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学生最喜欢的作文批语

作者:鲁前进     来源:未知     时间:2014-08-06
33841
    像“内容不具体”“句子不通顺”“错别字太多”等这样笼统、干巴巴的作文批语只会令学生感到单调、无聊,产生压抑、沉闷的心理,也不利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而幽默风趣的作文批语,犹如吕洞宾的指头——具有“点石成金”的神奇功能。

  一、幽默批语的润滑性。德国著名学者海因·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接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缺点和错 误,教师要对其进行批评和指正,但若批语用得不恰当,常会引起相反的作用。幽默的批语就可以恰到好处地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欢愉兴奋中充分而真实地认识自己 的错误。譬如有个学生的一篇作文中就有近20个错别字。于是我批道:“你这篇文章从内容到构思都挺不错,就是错别字太‘猖狂’。”学生看到批语后,“扑 哧”一笑,心悦诚服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之后作文中的错别字明显少了,显然是多加注意了。贬义的批语不宜直露,如果采用训人的口吻或者惩罚的办法去对待学 生,就不会有这样好的效果了。

  二、幽默批语的激励性。我们知道,幽默的批语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师生一旦出现坦诚地一起分享笑的情景,其实就已经造成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交流的氛 围,并形成一种力量,激励学生去做原来不想做或不愿接受的事。有个学生作文基础差、又不敢接近老师,她写作文不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常常是一逗到底,文末 划个句号。于是我在她作文后批道:“你偏爱逗号,不喜欢其它标点符号,所以作文一“逗”到底。”这位同学看了批语后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羞涩的微笑。第二次作 文交上来后,我发现原来不该打逗号的地方都改成了其它符号,看得出她用心作过修改了。

  三、幽默批语的兴奋性。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脑容易疲劳,如果能适当运用幽默手段,则能保持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减轻疲劳、振奋 精神、增强学习兴趣,还能加深记忆的程度。老作家冰心曾讲过这样一件事:原南开中学有个学生的作文得了120分。原来,那作文是这样写的:“今天天气十分 好,花儿十分香,风景十分美,心里十分高兴……”文中一共用了12个“十分”,所以老师给了他120分。这让学生在含笑中接受,在兴奋中记忆。正如肯尼 思·T·汉森在《美国中学生的讲授法》中说:“一些例证说明,幽默能影响直接认识的获得,甚至在几个星期之后,学生从讲授时所运用的幽默中都有意识地记住 了更多的概念。”可见学生对包含有幽默色彩的内容记忆是深刻的。

  四、幽默批语的启发性。幽默批语具有非幽默批语所无法表现的艺术魅力。它令人玩味、启人深思,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个学生在一篇作文中描述了一段 “捉迷藏”的事,但只写了“瞎子”捉的情形,忽略了“跛子”跳的情节。我看后这样批道:“你文章中的‘瞎子’就是用尽心思,也是捉不到‘跛子’的,因为这 ‘瞎子’捉迷藏中根本就没‘跛子’。”学生看后恍然大悟,明白了自己文章中所丢失的内容。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鲁前进,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军训心得体会写作指导

下一篇浅谈小学作文的批改和讲评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