人终于决定共同生活。2006年卜书瑞来到烟台与侯月利相聚,两人住在侯月利侄子为其购买的简易车库改造的房子中。

“车库出入方便,图的就是这个。”老人说。

稿费捐给贫困孩子

两人虽然没有孩子,但是都很喜欢孩子。年轻时两人都是小学教师,所以他们很想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出来,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带给孩子。“我不愿意离开课堂,在家里写东西,这样讲台更大。”侯月利说。

从1985年起,两位老人先后在国内近百家报纸和杂志发表文章,合力为儿童写的辨字诗歌和课本剧《汉字国》,在2015年由北京一家出版社结集出版。此后,两人毅然将2万元稿费和十年版权换成书籍,直接捐给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希望能给孩子们的童年带去更多色彩。

这些年来,编童话、写文章已经成为老人的精神寄托。在困难的日子里,侯月利坚持订报、看报、学习,一订十多份。在住院的日子里,侯月利躺在床上还坚持创作。近几年,很多杂志社、报纸要求投稿必须是电子版,两人省吃俭用买了电脑,自学了打字上网。

侯月利从1996年开始记录自己发表文章的时间、标题,到现在已经记了满满四个笔记本,具体发了多少他们也数不清了。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网络,来源:齐鲁壹点,来源地址:)

上一篇初二女生付费写作2天赚8000全部捐献

下一篇坚持写作46年,盼望出诗集了心愿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