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重庆科普征文决赛:宁要机器人,不要小弟弟

作者:苗恒     来源:重庆晚报     时间:2016-03-28
12671

要一个机器人弟弟妹妹还是要一个真的弟弟妹妹,面对这样的问题,重庆的小学生会给出什么答案?在上周六落幕的第六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普阅读暨征文大赛决赛中,考官就给小学生们出了一道这样的作文题。

本次大赛吸引了全市631287名学生参与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共有1500余名优秀学生进入决赛。3月26日下午,重庆晚报记者走进小学组阅卷场,阅卷组工作人员正在统计最终成绩。

小学4年级的文文(化名)在作文中表示自己不喜欢真弟妹,是因为如果爸妈不在家,他就是“王”……她写道,有了机器人妹妹首先要教她听自己的命令,早晨起床帮自己观察天气,找到适合的衣服,拿到自己面前。

来自江北区某小学6年级的小瑞也想要个“机器弟弟”,因为他担心真弟弟会花掉家里成千上万的钱,还会累坏爸爸妈妈。“爸妈的工作不给力呀,一月才6000元,有了我就刚刚够维持生活,那如果再加一个弟弟,天啊!那他一个月奶粉费、纸尿裤费、玩具费……想想后果还是别养了吧。”小瑞认为机器弟弟好养,因为只需要多一点电费、多一点维修费。

不过,也有孩子喜欢真实的弟弟妹妹,“因为真的(弟弟妹妹)有温度,你喜欢他的时候你可以用手触摸他圆乎乎柔软的脸蛋……但机器人他是冷冰冰的躯体,他不能让我感受人性的温暖。”用短短600字的作文打动了评委。阅卷老师表示:“大多数孩子更希望温度和情感,也让评审老师感受到了孩子们内心的善良。”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贺小燕认为,机器弟弟与真弟弟的选择,反映出现在不少年轻父母都为二胎在苦恼。她说,童言童语体现出孩子们稚嫩的想法,不愿意与其他孩子交流玩耍,不愿意弟妹分享自己的玩具,这是身边大多数独生子女都有的情况。她建议家长在平日可以引导孩子分享,可以是在学校与同学分享礼物、书籍;到小区、公园和别的小孩一起玩;周末约上同学、好友看电影、逛书店,也是培养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父母也可以多陪孩子们看一些与亲情、大家庭有关的电影、电视剧,让孩子真正感受家庭的温馨和幸福。(王乙竹)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重庆晚报,来源地址:)

上一篇第十届外国作家富豪榜榜单揭晓,无字天书受热捧

下一篇2个残疾女孩相约开新书发布会,11年后梦想成真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