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趣话“科举诗”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时间:2012-11-14
20952
    古代的读书人没有“高考”,全凭“一篇文章定终身”,但科举考试的竞争,远比今天的“高考”激烈、残酷,许多故事也因此而发生,这从前人的“科举诗”中就可略见一斑。
    唐代孟郊的《登科后》一诗写道:“昔日龌龊不可夸,今日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可以看出,孟郊一旦登上进士榜,多年的艰辛顿时一扫而空。他春风得意,一日之间,就将长安花看尽,何等愉悦而轻狂!
    与此鲜明对照的则是落第者垂头丧气。宋代的温宪因屡试不第,就曾写过一首《不第诗》,抒发心中的抑郁悲哀:“十口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不第人。”此诗写得极其沉痛,主考郑延昌读后,顿生同情之心,总算破格录取了他。明代有个叫陆世明的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他落第后只得乘船回家,在经过山东临清时,却又被误当商人,责令其缴税放行,他忍不住写诗诉苦:“献策金门苦未收,归心日夜水东流。扁舟载得愁千斛,闻说君王不税愁。”收税的关吏还算通情达理,阅后生了怜悯之情,放过了这位颓丧的落第者。
    科举考试既然能神奇地转变人的命运,金榜题名自然也就成了读书人梦寐以求事,但真正幸运儿能有多少?宋代的韩南,一直考到七十三岁,才勉强考中。登科后,他写诗解嘲说:“读尽诗书五六担,老来方得一青衫。逢人问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三。”这首诗通过数字对比,展示了读书人在科场上的艰难挣扎,饱含着沉重的忧伤和叹息。
    为了能在科举考试中胜出,顾不得斯文,各耍花招,不择手段的大有人在。诉苦,希望博得主考官同情的是一种。唐代的刘虚白就是一例:他与裴坦从小一块儿读书,裴后来中了进士,当了大官,而刘仍是名生员。有一年,刘虚白应考恰逢裴坦当主考官。刘想起30年前两人一起应考的情景,就写了一首诗:“三十年前此夜中,一般灯烛一般风。不知岁月能几许,犹着麻衣待至公!”裴坦看了刘进呈的诗,还真动了恻隐之心,大笔一挥,便录取了他。采用迷信手段,企求神灵保佑自己能够考中,又是一种。清代乾隆末年,某县举行秀才考试,考场内忽然发出蝉鸣,监考官揭开考生张某的帽子一看,发现内有几只蝉。张某交代,这是父亲特意放的,预兆“头鸣”(头名)。监考官听了啼笑皆非,以违犯考场规则为由取消了张某的考试资格,并挥笔写下了一首诗:“头鸣不是这头名,皆因老父好功名;秋蝉识鸣不识名,迷信兆头失功名。”监考官以诗代言,幽默而风趣,一时传为笑谈。设法作弊,冒名顶替,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找枪手”,这在科举考试中也是“早已有之”。明代弘治年间,有个叫金泽都御史便买通有才无财的穷书生龙霓为儿子金逵代考。靠别人代考,金逵先是中了举人,后来又中了进士。纸包不住火,有人得知内情,写诗抨击曰:“金泽财多儿子劣,龙霓家窘试文长。有钱使得鬼推磨,无学却教人顶缸。”结果被朝庭知晓,废去金逵功名,重责金泽舞弊行为。至于贪官求财,试题泄密,更大有人在。清朝康熙年间此风盛行,有人做诗曰:“只识金钱不认人,一张试卷百两银,功名原是阿堵物,愧对苍生落骂名。”
    科举考试使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拥挤在狭窄的小道上,做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美梦,各种故事于是便层出不穷,读一读前人留下的诗句,不禁令人顿生感慨。相形之下,今天的“高考”制度,与昔日的科举考试有着本质的区别,尽管考试程序严密,但在少数地方仍传承了作弊遗风。想来,老祖宗地下有知,又要高歌一首,吾辈岂不愧哉!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未知,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千古绝唱钗头凤:陆游和唐婉的凄美爱情

下一篇诸葛亮娶“恐龙妹” 之心理分析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