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
表示人、物、时、地的词。如“书、山、纸张、报纸、文章、鲁迅、北京、现在、上边、中间、前后”。
(一)名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1)一般能受数量词组修饰。如“两个鸡蛋、三本书、一个人、五年计划、一种思想、一些意见、一点积极性、一批军火、”。专有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一般不受数量短语修饰。如“鲁迅、北京、现在、今天、上边、中间”等,前面一般不出现数量词组。
(2)能出现在介词后面,一起组成介宾结构。如:
从国外(回来) 向雷锋(学习) 把椅子(搬来) 在教室(讨论)
其他类别的词也可以出现在某些介词后面,但不具有普遍性,而且都有办法证明不是名词。如“从生到死”可以转换为“从生下来到死去”,“从小到大”可以转换成“从很小到很大”。由此证明介词“从......到......”后面的“生、死、大、小”不是名词。
(3)不受副词修饰。例如,不说“不战争”“很智慧”“最青年”等。有时也有副词出现在名词前面的,但一般只限于某些固定格式。如“管他......不......”“......不......,......不......”“......+方位/时间名词”这几种格式中,名词前面可以出现副词。如:
管他飞机不飞机,冲上去再说。
画得山不山,水不水的。
他们生活在最下层。
这个东西放得太前(太后)了一点。
昨天已经中秋了。
今天才星期三。
(4)经常用作主语和宾语。
另外,有些名词带有某些前缀和后缀作为形式标记。
如“阿姨、阿爸、剪子、胖子、兔子、学者、劳动者、赚头、甜头、盖儿、”中的“阿-、-子、-者、-头、-儿”就是名词的标记。
(二)名词的分类
名词可以分为四类:人物名词、处所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
(1)人物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如“外宾、运动员、山、河流”等。
(2)处所名词:也叫处所词,表示处所。如“亚洲、中国、江西、滕王阁、邮局、附近、周围、门口”等。
(3)时间名词:也叫时间词,表示时间。如“中秋、春季、星期天、上午、现在、将来、过去、从前、昨天、今天、明天、国庆节”等。
(4)方位名词:也叫方位词 ,表示方向和关系位置。方位名词可分为两种:单纯方位词和合成方位词。
A、单纯方位词。也叫单音节方位词,共有16个: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中、内、外、里、间、旁。
B、合成方位词。有如下几种合成方式:
a、两个单纯方位词对举: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外。
b、以+单纯方位词:以上、以下、以前、以后、以内、以外。
c、之+单纯方位词:之前、之后、之间、之内。
d、单纯方位词+头:上头、下头、前头、后头、东头、西头、里头、外头。
e、单纯方位词+边:上边、下边、前边、后边、左边、右边、东边、西边、南边、北边、外边、里边、旁边。
f、单纯方位词+面: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东面、西面、南面、北面、外面、里面。
g、其他:底下、当中、中间。
C、方位词的主要用法
a、单纯方位词是一种粘着词,单用能力很差。它的主要用途是:
(1)作为合成词(包括合成方位词)中的一个语素,如“天上、早上、地下、乡下、后天、野外、夜里”。
(2)位于其他名词后组成方位结构。如“树林里、操场上、春节前、寒假后”。
(3)位于介词后组成介宾结构。如“向后转、朝南开、往东走”。
(4)在句子中可以对举着用。如:
人群里三层,外三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东有村,西有店。
(5)构成成语。如“由表及里、南辕北辙、外强中干、东奔西走”。
b、合成方位词大部分可以单用。如“东边有山”、“南面是操场”、“教室在后面”。但它的主要用途还是构成方位结构,或介宾结构。如“长城内外、大江上下、毕业以后、离开北京以前、在旁边、从西面”。
c、方位词除了表示方位之外,有的还可以:
(1)表示时间(见上例);
(2)表示在某个方面,如“政治上、理论上、历史上”。
(3)表示界限,如“四十上下、县团级以上”。
时间词、处所词和方位词除了具备一般名词的特点(如能跟介词组成介宾结构)以外,还经常修饰动词,这是它们不同于一般名词的地方。如“下午开会”“您前面坐”“咱们清华见”“以后再谈”。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名词语法特征及其分类,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